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一个具体的电动机端盖加工为例,介绍专用刀排的设计、对刀方法以及使用刀排加工电动机端盖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各种类型电机的端盖都具有多个回转加工表面,采用多刀在一次走刀过程中同时切削几个表面是提高加工效率的最好方法。我们为某厂设计了电机端盖的专用刀排(图1),既能够在一次走刀行程中实现多刀对多个表面加工,又能够很方便地控制加工尺寸,省去了很多换刀、走刀、检测时间,加工效率比原单刀加工提高了3倍。下面介绍我们设计的专用刀排。一、刀排结构 1.粗加工端盖各表面刀排图1所示为粗加工端盖各表面刀排。它取代车床上的四方刀架直接装在小拖板上,由小拖板上的螺杆、弹簧定位销定位,曲柄手柄压紧。刀排体上共装有6把刀,其中车轴承室端面刀、车轴承室孔及底面刀,这  相似文献   

3.
<正>在车床上镗削深孔零件时,通常把刀排做成与零件深孔相应的固定式刀排,此结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后方车间,往往会碰到一些深孔长度不一致的情况,使原先的刀排长度不够,无法加工;或者用长刀排加工短深孔零件,由于刚性不足,影响产品加工精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生产中改进原来传统用的刀排,将刀排设计成可调式的,结构如图所示.采用此种刀排可对深孔长度不一致的零件在车床上镜削,刀杆直径可根据被加工工件的孔径来确定,刀杆长度根据直径尽量做长些,以利于加工深孔  相似文献   

4.
微调刀排     
我们在加工内球面零件时,根据《机械工程手册》的介绍,制造了一套内球面加工夹具。在使用中感到刀头调整不方便,因而改进设计了微调刀排。微调刀排(见图1)主要由刀排体1、刀套2、调节杆6、导向块8等零件组成。刀排体1可根据夹具的不同要求改变外形,并且用定位销和内六角螺钉固定在需要的位置上。导向块8用螺钉固定在刀排体上,  相似文献   

5.
我厂在加工HT20-40铸铁机座(图1)四个φ42~( 0.34)孔时,采用高效扩孔铰刀(图2),在Z35摇臂钻床上加工,效果较好。其尺寸偏差不大于0.03毫米,加工光洁度稳定在(?)6~7,生产效率提高2倍以上。刀具结构及特点:1.扩孔铰刀由扩孔刀1、传送块2、刀排3组成。传送块的内螺纹与刀排联接,以传递扭矩。扩孔刀1:30锥孔与刀排吻合,以便于制造、更换和刃磨。  相似文献   

6.
专机上加工小孔的镗刀排,因排细刀小,难以再在刀排和刀具上设置调整装置,这对加工过程中需调整孔径尺寸带来不少困难。常用方法是采用V形架和百分表组合的校刀器调节刀具,以轻击镗刀体将镗刀作上下微调,并反复对表比较,才能获得最终需要的尺寸,感到费时费力。 图1所示的校刀器,由固定套13通过螺钉18固定在刀排11所需的位置上。固定套13的下部用紧定螺纹套15将调节螺钉支块14紧固,并在调节  相似文献   

7.
反刮刀排     
说明:1.刀具特点:本工具用于反刮工件上的埋头孔,刀排装于占床主轴锥孔中,以斜铁锁紧,刀杆穿透予孔后,开动机床,当刀排正转时,由于惯性力的作用,使刀头甩出,进行加工,刀刮孔达一定深度后,主轴反转,刀头复位,从孔中提出刀排。  相似文献   

8.
由硬质合金刀组成的连续工作的刀排,能够在一次行程中完成不通螺纹的切削,该刀排装夹在螺丝车床的普通刀杆中。 切削螺纹时,每把刀切至螺纹后的空刀槽之后,在横向退出一个距离:使刀具继续纵向移动时,不致碰到螺纹后已经加工过的表面。第一把刀退出螺纹之后,第二把刀随即开始工作,并完成和第一把刀一样的运动。螺纹的最终形状是由最后的精车刀切成的。像螺纹环规一样,即为了切去第一个入口处的螺纹,可在精车刀之后装一把切削刀平行於工件轴线的特殊的切刀。 刀具连续的自动退出螺纹,是利用如图1的装置进行的,该装置由下列主要零件组成:1是固…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在阀体自动线上加工法兰螺栓孔背面鱼眼坑问题,要求实现该项加工工艺的自动化。我厂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通过实践并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试制了螺栓孔鱼眼坑自动背车刀排,成功地解决了这项工艺的自动加工。刀排的动作原理是:利用螺旋槽将机床主轴的轴向进给动作变为旋转运动,从而利用偏心实现刀具径向进给,以达到自动进刀或退刀。刀排的结构如图1所示:车刀1用螺钉2紧固在刀柄3上,而  相似文献   

10.
我厂生产的热磨机,其底座是用不锈钢ZGlCr13材料铸成,上面的φ216mm孔,内有五条花键槽,长900mm、宽30~( 0.14)mm。而厂内没有大型插床,无法加工。后经多次研究,决定采用以刨代插工艺。在老式皮带刨床上增加一套进刀、分度机构。结果刨削出的内花键槽直线性好,分度正确,槽宽尺寸公差,光洁度均符合技术要求。刨削装置由进刀(件1、2、3)、支承(件9)、分度(件5、6)机构组成(见附图)。(1)安装:工件加工前,先将方体4固定在刨床的刀架上,再将刀排10穿入工件孔内,刀排的一端与`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双DSP的遥感图像实时并行处理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简要介绍遥感图像实时处理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几种基本的并行处理策略、并行处理技术及其相关的并行处理硬件平台,并针对具体应用背景提出了基于双DSP的遥感图像实时并行处理系统方案,同时,给出了利用上述并行处理系统实时处理展宽卫星云图的最终结果.该项并行处理方案的提出为将来星载大数据量实时处理技术的实现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传统机床通过数控化改造,实现或部分实现了柔性制造,提高了产能,成为传统设备通过技改增速增效的一大热点。近年来,为了优化环境、改善冷却条件,越来越多的用户提出了清洁加工的新需求。现有大量应用范例证明,用半(亚)干式切削加工技术改造传统机床,不仅能改善加工环境,而且能延长刀具使用寿命、提高加工质量;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许多新的难加工材料的生产化加工。因此,清洁加工将逐渐形成另一技术改造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3.
应用有限元方法,仿真分析在不同高速加工条件下,小直径立铣刀(φ2mm)加工淬硬钢时刀具的内部应力、变形随加工参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为减少刀具的非正常破损现象和采用适应高速加工的编程策略等提供良好的基础性数据和分析方法,为优选加工工艺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图像处理方法在柴油机振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对柴油机的振动故障进行更加直观的诊断,探讨了二维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在柴油机振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以柴油机工作循环为单位,排列柴油机表面振动信号,构成二维图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的相关理论,获取信号图像的特征,进行状态识别和故障诊断,运用上述方法,对柴油机5种状态下的振动信号进行了处理,根据图像处理结果,能够很好地识别柴油机的状态和故障,为柴油机振动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铁谱图像诊断自动化是铁谱技术发展的目标。铁谱原始图像需要平滑、滤波、磨粒分割等预处理,才能有效地减少噪声污染并简化数据处理。探讨了铁谱图像的预处理技术,采用自动阈值分割法对某内燃机铁谱图像进行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王丽梅  颜庆新 《哈尔滨轴承》2011,32(2):65+92-65,92
针对MZGZ204磨床振荡部件用保持架在加工时无法保证尺寸精度及形位公差要求这一缺陷,对保持架加工工艺进行了改进,并设计了一套冲模装置,提高了保持架加工精度,保证了形位公差要求,为生产高质量轴承提供了保障,同时也节省了加工时间和加工费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医学CT图像数据,提出了由CT图像构建快速成型数据的建模方法,确定了CT图像处理方案,即通过对断层图像的预处理、滤波处理、数据提取,生成断层图像轮廓,继而通过对轮廓优化和轮廓冗余数据去除,得到用于三维重建的二维轮廓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出可直接用于快速原型制造的三维STL数字模型.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快速医学模型的构建速度.  相似文献   

18.
长径比大于20的轴称为细长轴,由于刚性很差,在加工中产生的切削力、切削热、振动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工件加工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加工难度大.当长径比大于100时,则加工难度更高.细长轴常规的加工方法为一夹一顶或两顶,而笔者介绍的是一种新的加工方法--两拉加工法,通过这种加工方法可以加工出长径比大于100的细长轴类零件.  相似文献   

19.
软性磨粒流双入口约束流场数值分析及加工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软性磨粒流精密加工中单入口加工装置加工不均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体碰撞理论的双入口加工新方法。借助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结合剪切输运(Shear stress transport, SST) k-ω湍流模型及Mixture混合模型,分析两种加工装置内磨粒流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单入口加工装置内磨粒流流场固定分布,双入口加工装置内磨粒流流场呈现周期性摆动,提高约束流道内磨粒流流动无序性。加工试验进行35 h后,单入口加工装置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Ra值分散,工件表面存在严重加工不均匀性;双入口加工装置工件表面各处粗糙度Ra集中且各方向粗糙度值均小于单入口加工装置,表面加工效果均匀。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双入口加工装置有效地扰乱约束流道内磨粒流流场,提高磨粒流流动的无序性,改善表面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机械加工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了零部件市场对于高质量零部件的广泛需求,众多机械加工企业更加注重机械加工质量.机械加工质量具有很多的评价指标,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向公众解释了现代机械加工质量评价标准中的相关定义及解释,然后重点探讨了影响机械加工质量的几点因素,最后针对本文中提出的相关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希望本文能为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