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7 毫秒
1.
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通过控制萃取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可制备高性能核桃壳吸附滤料.这种核桃壳滤料活性大大高于常规滤料,比表面积达9.30 m2/g,总孔容积6.1×10-3 cm3/g,约为常规滤料的4倍.将该滤料用于轧钢含油废水处理,出水中油质量浓度可降至3.70 ms/L、浊度可降至1.76 N1U,表明其除油及截污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用离子交换法分离镀铬液中Cr3+离子,在硝酸介质中Cr3+被H2O2氧化为蓝色的过铬酸(H2CrO6),然后被戊醇萃取.建立了镀铬液中直接测定微量三价铬的新方法.其桑德尔灵敏度为0.098μg/cm2,Cr3+含量在1.0×10-5g/ml~1.2×10-4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能准确测定镀铬液中Cr3+离子.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自制的聚丙烯型大孔树脂的微观结构、吸附性能和在餐饮泔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 ,聚丙烯型大孔树脂具有蜂窝状多孔立体结构 ,对N2 的吸附符合BET方程 ;多分子层吸附表面积为 468 8m2 /g ,饱和吸附容量为 10 5 8cm3 /g ;当树脂以 1 75× 10 -4kg/m3 的密度填充于 5 2× 2的玻璃柱 ,且餐饮泔水流量为 3L/h时 ,泔水中废油脂和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 70 4%和 86 8%,提示该树脂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 ,能有效地去除泔水中的废油脂和CODCr。  相似文献   

4.
导电涤纶的试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碘吸附 -铜离子络合工艺制得比电阻为 8× 10 3~ 1.5× 10 4 Ω· cm的导电涤纶 POY长丝。讨论了诸多因素对纤维比电阻的影响 ,通过实验选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碘吸附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I/KI质量比 1.5~ 1.8,碘浓度 2 10 g/L,温度 70~ 80℃ ,时间 80 min;铜离子络合最佳工艺为 :Cu Cl/NH4 Cl质量比 0 .6 ,Cu Cl浓度 2 0~ 4 0 g/L,温度 85~ 95℃ ,时间 4 0 min  相似文献   

5.
废茶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孔径结构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磊  张彬  陈家元  冯利 《化工进展》2014,(6):1498-1505
利用废茶为原料,分别以K2CO3、ZnCl2为活化剂,在不同的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及不同的浸渍比例下制备废茶活性炭。结果表明,K2CO3、ZnCl2活化制备的废茶活性炭孔径结构均以微孔为主,其中K2CO3活化制备的废茶活性炭BET可达1388m2/g,ZnCl2活化制备的废茶活性炭BET可达1596m2/g;活化温度对废茶活性炭的中孔结构影响较大,以ZnCl2为活化剂时,在温度为350℃时就出现中孔,温度由500℃升至700℃后,中孔容量由0.55cm3/g减小到0.06cm3/g,而以K2CO3为活化剂时,在温度达800℃后才开始出现中孔结构;ZnCl2活化制备的废茶活性炭在活化时间为0.5h时就有中孔出现,当活化时间从0.5h延长至1.5h时,微孔径逐渐由0.83nm增大至0.87nm,当活化时间达到2h后,活性炭结构得到重排,微孔容量提高而中孔容量降低,以K2CO3为活化剂时,活化时间达2.5h后才出现中孔结构;当两种活化剂的浸渍比为1∶1时废茶活性炭的微孔容量最大。  相似文献   

6.
陈人杰  吴锋  梁宏莹  谢曼 《现代化工》2003,23(12):35-37
二(三氟甲基磺酸酰)亚胺锂LiN(SO2CF3)2,即LiTFSI与乙酰胺形成的新型室温熔盐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质和热稳定性。以高强度的聚丙烯多孔薄膜为基体,制备了这种与熔盐体系复合的新型聚合物电解质,测试表明其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电导率高等特点,室温电导率为0.27×10-3S/cm,60℃电导率为1.46×10-3S/cm。  相似文献   

7.
究了在加压和FeCl3/ZnCl2催化下,4-氯苯甲酰氯和苯发生Friedel-Crafts反应制备4-氯二苯甲酮的工艺。157.6 g苯、88.2 g4-氯苯甲酰氯和1.3g FeCl3/ZnCl2混合于1L的高压釜中,在压力为0.85×106~1.1×106Pa、温度为175~185°C的条件下反应8 h,经纯化处理得到4-氯二甲苯酮93.1 g,摩尔收率为86.2%,含量w(4-氯二苯甲酮)= 99.8%(HPLC)。探讨了压力、催化剂和投料比等收率的影响。研究该实验结果经过一次性投料4-氯苯甲酰氯175kg的生产型中试验证,4-氯二苯甲酮摩尔收率为82.7%。  相似文献   

8.
以LiTi2(PO4)3为基,用分析纯原料经高温固相反应(850、900、950℃)制得锂快离子导体材料Li1.4A l0.1Mg0.1Ti1.8Si0.1P2.9O12(以下简称TM1)和Li1.8A l0.1Mg0.3Ti1.6Si0.1P2.9O12(以下简称TM2)。用交流阻抗技术测定了合成物的电导率。反应温度为850、900和950℃合成的TM1在298 K测定的电导率分别为1.05×10-4S/cm,1.11×10-4S/cm,1.31×10-4S/cm;同样条件下合成的TM2的电导率分别为7.41×10-5S/cm,7.81×10-5S/cm,8.11×10-5S/cm。以上数据表明,TM1和TM2的离子电导率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373、473、573和673 K测定的离子电导率也呈上述趋势。反应温度为950℃的合成物的电导率最高,反应温度为850℃的合成物的离子电导率最低,因此,TM1和TM2的最佳合成温度为950℃。T≥100℃时,TM2的离子电导率比TM1的大。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TM1和TM2在不同的反应温度(850、900、950℃)下均得到空间群为R3c的合成物。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交联模压法制备了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微孔发泡材料,研究了发泡温度、发泡压力及发泡时间对ABS微孔发泡材料气体的扩散行为及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吸收量随着发泡温度、发泡压力和发泡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气体吸收量的增加,制品的泡孔尺寸逐渐减小,泡孔密度逐渐增大,增加气体吸收量有利于提高发泡效果。当发泡温度为170℃、发泡压力为10 MPa、发泡时间为12min时,泡孔密度约为2.87×108个/cm3,可满足工业上微孔发泡材料泡孔密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KTa1-xNbxO3三组分复合热释电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组分复合宽化铁电相变温区, 使薄膜以高的热释电系数出现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在BaTiO3/Pt/Ti/SiO2/Si衬底上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0.5 μm KTa1-x Nb xO3(x=0.45, 0.50, 0.55)三组分等厚度的复合薄膜.0.5 μmKTN-0.08 μmB T薄膜在28~72 ℃温度范围内, 1.0 kHz时, 其εr=1100, tanδ=1.2% .在室温及120 kV/cm下极化30 min后, 0.5 μm复合薄膜在28~72 ℃温度范围内热释电系数出现峰值, 平均热释电系数p=2.7×10-6C/cm2*K, 电压响应优值Fv =8.99×10-10 C*cm/J,探测度优值Fd=27.0×10-8 C *cm/J, 该薄膜工作温度范围很宽, 是一种优异的热释电材料.  相似文献   

11.
香附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分别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对中药香附进行了提取研究 ,并用GC MS对两种提取产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的出油率增加了 3倍 ,提出的主要药用有效成分如香附子烯、香附酮等的总量增加了 1.3倍 ,而萃取时间仅为水蒸气蒸馏法的 1/ 3;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时 ,较高的萃取温度 (5 5℃ )和中等的萃取压力对萃取有利 ,当压力高于 15MPa时 ,压力越高出油率越低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_2萃取海星皂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震  党志  宗敏华  赵金华  李靖 《精细化工》2006,23(7):657-660
用正交实验法,通过方差分析,建立并优化了超临界CO2/表面活性剂萃取海星皂甙的工艺。在以浓度为0.075 moL/L的二辛酯琥珀酸磺酸钠(AOT)/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组成的复合表面活性剂的正丁醇/乙醇/水多元溶液为助溶剂,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333 K,萃取时间2 h,采取两级分离,分离器(1)的温度为328 K,压力15 MPa,分离器(2)的温度为338 K,压力5 MPa的优化工艺条件下,海星皂甙的萃取率为1.33%,萃取物中海星皂甙质量分数为59.01%,溶血指数为19 231。与乙醇〔w(CH3CH2OH)=85%〕萃取相比,超临界CO2萃取海星皂甙的萃取率提高到1.2倍,质量分数提高到2.0倍,溶血指数提高到1.5倍,所萃取的海星皂甙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充分体现了超临界CO2萃取的“绿色”特性。  相似文献   

13.
两步法制备牛蒡子苷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用超临界CO2从中药材牛蒡子中萃取牛蒡子苷元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温度、CO2流量和提取时间对牛蒡子苷元萃取有较大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5 MPa,温度40℃,CO2流量6.0 L/h,提取时间50 min;在上述最佳工艺条件下,无需任何夹带剂,牛蒡子萃取物经简单脱脂处理,即可制得质量分数为99.66%的高纯度牛蒡子苷元,其提取率为0.45%。与传统溶剂柱层析提取方法相比,提取率提高了2.75倍,简单、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4.
糠醛生产工艺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志松 《广东化工》2010,37(3):40-41
对国内外糠醛生产工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催化剂的改进以改良硫酸法、无机盐法或固体酸催化剂为研究方向。生产工艺由一步法向二步法转化,由有机溶剂或临界CO2萃取糠醛替代水蒸汽汽提。通过采用络合萃取、相转移法、膜蒸馏处理技术或粉末活性炭处理工艺等对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废水中的有用组分如醋酸等,使废水实现零排放。糠醛渣以用作复合肥料、或用作制取葡萄糖或燃料乙醇的原料或用于制取活性炭等研究方向为主。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乙基香兰素粗品,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流体流量等工艺条件对萃取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采用萃取压力25~30 MPa,萃取温度55~60℃,流体流量5 L/h,萃取5~6 h,萃取效率可以达到95%,可以得到质量分数大于95%的乙基香兰素产品.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器萃取分离香茅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利用现有150L高压釜(压力20MPa)改造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器萃取分离香茅油,探讨了压力、温度、时间对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器萃取分离香茅油时应选择一个适宜的压力、温度和萃取时间,产品的色、香味、纯度均优于常规的减压蒸馏法。  相似文献   

17.
在200 mL高压萃取釜内,对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2萃取回收SBA-15中有机模板剂P123(EO20PO70EO20)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夹带剂种类、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夹带剂流量对回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甲醇作夹带剂,温度45℃,压力27 MPa,夹带剂流量4 mL/min,萃取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P123回收率可达73.7%. 对不同方法脱除P123后的SBA-15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含甲醇夹带剂的超临界CO2萃取法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方法,且得到的SBA-15保留了很好的骨架有序性,不会造成骨架硅羟基脱除,克服了高温焙烧脱除模板剂造成的孔道收缩问题.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_2萃取烟草中茄尼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歆  倪晋仁  黄文 《精细化工》2006,23(5):480-482,501
研究了萃取时间、解析温度、萃取压力等因素对超临界CO2萃取烟草中茄尼醇萃取率的影响。结合皂化等预处理措施,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提取茄尼醇的最佳工艺条件,即以体积分数90%的乙醇为夹带剂,在萃取压力为35 MPa、萃取温度为50℃、解析温度为40℃时,萃取3 h后,产品茄尼醇质量分数为40.14%,萃取率达到98.53%。  相似文献   

19.
Mushrooms contain many valuable compounds such as fatty acids, carbohydrates, lycopene, lovastatin, trace elements etc. As they are currently valued for bi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and as high pressure carbon dioxide fluid extraction has been documented 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preparing bioactive products from plant materials, subcritical and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of Boletus edulis mushroom was performed. In the extracts obtained, the fatty acids were determine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ssure and extraction time on the extraction yield.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that pressure and extraction tim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xtraction yield in both investigated proces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essure and extraction tim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ly in supercritical extraction process of B. edulis. Higher extraction yields have been obtained by subcritical carbon dioxide, and higher linoleic acid content has been determined in extracts obtained by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玉米胚芽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对玉米胚芽油的萃取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对得油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分离器的温度、压力以及萃取原料对油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