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生物质能概念、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其转化利用技术和现状。阐述了其开发前景。目前,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主要有直接燃烧法、生物化学法、热化学转化法、固体成型和生物柴油制取。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的重点将是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生物液体燃料、沼气及沼气发电、生物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四大领域。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能的转化和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能源的紧缺和化石资源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生物质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有着广阔的前景.作者介绍了生物质及生物质能的基本概念,综述了生物质能的4种转化技术:直接燃烧技术、固化技术、液化技术和汽化技术.并对生物质能在转化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林废弃物是放错地方的可再生清洁生物质资源;回收综合再利用是恢复资源的法宝;能源新技术是资源回收再利用的途径。以生物质中的农林废弃物为主,描述了农林废弃物转化生物质能的可行性和机理,分析、比较、总结了生物质能转化技术及其应用,特别是快速热解技术,并提出了生物质自混合下行循环流化床快速热解技术。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从生物质原料、政策、激励手段等方面分析了美国生物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同时,从上述生物质能典型利用方式上总结了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的现状及不足,并对浙江省生物质能可利用量、分布和利用率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北京地区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量,生物质能利用工程的发展现状,从整体和个体角度阐述了北京地区生物质能利用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管理、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对北京市扩大生物质能利用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丽萍 《山东化工》2013,(4):54-56,62
生物质能是替代化石能源满足能源需求的一种可再生能源,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已将焦点关注到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本文介绍了生物质及生物质能,分析生物质热裂解的机理,阐述生物质能的转化利用技术及生物质热裂解的工艺流程。展望了生物质作为清洁能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质能的高效开发利用,对解决能源、生态环境问题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为此,本文对生物质能的概念、生物质资源的特点及利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概述了国内外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展望了生物质能利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简要分析了生物质能资源及其特点,回顾了国内外生物质能及其转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了我国生物质能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描绘了生物质能利用的中远期前景.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能源和石油替代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是保障能源供应、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质能的转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直接燃烧技术、生化转化技术(发酵和厌氧性消化)、热化学转化技术(气化、热解)、液化技术、致密成型技术、超临界流体转化技术等;介绍了生物质转化技术的应用,包括生物质气化发电、气化制氢、热裂解制氢、发酵法生产燃料乙醇、热裂解制生物油、固化成型制固态燃料、堆肥发酵制肥料、厌氧性消化生产沼气、催化裂解生产生物燃料等。对未来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了避免徐州市秸秆生物质能项目的盲目发展,需要对秸秆资源进行评估和全面规划。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徐州市秸秆生物质能的利用方案进行综合指标评价,得到各层次的排序,得出徐州市在未来几年应该重点发展秸秆发电和秸秆还田项目;最后根据徐州市秸秆生物质能利用方案的评价结果,从政策扶持、技术研发和统筹规划三个方面提出了秸秆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桂赟  谢英惠  王桂荣 《化肥工业》2000,27(2):20-21,38
比较了半水煤气2种增湿过程的有效能损失及热力学效率,提出了降低变换工序能耗的新途径——完全利用热水增湿、升温半水煤气。  相似文献   

12.
TiO2半导体薄膜电极的光电转换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华  袁坚  赵兹君 《硅酸盐通报》2004,23(1):62-66,80
介绍了TiO2半导体薄膜电极的光电转换原理,综述了近年来通过染料敏化、窄半导体敏化、过渡金属离子掺杂敏化、有机染料和无机半导体复合敏化以及在TiO2半导体表面沉积贵金属等提高TiO2薄膜电极光电转换效率的方法,并对其原理进行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3.
林业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利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是唯一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以及其它化工原料或产品的可再生碳资源.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和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生物质资源以其可再生、资源丰富、分布广泛、CO2零排放等优点日益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热化学高效转化利用技术的研究是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最主要途径.作者对近年来国内外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的最近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生物质能源热化学转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我国生物质能源研究开发利用的发展前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希章 《化学工业》2010,28(4):44-49
本文从加强余热的回收利用、优化总体布局、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实现用电能效益最大化、降低供热系统的热损耗、推动建筑节能工作、进行废物的回收及综合利用、加强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对化学工程中的节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转化为方便能源的技术多种多样.在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的今天,正在崛起的中国需要开展生物质向方便能源转化的研究.着重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生物质转化技术的科研和发展状况,就我国推进生物质转化技术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GeTe is a medium-temperature thermoelectric material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The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of GeTe is affected by the carrier concentration generated by Ge vacancy. Therefore, it is of importan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xcess Ge or Te on the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of GeTe. In this paper, GexTey materials (x:y = 1:1.08, 1:1.06, 1:1.04, 1:1, 1.05:1, 1.075:1, and 1.1:1) were fabricated by high-pressure sintering (HPS) and spark plasma sintering (SPS), respectively,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Ge/Te atomic ratios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on the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of polycrystalline GeTe. The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by an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XRD) and field-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ESEM). The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was tested from 303 to 703 K.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ebeck coefficient of GexTey increases and the conductivity decreases with the decreasing in Te content or the increasing in Ge content. Ge1Te1 exhibits the highest power factor because its Seebeck coefficient and conductivity are at an average level. Owing to the presence of pure Ge and the decrease of Ge vacancy, the lattic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f samples with excess Ge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Ge1Te1. Ge1Te1 sintered by HPS has the highest ZTmax value, reaching 1.37 at 723 K.  相似文献   

17.
唐宏青 《化学工程》2013,41(1):70-73,78
论述能量转化率的重要性和特性;在比较能量转化率时,要首尾相同。讨论对不同装置的能量转化率数据进行比较是否重要:有些情况下是重要的,有些情况下是没有必要的;解读对示范装置规定最低能量转化率的原因;提出不宜将能量转化率作为唯一判据;选择产品的首要原则是国家的需求和技术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18.
孔玥  黄燕山  罗宇  韩生 《化工进展》2021,40(9):5118-5131
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较大的理论比表面积、高载流子迁移率、高杨氏模量以及高热导率等特性,一直以来被视为新能源转换与存储领域的潜在应用材料。这些优势使其可以与一种或多种高活性的无机/有机材料通过共价键/非共价键进行复合,并通过协同效应来改善材料自身的缺陷,实现材料的性能最优化,进而拓展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如何设计并合成具有一定功能作用的石墨烯基复合材料,构筑新型石墨烯结构,满足能源及其相关领域对于材料相关性质的要求,成为石墨烯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设计思路及该类材料在新能源转换与存储领域上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在各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石墨烯在各领域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Here, we select simple Er3+-doped tellurite glass as model system to systematically explore the up-conversion, down-shifting mechanisms with different excitations (980 and 447 nm), respectively. We observe for the first time,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at tunable photo-luminescence occurs from green to red and NIR region, rather than merely from the long-accepted green to red region. Direct evidence of selective energy transfer mechanism is expounded in detail,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re demonstrated. In addition, we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cross-relaxation process between dopant ions can enhance photo-luminescence in Er3+ doped tellurite glasses with high dopant concentrations, whereas the crucial reason for emission decrease is the energy loss long-distance energy migration. These fundamental insights into the photophysical processes in heavily doped photonic glasses will broaden the applications of rare-earth-doped materials ranging from optical communications to medical imag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