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重熔铝锭连续铸造生产中,在线逐模扒渣是铝锭生产中的重要工序,但目前国内外尚没有技术成熟的自动扒渣设备,由人工在恶劣工作条件下完成该项作业.研制的BZJ16-Ⅱ型全自动铝液扒渣机,采用模拟人工除渣方式的动铲定铲扒渣机构、耐高温的齿轮齿条冲渣机构、简单可靠的摆杆式同步机构、带防浪孔渣铲和快速提铲机构成功地解决了对正、同步、扒渣、捞渣和清铲等技术难题,实现了在线逐模扒渣自动化,该机在电解铝生产行业具有重要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建立抽锭电渣重熔过程多物理场三维数值模型,采用商业软件ANSYS对抽锭电渣重熔体系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比较分析了不同电极浸入深度和不同渣池深度下抽锭电渣重熔过程的流场、温度场和金属熔池结构。通过实验测定抽出结晶器时的钢锭表面温度,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抽锭电渣重熔过程的渣池内有2对漩涡生成,一对大的漩涡逆时针转动,另外一对小的漩涡顺时针转动;熔渣的速度随着电极浸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渣池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渣池内有2个高温区,渣池内的温度高于金属熔池的温度;抽锭电渣重熔体系(电极、渣池和钢锭)的温度随着电极浸入深度的增加而上升,随着渣池深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常立忠  李正邦 《特殊钢》2007,28(5):34-36
根据钢的电渣重熔过程的特点,建立了板锭电渣重熔的非稳态模型,以模拟在不同重熔速度下板锭重熔过程的温度场和分析影响金属熔池深度的因素。模拟结果表明:横截面尺寸400 mm ×2000 mm,20 t板锭重熔过程中,当重熔速度3~5 mm/min时,重熔速度越大,熔池深度越深;当重熔锭的高度达到铸锭厚度的2倍左右时,系统处于准稳定状态,熔池深度不再变化。  相似文献   

4.
浦绍敏  金友林  史向英  叶永富 《炼钢》2012,28(1):37-39,56
通过水模试验模拟研究了铁水包吹气辅助扒渣工艺,并系统研究吹气元件类型、安装位置以及吹气流量等因素对吹气辅助扒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吹法吹气辅助扒渣效果好于单吹法;双胞胎透气砖吹气元件的辅助扒渣效果好于其它类型的传统单砖心透气砖;吹气元件安装位置越低,吹开液面面积越大,辅助扒渣效果越好。试验结果成功应用于生产现场以后,扒渣时间由原来的12min缩短到6min左右,铁水渣扒净率有很大提高,转炉回硫质量分数控制在0.005%以内。  相似文献   

5.
铁水扒渣设备广泛应用于炼钢生产,各类扒渣设备产生与发展、设计与结构、应用效果等各不相同;小车走行式液压扒渣机性能优越,吹气辅助扒渣、扒渣板的具体优化设计、扒渣动作的优化设计能有效提高设备的扒渣性能。  相似文献   

6.
赵新宇  张炯明  孙兴洪 《钢铁》2008,43(9):29-0
 对炼钢来说,入炉的铁水渣量大,使得冶炼周期长、消耗高。因此,在铁水进入转炉前,将铁水包内的高硫渣除去显得十分重要。实验中采用一种新型喷枪,置于铁水包后部,向铁水包喷吹氮气,使渣聚集,从而提高扒渣效率,减少铁水损失。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各项生产因素对吹渣效果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枪浸入深度的增加会改善吹渣效果,吹气量的增大也有助于气体排渣。  相似文献   

7.
本钢炼钢厂利用1号~5号铁水脱硫扒渣站的实践经验,针对6号~7号铁水脱硫扒渣站集成技术项目进行自主研发,实现了铁水脱硫扒渣站自主研发并安装使用,其自主集成设备安全可靠、性能稳定,安装、检修方便,建设运行费用低,性能效果达到国外设备水平,满足铁水脱硫处理工艺要求,该项目的实施,实现了铁水脱硫扒渣站的设计、基建、生产工艺优化的自主化过程控制,为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8.
《包钢科技》2011,(4):52-52
自2010年吹气赶渣枪设备首次在梅山新事业分公司炼钢站1号、2号、3号炼钢脱硫工位安装投用以来,设备运行稳定,吹气赶渣效果明显,大大降低了扒渣铁损,缩短了扒渣工序作业时间,  相似文献   

9.
吴维轩  张超  刘凯  吴浩 《炼钢》2012,28(3):11-15
结合复合喷吹脱硫的工艺特点,分析确定转炉出钢回硫的原因主要受铁水及脱硫渣、原材料带入硫的影响。通过控制原材料硫含量,提高品位,选择合适的喷吹速度、合理控制脱硫剂配比,合理控制喷吹罐压力及助吹气体压力,调整喷枪插入铁水液面的深度,对脱硫扒渣工艺进行优化;调整扒渣板的角度和透气砖的安装高度,对扒渣设备进行攻关。对脱硫工艺条件和转炉冶炼进行规范,通过全工序控制的方法,有效控制转炉钢液回硫的现象,实现了低硫出钢的目标,转炉钢液回硫质量分数控制在25×10-6以内,出钢w(S)稳定在40×10-6以内。  相似文献   

10.
电源频率对电渣重熔锭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立忠  杨海森  李正邦 《钢铁》2008,43(9):33-0
 研究了不同频率对电渣锭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电源频率的降低导致了渣池电磁搅拌的强烈,促进了渣池的温度均匀,因而降低了金属熔池深度;随着电源频率的降低,铸锭中的氧含量明显增高,这主要是由于在渣池中的部分氧化物发生了电解反应,导致了氧进入钢中,增加了钢中的夹杂物含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1:6水模型试验分析了顶枪吹气辅助扒渣过程中的驱渣动力学机制,试验研究了喷吹气体流量(10~30 L/min),喷枪插入深度(90~270 mm)和位置(距边缘0~160mm)对扒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吹气体流量、顶吹喷枪插入深度的增大和喷枪插入位置至铁水罐后壁距离减少,驱渣效果显著改善,有利于铁水渣的扒除。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顶吹辅助扒渣工艺后,扒渣时间明显缩短,但铁损没有显著降低,须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100kt/a锌铸锭码垛自动生产线在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的运行实践,针对翻锭噪音大、人工干预频次高等问题,采用锌锭在线识别、机器人智能翻锭、变速浇铸系统,实现了锌铸锭码垛自动化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3.
武钢第一炼钢厂采用纯镁脱硫存在渣量少而稀,渣中硫含量高,扒渣困难,扒渣时间长达11 min/次、每吨铁扒渣铁损高达5 kg、炼钢回硫的质量分数为0.005 1%,提出了在铁水罐上安装透气砖采用吹气辅助扒渣工艺,选择合理的透气砖材质及安装位置,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大大改善了扒渣效果:平均扒渣时间不大于7 min,平均每吨铁扒渣铁损降至3.5 kg以内,平均出钢回硫质量分数降至0.002%以内,透气砖平均寿命达到110次以上.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炼钢厂大型扒渣设备不具备小罐铁水罐扒渣的条件,造成炼钢冶炼铁水含渣量大,影响冶炼产品质量以及成本增加的一系列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消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铁水脱硫扒渣时的铁水扒损问题,对铁水脱硫渣物性及铁水扒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水模实验及热态实验,设计了涌动式扒渣系统,在120 t铁水罐开展了工业生产试验。得出结论,铁水涌动式扒渣与常规扒渣方式相比,扒渣时间缩短4 min,铁损减少1 t/罐以上,聚渣剂消耗为零。  相似文献   

16.
针对武钢第一炼钢厂采用纯镁脱硫存在渣量少而稀,渣中硫含量高,扒渣困难,扒渣时间长达11分钟/次、扒渣铁损高达5kg/t、炼钢回硫达0.0051%的情况,提出了在铁水罐上安装透气砖吹气辅助扒渣工艺,选择了合理的透气砖材质及安装位置,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改善了扒渣效果:平均扒渣时间≤7min,平均扒渣铁损降至3.5kg/t以内,平均出钢回硫降至0.002%以内.透气砖平均寿命达到110次以上。  相似文献   

17.
《有色设备》2003,(4):47-47
由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完成的“华光牌电解铝专用扒渣设备的开发应用”项目 ,近日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技术鉴定。新型电解铝扒渣设备结构合理、操纵简便、定位准确、工作可靠、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 ,较好地满足了电解铝铸造工艺的要求 ;采用液压马达驱动齿轮齿条或链轮链条结构 ,使用了扒渣臂伸缩技术 ,设计了全封闭式驾驶室 ,在驾驶室及发动机机罩的结构设计中 ,考虑了检视、维护、拆装、散热的方便性 ;耐热不锈钢焊接而成的扒渣臂 ,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抗腐蚀性 ,热轧槽钢框架式结构与加强筋板的组合 ,增强了抵抗冷热变形的刚度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在相似原理基础上水模型试验研究单吹模式下透气砖位置、透气砖特征和吹气量对液面排渣效果影响规律,而且对比分析了铁水包单吹模式和双吹模式的排渣效果。综合模拟试验结果,针对铁水吹气扒渣技术应用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铁水预处理扒渣设备及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水预处理技术是提高钢水质量、扩大品种和改善转炉炼钢操作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钢铁冶金企业优化工艺流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扒渣则是将铁水预处理后的高硫渣从铁水中去除,是控制入炉硫总量的关键环节。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扒渣工艺和设备的技术特点以及发展状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20.
铁水脱硫站扒渣机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脱硫站进口扒渣机的结构、零部件等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及失效程度进行分析。阐述国产化设计理念,设计方案。描述国产化扒渣机的结构性能,以及与进口扒渣机对应比较。论述扒渣机国产化改造的设计实施过程,以及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