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高三吨自由锻锤锤砧的使用寿命韶钢集团公司杨赞招,唐晓军一、前言三吨自由锻锤是锻造厂的主要生产设备,锻材及锻件的锻制成型都是在锤砧上进行的,锻锤的冲击力,打击力集中作用在上下砧面上,锤砧的工作条件很恶劣,工作时除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载外,还与高温金属(1...  相似文献   

2.
前轴是汽车保安件,其锻造毛坯在机加工前需经调质热处理,锻造加热质量要求较高;原料为(?)75×1200圆钢或65×1270方钢,钢的牌号30Cr,锻造温度范围1150~1250℃。最早的生产方式是:3t 模锻锤制坯、13000kg-m 圆底座双动锤终锻成型,火次多、烧损大,产量低、质最差,工人劳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高速钢由于其化学成份所决定的铸造组织的特点,其塑性较差,所以国内各厂均采用锻锤将钢锭锻成小坯(或再改轧成小规格轧材用的二次坯),然后供型材轧机直接轧成不同规格的钢材。我厂75年以前也基本是用这一条工艺路线,但是由于我厂锻造开坯能力差,能锻高工的有5T锤一台,3T锤一台,而5T锤由于加热设备条件限制,红钢不易回炉,因而只有3T锤开坯,3T锤成了我厂高工钢和难变形高合金钢开坯的唯一设备,随着我厂高合金钢产量的增加,锻造能  相似文献   

4.
用1 t真空自耗电弧炉试制出360 mm的TC19合金铸锭。采用常规β锻造+(α+β)锻造和高-低-高锻造(即β锻+(α+β)锻+β锻)两种锻造工艺,分别制备出相同规格的60 mm TC19钛合金棒材,锻棒微观组织细小均匀,均为在β转变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等轴初生α组织。对两种工艺的锻棒进行双重退火和固溶加时效处理,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均符合MIL-T-9047标准的要求。常规锻造工艺和高-低-高锻造工艺均可用来锻造TC19合金棒材,但采用高-低-高锻造工艺得到的棒材的力学性能优于常规锻造工艺。  相似文献   

5.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La_2O_3/Y_2O_3复合稀土氧化物掺杂的钼合金,观察了钼合金物相构成、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掺杂La-2O_3/Y_2O_3钼合金的物相组成为La_2O_3、Y_2O_3和Mo;锻造态钼合金横截面的晶粒尺寸随La_2O_3/Y_2O_3含量增加而减小,锻造态钼合金纵截面的显微组织为明显的纤维状织构组织形态;锻造态Mo(La_2O_3)3.0(Y_2O_3)0.5钼合金的横截面断口为韧窝断裂和少量解理断裂,纵截面断口为沿晶脆性断裂;合金抗弯强度和弯曲角随La_2O_3/Y_2O_3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Mo(La_2O_3)3.0(Y_2O_3)0.5钼合金抗弯强度达到1133 MPa,弯曲角达到38°。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高性能大规格粉末冶金锻造TZM钼合金棒(φ80 mm×L)锻造的工艺、锻造后棒材的力学性能和相应组织。结果表明,大规格钼合金棒材在锻造时端头鼓出球面易开裂,在较低温度下锻造裂纹很容易扩展延伸,甚至产生贯穿棒材的心部裂纹。采用较高加热温度和回火温度锻造,这时锻造过程裂纹不易延伸,但是棒材容易产生再结晶,使棒材的拉伸性能严重变差。经过适当工艺逐步降温锻造,经取样分析,金相显示晶粒破碎充分,纵向形成了明显的纤维组织。经过1 150℃/30 min消除应力退火,棒材的纵向抗拉强度大于750 MPa,屈服强度大于680 MPa,延伸率大于25%。在钼合金坯料单重大,要求锻造温度高的情况下,采用普通锻锤加工人工操作难度大、效率低。因此,对于大规格棒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大吨位挤压机的先挤压、再锻造的方式进行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7.
罗晴岚 《工业炉》1989,11(4):34-38
在载重汽车和拖拉机制造业中,主要大型模锻件常是曲轴、前梁和大齿轮等。这些锻件大多数要求在10t或16t模锻锤上模锻,或两台锤联合模锻,曲轴和整体模锻的前梁可能还需辊锻机制坯等。锻造前毛坯大多采  相似文献   

8.
合理的锻造工艺能显著影响β钛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β锻造、α+β锻造两种工艺对新型β钛合金BTi20的显微组织和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β锻合金的锻态组织为均匀的等轴β晶粒,α+β锻合金的锻态组织为等轴初生α相和β相,两种合金锻态的强度均在1500 MPa级以上,伸长率7%左右;相变点下固溶后,两种合金中均析出了等轴状初生α相,β锻合金中初生相的体积分数高于α+β锻合金,且分布更均匀,相变点上固溶后,β锻合金中的晶粒平均尺寸大于α+β锻合金,前者强度高于后者,塑性反之;相变点下固溶时效后,β锻合金中短棒状的初生相分布更均匀,次生相尺寸更细小,强度高于两相锻合金,但塑性较低;相变点上固溶时效后,α+β锻合金的网篮组织更均匀,强度高于β锻合金,塑性相差无几,即固溶时效处理后,α+β锻合金的强塑性匹配优于β锻合金。  相似文献   

9.
通过控制δ相以优化IN718合金锻件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  罗子健 《稀有金属》2005,29(2):152-155
在试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控制8相获得细晶组织的IN718合金锻件的锤上锻造工艺(以下简称细晶锻造工艺)。通过光学金相检验,室温和650℃拉伸试验,650℃光滑和缺口持久试验研究了细晶锻造工艺对IN718合金锻件的组组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工艺可获得晶粒尺寸11μm(ASTM10级)以下,且晶粒组织均匀的IN718合金锻件。锻件的力学性能指标能达到,甚至超过DA锻造工艺生产的IN718合金锻件的水平。上述结果是由于,所提出的锻造工艺要求在终锻工序之前,坯料在900℃保温4h,即进行所谓中间热处理,以使8相适当析出,形成魏氏体组织。这种组织,一方面,保证终锻后锻件的晶粒细小而均匀,从而达到要求的强度指标;另一方面,使8相在终锻后直接时效过程中在晶界上呈不连续的颗粒或短棒状分布,从而使锻件的持久性能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锻锤是径向精锻机的一个关键部件,它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对整机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针对弧面锻锤与平面锻锤锻造圆柱形工件的受力与寿命问题,构建锻锤锻造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有限元锻造模拟,对其进行应力和寿命分析及结果对比,确定锻锤易损点。结果表明:在锻造圆柱工件时,两种锻锤的等效应力主要出现在过渡圆角处;弧面锻锤受等效应力比平面锻锤小7.75%,其寿命可以增加3.9%。  相似文献   

11.
采用粉末热锻工艺制备Fe-1C-2Cu-xMo (x=0.50, 0.85, 1.46, 质量分数)合金, 分析锻造温度和Mo质量分数对烧结态及锻造态合金密度、显微组织、静态力学性能和动态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锻造工艺能够有效提高材料密度, 锻后合金相对密度可达到98.5%, 锻态合金组织主要由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合金硬度随Mo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 随锻造温度的升高先降低后提高, 1050 ℃锻造Fe-1C-2Cu-1.46Mo合金硬度可达HRB116.38。Mo质量分数和锻造温度共同影响合金横向断裂强度, 1000 ℃锻造Fe-1C-2Cu-0.50Mo合金强度最高可达2608MPa, 合金断裂方式为韧脆混合型断裂。材料动态摩擦性能随Mo质量分数的增加显著提升, 当锻造温度为950 ℃且Mo质量分数为1.46%时, 材料的摩擦系数仅为0.088, 明显低于其他材料且波动较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Ni_(47)Ti_(44)Nb_9合金锻棒的组织、织构、形状恢复率和可恢复应变,分析了锻造织构的形成机制以及对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微观组织,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分析了织构,采用小管扩径恢复法获得了形状恢复率和可恢复应变。研究结果表明,Ni_(47)Ti_(44)Nb_9合金锻棒中的Ni Ti基体相沿轴向呈纤维状分布,纤维组织之间为β-Nb相,说明Ni_(47)Ti_(44)Nb_9合金经过锻造变形后,Ni Ti相和β-Nb相都产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Ni_(47)Ti_(44)Nb_9合金在锻造过程中主要形成了{111}110织构,即锻棒的轴向∥111方向、径向∥110方向。其形成机理可归结为Ni_(47)Ti_(44)Nb_9合金在锻造过程中受到径向压应力的作用,使滑移面不断向垂直压应力轴方向转动,而滑移方向逐渐趋向于流变方向。Ni_(47)Ti_(44)Nb_9合金在锻造过程中形成的{111}110织构使得在不同方向上进行扩径时获得的记忆性能存在差异,且当扩径方向∥110方向时比扩径方向∥111方向时获得的形状恢复率高3.52%,可恢复应变高0.62%。  相似文献   

13.
《钢铁》1965,(1)
开始用真空感应炉熔炼Ni79Mo4合金时,锻造性能不好,钢锭锻打时出现开裂,甚至锻碎,因之锻坯收得率极低,平均在50%左右,最高者仅为58%,因此改善合金的锻造性能,提高锻坯收得率,是采用真空熔炼之后,所面临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将对真空熔炼Ni79Mo4合金的锻造性能问题,进行某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Mo,Zr,Ti)_xO_y粒子对旋锻Mo-Ti-Zr合金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o粉、Ti粉、Zr粉为原料,采用冷等静压和1920℃高温烧结工艺制备直径28mm的Mo.0.55%Ti-0.1%Zr(数据为质量分数)合金棒,将合金棒进行旋锻形变强化处理后,再用LJ-3000A型拉伸试验机及JSM-5600LV型扫描电镜等研究第二相氧化物颗粒(Mo,Zr,Ti)xOy对旋锻合金棒抗拉强度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烧结态钼合金进行旋锻处理可提高钼合金抗拉强度,在1250℃旋锻断面收缩率达到33%时,钼合金棒外围比心部密度高而拉伸强度低。(Mo,Zr,Ti)xOy粒子对Mo-Ti-Zr合金具有强化作用,但易于弱化钼晶粒界面而产生断裂并促进再结晶,使钼晶粒发生长大。  相似文献   

15.
对液压快速锻造和空气锤锻造的大规格钼棒的组织与性能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空气锤锻造相比,在相同锻造变形量条件下,液压快速锻造的锻透性更强,锻造后的钼棒径向密度和硬度更高,边部和心部数值差异较小,锻造后的钼棒呈现典型的纤维状加工态组织,且比空气锤锻造的组织更加均匀、细密。  相似文献   

16.
过去我们车间锻制圆钢时,全是先在平砧子上将钢坯打成荒圆,再放进摔子里滚圆。这是一种较陈旧的操作方法,缺点很多。如滚圆前在平砧子上打荒圆,容易造成拔稍和平面;在摔子里锻造,上料困难,也易卡料;并且工人在高温下操作,劳动强度很大,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因而受到了限制。采用弧型砧子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改善产品质量,既省劳动力,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降低成本。(一)弧型砧子的设计和制造:我们根据太原四四四厂锻异型车轴的砧子和苏联水压机锻造和著)一书所介绍锻制炮管用的弧型砧子原理,设计与制造了自由锻锤制圆钢用的弧型砧子,从今年1月份我们  相似文献   

17.
铸锻U720合金已被广泛用作发动机涡轮盘材料.最近研究发现挤压加等温锻的粉末冶金U720也有很好的性能.本文研究了热等静压加热处理(即直接热等静压状态)粉末U720合金的拉伸、持久及低周疲劳性能.研究表明,直接热等静压粉末U720合金的性能与变形(挤压加锻造)合金的相当,可用于发动机涡轮盘.这种不需要挤压和锻造的近净尺寸成型工艺正适应了目前不断降低成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黄金昌 《中国钼业》2002,26(2):42-43
美国铼合金公司 (RAI)的D .Boris及其同事曾经指出 ,铼含量超过 4 0 %的钼铼合金具有高温强度大、高温塑性好、室温可成形性优良和能够经受住热震等优点 ,人们很有兴趣把它们应用在许多高技术领域中 ;例如 ,用作高能电子管的冷源 ,而深拉伸则是加工这种器件的普通技术。所以 ,评价钼铼合金显微组织和化学成分的影响对这类用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业已得到的关于Mo - 41Re和Mo - 48/5 0Re合金可成形数据所做的分析表明 ,必须全面探查和研究钼铼合金在这类尖端用途中的潜力。在第 14届国际普兰西研讨会上 ,美国铼合金公司宣…  相似文献   

19.
采用EAF -VOD工艺冶炼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0.04C、16.20~16.50Cr、4.50~4.70Ni、3.30~3.40Cu、0.25~0.40Nb),铁模下铸Φ320 mm电极,并电渣重熔(ESR)成2.5 t(Φ510~550 mm)锭,经800 t液压机或5 t蒸汽锻锤生产17-4PH钢Φ350 mm大规格锻材成品.工艺实践表明,控制停锻温度(蒸气锤980 ℃;液压机1050 ℃),将锻成的Φ350 mm 17-4PH钢成品材返回至室式加热炉(1130~1150 ℃)均热,缓冷至(1050±10)℃均热后,炉冷至420 ℃,并及时在650 ℃退火,有效地消除了该钢锻后炸裂现象.  相似文献   

20.
对Φ200 mm×80 mm Ti6246合金棒坯在985℃(β锻造)、935℃(近β锻造)、900℃(α+β锻造)3种温度下进行锻饼试验,考察锻造温度对饼坯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β锻造工艺,获得的显微组织为片层状α相+β转变组织;采用近β锻造工艺,可获得由球形α相+片层状α相+β转变组织构成的"三态组织";采用α+β锻造工艺,可获得与原始组织相同的球状α相+β转变组织,但锻造后球状α相含量减少。随着锻造温度降低,Ti6246合金饼坯的室温和高温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伸长率无显著变化;高温蠕变性能无明显变化趋势;427℃下热暴露100 h后,室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塑性指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