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以凹凸棒活性炭复合滤料处理原水中的CODMn,探讨了滤料投加量、吸附时间、温度、pH值及原水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ODMn去除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滤料的最佳投加量及吸附时间分别为40g/L和80min,吸附反应是放热反应,在pH约为8时CODMn的去除率可达到54.27%,滤料对CODMn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凹凸棒活性炭复合滤料在微污染饮用水处理领域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氧化镍、氧化铁为活性组分、陶粒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催化剂。对单组分和复合组分催化剂对制药二级生化出水COD去除率进行研究。对催化剂的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催化剂投加量和原水pH这些对臭氧催化氧化较为显著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组分催化剂效果好于单组分催化剂,Ni_xO-F_xO/陶粒催化剂最佳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5 h、最佳催化剂投加量为8 g/L、反应初始pH在弱碱性条件下更有利于反应进行,最佳条件下出水COD可达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3.
以氧化镍、氧化铁为活性组分、陶粒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催化剂。对单组分和复合组分催化剂对制药二级生化出水COD去除率进行研究。对催化剂的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催化剂投加量和原水pH这些对臭氧催化氧化较为显著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组分催化剂效果好于单组分催化剂,Ni_xO-F_xO/陶粒催化剂最佳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5 h、最佳催化剂投加量为8 g/L、反应初始pH在弱碱性条件下更有利于反应进行,最佳条件下出水COD可达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温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并用改性粉煤灰处理含铜废水。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粉煤灰的投加量、吸附时间、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铜去除率的影响,优化了实验工艺。确定最优实验工艺为:投加量1.0g,吸附时间2h,pH=6,温度15℃,此条件下,去除率为90.2%。结果表明高温改性后的粉煤灰能较好地处理含铜废水,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纯化处理后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成磁性多壁碳纳米管(mMWNT),研究了其对甲基橙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投加量、吸附时间、pH值、温度等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mMWNT成功负载了Fe3O4和γ-Fe2O3;mMWNTs投加量为6 g/L时甲基橙的去除率可达99.2%;甲基橙去除率随时间呈逐渐增大趋势直至吸附平衡;实验的最佳pH为1时,去除率最高;温度为30℃时,去除率达到80%。mMWNT吸附处理甲基橙模拟废水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6.
刘智峰 《杭州化工》2012,42(4):22-24
以天然高分子壳聚糖(脱乙酰度95%)为原料,用浓硫酸为磺化试剂制得磺化壳聚糖,处理焦化废水,选用pH值、絮凝剂投加量及搅拌时间三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其对焦化废水中COD去除率、氨氮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为6.5,絮凝剂投加量为55mg,搅拌时间为80min,CODcr、氨氮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5.0%、69.0%和74.0%,取得了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粉煤灰基质滤料对亚甲基蓝进行的静态吸附实验,探究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对亚甲基蓝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影响较小,吸附速率满足Lagergen二级动力学方程,二级吸附速率常数为7.1572g·(mg·min)^-1。投加量对吸附效果影响较大,在50mL初始浓度为100mg·L^-1亚甲基蓝溶液中投加0.3g滤料时,单位吸附量为16.4mg·g^-1,去除率达到98.56%。  相似文献   

8.
用活性炭吸附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研究了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废液的初始pH值对糖蜜酒精废液的CODcr值的降低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进行了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的组合是:活性炭投加量0.083g/mL;吸附时间40min;吸附温度t=50℃;废液的初始pH=2.50。CODcr值的降低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25.5%和24.9%,处理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可为以后研究人员提供参考。通过方差分析,发现活性炭投加量对CODcr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基质滤料对水中苯酚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苏虹  荆肇乾  窦磊  王斌  李星星 《广东化工》2009,36(10):128-129
实验研究了颗粒状粉煤灰基质滤料吸附水中苯酚的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探讨了投加量、pH、接触时间、温度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了,该粉煤灰基质滤料对水中的苯酚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投加量对苯酚去除效果影响较大。控静JpH为7.0、温度为30℃,在初始苯酚浓度为100mg/L盼溶液中投加140g/L滤料,经过90min的吸附,苯酚去除率可达95.87%。  相似文献   

10.
张荣全 《广东化工》2012,39(15):134-135
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对含氰化物的霜脲氰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CuSO4投加量,双氧水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均产生影响。霜脲氰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为:pH=11,过氧化氢投加量为理论计算量的4倍.可不加入CuSO4等催化剂,反应时间90min。CN^-去除率为80%,同时可氧化降解一部分COD,去除率为18.9%。  相似文献   

11.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1):88-97
ABSTRACT

To selectively separate arsenic from arsenic-containing copper dust, this paper reports a new method of treating the dust by carbothermal reduction and roasting it with coke powder at low temperature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oasting temperatures, coke powder additions and roasting times are discussed.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to selectively separate arsenic from other valuable metals. The volatilization rate of arsenic was 97.02% and the content of arsenic in the slag was 0.31%. Other valuable metals were not volatil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a 350°C roasting temperature, coke powder addition of 30%wt, coke powder particle size of 0.15–1 mm, and a roasting time of 150 min.  相似文献   

12.
水泥浆粉含有可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成分,可作为吸附剂来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本文利用硅酸盐水泥制备了不同水化龄期的水泥浆粉来处理含Pb2+废水,通过X射线衍射仪、同步热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水泥浆粉龄期、浆粉用量、Pb2+浓度、pH值、温度、时间对Pb2+去除效果及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浆粉对废水中的Pb2+去除率普遍大于80%。在35 ℃、pH=2、吸附时间200 min时,0.04 g水灰比为0.50、水化龄期为60 d的水泥浆粉对初始浓度为700 mg/L的Pb2+溶液的Pb2+去除率为96.06%,吸附容量为336.22 mg/g。水泥浆粉对Pb2+的吸附热力学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通过粉煤灰基质滤料对六价铬进行静态吸附的正交实验,研究了滤料投加量、吸附时间、温度、初始浓度对六价铬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滤料对水中的六价铬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滤料的投加量和吸附时间对六价铬去除效果影响较大,温度和浓度对六价铬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随着滤料投加量增加,吸附率提高的同时单位滤料吸附量下降.随着吸附时间...  相似文献   

14.
磁絮凝去除工业废水中铜离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磁絮凝对工业废水中重金属铜离子进行试验研究,讨论了聚合硫酸铁(PFS)投加量、静沉时间、温度、pH值、磁粉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FS投加量为100mg/L,pH值为8.0,静沉时间为20min,磁粉投加量为400mg/L时对含铜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铜离子去除率超过了97%,出水铜离子的质量浓度低于...  相似文献   

15.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粉煤灰滤料对水中Ni^2+的吸附作用,探讨了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溶液pH值以及初始浓度对Ni^2+吸附效果的影响,拟合了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当粉煤灰滤料投加量为30g/L,溶液初始浓度为10mg/L,pH=7时,在30℃、180r/min的转速条件下振荡90min,Ni^2+的去除率可达到95.2%。经过拟合,粉煤灰滤料对水中Ni^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静态吸附微污染废水实验,研究了沸石对砷和氟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接触时间、吸附剂量、初始浓度和pH值对沸石吸附能力的影响,实验表明,沸石对污染物砷和氟的最佳吸附时间为60 min;沸石较佳的用量为2 g;沸石对于砷和氟的吸附在低浓度条件下比高浓度下效果要好,沸石较适合于处理低浓度的微污染原水。酸度是吸附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pH值增大去除率升高,但是考虑到成本、腐蚀设备等因素,在实验中不调pH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酸化法对凹凸棒土进行改性,考察改性条件、投加量、吸附时间以及废水pH值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在盐酸浓度为4mol/L,煅烧温度为200℃时,在最佳吸附条件(改性凹凸棒土投加量0.500g/25mL,废水pH=4,吸附时间1h)下,吸附法处理染料中间体间氯甲苯废水,COD的去除率由改性前的2.2%提高到14.1%。采用浸渍法制备纳米Fe2O3/凹凸棒土复合催化剂并对其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物中光催化剂主要由α-Fe2O3构成;用凹凸棒土吸附-光催化氧化联合法处理间氯甲苯工业废水,在催化剂加入量为1.0g/L,pH=2,紫外光或太阳光照6h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分别达到59.2%和52.3%。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要远大于纯纳米α-Fe2O3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煤粉还原菱铁矿,通过两段焙烧工艺制备了新型铁碳复合颗粒材料(F/C材料),并研究利用其微电解作用处理染料废水的条件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了材料粒径、染料废水初始pH、温度和共存离子等对直接青莲染料脱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铁碳分离微电解材料,F/C材料对染料废水具有更好的脱色性能。材料投加量为0.3 g/L,粒径为0.18~0.25 mm,25℃下反应8 h后,质量浓度100 mg/L直接青莲废水的染料去除率可达90%,且共存离子影响较小;柱试验表明,制备的F/C材料对该染料的处理量为15.7 mg/g。  相似文献   

19.
李晓颖 《广东化工》2012,39(16):133-134
文章对改性粉煤灰处理含铬(VI)废水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考察了改性粉煤灰加入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废水的pH对废水中铬(VI)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处理含铬(Ⅵ)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粉煤灰加入量为1.5g,吸附时间为10min,吸附温度为25℃,废水的pH为6.0。在此条件下可使50mL模拟含铬废水中铬(VI)浓度由10mg/L降到0.47mg/L,铬(VI)去除率达95%以上,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