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金铸铁缸套与PVD(CrN)活塞环配对时缸套磨损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合金铸铁缸套与物理气相沉积(PVD)(CrN)活塞环配对副开展摩擦磨损试验,通过观察缸套试样在不同负荷、不同磨损时间下的表面形貌及成分,研究合金铸铁缸套与PVD(CrN)环配对时,缸套的磨损机理.研究表明:采用PVD(CrN)环与合金铸铁缸套配对,可在保证缸套磨损量略微降低的前提下,使活塞环的磨损量大幅度降低;缸套磨损表面呈现连续片状的平台形貌,无明显黏着磨损痕迹.其磨损发生的机理:缸套基体在法向负荷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在摩擦力的反复作用下,塑性流动层被挤压出接触平台表面,流动薄层在缺陷处或应力集中处发生开裂、脱落,形成磨屑.  相似文献   

2.
一、带铸铁缸套的气缸图1所示为二冲程发动机带有铸铁缸套的气缸铸件毛坯,这种缸套具有空心的“袋”或“疱”,以加工成扫气口.图2所示是缸套铸入气缸之前的情况.“疱”周围的铸铁壁具有箱形的断面,非常坚硬,妨碍了均匀的热膨胀.这些“疱”还有碍于使铝缸体和铸铁缸套在  相似文献   

3.
农机部标准化工作规划会议于1980年9月16日至20日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会议由科技局主持,有90个单位112名代表参加。会上宣读了农机部1981~1990年农机标准化工作规划纲要(讨论稿),其中有关行业标准有18项。与会代表对规划纲要进行了逐条讨论、修改和落实。 硼铸铁筒体铸造活塞环金相检验标准(部标) 硼铸铁单体铸造活塞环金相检验标准(部标) 加硼铸铁缸套金相检验标准(部标) 缸套活塞环快速模拟试验方法(部标) 加硼铸铁缸套金相图谱(部标) 内燃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国标)  相似文献   

4.
陆传荣  朱峰  金梅  徐久军 《柴油机》2014,36(3):14-17
针对CKS活塞环-合金铸铁缸套配对副,将CKS活塞环与不同材质、珩磨纹角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合金铸铁缸套对磨,通过比较各配对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抗黏着性能,研究CKS活塞环与合金铸铁缸套的匹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与CKS活塞环配对时,四种材质缸套的抗黏着性能相近,CuVTi材质的缸套表现出较低摩擦系数和磨损量;缸套珩磨纹角度为40°、表面粗糙度为1μm时,摩擦、磨损和抗黏着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5.
缸套损坏的主要形式是磨损。因此,提高耐磨性就成为提高缸套使用寿命的中心任务。 目前国内配件行业生产的质量较好的硼铸铁缸套,一般使用寿命可达6000小时左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农机部安排湖北第三内燃机配件厂等单位负责挤渗碳化硅缸套新工艺的研究,现已取得成功,并于1981年12月通过鉴定。 挤渗碳化硅工艺就是利用机械压力将一定粒度的碳化硅挤压嵌入缸套内孔铸铁表层,以代替高磷、硼、钒钛等合金铸铁在冷却结晶过程中产生的磷共晶、硼化物、钒钛碳氮化物等硬质相。由于碳化硅有极高的硬度(可达H V2100~3400),因此,挤渗碳化硅缸套(简称H J T缸套)有极好的耐磨性。经大量快速磨损试验、满负荷台架试验和装机耐久使用试验证实,其耐磨性优于国内目前各种合金铸铁缸套。 一、挤渗工艺 以珩磨机为主要设备,在成品缸套上进行处理,将碳化硅与载附液搅拌均匀,加入磨头与缸套间,用磨头压力将碳化硅挤入缸套机体内。  相似文献   

6.
钒钛磷铸铁气缸套的研制,重点是对缸套的耐磨性与材质的金相组织及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是在铸铁中添加合金或非合金元素,使基体组织中形成硬质相,以提高耐磨性。通过对比试验表明,钒钛缸套的耐磨性能良好。其耐磨性比高磷缸套提高约1~3倍,比硼铸铁缸套约提高32~52%。使用寿命可达8000~10000小时。工艺简便,易于掌握,加工性能好且经济。  相似文献   

7.
0概述: 目前提高缸套使用寿命的途径不外乎表面强化和更新材质两方面内容。而气缸套的材质问题,在发动机日趋强化的今天更加显得突出。我厂是气缸套专业化生产厂。在1979年用硼铸铁材质代替了高磷缸套材质,使气缸套的使用寿命提高了25%左右,寿命达到5000小时。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气缸套的使用寿命,在科研单位的帮助下,经过生产试验,用冲天炉生产出了铌铸铁气缸套。通过耐磨试验和装机试验,结果比较理想。其耐磨性比硼铁好。本文通过理化检验,综合铌铸铁材质的耐磨机理进行分析,介绍铌铸铁气缸套的耐磨试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1 硼铸铁气缸套铸造缺陷的产生当前国内中小型缸套普遍采用金属型厚涂料离心铸造工艺进行生产,硼铸铁在浇注缸套时,一般都要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外表面容易激冷产生料硬白口,二是内孔容易产生疏松针孔.金属模离心铸造气缸套时,硼铸铁具有强烈的激冷倾向,在快冷的外表面极易产生白口、麻口组织,机加工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从缸套、活塞环零件上切取试样开展试验,通过测量镀铬缸套的摩擦系数、磨损量,观察缸套磨损后形貌、磨粒形貌以及成分并与传统合金铸铁缸套对比,研究松孔镀铬缸套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与铸铁缸套相比,镀铬缸套可以大幅降低缸套磨损量,但摩擦系数略高,对活塞环磨损略大;镀铬缸套磨损后表面呈现点状微坑形貌,磨粒呈片状或薄片状;镀铬层的松孔附近在往复摩擦力的作用下萌生疲劳裂纹,裂纹沿表面平行于滑动方向扩展,直至延伸到表面脱落,形成磨粒,造成磨损.  相似文献   

10.
早期二冲程发动机气缸几乎都是铸铁的,但是摩托车要求的转速和功率特别高,为了改进冷却性能,大多采用了导热性好的铝气缸。其中,进一步根据用途不同,现在实际采用了如下多种加工方法:(1)将铸铁缸套热压配合的所谓热压配合方式:(2)将铸铁缸套与气缸熔敷的熔敷方式,例如阿尔芬法等(先将铁坯件浸镀上一层铝膜,然后放入铸型再浇上铝液,获得夹心铝铸件):(3)在铝缸  相似文献   

11.
目前3ИЛ、ГА3和YA3汽车发动机的气缸套均为组合式的。因为缸套内表面承受较大的磨擦力,所以采用缸套基体为СЧ24─44灰铸铁,内孔压入镍合金衬套,来保证所需要的耐磨性。镍合金是含16%Ni、8%Cu和3%Cr的以奥氏作为基体的耐磨性铸铁,价格贵,且加工困难。镍合金衬套占组合缸套成本的25~40%。此外,由于镶套增大了缸套的变形,使活塞在缸套内的工作状况恶化。 为了提高缸套制造的经济性和工艺性,可以研究采用耐磨而易加工铸铁,其缸套内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X射线应力仪,配合化学腐蚀剥层法测量离心铸铁缸套在各种状态下的残留应力.残留应力的大小随铸件冷却条件而变.调节工艺条件,如浇浇注工艺和涂料工艺皆影响残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通常离心铸铁缸套内外表面承受压应力,最大可达150Mpa,远大于普通灰铸铁件(约为20~50Mpa).淬火可以产生拉应力,退火可以消除内应力.因此离心铸铁缸套应当进行退火,以提高铸件质量,防止加工后变形,失去精度.  相似文献   

13.
我厂在研制175F—2型立式高速风冷柴油机过程中,曾对几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气缸套进行装机热负荷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速风冷柴油机的气缸套,采用内套为硼铸铁,外套为铝合金的双金属结构,是防止活塞咬缸较合理的方案。一、单金属硼铸铁缸套和双金属缸套对比试验情况175F—2型高速风冷柴油机,其标定工况为6PS/3000rpm。在试制阶段,对单金属缸套与双金属缸套进行了热负荷适应性试验。其试验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4.
激光硬化大功率柴油机活塞环耐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功率密度激光束在铬钼铜合金铸铁活塞环外圆表面进行2~3次熔化凝固处理,产生2~3道硬化带,再经喷丸、衍磨、浸油等工艺,即可装机。激光熔化凝固处理的东风型10L207E 柴油机及16V280柴油机活塞环,经磨损试验及装机运行21万公里考核证明,铬钼铜合金铸铁激光环的耐磨性、抗腐蚀性显著提高,尤其是对钒钛铸铁缸套磨损更少,使用寿命延长一倍以上。激光环与钒钛铸铁缸套是较理想的一对摩擦副。  相似文献   

15.
论文对TND-1工艺处理的两种缸套材料和HT20-40与镀铬铸铁环组成的摩擦副,边界润滑、往复滑动磨损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缸套采用TND—1工艺处理对提高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的耐磨性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正> 由于铸铁的物理特性和价格的原因,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发动机缸套的最好材料。然而,许多发动机制造厂在不断的市场压力下,一直致力于不增大发动机外部尺寸而提高输出功率的研究工作。提高输出功率最常用的方法是扩大缸套内径。但如果要保持发动机外部尺寸不变,就要受到铸铁性能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1.技术条件 1.1缸套应根据按程序批准的与现行标准相符的工作图进行生产。 1.2缸套应由珠光体灰铸铁制造,其机械性能不应低于ГOCT1412-70中牌号为CЧ21—40铸铁的性能。 1.3缸套铸件应符合 ГOCT1412-70的要求。 1.4缸套材料的化学成份应在工作图中标明。  相似文献   

18.
缸套对活塞和活塞环的运转特性影响很大,因此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活塞和活塞环以及理想的润滑油,而且对于缸套的质量也相应提出了要求。 图1概括了影响发动机运转状态的缸套特性。 从图中可以看出,缸套的几何形状不应有偏差,在工作负荷下更不应该出现偏差;缸套材料所具有的显微组织、硬度和化学成分同样是影响发动机运转状态的重要因素,目前缸套的材料仍然采用片状石墨铸铁。  相似文献   

19.
1975年我厂开始研制钒钛铸铁气缸套,经79年装车31个单位93台次试验证明,钒钛铸铁优于硼铸铁,更优于高磷铸铁。快磨考核,80年我厂钒钛缸套平均磨损值为0.09328毫米,81年为0.08015毫米,名列前茅。四川省绵阳新华内燃机厂作95柴油机性能及耐久试验4000小时,磨损值为0.015毫米。按国家规定的计算公式核算,使用寿命可达8000~10000小时,超过国家优质产品规定的寿命要求。 除材质外,在提高机械加工质量方面,我们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改变磨缸套外圆的工艺基准,改装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贝氏体理论和贝氏体铸铁研究现状,研究了通过Mo、Ni合金化获得贝氏体铸铁气缸套工艺,简要分析了贝氏体相变机理,试验用Cu部分代替Ni、Mo和用Cu、Mo合金化得到成本相对较低的贝氏体铸铁缸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