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首先将壳聚糖制成凝胶体,然后采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溶解壳聚糖,研究了壳聚糖的溶解过程,以及壳聚糖的浓度、溶解温度、溶解压力等对壳聚糖溶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氧化碳通气时间的延长,水溶液中的壳聚糖颗粒逐渐变小、减少,直至消失,外观由乳白色的混浊溶液逐渐转变为透明溶液。随着溶液温度的降低和溶解压力的增加,壳聚糖的溶解时间逐渐缩短,溶解度逐渐增加。壳聚糖在二氧化碳水溶液中的最佳溶解温度为5℃,溶解压力为0.4 Mpa,此时溶解度为2.0%。  相似文献   

2.
以微米级到纳米级的Ca(OH)2粉末作为原料,采用pH玻璃电极的测试方法分析粉末粒度和溶解温度对Ca(OH)2溶解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溶解过程在表面反应控制条件下,拟合得到的表观溶解速率常数随着粒度的减小而增大,当溶解温度由25℃增加到55℃、平均粒度由3.81μm降低到56.47 nm时,Ca(OH)2的表观溶解速率常数从6.17×10-4mol/(L·s)增加到了2.01×10-3mol/(L·s),Ca(OH)2的表观溶解反应级数为1.78;当温度分别为25℃、35℃、45℃、55℃时,粒度与表观溶解速率常数呈函数关系。利用Arrhenius方程回归获得平均粒度为3.81μm、0.82μm、78.90 nm、56.47 nm的Ca(OH)2粉末在25~55℃条件下的表观溶解活化能分别为31.99 kJ/mol、31.73 kJ/mol、27.55 kJ/mol、17.80 kJ/mol。纳米Ca(OH)2...  相似文献   

3.
在镁橄榄石细粉中加入不同含量的电熔镁砂,以树酯为结合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烧成,制备镁橄榄石耐火材料。对烧成制品的物相组成、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和常温耐压强度进行检测,研究不同电熔镁砂含量和烧成温度所制镁橄榄石的物相组成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镁砂含量的增加,镁橄榄石耐火材料的显气孔率逐渐增大;随着烧成温度的提高,镁橄榄石耐火材料的显气孔率逐步降低,有利于加速其合成。  相似文献   

4.
大气中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已被广泛认为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将二氧化碳封存到海洋是可行的,二氧化碳水合物水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关于二氧化碳水合物在海水中的生成、扩散、溶解规律,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模型与结论,但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封存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速率、溶解速率和上升速度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液滴半径越小或者注入深度越浅时,其溶解速率将会越快.在同一深度下液滴由大半径溶解成小半径时,在海水中的溶解速率将越来越快.液滴在海水中并非以同一速度往上运动,而是与液滴的大小和位置有关.当注入深度增加时,可允许溶解的液滴半径随之增加,其中当注入深度在1 800m时,可允许最大液滴半径为1.0cm,在1 000m深度下,可允许最大的液滴半径为0.5cm.  相似文献   

5.
有盐体系中pH值对硅酸聚合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镁、铝盐存在的环境下,硅酸溶液pH值与所制备的白炭黑比表面积的关系,并探讨相应条件下硅酸的聚合机理.发现:当pH<3.9时,随pH升高,硅酸聚合度减小,且Al3 ,Mg2 与高聚硅酸表面硅羟基配位能力减弱,生成的白炭黑比表面积逐渐增大;在pH≈3.9时,聚合度达到最小值;pH>3.9时,Al3 ,Mg2 水解,各产物离子的羟基配位能力未达饱和,易与硅酸之间发生配位使聚合度逐渐增大,白炭黑比表面积减小,这种趋势随pH进一步增大而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6.
化学方法可以除去褐煤中的部分灰分,增加煤中有机质与溶剂的接触面积,影响煤的萃取率和萃取物组成.分别用HCl和NaOH溶液对褐煤进行预处理,考察酸、碱处理对富蜡褐煤灰分脱除的影响;采用多种溶剂萃取,研究褐煤化学脱灰对萃取率、萃取物组成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对于0.2~10mm富蜡褐煤,酸处理脱灰率随粒度增大先减小后增加,变化范围为13.24%~21.95%,粒径为1~3mm时为最小;碱处理脱灰率随粒度增大而减小,变化范围为72.02%~46.12%.酸处理能提高萃取率,溶剂极性越大,萃取率提高越明显,萃取物中直链烃小分子的含量明显增多;碱液处理会降低萃取率,溶剂极性越大,萃取率降低越大,导致萃取物中非直链烃小分子以外的成分流失.  相似文献   

7.
微反应器制备纳米氢氧化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酸镍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采用微反应器技术对制备纳米氢氧化镍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考察了反应物浓度、流速和反应温度对纳米氢氧化镍颗粒粒径的影响,并通过ZetasizerNano-ZS90激光粒度测定仪、D/MAX-2500X型XRD和SEM-4800-I型场发射扫描电镜分别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氢氧化镍的粒径分布较窄,且平均粒径随反应物浓度提高而增大,随流速增大而减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室温条件下,乙酸镍溶液浓度为0.2mol/L,流速为8.68m/s时制得了近似球形形状、平均粒径为29nm,粒度分布窄的氢氧化镍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8.
以神华低阶烟煤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棒磨试验和强化重力分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棒磨时间的延长,500~250μm粒度级物料量逐渐减少,250~125μm粒度级物料量在一定时间内有积累.当磨矿时间趋于30 min时,500~250μm粒度级物料逐渐消失,同时,棒磨后的物料随着粒度减小,灰分逐渐降低,其中-45μm粒度级物料灰分降幅最大;当磨矿时间为10 min时,-1.35 g/cm~3和+1.40 g/cm~3这两个密度级的产率差值和灰分差值都最大,有利于煤岩显微组分的分选富集.通过对棒磨后的低阶烟煤进行强化重力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试验条件下,镜质组平均回收率可达71.61%,镜质组平均富集比为1.15,富集成本低、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不同粒度高岭石颗粒的电动特性,利用ZetaProbe分析仪测定了其在溶液中的表面ζ电位,分析了不同解理方式对颗粒各面面积的影响,研究了破碎解理方式对高岭石颗粒在溶液中电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D_(50)分别为0.30,4.65和7.95 mm 3种高岭石颗粒的等电点(IEP)随粒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趋势;3.00pH7.40时,高岭石颗粒表面的负ζ电位与粒度正相关,而pH≥7.40时,随粒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趋势;T-O解理会使高岭石颗粒酸碱响应系数α值减小,E-E解理则会增大颗粒的α值;大粒度高岭石破碎时T-O解理较多,随颗粒粒度的减小,E-E解理逐渐增多是不同粒度高岭石颗粒群电动特性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碱浸出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考察了浸出温度,NaOH溶液的浓度,以及物料粒度和液固比等因素对于浸出效果和回收率的影响.得到了碱浸阶段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5%、浸出温度100℃、浸出时间6 h、液固比20 mL/g、钛渣粒度小于38μm,搅拌速度500 r/min.采用三段浸出的方法获得了品位为91.42%,回收率为78.47%的人造金红石产品.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复合无机FMA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含磷废水的吸附处理过程,结果表明,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大于17mg/g,磷的去除率在99%以上,对吸附了PO_4~(3-)的吸附剂,可用Na_2CO_3+NaOH洗脱,洗脱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2.
Effect of HCO3^- concentration on CO2 corrosion in oil and gas fiel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ffect of HCO3^- concentration on CO2 corrosion was investigated by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 of potentiodynamic scans and weight-loss metho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the corrosion rate of steel X65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HCO3^- concentration, while pH of solution increased. SEM, EDS, and XRD results of the corrosion scales indir cated that the typical FeCO3 crystallite was found at low HCO3^- concentration but Ca(Fe,Mg)(CO3)2 was found at high HCO3^- con- centration. Ca^2+ and Mg^2+ are precipitated preferential to Fe^2+ at high pH value.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curves showed that the cathodic current densit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HCO3^- concentration at low HCO3^- concentration. When the HCO3^- concentration reaches 0.126 mol/L, increasing HCO3^- concentration promotes cathodic reactions. Anodic behavior is an active process at low HCO3^- concentration and the anodic current densit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HCO3^- concentration. An evident active-passive behavior is exhibited in anodic process at 0.126 mol/L HCO3^-.  相似文献   

13.
考察碱催化剂NaOH、KOH、Na2CO3、K2CO3对甘油聚合反应的催化效果,同时采用浸渍法将NaOH制备成NaOH/γ-Al2O3固体碱,并考察不同负载量对聚甘油聚合度的影响,用Hammett指示剂法、CO2-TP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发现:NaOH作为催化剂优于其他液体碱,在焙烧温度600℃、40%负载量条件下固体碱催化剂效果最佳,得到的聚甘油聚合度为6.50,固体碱可以代替液体碱合成聚甘油。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水处理中超滤膜的老化规律,利用低浓度的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Na_2CO_3)、次氯酸钠(NaClO)、盐酸(HCl)和柠檬酸(H_3Cit)老化聚偏氟乙烯超滤膜.通过纯水通量、TOC截留率、扫描电镜图像、拉伸性能、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方法表征超滤膜老化的特性,探索生产中使用的酸碱及氧化剂对PVDF超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及氧化剂的使用均会导致PVDF膜的结构及性能退化,特别是NaOH和NaClO,其影响更为明显.经NaOH、Na_2CO_3和NaClO老化75 d后,TOC截留率从36%分别降低至15%、27%和17%.NaOH老化15 d后断裂拉力和伸长率降低11%和20%.碱和氧化剂对膜的截留效果及机械性能的影响大于酸清洗剂.NaClO对膜表面亲水性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清洗剂.PVDF的脱氟化氢反应产生CO和CC键是超滤膜老化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以型煤试样的初始强度和常温强度作为泥炭腐植酸粘结剂提取能力的表征,研究了混合碱液对泥炭中腐植酸粘结剂提取率的影响。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的方法确定NaOH的最佳加入量,然后在此最佳加入量的基础上,以NaOH、Na2CO3和Na3PO4为三因素做混料实验,采用全概率公式评分法对多指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分析处理后的综合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综合指标的最优回归模型,以此求得三因素的最佳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当NaOH、Na2CO3和Na3PO4加入总质量为泥炭的15%,且加入比例为2∶1∶0时,可获得最佳的腐植酸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对尿素与1,2-丙二醇(PG)合成碳酸丙烯酯(PC)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gO-Al2O3催化活性最高,PC收率为79.2%.优化了MgO-Al2O3的制备条件:以硝酸镁和硝酸铝为前驱体,Mg/Al摩尔比3:1,沉淀剂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摩尔比3:1,焙烧温度400℃,老化温度为70℃.此条件制备的MgO-Al2O3催化剂上,PC收率为81.0%.CO2-TPD和BET分析表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是影响其活性的主要因素,XRD和TG-DTA分析表明400℃时制备MgO-Al2O3的前驱体可完全分解.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直接用水洗油砂洗油效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复配化学剂油砂热洗室内实验,考察了 NaOH和 Na2CO3及其复配溶液,XY系列洗油剂复配对内蒙古图牧吉地区一井油砂洗脱率的影响,根据油砂洗脱率指标,优选适合该地区油砂的最佳复配化学剂。结果表明,在洗油剂与油砂质量比为1∶1 ,恒温85℃,加热60 min时,NaOH与Na2CO3复配溶液的洗脱率高于单一碱液的洗脱率 ,洗油剂体系XY-1和XY-2与碱复配时,优选的洗油剂配方为 NaOH(1 .0%) + Na2CO3(1 .0%) + XY-1(0 .15%)和NaOH(1 .0% ) + Na2CO3(1 .5% ) + XY-2 (0 .10%)。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热压烧结合成的Ti4AlN3块体材料在浓和稀HCl,HNO3以及NaOH中浸泡100d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Ti4AlN3在HCl中主要表现为孔蚀和晶间腐蚀,且在浓HCl中的失重要大于稀HCl;由失重曲线可见Ti4AlN3在浓HNO3中失重最大,为11.73mg/cm^2,由腐蚀面SEM照片可见较严重的全面腐蚀和剥蚀,XRD图谱显示一部分Ti4AlN3由于失去Al层从而转变为在酸碱中更为稳定的TiN。在酸溶液中,Ti4AlN3晶体的Ti—Al,Ti—Ti和Al—Al键发生断裂,Ti,Al原子溶解在溶液中。Ti4AlN3在NaOH中几乎没有失重,表现出良好的耐碱性能。  相似文献   

19.
气泡微细化是"原位机械搅拌法铁水炉外脱硫技术"的关键.气液传质系数是研究气液吸收过程的基本参数.本文根据相似性原理建立水模型实验装置,并通过测定NaOH吸收CO2的速率来研究气泡微细化过程,同时根据吸收原理定量计算出容积传质系数Ak及CO2气体利用率η.当溶液pH值从12降低到9的过程中,容积传质系数为2.938×10-4 m3/s,本实验所用CO2的利用率的公式可简化为:η=18.98/Qt.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吸收速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探讨提取蚕蛹甲壳素活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依次对蚕蛹粉进行加热处理后,用紫外吸收法和干法灰化法分别测定提取物中残余蛋白质及无机盐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碱浸酸煮法提取甲壳素,氢氧化钠的浓度为9%、温度为85℃、时间为3 h,盐酸的浓度为3%、温度为60℃、时间3 h为最佳提取条件.甲壳素提取率2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