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地面瞬变电磁法应用于煤矿井下,探测任楼煤矿某工作面底板导水陷落柱的形态及位置,并对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资料解释结果和矿井瞬变电磁法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应用效果证明矿井瞬变电磁法技术对探测煤层底板导水构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瞬变电磁法在预测任楼矿导水陷落柱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地面瞬变电磁法应用于煤矿井下,探测任楼煤矿某工作面底板导水陷落柱的形态及位置,并对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资料解释结果和矿井瞬变电磁法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应用效果证明矿井瞬变电磁法技术对探测煤层底板导水构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工作面顶板岩层含水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煤层顶底板水害是导致矿井重大突水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在工作面回采前必须对顶底板岩层进行探测,查明其含水异常体的分布情况。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施工方法、技术特点及资料处理解释方法,并结合某工作面顶板岩层探测实践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探测方法可以准确圈定顶板岩层富水异常区的分布范围,并对其富水程度做出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治煤矿水害,应用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巷道掘进前方及工作面顶、底板的富水异常区,巷道环境的不同对观测曲线有一定的影响,对其进行校正,提高矿井瞬变电磁的解释精度,从而有效开展煤矿防治水工作。  相似文献   

5.
由于对煤矿工作面顶底板和掘进工作面前方富水构造情况不清,导致近年来煤矿井下水害频发。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原理、井下探测工艺、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流程,总结出富水异常体解释和划分方法。应用YCS4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观测系统对霍州煤电集团文明煤矿掘进工作面进行了超前探测研究,结果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报掘进工作面前方100 m内的富水异常体。  相似文献   

6.
针对矿井水患,介绍了采用瞬变电磁法和瑞利波法两种井下物探技术综合利用来解决富水区的问题。以古交运煤通道为例,探讨了综合物探技术在探测巷道底板,确定富水异常范围中的应用。并根据打钻验证,说明井下综合物探技术在探测顶底板赋水异常、采空区以及采空积水方面是行之有效的,能为井下水患预测预报提供可靠的地质技术支持,并在防治水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超前预测预警工作面顶底板赋水区域,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基于YCS15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及瞬变电磁探测原理,上榆泉煤矿开展了超前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探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高,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1304工作面顶底板的水文地质资料,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使用PROTEM47瞬变电磁系统,采用共面偶极方式布置线圈,对1304工作面顶底板赋水性进行探查,并分析了瞬变电磁法在1304工作面探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得出了顶底板含水裂隙发育,工作面顶底板的富水异常区,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工作面的回采资料表明,瞬变电磁法探测工作面顶底板富水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查石墨矿矿井巷道掘进过程中的未知采空区,防止冒顶或突水灾害的发生,在分析石墨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技术,查明了石墨矿巷道掘进迎头前方低阻异常区,并结合异常形态特征,区分赋水异常区和矿脉异常区位置。经钻孔验证,表明探测结果基本与实际情况吻合,说明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在石墨矿中勘查,能基本查明老窑积水及石墨矿脉的空间分布位置,效果明显,是一种高效、快捷的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东升  吴强  杨百顺 《煤》2023,(3):31-33+62
掘进工作面水害问题是威胁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有效预防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水害事故的发生,采用井下瞬变电磁法对掘进工作面前方及顶底板岩层的富水性进行超前探测,通过对探测结果中的低阻异常区进行分析研判,再结合钻探效果验证,提前采取科学有效防治水措施,为掘进工作面安全掘进创造条件。实际应用表明瞬变电磁法结合钻探效果验证在掘进工作面水害分析预测中准确可靠,可有效防范掘进工作面水害事故发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对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工作面顶、底板的含水构造应用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为矿井瞬变电磁法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工作面顶、底板的含水构造应用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为矿井瞬变电磁法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瞬变电磁法(TEM)井下超前探测的原理、工作方法及在井下掘进前方勘查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情况的应用效果,结论表明,瞬变电磁法井下超前探测为矿井建设及工作面安全生产提供了依据,方法有效,勘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董远浪 《中州煤炭》2015,(4):120-122,125
为了更为准确得到工作面顶底板方向的富水特征,根据矿井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提出瞬变电磁法三维可视化技术用于煤矿工作面探测中的方法,实现了异常体的空间立体显示。探测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将工作面内异常体直观表现出来,提高了瞬变电磁探测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矿井偶极瞬变电磁技术在煤矿水害防治方面的应用效果,如探测巷道掘进头前方富水区位置、圈定工作面回采时容易发生顶底板突水的区域、检验煤层底板注浆加固工程的质量等。分析了目前偶极瞬变电磁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煤炭技术》2017,(1):32-34
以阳煤五矿为例,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详细探查了工作面底板隐伏地质构造及富水异常区,并利用巷道控制点底板标高和钻孔数据计算突水系数,进而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成果与突水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地质构造复杂段的富水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确保了工作面底板带压区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7.
结合平顶山西部矿区的瞬变电磁勘探工程实例,论述运用瞬变电磁勘探技术,利用晚期瞬变电磁响应,估算瞬变电磁勘探的极限探测深度,使用高性能的勘探系统,以及选择合理的工作装置和参数,通过探测深度试验,完成了对华北型煤田深部煤层顶底板含水层的富水性探测。实现了瞬变电磁对1 000 m以上的深部异常的探测。同时也通过瞬变电磁法在煤田深部矿区勘探的实例,探讨了瞬变电磁法探测深层富水异常区的可行性,为煤矿的深部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徐佳  朱鲁  翟培合  夏银玲  郭凯 《煤炭技术》2014,33(11):88-90
结合实例对矿井瞬变电磁技术从基本原理、施工方法、数据处理、成果解释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阐述。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探测技术,可以准确圈定底板富水异常区的分布范围,为工作面回采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瞬变电磁法对低阻体反应敏感,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煤矿井下水文地质状况的勘查,可探测矿井下含水构造,如地下溶洞、煤矿采空区、深部不规则水体等。以豫西渑池某矿井为例,通过对勘查范围内的采空区赋水性、主采煤层顶板和底板的赋水性以及断层构造的赋水性进行探测,分析评价勘查区的水文地质发育情况,为该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矿井工作面开采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矿井瞬变电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理论基础、技术特点及其方法局限性的分析,提出综合运用两种方法进行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探测,结合某矿12110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探测实例,探讨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的工作方法技术、数据采集方法、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等。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既可以弥补矿井瞬变电磁法无法分辨顶、底板异常响应的缺陷,又可以对两种方法的探测结果相互验证,排除由于扰引起的假异常,从而有效查明矿井工作面开采水文地质条件,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