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基于水资源的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判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流域特点构建了基于水资源的流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设置了发展、协调、公平系数及由三者构成的可持续发展系数;考虑了包括水资源和生态在内的4个子系统,以反映水资源支持各子系统的发展程度以及水资源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设立了分区层,以暴露分区主要问题,反映各分区之间发展及资源使用的公平程度。提出了各层指标的计算、评价方法;对可持续发展定量判别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最后,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2.
流域可持续发展是以流域作为特殊区域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将流域可持续发展视为一个整体,称为“流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本文对流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的有关建模问题进行讨论。在对流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流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建模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3.
黄河水资源分配模型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国内外流域水资源分配经验,提出黄河水资源分配模型的研究必须以现状为基础,考虑水权、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等诸多因素,分析沿黄区域宏观经济投入与产出。在保证基本水量的同时,引入博弈论、多目标优化和大系统理沧,并应用水权理论研究丰余水量的市场配置问题。确定兼具科学性和可操作行性的黄河水量调控分配方案,并对再已水方案进行系统动力学分析,寻求最佳配置模式,以协调流域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及牛态环境建设,真正实现最优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作用的加剧,流域水资源受变化环境的影响愈加显著。研究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资源系统变化特征及需水预测对支撑流域水资源管理与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耦合了考虑物理机制的需水预测方法,建立水资源系统模型,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了多因子驱动及多要素胁迫作用下黄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变化特征,采用MPI气候模式预估的未来气温、降水结果及未来流域5种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形,预测了黄河流域2017—2030年的水资源供需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的生活需水量随着流域人口及人均用水需求的增加不断增长。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工业需水量呈现缓慢减少态势,生态及三产需水量逐年增加,农业灌溉需水量呈下降趋势;②在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力度、增加节水技术投资的前提下,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满足黄河流域下一阶段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③为保障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调整流域水资源管理策略,提高节水程度,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5.
流域格局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我国水资源的自然格局及开发利用格局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格局,即流域经济系统格局,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流域基础上的区域竞争与协作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海拉尔河流域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水资源概况的分析,综合考虑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针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在保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压力-效应响应机制体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流域为基底,从流域复合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响应的非线性的动力学特征,及各环境要素的协同效应出发,根据各环境要素时空的不确定性,分析了要素间的协同作用过程,从非污染生态角度和系统非线性累积效应出发,探讨复合生态系统的响应机制,从其功能、结构及其适应性方面分析了流域水资源梯级开发对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累积环境影响,得出有益于维护流域开发系统完整性与再生产能力,协调流域环境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数字黄河流域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图谱以及数字黄河流域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建立数字流域,将自然流域系统变成可控流域系统,可使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跨流域引水式水电站对引出流域下游地区的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及水电开发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影响程度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提出具体的影响分析评价方法和模型,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水权的跨流域引水影响的对策和补偿措施,可促进跨流域引水式水电站的建设及整个水电事业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利现代化和新水利理论的形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在 2 0世纪中 ,中国因大规模进行水利建设而带来的流域水循环短路化、绝缘化及生态系统的孤立化等问题。并以海河流域为例 ,阐述了目前流域社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由。为保证中国水利的现代化 ,必须建立新水利理论 ,在传统水利理论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生态、社会等对水系影响较大的因素 ,重新定位水利在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建设目标 ,以流域为整体 ,以流域社会可持续发展为规划目标 ,不断完善新水利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