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向家坝水电站纵向围堰堰脚冲刷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群香  胡志根  刘全 《水力发电》2005,31(2):29-30,43
在由能量方程及临界受力平衡方程得到块石起动流速公式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影响围堰堰脚冲刷的主要因素,以及河道来流不确定性与块石起动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运用可靠性理论,以河道来流流速超过块石抗冲流速的概率来刻画堰脚冲刷风险,提出了纵向围堰堰脚冲刷的可靠性模型,给出了冲刷风险率Monte-Carlo计算方法。通过对向家坝水电站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说明理论计算模型和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三期围堰包括上、下游土石围堰及上游碾压混凝土围堰。围堰能否安全运行,直接影响三期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对RCC围堰的稳定性进行严密监测。RCC围堰堰顶布设了5座水平位移监测点。10座垂直位移监测点,纵向围堰B块、C块布设两座水平位移监测点、两座垂直位移监测点,以监测围堰的稳定性。施工期水平位移变形监测主要采用测边交会法进行观测。垂直位移监测点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法观测。RCC围堰蓄水以来,外部变形监测经初步分析,围堰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为三期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信息,也为施工人员和物资设备提供了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3.
围堰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临时挡水建筑,保证围堰堰坡的稳定性,对主体工程安全和现场施工安全有积极影响。文章以某水电站的上游围堰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围堰施工流程,分别从围堰填筑、基坑抽水、基坑开挖等环节,对围堰渗流特性展开了分析。最后参考SEEP/W渗流计算结果,对不同施工阶段围堰堰坡的稳定性展开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围堰施工阶段尤其是戗堤合拢时稳定性最差;基坑抽水速度越小,围堰稳定性越好;当抽水速度为0.50 m/d时,围堰堰坡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2.24,此时围堰堰坡最稳定。另外,对深厚覆盖层进行防渗处理,对提高围堰堰坡的抗滑稳定性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楔形体在土石过水围堰护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石过水围堰具有就地取材、节省投资、施工简单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堰型。但由于其护面结构受过堰单宽流量、落差、流速的限制,一些洪峰流量大的峡谷河段不得不改用造价高、工期长的其他形式的围堰代替。随  相似文献   

5.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土石过水围堰在二级水电站库区修建,具有轴线长,基础复杂,深水填筑等特点,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通过堰型选择,采用高喷板墙,振冲碎石桩,混凝土楔型体护面等新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防渗,堰基稳定和度汛保护的难题,由于标书提供的水位流量关系指标较实际运行值相差较大,且受到已建二级水电站运行水位制约,1995年单洞度汛中,下游围堰堰脚局部遭到淘刷,但上,下游围堰安全度汛,保护了截流成果和大坝基坑  相似文献   

6.
张维利 《山西水利》2014,(11):39-39
介绍了柏叶口水库工程概况,提出采用围堰技术对水库进行挡水处理。阐述了围堰施工内容,从测量放样、堰底杂物清除、围堰两侧贴坡护面、堰内排水、围堰拆除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了该技术的施工过程,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述岩滩水电站尾水草土围堰和土围堰的利弊,针对施工单位的设备和能力及经验,根据地形、水情、工期、沉积物诸因素综合分析,选择了土围堰,并按其优化设计堰型,高速兴交付使用,使之岩滩后期导流工程如期完成。  相似文献   

8.
围堰是大坝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围堰是临时建筑物,因此相对于工程设计其他部分而言,可能没有引起设计工程师及业主的足够重视。与修建在河道上的所有建筑物一样,围堰也具有风险,尤其在洪水期间会有溃堰风险。洪水可能超过围堰设计流量,导致漫顶或溃堰,历史记录显示有许多围堰发生溃堰,从而给施工进度及成本造成了重大影响。回顾了RCC在全球围堰工程中的各种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考虑影响过水围堰堰型选择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应用改进的AHP法及模糊综合评判原理,为水利电力工程的施工导流设计,提供了一个合理选择过水围堰堰型的综合评判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考虑影响水围堰堰型选择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应用改进的AHP法及模糊综合评判原理,为水利电力工程的施工导流设计,提供了一个合理选择过水围堰堰型的综合评判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1.
凤仪场航电枢纽工程主要泄洪建筑物由3孔冲沙闸和19孔泄洪闸组成,坝轴线长度约657m,河床覆盖层厚度10-16m,工程施工分两期三段进行,一二期导流标准均为10a,围堰挡水时段为枯水期,经计算和2次导流模型试验,汛期围堰表面最大水流流速4.6-7.4m/s,基本为钢筋笼、铅丝笼的抗冲刷流速,因此风仪场二期纵向围堰采用砂砾石填筑,根据围堰表面流速大小,分部位用大块石和钢筋笼防护。  相似文献   

12.
依据工程实践,系统阐述对围堰堰型、堰体组成、堰基防渗、龙口设计、抛体稳定等.围堰设计应尽量考虑利用当地材料,力求经济合理,施工简便,以及后期拆除方便等因素.围堰型式、平面布置、围堰断面结构及基础处理等宜进行多种方案研究,并通过综合经济分析比较最后确定.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在三期围堰挡水发电期间,由于设在纵向围堰坝段上的排漂孔尚未建成,溢流坝段与下游纵向围堰之间存在宽50 m的空间,当泄洪深孔与导流底孔联合泄流时,坝下右侧的回流导致坝趾处严重淘刷。为解决这一问题,利用三峡枢纽局部整体模型,进行了多种工程措施的水力学试验研究,最后采用在防冲墙上桩号20+151及20+300处分别设置高10 m,18.5 m的隔流墩及坝下设护坦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护坦减轻了下游纵向围堰左侧坝趾处的回流淘刷,隔流墩明显减轻了防冲墙附近河床的冲刷,确保了坝基和下游纵向围堰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2011年6月18日大渡河水位急剧上涨(约高程596 m),枕头坝水电站导流明渠纵向围堰背 水坡面高程590 m附近出现渗水情况(最大渗流量达30 h/s),对堰体稳定性构成极大地威胁。为确 保明渠施工安全,对围堰采取了混凝土防渗墙、防渗控制性灌浆、背水坡面压脚护坡以及迎水面土工 膜防渗等几种方式进行抢险加固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吴启和  张国志 《人民长江》2018,49(14):105-109
水利枢纽工程改扩建过程中,为协调施工与泄洪的关系,往往采用过水围堰实现枯水期挡水施工、汛期过流泄洪。汛期泄洪时施工围堰的水力指标三维性强、沿程变化较大,处于泄洪建筑物下游消能区内的围堰段受水流冲刷强度较大,而远离消能区的围堰段受冲刷强度相对较小。为寻求安全、经济的围堰防护方式,采用三维数学模型模拟了某枢纽船闸改建工程泄洪时坝下水流流场,重点分析了围堰附近流态、流速分布、涡量分布及压力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下泄水流在消能区围堰附近形成水跃,强烈紊动水流顶冲围堰;在横向围堰与上游局部纵向围堰区域形成高流速、高涡量、非静压作用区域,该区域需加强防护。研究成果为该工程围堰分段、分区防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桥2^#浮运围堰下沉模拟试验,分析了在浮运围堰下沉期间不同阶段围堰周围水流流速、紊动强度及河床局部冲淤情况.针对浮运围堰下沉期间的水流及河床地形等条件,对浮运围堰下沉时河床局部冲刷深度进行了预测,试验预测结果与实测资料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丰满三期扩建永庆反调节水库混凝土围堰拆除爆破试验研究内容,包括测试依据、测试仪器、拆除方案、振动和动水压力测点布置、测试成果及分析等;由于坝基地质情况较差,混凝土围堰爆破拆除对坝基和坝体的安全将产生影响,叙述了在围堰拆除时进行爆破的质点振动速度和动水压力监测情况,分析和评价了爆破对坝基和已有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三峡二期围堰防渗墙的施工特点,在下游围堰右岸连接段进行了不同机具和施工方法的“两钻一抓”成槽试验及墙体材料配合比试验验证,对二期围堰防渗墙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处理从感性认识上有了较为充分的思想准备,并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经验,现场“两钻一抓”生产性试验成果对指导河床深槽防渗墙施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同在一条沁河上而条件却有明显不同的张峰与磨滩二座大坝在施工导流中所出现的问题。说明正确的导流方案除必须研究导流工程自身的技术经济条件外,尤其要处理好与移民、施工准备、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等外部条件的关系。全断面截流圈堰的防洪标准,除考虑本工程自身的保护外。要特剐注意固堰失事对下游河道沿岸村庄、工矿企业的影响。现行断流围堰洪水标准偏低,宜适当提高,并采用非常溢洪道等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20.
狭窄河谷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的 一种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个工程实例,借鉴深厚覆盖层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基防渗处理理念并结合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改善不良地形地质缺陷所采用的高址墙等新的筑坝技术,介绍了将上游围堰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相结合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新的结构型式及其上游围堰设计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