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工过程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加工过程不仅能改变食品的品质特性,而且还会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如农药残留的变化。大部分加工过程可降低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如清洗、去皮、榨汁、杀菌、发酵等;但也有一些如浓缩、干燥以及油脂提炼等过程,可能会导致农药残留水平升高;另外,加工过程还可能使某些农药成分发生改变。了解加工过程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影响,不仅可为优化产品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本文以食品加工过程为出发点,综述常用食品加工方式对农药残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食品感官特性和营养价值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同时介绍了食品感官特性和营养价值对消费者的重要性,以及采用适当加工来获得人们所希望的感观特性和营养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食品添加剂制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制剂生产加工过程中次级添加剂和食品原料的使用情况,为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制定调查表向食品添加剂制剂生产加工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中次级添加剂和食品原料使用情况,包括使用的品种、发挥的功能作用、主要应用领域等信息。结果和结论:22家食品添加剂制剂生产企业参与了调查,结果显示食品添加剂制剂生产加工过程中主要使用151种次级添加剂和52种原料,主要应用食品着色剂、食品营养强化剂、酶制剂等类别的食品添加剂制剂生产中,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中次级添加剂管理措施的三种方案,并对每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直接膨化型休闲食品加工过程以及典型产品的配料和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绿色蔬菜食品发展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蔬菜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蔬菜产品的总称。发展绿色蔬菜食品的基本做法和目的是:通过对产地环境的控制和对蔬菜生产与加工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其它化学合成物的限制,一方面保护农业_牛态环境,另一方面提高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发展绿色蔬菜食品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它能保护生态环境,为持续稳定地发展蔬菜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并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广泛的药理价值,其产品受到国内外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食用菌脆片类休闲食品加工技术是目前食用菌休闲食品研究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要领域。本文就食用菌脆片食品加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和加工工序对食用菌产品产生的品质影响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并对食用菌脆片类食品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日益受关注的问题,开展与食品加工相关的风险分析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风险评估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主要是针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不良影响做出的科学评估。本文将介绍风险评估,并对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食品保质期直接决定着产品营销定位与档次,是企业产品开发过程中关注的焦点。随着消费者"回归自然"愿望的增加,对食品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尽量保持食品原料的原始状态、减少热处理等加工过程,又要尽量延长食品保质期。这对食品加工技术及防腐机理提出了极大挑战,只有精确掌握与控制整个食品生产链条,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对防腐系统的正确认知。  相似文献   

9.
食品加工过程是农产品深加工的重要环节,涉及的加工方式多--清洗、去皮、榨汁、制酱、蒸煮,本文综述了这些过程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海捕水产品全过程特别是捕捞与卸货过程中食品防护的研究,为海捕水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全过程的食品防护计划提供参考,也为官方监管提供借鉴。方法结合法规和标准要求,确定海捕水产品全过程食品防护内容,对其进行评估,找出薄弱环节,制定食品防护计划并实施控制。结果海捕水产品加工企业可以通过对捕捞与卸货过程7个方面与食品防护有关的内容评估,以及对加工过程9个方面的评估,找出薄弱环节,制定并实施适合企业特性的食品防护计划。结论通过16个方面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食品防护措施,海捕水产品加工企业可以有效控制故意污染或蓄意破坏的发生,满足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众以及食品行业人员开始注重加工后食品的营养,以及加工给食品带来的安全因素。针对当下食品加工行业的现状,以科学技术哲学视域探讨影响食品加工发展的因素,并研究食品加工的营养与安全,以及违背加工原则后可能带来的诸多后果。最后,从多角度和多方面地针对如何提升科学技术哲学视域下食品加工的营养与安全给出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传统的加工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食品质量的高需求。超声波技术是一种非热处理技术,可以减少传统加工给食品带来的损害,增强食品的营养价值与加工特性。本文主要讨论了超声波在干燥、冷冻、提取、过滤和乳化等加工操作中所产生的效应与作用,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机械、化学和生物效应能够通过复杂的关联对加工操作产生影响,例如能够提高传质传热效率、减少加工时间、降低加工试剂用量、增加产量、提高食品安全性、保留食品营养等。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与比较,超声波技术被证明在食品加工中非常具有应用价值,但是不适当的超声条件处理也会给食品品质带来负面影响。在未来的工作研究中,不仅需要建立超声波在食品加工中的动力学模型,还需在工业水平上的应用进行深入挖掘,以克服超声能源消耗大的短板。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可利用赖氨酸受加工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中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有资料证明常见的食品加工过程对其可利用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热加工、酸、碱处理、亚硝酸盐以及与还原糖、脂类、多酚类物质等共存时对赖氨酸可利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2004年前7个月,全国20108家食品企业完成产值8698亿元,同比增长26.62%,占工业总产值的近10%,利税占总额的15%。但与高速发展的食品工业相比,加工技术装备远不适应,应注重食品加工机械的研制。而且,从食品加工过程安全卫生保障方面看,加工设备、设施的状况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15.
王囡囡 《中国食品》2021,(8):122-122
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涉及到诸多工序,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加工技术的应用、包装材料的选择以及食品存储、烹制等,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没有良好的风险管理路径,就会埋下食品安全隐患,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本文围绕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分析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监管问题,探讨风险管理标准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欧洲食品安全局4月19日发布《某些含动物源成分加工食品健康风险科学建议》研究报告,对加工食品和普通食品中微生物生长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这些因素包括:水分活度、酸碱度(pH值)、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加工过程、以及所涉及非热加工条件。报告中还提出:食品中致病菌存在情况对确定食品产生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评价致病菌风险使  相似文献   

17.
基于食品防护的出口河豚鱼加工过程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食品防护和HACCP原理对出口河豚鱼加工过程控制的研究,为出口河豚鱼加工企业科学化控制加工过程提供借鉴。应用危害分析的方法,对出口河豚鱼加工过程中的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的食品安全危害进行识别和分析,应用关键控制点判断树的方法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制定控制措施。出口河豚鱼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如原料验收、挑选、排盘、金属探测可以通过实施HACCP计划加以控制;而对于人为蓄意破坏而引起的危害则通过实施食品防护计划包括企业内外部安全、加工过程安全、贮存和运输过程安全等11个方面加以控制。通过实施HACCP计划和食品防护计划,可对出口河豚鱼加工过程中食品安全危害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确保出口河豚鱼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食品企业应时刻关注食品加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污染风险,加强食品加工中的安全检验,确保食品加工的安全性。本文通过分析确定食品加工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急慢性中毒、破坏人体免疫力、存在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4个方面,对食品加工中微生物污染、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食品添加剂污染等来源进行系统分析,提出目前用于食品安全检验的主要方法有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微生物及生物毒素检验。希望通过本文分析对增强我国食品加工质量、保障食品安全起到积极作用,促进我国食品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胡荣华  谭波 《食品安全导刊》2023,(9):170-173+183
在现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随之受到广泛的重视,许多食品加工杀菌新技术应运而生,其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既显著提高了杀菌效果,又保证了食品的新鲜和营养等品质。本文对新型食品杀菌技术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各食品企业在各类产品加工过程中选择杀菌方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大米及米制品在我国居民的传统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直链淀粉的含量与结构不仅决定了大米淀粉的理化性质,也对各种大米食品的加工特性、食味品质等有显著影响。该研究综述了米饭、米粥、米粉、米糕、油炸大米片、汤圆、粽子等7种典型大米食品的加工特性、风味品质、食用品质,分析了直链淀粉在这些食品品质形成和消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直链淀粉的含量影响淀粉颗粒的吸水、膨胀,进而影响大米淀粉在加工过程中的糊化、凝胶、结晶过程,决定着大米食品的结构、质地等感官属性;另一方面,直链淀粉的结构影响其结晶度和对风味分子的包埋作用,影响大米食品消化率并参与风味品质的形成。该研究可以为大米食品加工的技术创新和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