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知电子战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分利用电磁环境、目标环境和地理环境知识以提升系统性能是推动认知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首先介绍了认知电子战的基本概念和国外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开展认知电子战技术研究的必要性。最后,根据认知电子战的特点对认知电子战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在对电子战与心理战各自研究重点进行对比,以及心理战的概念与内涵简要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对电子战行动中人的作用分析,展现了电子战背后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较量,体现了心理战通过电子战手段而发挥幕后作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认知电子战与认知通信、认知雷达之间的智能对抗发展趋势,分析了具有认知能力的电子设备所具有的类似于人类的初级心理过程,反映了电子战从电磁域进入到认知域的转变,由此揭示了在未来智能化电子设备的电子对抗过程中电子战与心理战交融发展的特点,从而为后续两个学科之间的交叉借鉴与认知电子战中的博弈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外电子战装备多功能集成、电子战战斗管理、认知及自适应多功能多任务干扰等技术特征与发展趋势,通过典型电磁频谱作战场景,分析了电子对抗在海上编队联合作战中的需求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认知电子战装备面临的作战场景复杂多样、真实数据难以获取、实战训练成本高昂等问题,为满足认知电子战系统方案论证、关键技术研究需求,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系统仿真技术相结合,通过建立认知电子战装备及其典型作战对象的信号级模型,以及模拟电子战装备与作战对象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息交互过程,构建面向未来战场认知对抗的学习训练与仿真...  相似文献   

5.
认知技术诞生来源于两方面,一个是军事方面,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出的自适应跳频技术,另一个是民用方面,从软件无线电发展到认知无线电。目前,认知这个概念被应用到了雷达和电子战装备中,为未来信息作战系统向智能化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首先介绍认知技术的背景和发展现状,进一步描述认知技术在雷达以及行为学习型电子战上的典型应用,最后指出认知技术在未来电子战装备系统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电子世界》2018,(7):22-23
战场电磁环境的复杂多变促进了认知电子战技术的产生和快速发展,使用认知电子战技术的雷达对抗装备对试验方法和保障条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紧前开展试验方法研究和试验保障条件建设,本文对认知电子战概念、现状及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试验方法的关键要素,并提出了配套的保障条件,为后续试验设计和保障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工智能、通信技术、无人系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对抗装备智能水平不断提高,无人集群作战也在持续地深化和落地应用,这给认知电子战技术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推动了认知电子战内涵从单体化向群体化演进。为促进认知电子战发展有效适应未来新型智能作战装备和新型无人集群作战样式,在综述认知电子战概念、内涵以及认知电子战单体智能研究的基础上,从无人集群作战背景出发,结合群体智能算法,提出了认知电子战群体智能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详细的阐述,指明了其对认知电子战的研究价值、应用价值以及发展前景。最后,在体系对抗的视角下,进一步对认知电子战群体智能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雷达/通信信号侦察一体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对抗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适应一体化综合电子战发展的需要,对单平台雷达/通信侦察一体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从电磁频段、功能、功率、信号波形及调制方式等不同角度,详细地分析了雷达与通信信号的特点;对实现雷达/通信侦察一体化的一体化微波前端技术、一体化数字接收机技术、一体化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模块化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一体化信号分选、识别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自从认知无线电的概念被提出之后,认知技术迅速扩展到众多应用领域,认知雷达和认知电子战也随之出现。但是目前雷达中认知技术的应用才刚刚起步,认知的内容、层次和深度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对“认知”与“认知科学”的发展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指出目前雷达中的认知不能仅局限于对平稳和低动态电磁环境的认知,还要增强对包含干扰在内的非平稳和高动态电磁环境的认知能力,并分析了认知技术所带来的新雷达体系结构和功能综合的发展趋势,讨论了认知雷达与认知电子战之间的智能博弈关系。从而为认知雷达新概念的理解和认知雷达新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海战场电子战的特点,在分析了海上电子侦察、电子干扰面临的新挑战和海战场电子战新课题基础上,对海战场电子战技术发展进行了研究,在电子战系统总体研究、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综合对抗能力和电子战新领域研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