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传统走向未来——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是世界知名的建筑大师。在40余年的建筑实践中,他走出了一条独具印度特色的当代乡土建筑之路。为发展中国家的建筑师树立了一个攀登世界建筑高峰的榜样。本文以传统和现代为切入点,从文化价值的角度出发,结合查尔斯·柯里亚深邃的建筑思想和人生哲学,对其作品及其创作手法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全面地解读查尔斯·柯里亚是如何地“能轻而易举地把过去重新转化为一种卓越非凡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查尔斯·柯里亚是印度当代杰出的建筑大师。他在建筑设计中不追求气派与奢华,而主要关注第三世界国家因发展而带来的人民生活变化问题,并致力表现东方式的院落空间情趣。他结合印度建筑传统的丰富经验和成就。走出了一条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和印度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的新路。本文通过分析查尔斯·柯里亚住宅设计的全面综合低技术节能、景观及人文等生态策略的特点,介绍了查尔斯·柯里亚科学的生态建筑观。  相似文献   

3.
查尔斯·柯里亚作品评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历经三十年的发展,印度大陆出现了一批质量卓著的当代建筑,其水平堪与当今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作品相媲美。但遗憾的是,由于来自欧洲中心论者的谬论偏见,这些作品至今仍鲜为人知。尽管近来已有一些文章论及他们的作品,但人们仍然不大熟悉印度一些重要建筑师的名字。然而,在这些隐姓埋名者当中却有一个显著的例外,这就是孟买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Charles Correa)。 像所有在西方受过教育的印度建筑师一样,查尔斯·柯里亚  相似文献   

4.
陈世民新出版著作《写·忆·空间》,此书由世界建筑导报社编辑出版,用真实的写、忆手稿记录了执业建筑师的生涯和一位中国建筑师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瑞士出生的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作品最近在利物浦展出。此次展览作为“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一部分首次在利物浦的罗马天主教堂的地下室举行。展览品包括勒·柯布西耶的最有影响的建筑物的模型——从他的故乡瑞士的工艺住宅到“廊香教堂”(Ronchamp)和他为印度的昌迪加尔市设计的建筑物。这次展出还将用电影显示城市规划和建筑,  相似文献   

6.
石华  曹洁 《建筑师》2005,(1):55-62
在当今这个充斥着个性化与分离性的世界里,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是为数不多可以被称作世界性的设计师。他以其独有的设计天赋,超越了艺术,科学和技术间的彼此差异,创造出了一系列融合了结构学与运动学的诗意的建筑形态。本文通过对其建筑思想与设计作品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其作品背后所蕴涵的理论根源,从而以较为全面的视角展现出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创作历程。  相似文献   

7.
地域风格在印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印度现代地域建筑风格发展的归纳,将其表叙为对印度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的自然回应。并着重对以里瓦尔、多西和查尔斯·柯里亚等人为代表的印度建筑师的作品进行介绍,具体剖析了它们如何充分利用建筑外墙虚实凹凸对比和变化的建筑图式语言,既保证了良好的自然通风,又可以最大限度地遮蔽炎热阳光的照射,从而展现印度现代地域建筑风格的诱人魅力。  相似文献   

8.
结合国外知名建筑物谈生态建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笔者通过围绕国外知名建筑物的分析,论述了印度建筑大师查尔斯·柯里亚提出的“开敞空间”和“管式住宅”两个命题、杨经文先生的生态气候学以及高技建筑,并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9.
王小玲 《世界建筑》2007,(9):88-109
当代建筑欧洲联盟奖——密斯·凡·德·罗(MvdR)奖,是欧洲建筑界的一项双年奖——由欧盟教育文化部和密斯·凡·德·罗基金会共同主办,主要的目的是肯定和奖励在欧洲建筑领域中的杰出作品。通过这个奖项的评选,使人们更加关注欧洲职业建筑师及他们在探索新建筑概念和新建筑技术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李建斌 《建筑师》2007,(6):50-55
勒·柯布西耶的印度实践反映了他的一种自觉地适应当地环境的设计倾向。本文重点对他在印度建筑作品适应气候的策略进行研究,从城市规划,建筑遮阳隔热、建筑通风策略等角度分析,并评述了他提出的气候表格的设计方法。指出最重要的是学习他这种务实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1.
英国建筑师扎哈·啥迪德以前卫激进的建筑形式和艺术化的建筑草图闻名于世。啥迪德“创新无畏”,其创作思想和作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呈现出令人瞠目结舌地变化。《城市建筑》09年03期内容阐释扎啥·哈迪德的个性化设计手法,本期主要介绍其艺术化的表现媒介。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勒·柯布西耶1935年设计的周末住宅为线索,从建筑形态,结构体系等方面展现这一时期的住宅的特点,揭示勒·柯布西耶在设计乡土建筑中的思维和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圣·费尔南多·德·赫纳雷斯市政厅及市民中心是西班牙建筑师卡洛斯·桑丘和索尔·玛德丽德霍斯(S-M_A_O)的重要作品之一。本文以其空间理念为线索,试图阐述设计理念转化为空间操作的基本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洁  王倩 《四川建筑》2005,25(6):34-35
通过分析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的主要设计手法,来剖析印度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印度传统文化,传统居住空间,传统建筑材料与建筑工艺对创作地域性建筑的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金秋野 《建筑师》2007,(6):73-78
1955年,现代建筑处于新旧交替之时。本文以勒·柯布西耶为中心,以德州游侠和他们的《透明性》为线索,叙述他们如何研究并推广远在大洋彼岸的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方法和思想,并服务于特定的历史目的。在此基础上,讨论不同类型的建筑思想的交流与冲突,以及建筑理论革新事业的动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德国重要的建筑师和理论家,被称为“德国有机建筑之父”的胡果·赫林提出:有机的本质是观察自然发现的。他认为设计中应排除人为几何及数学的规则,观察事物运行的机制与类型,分析其组织法则和秩序的关联,而建筑是这些功能组织的反映。他的有机建筑观集中体现在其作品伽考农庄中,并影响了汉斯·夏隆等人的建筑实践。  相似文献   

17.
理查德·罗杰斯是一位以表现当代建筑的技术之美而闻名于世的英国建筑大师,他创作的建筑以强有力的视觉形象体现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的互动作用,并以深邃的哲学思辨审视着高科技主导下信息化社会建筑发展的前沿动态。《城市建筑》上一期从“技术创作的文化内涵”方面对理查德·罗杰斯的建筑作品进行解读,这一期将进一步阐释其作品技术美学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最近赢得了比利时安特卫普港“港务局大楼”的设计竞争。扎哈·哈迪德将安特卫普的一个消防站扩建成一幢形似蚱蜢的建筑,作为港务局的总部,估计建筑成本为3050万欧元。  相似文献   

19.
扎哈·哈迪德无疑是当今世界建筑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建筑师。近些年来,随着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思想和刨作手法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其在当今的建筑学界亦已颇具影响,但是人们往往更多地是关注于她在建筑领域的设计成就,从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室内空间设计,甚至是产品设计或装置艺术作品亦是其传播设计思想与理念的重要载体。本文将视点对焦于这些被人们所忽视的小尺度作品,以小见大,从一个非主流的角度浅略地分析扎哈·哈迪德同样游离于主流建筑思潮之外的空间设计理念及其形式语言逻辑。  相似文献   

20.
孙喆 《建筑师》2004,(4):40-46
建筑表皮是近年在建筑办关注的热点,而托马斯·赫佐格以及赫佐格&德穆隆是在这个方面很活跃的世界级建筑师,文章试从建筑表皮设计的角度出发对他们的设计手法进行比较分析,尽管他们设计的出发点,材料的运用,以及对建筑艺术与技术侧重的不同,造就了他们设计手法的差异,但他们都设计出了优秀的作品,实现了技术与艺术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