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杨润亚  明永飞  王慧 《食品科学》2010,31(16):78-8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无花果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对无花果叶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花果叶中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体积分数40% 乙醇溶液、料液比1:60(g/mL)、超声功率400W、超声温度60℃条件下提取50min,其提取量为25.04mg/g,影响无花果叶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无花果叶黄酮提取物具有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其清除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总黄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波辅助乙醇提取花椒叶黄酮,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探究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单因素试验选取的水平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0%、微波温度60℃、微波时间6min、微波功率400 W、料液比1∶30(g/mL),此条件下花椒叶黄酮的提取率为7.418%。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花椒叶黄酮对羟自由基和亚硝酸盐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4个白骨壤叶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因素,并比较白骨壤叶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白骨壤叶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粒度40~60目的白骨壤叶干粉为原料、乙醇体积分数64.39%、固液比1:28.20(g/mL)、提取功率293.63W、提取时间40.00min,该条件下白骨壤叶中总黄酮提取率为4.185%。白骨壤叶总黄酮体外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0.232、0.829、23.692mg/L,其清除3种自由基的能力均高于VC。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核桃青皮黄酮,分别探讨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和浸取时间等因素对核桃青皮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及确定了核桃青皮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了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核桃青皮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g/mL)1∶35、超声波功率450 W、浸取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7.32%;此外,在检测范围内核桃青皮总黄酮清除OH和DPPH的能力明显高于Vc。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波法提取无花果叶中的总黄酮,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功率、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进行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得到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液料比55∶1(mL/g),提取功率200 W,提取时间3 min,黄酮的含量为20.56 mg/g;该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去除率达66.67%,羟基自由基去除率达30.49%,证明其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法研究料液比、超声功率、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和时间5个因素对芡实叶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选择影响效果较显著的4个因素——料液比、超声功率、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超声提取芡实叶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g/mL)、超声功率175W、乙醇体积分数85%、提取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芡实叶黄酮提取量为90.28mg/g。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叶中异黄酮,运用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并运用自由基清除试验考察鸢尾叶异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异黄酮提取率大小的因素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异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85%,料液比1︰25(g/mL),超声功率90W,超声时间50 min。此条件下鸢尾叶中异黄酮的得率为15.62 mg/g。此外,鸢尾叶异黄酮对DPPH及羟自由基均显示显著清除活性,表明其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湘西垂盆草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讨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考察黄酮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性能及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并与一些天然抗氧化剂作比较。结果表明:在80℃条件下,选择4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25(g/mL)、超声40min,提取率达到1.968%。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明显,并能增加植物油和动物油的抗氧化能力,在相同条件下该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强于柠檬酸而弱于VC。  相似文献   

9.
以DPPH自由基清除法检测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确定超声提取樱桃籽中抗氧化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樱桃籽清除DPPH自由基物质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500W、液料体积质量比30 mL/g、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 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的原液,其总黄酮质量分数为(11.13±0.48) mg/g,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和显著的清除DPPH及羟基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黑美人土豆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黑美人土豆黄酮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为温度、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8℃、乙醇体积分数62%,料液比1:35(g/mL)。在此工艺条件下,最大响应值(1.04%)和实验测定值(1.03%)相符合,说明响应面法优化黑美人土豆黄酮是可行和有效的。黑美人土豆黄酮提取物与VC、芦丁相比较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大于芦丁小于VC;黄酮质量浓度在不高于20μg/mL时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和抗氧化力大于VC,但始终大于同质量浓度的芦丁,结果显示黑美人土豆黄酮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潜在的抗氧化剂或功能性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黑果悬钩子(Rubus caesius L.)茎和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ABTS+·的方法测定了黑果悬钩子茎和叶的抗氧化活性。优化的总黄酮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70 min、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0%、料液比1∶90(g/mL)。通过比较AB-8等14 种大孔树脂对黑果悬钩子茎、叶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效果,从中筛选出AB-8大孔树脂是理想的吸附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AB-8大孔树脂对黑果悬钩子总黄酮分离纯化的最优工艺为:上样流速1 mL/min、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0.32 mg/mL、上样体积80 mL,吸附饱和平衡后,以40 mL 60%乙醇溶液1.5 mL/min的流速动态洗脱。经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提取液的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叶和茎总黄酮含量为纯化前的1.4 倍和2.4 倍,叶和茎的的ABTS+·清除能力分别为纯化前的1.7 倍和 2.5 倍,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纯化前的1.7 倍和2.6 倍。这些结果表明:黑果悬钩子叶和茎均具有较高的总黄酮含量和明显的抗氧化活性,是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  相似文献   

12.
益智仁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益智仁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获得益智仁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以总抗氧化能力、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螯合铁离子能力为指标,评价了益智仁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益智仁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液料比40∶1(mL/g)、超声时间35 min、超声功率360 W,在此条件下益智仁总黄酮得率为0.50%;益智仁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和螯合铁离子能力均与黄酮质量浓度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益智仁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螯合铁离子能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2.85±0.20)、(0.87±0.05)g/L和(2.45±0.30)g/L。  相似文献   

13.
张禄捷  李荣  姜子涛 《食品科学》2015,36(24):40-45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优化茼蒿叶总黄酮的提取条件,并利用制备色谱对粗黄酮进行纯化,最后通过不同的方法从4 个方面评价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茼蒿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73 ℃、乙醇体积分数68%、液料比30∶1(mL/g)、微波功率400 W和微波时间8 min。在此条件下实际总黄酮提取率为0.554%。优化后的总黄酮提取物在总抗氧化活性、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卵黄脂蛋白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黄秋葵黄酮的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黄秋葵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秋葵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以VC为对照,对其还原力及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250 W的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 (g/mL)、提取时间21 min、提取温度75 ℃、乙醇体积分数50%,此条件下黄酮得率的验证实验平均值为4.85%,与预测值4.88%相近,最佳工艺切实可行,制得的黄秋葵黄酮对•OH、O2-• 、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6.00、3.28、2.98 mg/mL,最大清除率分别达31.49%、64.40%、62.22%,且具有较强的还原力,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田野  岳喜庆  杨梅 《食品科学》2014,35(16):85-90
研究柞蚕雄蛾黄酮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采用超声波乙醇提取柞蚕雄蛾黄酮,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进行鉴定,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柞蚕雄蛾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从还原能力以及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效果来考察柞蚕雄蛾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0(g/mL)、提取时间45 min、提取温度70 ℃,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柞蚕雄蛾黄酮的一次提取量可达3.72 mg/g。柞蚕雄蛾黄酮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均呈现出量效关系,其清除DPPH自由基、·OH、O2-·的IC50值分别为752.4、617.8、813.4 μg/mL,其中清除·OH能力要强于VC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清除O2-·能力大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
酚。表明柞蚕雄蛾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绿豆皮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水提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绿豆皮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水提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超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和液料比为自变量,以绿豆皮黄酮提取量为响应值,采用四因素五水平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优化得到绿豆皮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水提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19 W(实际采用400 W)、超声温度70 ℃、超声时间75 min、液料比45∶1(mL/g),在此条件下绿豆皮总黄酮提取量可达(10.18±0.03) mg/g。在对绿豆皮水提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中,发现经HPD100大孔吸附树脂初步纯化的绿豆皮水提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VC相当,而其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低于VC,绿豆皮水提黄酮对2 种自由基清除的IC50分别为6.57 μg/mL和54.21 μg/mL,VC的IC50值分别为6.12 μg/mL和16.58 μg/mL。  相似文献   

17.
许建本  苏秀芳  莫耀芳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23):199-202,209
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研究假苹婆树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总黄酮得率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功率、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提取功率为60 W,料液比为1:25(g/mL),70℃提取65 min,该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2.36%±0.0002%。抗氧化试验表明,假苹婆提取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着提取液中总黄酮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假苹婆树叶总黄酮的质量浓度为4.92 mg/mL时,清除率达到73.58%。  相似文献   

18.
沉香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沉香叶为原料,采用溶剂浸提的方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法和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为自变量,以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沉香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优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0 ℃、液料比20∶1(mL/g)、提取时间3 h,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2.88%(m/m)。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沉香叶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能力,其半数有效质量浓度值分别为(1.14±0.08) mg/mL和(0.23±0.01) mg/mL。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法优化半枝莲黄酮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红梅  谢翎 《食品科学》2016,37(2):45-50
研究半枝莲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设计四因素三水平进行响应面试验,建立各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液料比40∶1(mL/g)、超声时间80 min、超声功率220 W,在此工艺条件下,半枝莲黄酮得率为11.53%。通过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力测定,表明半枝莲黄酮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