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桂林是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国家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区域。为促进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改革,加强旅游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为基本依据,结合桂林旅游业和旅游用地的特点,构建了包括旅游设施用地、旅游地产用地和旅游景观用地3个二级地类、9个三级地类和20个四级地类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并与土地规划分类体系和“二调”分类进行衔接后,提出将旅游用地纳入国家土地规划分类体系中,把旅游设施用地、旅游地产用地独立作为建设用地的一类,与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等地类相并列,按照建设用地的要求进行管制;在旅游用地各地类面积统计过程中充分与“二调”分类衔接,可以有效利用“二调”资料进行用地管理,提高用地管理的有效性、统一性和协调性,有利于克服目前由于分类体系不统一而造成的用地矛盾。  相似文献   

2.
辨析城市生态用地、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进而提出城镇空间发展指引,对于城市生态保护与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水文化型城市黄山市为例,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识别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安全、地质灾害、历史文化保护4个层面的生态用地,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并基于多因子综合评价,将生态用地划分为极重要、较重要、一般重要3个级别。以底线型生态用地为源,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获得黄山市高、中、低不同安全水平的生态安全格局。除去"源"与低安全格局的生态用地,城市可建设用地为355 km~2,满足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模需求。最后,在生态安全格局基础上,提出黄山市城镇空间发展指引。  相似文献   

3.
高科技时代网购模式成为了消费主流,在此大背景下,城市用地性质、用地分类及其规模、城市空间布局等将产生联动效应.借助于大量数据分析了用地性质的变化;通过对比网购模式和传统购物模式的特征与外在表现,提出了未来城市用地分类、功能及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即传统的购物商厦、大型超市将面临着功能升级重组,更多地将以购物体验及休闲娱乐来代替单一的商品贸易,且将逐渐迁移到其他更加综合类的商业服务类设施中,与其相应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将会重新整合,与此同时,仓储物流快递类用地将会迅猛增长,而且会进一步影响城市用地布局和空间形态:即以往的传统商服类尤其是大型商厦用地集聚式布局将会逐渐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快递服务类用地将会更多地分布在市区内部或居住区内部,形成分散式布局空间.  相似文献   

4.
寒地村镇居住建筑用地规划设计的相关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气候、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北方严寒地区村镇居住建筑用地的规划建设应与其他地区有着显著的控制。针对寒地村镇居住建筑用地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许多村镇人均居住建筑用地超过200m^2/人,比国家村镇规划标准人均各项建设用地总和150m^2/人还要多,用地规划布局不合理等,对寒冷地区村镇居住建筑用地的规划设计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提出寒冷地区村镇居住建筑用地规划与建设的原则及对策,包括居住建筑用地的规划设计对策、居住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对策等。  相似文献   

5.
据北京市质监局就北京市地方标准《轨道交通接驳设施设计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拟将北京轨道交通接驳的P+R停车场与路况信息联动,及时为车主提供出行参考。接驳范围分为内层、中层、外层3个服务圈。内层服务圈在500米到1000米内,可步行与非机动车接驳;中层服务圈在1000米到3000米,与非机动车、公交车接驳;外层服务  相似文献   

6.
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了用地布局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原则、作用和目的,对如何在延展性、协调性、可操作、土地经济效益、利益均衡、尊重历史、尊重权属和特色挖潜等方面体现用地布局的"艺术"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地集约化是土地资源管理中的重点问题之一,但城镇总体用地集约化并不等同于单宗土地集约利用的简单加总.在比较分析单宗用地与城镇总体用地差异的基础上,指出城镇总体用地集约化是国家在一定的城镇化目标下,通过科学合理配置城镇土地资源,实现社会综合收益和长远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并根据该总体用地集约化的内涵,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总体用地集约化的特点,即总体粗放、用地结构不合理和产业功能雷同,而问题的原因则涉及到土地管理的理念、体制、制度和机制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8.
运用规划原理,对平顶山市原有规划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城市发展用地的选择较全面地考虑了防洪安全,探讨城市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运用规划原理,对平顶山市原有规划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城市发展用地的选择较全面地考虑了防洪安全、探讨城市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低效用地是否低效,取决于采取何种标准。仅从建设容量高低和土地产出率的角度界定低效用地是不完整的。低效用地再开发具有历史阶段性,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来讲,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是必要的,搞低效用地再开发却弊大于利。X市的低效用地再开发,造成资源浪费,存在市场风险,耗费行政资源,影响社会稳定。城市发展应该有"市长思维",不应该有"开发商思维"。政府应辩证理解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总揽全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动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1.
苏南先发地区的经济一直处在我国的领先地位,但是传统的"苏南模式"发展之下,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都将接近极限,土地资源已经严重短缺,而现状用地利用依然粗放低效,因此,未来的产业发展不能单纯的依靠增量土地投入。同时,苏南先发地区一方面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另一方面产业发展基础好,其产业用地转型过程必然会面临自然环境保护的压力。文章以苏州市某区为例,不仅分析其产业用地现状出现的问题,而且对如何促进产业用地进一步经济可持续增长、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用地政策配套完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城市灰色用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变的市场需要灵活的土地使用来适应,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控制提出新的要求.通过分析灰色用地产生的必要性,结合苏州工业园区和上海新天地两个实例,阐述了灰色用地的有关概念和规划原则,并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灰色用地规划中的土地性质和建筑功能的转变问题.以期对活性用地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征地拆迁是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临时用地的使用管理尤为重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剖析临时用地的报批、协议签署、使用、退还、复垦和返还等各个环节,探索临时用地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技术规范,从而提出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为临时用地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决策支持,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分为为公共事业或公益事业而使用集体土地、为农民个人非营利目的而使用集体土地和为工商业营利目的而使用集体土地3种情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为继受取得,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要受到主体、地块和使用目的的限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必然出现交通拥挤,而交通需求产生的根源在于土地利用,因此从交通的角度去考虑用地规划问题成为一种需要。城市土地适度混合利用的理念已为许多学者和专家所认同,但结合交通的混合用地具体结构还没有一个定量的表述。不同的城市因为有不同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布局和人口,应该有不同的用地结构规划。同时,不同的城市内部分区功能或布局不同,也应有不同的用地结构规划。本文尝试从理论上建立模型,从缓解交通拥挤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使得城市区间居民出行量最小的混合用地结构的优化方法。通过模型量化混合用地的结构,满足不同城市和不同分区的差别,充分体现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一体化,使得用地规划更合理科学。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突出八个重点,其中之一是实行老旧城区整体保护,整合历史化资源,保持传统空间形态,改善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北京市将降低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老旧城区人15总规模将控制在90万左右,远期可望降至80万人,规划就业岗位84.7万人。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用地结构反映了一定时期居民的社会生活秩序和城市性质.通过定量化的研究方式,以韩城、河津两座古城为例,总结出两座古代城市的用地结构,并通过与现代城市的比较,总结出农耕文明时期聚落与工业文明时期聚落用地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即基本生活用地比例的持平,城市文化用地的骤减与生产用地的陡增.这对于进一步认识古代城市的深层结构和聚居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会对解决现代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给予历史智慧.  相似文献   

18.
《南昌水专学报》2013,(3):36-40
收集了江西省2003—2010年土地违法用地数据,从理论上分析了土地违法治理政策、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以及土地财政对土地违法作用机理,选取历年间土地违法用地面积与其各影响因素来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模型,以期揭示土地违法的直接原因以及预测江西省"十二五"时期的违法用地面积,最后结合江西省当前土地管理特点来分析未来违法用地趋势性和倾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保定古城中心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保定古城中心历史街区在以控制为主、强调原封不动的传统静态保护模式下,出现的物质环境全面衰退、孤立于城市发展之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在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以强调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理论为研究视角和理论工具,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空间设计和历史建筑保护方面,深入研究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问题,以动态的思想处理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开发等关系,提出了保定古城中心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的目标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国内城镇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监测多采用传统卫星遥感和实地监测等方法,存在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和现势性差等问题,而无人机倾斜摄影可方便灵活地监测城镇违法用地,监测系统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城镇违法用地监测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文章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获得监测地物的影像,利用Smart3D软件建构实景三维模型,开发设计出基于倾斜摄影的城镇违法用地监测系统,并以济南市历城区部分违法用地为例,利用探索性统计分析方法验证了系统三维模型的精度,其中系统测量高度和实测高度等精度中误差为±0.03 m,高精度中误差为±0.05 m;系统测量面积和实测面积等精度中误差为±1.14 m2,高精度中误差为±1.61 m2,精度满足违法用地监测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