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第七讲项目社会评价与其他评价的联系与区别 (接上期) 三、社会影响评价(SIA) 社会影响评价产生于1969年的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令(NEPA).NEPA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EIA),来分析美国联邦政府投资或实施的所有项目或规划在环境方面的影响,在NEPA中社会环境包括在环境概念中,因此社会影响评价被纳入了环境影响报告.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建设生态型乡村景观对于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结合乡村景观建设现状,探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景观存在的问题,从生态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构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以指引乡村景观健康生态发展,旨在更好地发挥乡村景观的社会、生态、美学等功能,探索适合我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城市环境治理评价,是实现城市环境治理目标的有效工具,基本方法主要有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环境费用效果分析法、环境质量指数法、环境治理相对绩效评价法。与环境治理相关的一些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主成分分析法(PCA)、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相似文献   

4.
三、社会影响评价(SIA) 社会影响评价产生于1969年的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令(NEPA)。NEPA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EIA),来分析美国联邦政府投资或实施的所有项目或规划在环境方面的影响,在NEPA中社会环境包括在环境概念中,因此社会影响评价被纳入了环境影响报告。  相似文献   

5.
太子河流域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矿采选业等高风险行业企业众多,突发性水污染风险较高,建立高风险企业的风险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等级划分,可有效防范太子河流域高风险企业对环境造成突发性污染。本文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相关风险评估方法,从风险产生的源头、污染传播扩散的过程、污染对风险受体的影响、污染治理和风险防控能力四个方面确定15个风险评价指标,构建太子河流域的企业风险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环境风险指数法将风险源划分为重大环境风险(Ⅰ级)、高环境风险(Ⅱ级)、中环境风险(Ⅲ级)、一般环境风险(Ⅳ级),并对15家典型风险企业进行等级划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析,评价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ISO/TC207)起草的国际标准,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环境表现评价和生命周期评价等方面的内容,用来指导各类组织收集、评价和交流环境信息,实现、保持和改善环境表现。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分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分析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了宁陵县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分级标准,针对评价因素具有多层次、模糊性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识别了宁陵县地下水环境脆弱带,分析了各地下水环境脆弱区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热泵-环境大系统运行的效率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大系统的能量效率(C0lP)值与丈用效率(η)值在评价热泵-环境大系统中的差异.方法 对计算实例进行COP分析和η分析.结果 给出了热泵-环境大系统的COP值、η和丈用损失率(Ω)随冷凝温度以及随蒸发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得到COP与η在分析热泵-环境大系统的差异.结论 η和Ω值在评价热泵-环境大系统中比COP评价具有许多优势.提倡采用η和Ω来评价一个热泵系统运行的可用能效率.  相似文献   

9.
承德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已经过去五年,准确评估新农村建设的实现程度对承德政府把握现在、规划未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调查,设计了评估承德市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综合评估承德地区新农村建设情况,为今后承德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建设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可谓抓住了三农问题的要害;尤为重要的是在强调农村的物质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精神文明(乡风文明)与政治文明(政治民主)的同时提出要实现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村容整洁).但仅仅通过"村庄规划、村庄整洁"而达到村容整洁,是无法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的.因为,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已经越来越严重了,环境透支已凸现在广大农村,成为经济发展难以逾越的门槛,不整治好农村环境和生态,和谐社会的实现将会成为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层次综合指标评价法,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3方面构建长株潭地区生态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云田村为例,对其2014年的生态建设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1)云田村生态建设综合得分为71.9,其中生态环境得分20.3,生态经济得分29.1,生态社会得分22.5,3个维度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数分布均衡,发展相对协调;2)村镇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改善成效显著,满足国家生态村相关标准要求;3)主导产业明晰,耕地得到有效保护,符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4)基础设施齐全,但使用率低,乡村政务管理和文化建设方面水平较低,需加强。  相似文献   

12.
徽州传统村落核心价值的挖掘对于针对性保护发展策略的提出至关重要。以徽州35个非重点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构建徽州传统村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SPSS因子分析、线性加权对徽州传统村落进行多维价值评价方法进行探析,以期通过多维价值评价遴选出综合价值较弱但具有某一方面或多方面价值的村落。研究结果显示:依据本文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共遴选出7个方面的村落价值,由评价结果共筛选出18个综合价值较弱但具有独特价值的村落划定为特色型村落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3.
城市边缘住宅区空气质量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边缘区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一般通过生态修复手段来改善城市边缘住区环境质量。通过对三大城市三个边缘住宅小区内外环境空气质量的实测调查,并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了环境空气质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4.
梅州古村落系统的几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梅州古村落是一个完整的特殊的系统,它具有人文的、景观的、情感的一面。由于古村落系统具有开放性,社会环境必然要对系统产生强大的作用;因古村落保护而引发的矛盾减缓了系统改变的速度;但是,由于古村落系统突现性的存在,决定该系统最终会被现代村落系统所代替。  相似文献   

15.
中心村的确定是村镇体系规划的难点和重点,也是贯彻迁村并点政策的基础。本文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典型性、可操作性、层次性等五个原则,建立了村庄综合发展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青岛市旧店镇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所辖61个行政村进行综合发展实力排序,以此为依据,确定中心村的布局和迁村并点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环境管理集成化发展趋势要求其绩效评价的创新。在集成管理框架下,构建了结合实时环境管理活动评价与重要节点绩效评价的新型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在该评价体系中,实时活动绩效评价与重要节点绩评价互为补充,改善了评价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同时,评价体系与环境集成管理系统形成的评价-改进循环,提高了环境管理的动态性,促进了轨道交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思想中蕴含着传统生态环境观,徽州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环境,形成具有徽州特色的生态环境观。本文从徽州生态环境观的角度分析徽州古村落选址、布局、空间营建的思想与方法,挖掘徽州古村落营建理念中的生态环境意识,以及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形成的村落园林化建设思想,以期对当代居住环境规划设计、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徽州传统村落居住环境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传统村落作为村落文化的一个代表,其区域环境达到了自然与人文的良好结合.为对徽州村落居住环境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以及各环境之间构成的特点全面了解,在针对徽州传统村落居住环境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徽州村落居住环境形成的3要素:自然环境条件、人文精神条件、设施条件.认为进一步延续村落传统居住文化,是一项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可为古村落环境保护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十六大以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参与农村建设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作为一项新农村建设的辅助性工程,“村支书助理”计划直接把大学毕业生的个人发展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我们应及时总结以往改革过程的经验教训,健全保障体系,确保大学毕业生实实在在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