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吴华杰  傅杰  刘阳春 《特殊钢》2006,27(4):19-21
用化学相分析加X-射线小角散射法对微合金高强度钢70A(%:0.05C,1.90Mn,0.01V,0.13Ti, 0.06Nb)和B2C(%:0.06C,2.34Mn,0.03V,0.03Ti,0.04Nb,0.0067B)的析出相结构、质量分数和粒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微合金化钢亦存在大量纳米级M3C和M23C6碳化物,70A钢中<36 nm的M3C+M23C6碳化物质量分数为0.0664%,同尺寸的MC碳化物为0.0371%;B2C钢中<36 nm的M3C+M23C6碳化物的质量分数为0.134 1%,同尺寸的MC为0.008 4%。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g钢化学成份为基础成份,添加不同的Ti量,且适当地改变了钢中S、N和Als量,熔炼18炉钢,研究Ti、S、N和Als含量对Ti处理钢的韧性、应变时效、延性及强度的影响及微钛在钢中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Ti处理减轻了S对钢的韧性、延性及应变时效韧性的危害。同时得出S含量<0.03%,Ti含量为0.01~0.023%,N/Als为0.1~0.2时,也就是Ti Als/N约等于6时,Ti处理钢的性能可达最佳。  相似文献   

3.
1 前言为提高我厂经济效益,厂部根据市场情况决定在炼钢分厂电炉上试验H08A 焊条钢。试炼工作分初试和扩大试验二个阶段进行,试炼工作取得了初步成功。2 钢的执行标准和化学成份2.1 执行标准:GB3429——822.2 化学成份:(%)C≤0.10. Mn0.30~0.55.Si<0.030  相似文献   

4.
一、炼熔作业条件 1.锰铁成份:MN64~68%、Si2%、C5%、S0.03%、P0.06%。块度:180~250毫米。 2.降碳速度:精炼期以沸腾正常为准则,纯沸腾期降碳速度为0.01%/10分~0.02%/10分。 3.冶炼钢钟:B2F、B1F、08F。 4.末期炉渣碱度:1.9~2.3(CaO38  相似文献   

5.
1 试验 试验钢的成分列于表1 表1 钢的化学成份,重量%  相似文献   

6.
最近,川崎钢铁公司开发了具有极好成型性的超低碳热轧薄钢板。主要是控制这种钢的化学成份,即是说,含S量≤0.003%(重量百分数)和加钛,以便有效的Ti/C(原子比)>1.0。在热轧过程中,这种钢在低于600℃下卷取。这种钢的特性如下: ①总延伸率≥55%(板厚3.2毫米); ②虽然加钛,平面各向异性极小; ③由于控制残留的含碳量和细晶粒尺寸,这种钢显示较高的抗冷加工脆性。  相似文献   

7.
海底输油管道用(Q345B级钢)无缝钢管试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采用Q345B级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试制海底输油管线用的无缝钢管的生产工艺 ,分析了化学成份的控制及轧制工艺对钢管性能的影响 ,提出了采用Q345B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可以满足用户对该产品的要求 ,并得到钢中各元素的最合适控制范围以及控制钢管终轧温度对改善钢管的综合性能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宽带钢的生产考虑到试验室的试验和双相钢窄带钢的生产,冷轧宽带钢含有四种不同的化学成份,可望得到强度和延伸最佳的综合性能。因此在电炉(40~60t)中生产了两炉试验钢,将其中一炉在锭模内添加磷和机铸成不同成份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七炉试验钢研究了硼、钼、钨、钒和钛等元素对102钢持久强度、伸长率和组织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钢经正火加回火热处理后,在620℃下进行了持久强度试验。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钢的显微组织和碳化物形貌的二次电子像。并对电解沉淀相进行X射线衍射相分析和化学定量分析。结果得出,含0.0042%B钢比无硼钢持久强度提高约10%。当硼含量增至0.011%时,其持久强度反而比0.0042%B钢降低约7.7%。不含钼、钨主要靠钒-钛复合时效强化钢,其持久强度可达7.1~7.5kg/mm~2。当加入正常含量钼、钨元素后,在平衡碳量接近的情况下,使持久强度提高约2kg/mm~2,即约提高20%。这就进一步说明,沉淀强化是102钢的首要强化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对低炭钢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温度,已有不少人重视:Приданцев等、Н.В.施米德特等试验平炉“钢三”的淬火;Стародубов等也将电炉低炭钢进行了钢质处理;鞍山钢铁公司也用喷水冷却以提高平炉“钢三”强度。我们研究了转炉“钢三”淬火处理。试样是上钢五厂侧吹碱性转炉冶炼的φ55圆钢材。钢的化学成份如下:C0.07~0.09%、Si0.17%、Mn0.34%、P0.012%、S0.036%、N_20.029%。将钢材锻成φ17和φ28圆棒在马弗炉内分别加热到  相似文献   

11.
分析研究了304钢种不同C、N含量对延伸率及拉深、翻孔冷加工成形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拉伸速率、试样规格与304—2B不锈钢冷轧薄板延伸率测量值的关系。得出延伸率测量值随拉伸速率的提高而下降、随试样横截面的增大及C、N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翻孔及拉深成材率随C、N含量的增加而下降。说明在冷冲压用304不锈钢选材时,应综合考虑材料的化学成份、延伸率测量值以及拉伸试验参数,只有在拉伸试验条件及化学成份一致的情况下,延伸率测量值才能作为选材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逯登尧  李娟 《特钢技术》2000,8(3):39-43
本文对20号钢管外折叠缺陷问题,以钢的化学成份及冶炼,加工工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多方面分析和提出了产生20号钢管外折叠原因及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37Mn5钢(%:0.39C、1.30Mn)Φ85 mm×8 mm管外折叠缺陷的分析,得出钢晶界处存在尺寸~20μm的硅酸盐和SiO2等脆性夹杂物是钢管外折叠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转炉出钢后钢包顶渣厚度≤50mm,LF精炼(FeO)≤1%,白渣时间≥15 min,软吹氩≥10 min,全程保护连铸,使[O]为(11.6~17.1)×10-6,钢中夹杂级别A类为0~2.0,B、C类为0,D类为0.5~1.0,有效地控制钢管外折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广泛应用,获得高韧性焊缝的难度越来越大。提高埋弧焊焊剂的碱度被证明是有效措施之一,但随之会使焊缝中的扩散氢含量增高,导致由氢而引起的冷裂纹倾向增大。因此,研制高碱度而含氢量低的非熔炼型焊剂,是高强度钢和对低温韧性要求高的钢焊接发展的需要。我们研究出了几种碱度(B)在1.5~2.5范围内的焊剂,其焊剂的化学成份为:CaO MgO BaO=40~60%,CaF_2=15~30%,Al_2O_3 TiO_2=20~40%,MnO=0~20%,K_2O Na_2O=3~7%,SiO_2=8~15%,其它≤10%,其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小于2ml/100g。这种高碱度烧结焊剂具有焊接工艺性能良好、碱度高、强度足够和氢含量低的特点,适用高强度钢和对低温韧性要求高的钢的焊接。  相似文献   

15.
文献[1,2]指出了通过用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特别是钛使钢微合金化可使钢管坯的工艺性能得到大大改善的可能性。 应用早期文献[2]所叙述的数学规划试验法进行36Γ_2C钢化学成分的最优化,这种方法能以最少量的试验来确定为保证  相似文献   

16.
对192.39 t中心缩孔≤2级的B级钢(0.20%C)Φ180 mm铸坯进行了用Accu-Roll轧管机轧成693根168 mm×7 mm钢管的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钢管成材率为90%,内表面没有折叠、离层、裂纹等缺陷,15 MPa5 s水压试验后没有出现漏水,每根钢管通过GB/F5777-1996标准人工缺陷深度等级C12.5超声波探伤检验合格。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方法的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对碳化钨硬质合金(BK15)、碳化铬硬质合金(KXH25)和钢结碳化钛硬质合金(КТЖХ-50)(50%TiC+50%Cr15钢)抗弯强度和水磨粒磨损的影响。试样的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在耐热合金制的容器里于氢或氮的气氛中进行(表1)。水磨粒磨损试验按СХЕМАШТАУФФЕРА进行,将0.1~0.3mm含5%水的石英砂悬浮液作为磨料介质,转子转速为950r/min(v=7.5 m/s),试验时间为48小时,使用АДВ200M型重量分析仪,根据被测试样重量的减少来评定磨损程度。其结果见图1。由图1可见,以方式1和2进行处理时,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外普遍进行了钢水罐内吹氩气的试验工作。钢液经过几分钟的吹氩处理,不但均匀了钢液的化学成份和温度,而且可以降低钢液中氢10~  相似文献   

19.
王生朝  赵刚  鲍思前 《特殊钢》2012,33(6):56-58
通过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WL510钢(/%:0.090C、0.13Si、1.45Mn、0.005S、0.019P、0.040Al、0.020Ti、0.030Nb)粗轧后板坯(36 mm×1 500 mm)在1~36℃/s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相变和组织的变化,并用热膨胀法测定了试验钢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结果表明,试验钢WL510在1~23℃/s低冷却速度下,主要形成多边形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当冷却速度≥30℃/s时,主要组织为细针状铁素体、少量细珠光体和岛状马氏体/奥氏体(M/A)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试验钢组织明显变细。  相似文献   

20.
1.原料:在电弧炉内冶炼化学成份相当于我国滚铬15的轴承钢时,金属炉料一般由轴承钢的返回钢和清洁的优质炭素废钢组成。配入炭量要使炉料熔清时金属含炭0.90~1.00%,以便在氧化期除去0.20~0.30%C。含铬返回钢配入量限制在炉料熔清时金属熔池中含铬量小于0.50%。因为根据一些工厂的经验,熔清含铬量对轴承钢的冶金质量有深刻影响,因铬含量会降低钢中氧的活度。 2.氧化期的熔池温度最后至少要达到1615℃(插入式热电偶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