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生化学院5个近化类专业的概况,并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内容,提出“实学实效”教学理念。进而对“实学实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研究,构建了“三个实习”+“3+1平台”+“十大模块”的近化类工科“实学实效”教学课程体系。最后,总结了“实学实效”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对近化类应用型本科教学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新工科专业向纵深发展,《工程材料》这一专业基础课程推行课程思政建设成为一项兼具紧迫性和重要性的任务。但该课程思政建设仍然面临着教学队伍“参差不齐”、教学过程“两张皮”、教学评价“一边重”等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推进《工程材料》课程思政,应提升教学队伍课程思政能力、增强教学过程课程思政教育实效、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激发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兴趣和动力,应当在教学中突出其时代性,把中国近现代史与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拉近该课程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讨论式教学,切实提高教学实效,真正实现“纲要”课程历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实学是中国儒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思潮。“实用”实学、实践实学、实体实学与后现代社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存在着一种鲜明的实学精神,提倡“崇实黜虚”、“实事求是”、“经世致用”。毛泽东在实学精神的影响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邓小平在实学精神的影响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指导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6.
辩思了“课程思政”与“乐山乐水”之间关系;分析了生态文明教育课的困境:“孤岛效应”、将“课程思政”局限于“课堂思政”和“课内思政”;提出改革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建议:吃透“课程思政”核心要义、服务乐山乐水培育,厘清“乐山乐水”培育思路、组建优质师资团队,把握“乐山乐水”培育实质、优化课程体系内涵,以及彰显“乐山乐水”培育实效、类型化生态文明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包装加工一体化技术”是一个全新概念 ,其研究原理是利用食品原料在无氧呼吸条件下所产生的热量、散发物质与特制的速成剂发生反应 ,最终形成风味食品。这一研究是传统食品加工理论的突破 ,并已经实例验证 ,对果蔬类食品加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重点在于课程内容建设,应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不断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高校思政课的内容建设应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在守正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创新。一方面,要始终坚守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属性和教材之正,确保课程内容不变味、不变质;另一方面,应不断增强教学内容的新度、广度、厚度、深度和温度,由此促进课程的创新发展,提升课程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9.
“包装加工一体化技术”是一个全新概念,其研究原理是利用食品原料在无氧呼吸条件下所产生的热量、散发物质与特制的速成剂发生反应,最终形成风味食品。这一研究是传统食品加工理论的突破,并已经实例验证,对果蔬类食品加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微电子材料加工原理与技术”课程多学科交融、知识更新快的特点,选取其中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的光刻技术进行教学探讨。结合课程教学的学科基础,采用系统讲授法和范例教学法相结合,以及用多媒体动画、生产实录视频演示等方法弥补课堂讲授之不足,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理解。  相似文献   

11.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教改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面向 2 1世纪的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 ,并就其基于建立课程新体系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教学实践 ,取得良好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2.
正西华大学果蔬保鲜与加工研究所是面向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学生和西南地区农产品贮藏加工企业开展食品贮藏与保鲜技术相关的创新实验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本所下设三个实验平台,分别为果蔬采后生理病理实验平台、食品贮藏保鲜技术与装备实验平台和食品贮藏品质分析与加工实验平台。研究所配备有采后温度梯度预处理保鲜箱、果蔬采后LED光诱导实验箱、果蔬温度梯度保鲜库、食品冷冻库、气调保鲜实验箱、臭氧熏蒸保鲜装置、差压预冷装置、运输振荡  相似文献   

13.
案例教学的探索研究,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从解决电力企业班组管理的实际问题和学员的培训需求出发。以具体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电力企业班组管理资源,收集整理素材、组织编写教学案例;在培训教学过程中,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解决电力企业“班组管理”培训的主要问题。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创新培训课程的内容,提高培训实效。  相似文献   

14.
我校“两课”教学自 1 997年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以来 ,尤其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概论》和《法律基础》列为重点课程建设后 ,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下 ,于 2 0 0 2年 5月组织了“两课”教学环节课题调查组 ,重点考察了我校自 1 997年以来“两课”的教学现状 ,分析了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提出了增强教学实效的措施和方案。1 现状概况此次调查 ,我们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 ,辅之以座谈、课前课后收集意见、教学意见反馈等形式(见表 1 )。其中…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非环境专业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重要性,并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复合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对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备课-授课-考核”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两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切实提高“两课”实效 ,就必须明确“两课”教学的目标任务 ,探求“两课”教学有效途径 ,构建“两课”教学的方法体系 ,加强“两课”教学的师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果蔬加工和进出口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近些年果蔬加工业和进出口贸易发展较快.但果蔬加工和进出口环节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包括微生物及其毒素超标、加工过程中残留和添加的有害物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包装带来的危害.从果蔬原料、加工环节和产品三方面实施标准化,将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果蔬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将“互联网+教育”应用到我校《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班级课程群”保障“互联网+德育”、“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实施,找到了我校《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在进行“互联网+教育”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推动了我校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两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是高校两种重要的德育资源,但目前又处于相互封闭、相互分割的状况,造成了德育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德育的效果。校园文化和“两课”教学在育人上具有一致性,校园文化是“两课”教学提高实效的重要资源,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两课”教学的渗入,高校要努力实现“两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以资源丰富、物美价廉,不同价格、营养、风味和加工特性的猪肉和鸡肉为原料,加果蔬、低聚异麦芽糖等营养强化物质,经转谷氨酰胺酶重组作用,研制果蔬复合猪肉鸡肉重组肉制品,并研究其加工特性。通过果蔬复合肉制品加工特性的单因素试验研究,得出TG(谷氨酰胺转胺酶)、复合磷酸盐、卡拉胶、淀粉、低聚异麦芽糖用量对果蔬复合重组肉制品弹性、咀嚼性、内聚性、胶着性、硬度及蒸煮损失等加工特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