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城市内涵式的发展过程中,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扩充城市空间容量,建立现代化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以及城市防灾救灾综合空间体系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选择地下空间的必要性、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基础上,对未来地下空间向大深度发展、大深度到浅深度的一体化设计、综合防灾能力的提高、地下设施更新技术几方面的发展动向做了详细的论述.对我国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高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效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缓解城市压力、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努力寻找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益。在系统分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综合效益,即分析地下空间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要努力的方向,包括建立完善的政策和法规、提高人性化设计水平、建立封闭性循环系统、合理利用矿山采空区、进行大深度开发和保护性开发等,为提高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刘熹熹  陈军 《规划师》2011,27(Z1):15-19
西安市属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有效利用对于保护古都风貌意义重大.目前西安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存在功能单一、交通功能开发不足、缺乏地下空间利用的统筹安排以及总体规划布局指导、缺乏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引、政策法规不健全等问题,西安市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应遵循整体开发利用、合理可持续发展、功能混合、与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内涵式的发展过程中,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扩充城市空间容量,建立现代化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以及城市防灾救灾综合空间体系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选择地下空间的必要性、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基础上,对未来地下空间向大深度发展、大深度到浅深度的一体化设计、综合防灾能力的提高、地下设施更新技术几方面的发展动向做了详细的论述。对我国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正在从浅层向深层发展。深度加大后,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技术问题、经济问题、法律问题等。本文根据最新资料,围绕大深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一些技术问题的研究动态,考察日本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往下"的,即地下空间的利用,合理规划与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地下空间的规划、开发涉及到众多因素,只有权衡各种利弊,提前做好设计规划,将地下空间开发纳入到城市整体规划中,才能更好地促进城市整体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房瑞  丁孝兵  杨坤 《城市勘测》2021,(z1):123-126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逐渐加重,而城市密布的地下管线如何准确定位也成为制约城市地下空间利用重要原因.电磁法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探测方法,其能达到快速高效的探测效果,常规管线探测时使用管线探测仪即可,但对远距离或大深度的管线精度会有较大误差,为此开展相关探测方法对比实验研究,评估探测方法的优缺点,以提高地下管线的探测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
国际上有学者预测21世纪是全球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人类越来越多的活动将会转入地下。地下空间的开发是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土地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塞、能源浪费、防灾安全等问题的战略性方向。合理利用现有城市的地下空间可以扩大城市容量,城市可用面积将能增加50%以上。在工程实践方面,加拿大、日本、美国、法国、瑞典等国在城市地下空间利用领域已达到相当规模和水平。日本等国已在探索100米深度的地下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地铁的开发代表了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面,地铁建设的不断大深度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日本城市地铁的调查,主要以东京地铁大江户线为例,对现代化大深度地铁建设特点做了一些归纳和总结,对我国城市未来大深度地铁的规划以及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略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地下空间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基本目的是利用地下建筑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合理控制开发规模并提高开发质量,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度的概念,并简述影响开发度的因素及合理确定开发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意识的加强和浅层地下空间的全面开发,必然带来对深层地下空间开发的迫切需求。而在地下空间的开发过程中,需要不同层次之间的系统化开发,才能为城市整体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通过介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深层地下空间利用的具体规划实例,来探讨深层地下空间规划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地质、环境、功能、节点、疏散等几方面的问题,在浅层地下空间开发体系基础上建立深层地下空间利用体系,并讨论相关规划的可行性、发展性、安全性,使浅层、中层、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同步规划,为我国合理规划深层地下空间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Focusing on Japan's experience, the author addre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deep underground space use; progress in underground development that now permits full-scale utilization of deep underground space; the forms and facilities of deep underground space use; underground uses based 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new, future forms of underground space use; and technology that will be required to support new forms of underground use.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必然趋势。论文以重庆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为例,针对重庆市遍布城市的地下人防工程、城市周边众多即将废弃的矿井和主城区地下较坚硬岩层的特点,结合国内外地下工程和矿山地下工程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地下空间开挖及围岩坍塌类型、地下空间围岩坍塌的诱因、地下工程围岩破坏控制技术;同时,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问题,主要包括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公共设施、地下运输线、地下街建设、共同沟建设;指出了城市大深度地下空间可开发性的优点;提出了重庆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代城市正以超高层和摊大饼式发展,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堵、房价高企等城市综合性症,严重制约城市化健康发展。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然而当前主要停留在单一功能、无序化、局部区域被动式相对粗放开发阶段,难以实现当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上将由被动式转为主动式的科学化、生态化、综合化、深层化和信息化发展,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以及深地发展1.0~5.0时代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开发顶级构想及深地发展战略蓝图。基于深地空间独特的环境清洁、隔音隔震、天然抗灾、低本底无辐射、恒温恒湿等优势,提出集深地生态圈、深地多元能源生成及循环体系、深地废料无害化处理与存储系统于一体的自平衡多层地下生态城市空间利用及其相关颠覆性技术构想,构建深地人类定居、养生、生产、科学研究全链条生态圈及地下生态城市,实现向地下要空间,向深地要资源。从根本上缓解人口规模的激增与城市地面空间资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现代城市大规模。大深度地下空间开发和大型地下综合体建造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其空间环境的改善。本文提出“地下中庭共享空间”的一些初步构想,并着重论述了利用地上多。高层建筑立面反射阳光使地下中庭获得较全面自然采光的设想,并提出了一些需进一步研究的技术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下空间竖向分层化成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趋势之一。本文立足于中国城市化以及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通过分析浅层地下空间(地下10 m以上)、中层地下空间(地下10~50 m)和深层地下空间(地下50 m以下)的主要资源特性和最优功能设施布置,明确城市地下不同分层空间的主要功能定位。同时分析国内外不同的地下空间开发案例,重点探讨城市地下空间分层利用的布局模式和内在演变机理。以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为例,分析了武汉市不同区域地下分层空间的结构形态的差异性。其研究成果有助于不同城市进行地下空间规划时,决定不同分层空间的功能设施和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7.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经成为各城市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如何适应新时期的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需求和管理要求,成为越来越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探索了新时期适应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求的方法,提出了开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导则和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限于土地资源,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程度越来越高.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地铁车站、高层建筑深基坑成为城市建设重大风险源之一.本文通过2起基坑事故分析,提出排桩式基坑支护质量控制要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水平位移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深基坑发展迅速。而深基坑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北京燕京大厦基坑支护工程为依托,整理、分析监测数据,探讨了基坑桩体水平位移受开挖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