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小云 《陶瓷》2012,(17):9-11
对蓄热燃烧原理、高温低氧燃烧、低NOx排放,陶瓷蓄热体材质、形状、大小以及蓄热式换热器结构、换向时问和换向阀等关键技术和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同时介绍了陶瓷球蓄热式换热器在陶瓷窑炉上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此项技术可从根本上提高陶瓷窑炉的热效率,热效率可达70%-80%,节能可达54%,可实现高效率、低能耗、清洁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对蓄热燃烧原理、高温低氧燃烧、低NOx排放,陶瓷蓄热体材质、开头大小以及蓄热式换热器结构、换向时间和换向阀等关键技术和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同时介绍陶瓷球蓄热式换热器在工业窑炉上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此项技术可从根本上提高工业窑炉的热效率,热效率可达70%~80%,节能可达54%,实现高效低耗,清洁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陶瓷窑炉测温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陶瓷窑炉测温技术的发展,探讨了这些测温技术在陶瓷技术史上的贡献和不足,展望了可能应用于陶瓷窑炉测温的新技术,指出研究陶瓷窑炉的测温技术对陶瓷窑炉乃至陶瓷材料今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宛良德 《陶瓷》1998,(1):24-25
对陶瓷窑炉还原气氛烧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陶瓷窑炉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需通入窑内还原气氛浓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本文提出的窑炉还原倍数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刘小云 《陶瓷》2012,(9):9-11
对蓄热燃烧原理、高温低氧燃烧、低NOx排放,陶瓷蓄热体材质、形状、大小以及蓄热式换热器结构、换向时间和换向阀等关键技术和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同时介绍了陶瓷球蓄热式换热器在陶瓷窑炉上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此项技术可从根本上提高陶瓷窑炉的热效率,热效率可达70%~80%,节能可达54%,可实现高效率、低能耗、清洁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陶瓷的发展是和窑炉结构的不断改革以及烧成技术的提高分不开的。陶瓷发展的需要,促使窑炉结构的不断革新,而结构革新后的窑炉必然会促进陶瓷的发展。纵观窑炉的发展概况,可以说在每一个窑炉结构改革的突出时期,也就是陶瓷质量飞跃发展的阶段。窑炉结构的改进是朝着能控制进窑空气量,增大燃料在单位时间内的燃烧量,以达到提高烧成温度,均化窑内温度分布,掌握还原气氛的方向发展的。我国古陶瓷窑炉在火焰运动方式上的发展是由升焰式发展到半倒焰式(馒头窑)或平焰式(龙窑)。升焰  相似文献   

7.
《陶瓷》2020,(3)
辊道窑作为陶瓷产品的主要烧成设备,目前已广泛用于建筑陶瓷、日用陶瓷、卫生陶瓷等生产中。作为建筑陶瓷行业的最大的耗能单元——辊道窑,其节能降耗已成为窑炉行业研究的主要方向。笔者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CFD技术,利用Fluent软件对烟气余热利用前后两种烧嘴布置方案的窑炉内部气体速度场及温度场的数值模拟进行分析对比,最终验证了余热利用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陶瓷窑炉产业已经形成,并有了长足的发展.瞻望未来,这一产业的前景十分光明.借此研讨会就陶瓷窑炉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窑炉热工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窑炉设计追求的目标、陶瓷窑炉市场及前景、陶瓷窑炉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任务等问题谈几点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由天津大学宋教授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书《现代陶瓷窑炉》,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陶瓷窑炉现代化进程中的需要而编著的,内容全面介绍了我国近十余年来引进的陶瓷窑炉以及消化吸收的收获。该书介绍现代陶瓷隧瓷窑、辊道窑及间歇窑(梭式窑、罩式窑及升降窑等),以及现代陶瓷窑炉的燃料、耐火材料、燃烧系统和测控系统。该书读者对象为从事陶瓷工程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的热工和工艺的研究、设计、生产的技术人员及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等现代陶瓷窑炉》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0.
燃重油陶瓷窑炉黑烟的治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昌  夏清 《陶瓷工程》2001,35(1):32-35
本文分析了燃重油陶瓷窑炉黑烟产生的机理,讨论了燃重油窑炉黑烟产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治理窑炉黑烟的方法,特别是对采用主动消烟方法整体治理窑炉黑烟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以液化气梭式窑为实验对象,开发了对梭式窑进行综合模拟的软件包,它可求解出窑墙内各个时刻的瞬态温度分布及其温度场,计算窑体蓄散热,进行燃耗仿真及成本预估等。本文利用所开发的软件对梭式窑窑体的砌筑方式进行了优选,得出了“棉-砖-棉”结构是一种合理砌筑方法的结论;本文还利用该软件进行了综合的仿真研究,探讨了不同窑体砌筑材料,不同烧成时间等因素对梭式窑燃耗的影响,而且还通过模拟计算对窑炉在升温不同阶段的燃耗分配给出了合理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梭式窑的码坯方法和烟道设计对温度场及流场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使用中的梭式窑的码坯型式的分析及窑车中烟道的改造 ,探讨了它们对梭式窑内温度场及流场的影响 ,为梭式窑烧成的优化及结构的最佳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陶瓷艺术教育在各大、专院校的兴起,高温梭式窑也成为高校艺术陶瓷创作中常用的教学、科研设备。本文结合陶艺教育需求及陶瓷艺术瓷烧成特点,对高温燃气梭式窑炉的烧成操作以及窑炉日常管理维护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燃气高温梭式窑在艺术陶瓷创作中的应用及烧成操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陶瓷艺术教育在各大、专院校的兴起,高温梭式窑也成为高校艺术陶瓷创作中常用的教学、科研设备。本文结合陶艺教育需求及陶瓷艺术瓷烧成特点,对高温燃气梭式窑炉的烧成操作以及窑炉日常管理维护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目前梭式窑的能耗现状,分析了蓄热式燃烧技术应用于梭式窑的可行性。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对一台45m3的梭式窑进行了技术改造,并进行了工业应用实验。实验中采用60s的换向周期,换向过程引起的温度波动不大于5℃。采用蓄热式换热器后排烟温度一直维持在40~100℃之间,烧制完成后蓄热式梭式窑较传统梭式窑节能26.8%。由于窑内温度分布均匀性提高,烧制出的产品的色泽也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6.
梭式窑加热过程燃耗分配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法,以烧制陶瓷的液化气梭式窑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窑体容积、窑体材料的种类和厚度、烧成时间来计算有效燃耗的变化,为梭式窑节约能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陶瓷燃气梭式窑的余热分析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越清 《陶瓷》2000,(6):37-38
简要地介绍了我国燃气梭式窑的现状及其余热利用的意义,详细地分析了梭式窑余热利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阐明了窑炉余热利用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某厂4M3 液化气焙烧陶瓷颜料梭式窑窑体结构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改进与调试,对梭式窑的设计与操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研究了富氧浓度对预热阶段梭式窑内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焰最高温度随富氧浓度的增加非线性增大。梭式窑内的富氧燃烧可以减少高温高速烟气射流直接对窑墙的冲刷。由于烟气不能充分冲刷烧嘴附近区域和烟气射流顶部回流的影响,窑炉断面出现温差。为使窑内温度尽量均匀,预热阶段也可通过控制燃料量,点燃全部烧嘴。富氧助燃可以使窑内换热增强,减小窑内温差。  相似文献   

20.
自吸式烧嘴液化气梭式窑投资少、使用灵活、无需使用风机,越来越受到小型陶瓷企业的青睐;但这类窑炉至今仍靠手工操作,难以保证烧成质量。本文采用AI人工智能调节器对自吸式烧嘴液化气梭式窑温度控制进行了探索,AI人工智能调节器运用了模糊、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即智能控制方法,经过工况实验证明用AI人工智能调节器自动控制液化气梭式窑的温度是可行的,并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