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DM与ERP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应用PDM与ERP系统,随之而来的是实施企业、软件供应商必须面对两者之间如何集成的问题。采取何种技术方法实现PDM与ERP系统的有效集成已成为众多人关注的焦点。本文列举了基于中间文件的PDM与ERP系统集成技术,并对具体的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此集成技术已经在多家企业的PDM与ERP系统集成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实践证明此集成技术是行之有效的。一、引言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是在图档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它以产品为核心,对与产品相…  相似文献   

2.
集成对于像ERP这样的系统非常的重要,本文针对子系统集成性和二次开发性的高的系统,提出了一种事件触发的集成技术,即采用业务事件触发的方式将各个子系统集成起来,使得不同子系统之间完成底耦合的业务协作,该技术相对于已经存在的集成方式在复杂性、效率、耦合度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同时给出一种基于.net平台的Remoting技术的事件触发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ERP与CRM集成模型研究及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企业资源计划ERP与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信息集成问题,提出了一种ERP与CRM的集成模型。重点讨论了集成模型对企业库存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PDM与ERP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应用PDM与ERP系统,随之而来的是实施企业、软件供应商必须面对两者之间如何集成的问题.采取何种技术方法实现PDM与ERP系统的有效集成已成为众多人关注的焦点.本文列举了基于中间文件的PDM与ERP系统集成技术,并对具体的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此集成技术已经在多家企业的PDM与ERP系统集成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实践证明此集成技术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应用PDM与ERP系统,随之而来的是实施企业、软件供应商必须面对两者之间如何集成的问题.采取何种技术方法实现PDM与ERP系统的有效集成已成为众多人关注的焦点.本文列举了基于中间文件的PDM与ERP系统集成技术,并对具体的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此集成技术已经在多家企业的PDM与ERP系统集成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实践证明此集成技术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制造企业信息化主要由产品数据生命周期管理(PDM/PLM)、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系统组成,而产品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在企业中作为其它信息系统管理的数据源头,它管理着企业设计、工艺、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周期中的产品状态和过程数据。本文从PLM和ERP在企业业务应用中的作用、集成的必要性、集成实现的方法以及PLM和ERP集成在企业的成功应用为例,介绍PLM和ERP系统有效集成技术和集成实施经验,为企业实现各信息系统之间的有效集成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发展,ERP的功能已经变得越来越向外扩伸,ERP与外部系统的集成已经成为企业迫切的需求。制造执行系统(MES)是一种车间层控制系统,其与ERP的集成已经形成一个现实的需求。该文通过对ERP系统中BAPI概念、设计和调用方法的研究.开发了基于BAPI的接口,通过调用这个接口,最终实现ERP与MES系统的集成。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ERP系统的应用实施在发达国家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目前,在美国,绝大部分的制造企业都在成功地使用各种各样的ERP系统,结果证明:ERP系统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各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ERP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从系统的开发、实施到系统的应用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企业在系统的应用过程中经历了实施、再实施、甚至多次的反复才取得成功。ERP系统本身是建立在一套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系统,它的实施和应用从技术角度来说并不是关键的问题,它的本质在于:集成了一个企业从销售、采购、…  相似文献   

9.
随着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发展,ERP的功能已经变得越来越向外扩伸,ERP与外部系统的集成已经成为企业迫切的需求。制造执行系统(MES)是一种车间层控制系统,其与ERP的集成已经形成一个现实的需求。该文通过对ERP系统中BAPI概念、设计和调用方法的研究,开发了基于BAPI的接口,通过调用这个接口,最终实现ERP与MES系统的集成。  相似文献   

10.
ERP系统属于典型的联机事务处理系统,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不足,无法提供企业决策所需的决策信息。商务智能是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技术,它在ERP中的应用有效的解决ERP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将这一技术运用到传统的过程工业中,实现过程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是目前工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论文在WEB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XML规范和B/S结构,提出了针对过程工业运行系统的信息管理平台结构,并开发出对应的信息集成平台系统。该平台既可以用来指导新的过程运行子系统的开发,也可以兼容企业中不同时期开发的遗留系统。最后该平台可以进一步向管理层拓展,应用到ERP和SCM的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12.
《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1,38(6):385-408
Internet technology holds many promises for enterpris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Web information systems are applications that facilitate intra- and inter-firm processes and integration of myriad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 However, these applications require sound planning to really tap into the unique promises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Web technologies and add value to the enterprise. Heavy machinery industry, typified by Samsung Heavy Industries presents a good case in point. Static conventional home pages do not facilitate a manufacturer’s need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its core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functions. Instead, dynamic Web client capabilities must be connected with real-time enterprise databases in a cohesive plan to enhance integr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Planning of Web information systems needs a proactive review of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to serve the particular needs of a firm and its customers.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application of a generic Web information systems (WIS) planning framework to th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division of Samsung Heavy Industries of Korea to enhance its core business. The framework is rooted in economic principles that are shown to be the drivers of modern WIS. Further, the framework is applied to the task of developing a strategic plan of WIS for the marketing and service activities of th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division of the firm. The planning process is shown to cover most of the systems development life cycle from high level information goal setting to design of Internet-based new order managing and service part requisition sub-systems.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 Services的企业应用集成技术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传统的企业应用集成是通过对原系统的完全改造或复杂的应用连接来实现的,这种方法不仅浪费资源,而且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Web Services则可以利用松散耦合的方式将各种异构系统方便、快捷地无缝集成到现有系统中,真正实现“即插即用”。  相似文献   

14.
Java 对现代企业信息集成的技术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信息系统是跨单一企业集成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其支撑环境和开发工具的研究是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研究重点之一.文章结合工程实践探讨了 Java 独具的分布对象技术特点及其对现代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J2EE企业应用集成技术打造的信息平台,以其稳定的性能、良好的开发性及严格的安全性,深受企业应用开发者的青睐,在银行、电信、证券及电子商务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实现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之路,而基于J2EE企业应用集成技术构建的信息化平台,对于实现企业不同平台、不同系统间的资源整合有着重要意义。就基于J2EE的企业应用集成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做几点分析,希望能给有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整合企业信息资源,实现产品制造过程各环节的协同,通过对多品种小批量企业生产运作方式特点的分析,建立了企业生产流程模型,并设计开发了面向产品制造全过程的信息集成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生产任务、技术信息、制造资源、工作成绩、数据统计与分析等五个子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设计方案.经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实现了生产计划、工艺与工装设计、生产准备与调度、零部件加工与检验等产品制造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集成与协同工作,是一个功能较完善的企业级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相似文献   

17.
王家顺  邹红霞  高永明 《微机发展》2012,(3):157-160,165
针对空间机器人,采用气浮台方式作为地面试验平台。空间机器人气浮式地面试验平台复杂度高、仿真性能要求严格,涉及众多仿真软硬件和多个分系统,如何实现各分系统、多个仿真软件及不同通信协议的集成将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难题。详细分析了空间机器人气浮式地面试验平台中的集成需求,重点研究了通信协议集成,使用虚拟仪器软件框架(VISA)和数据整合等方式实现TCP/IP、CAN、RS232等不同的通信协议之间的集成。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对集成技术的运用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集成技术完全能够实现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集成,为下一步空间机器人气浮式地面试验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CAD与ERP信息集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尽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已经应用到企业,但它们之间往往彼此孤立。该文提出了一种面向企业信息化集成框架及实施方案的新型产品集成技术,从而使企业信息化绕过“信息孤岛”阶段。讨论了利用(OLE)研究开发的新型集成技术,以实现企业的高级产品数据管理、从而满足企业信息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企业集成平台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支持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及互操作的使能工具,集成平台是企业实现更高层次上的信息集成、过程集成乃至企业集成的基础支撑环境。本文对集成平台的OSI标准化模型、应用集成实现技术的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当前集成平台产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The overall goal of an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tegration project is to achieve an enterprise that acts in a coordinated, intelligent fashion to any changes to 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we will examine how the information sub-systems within a complex system can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n such a way that the action of the system as a whole can be seen to be intelligent in a global context. We will examine two ways in which intelligent cooperation can be achieved. We will then elaborate further on the method of cooperation that we find more appropriate and introduce an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for Intelligent, Cooperating Sub-systems (IIS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