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纵观科技企业和传统汽车厂商对于智能汽车(例如无人驾驶)的热情和追捧,似乎智能汽车已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而决定这一进程的仍将是技术的成熟度和相关器件的成本. 无人驾驶汽车的4个阶段 所谓的“无人驾驶汽车”,并不是从幻想一步变为现实的,而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电控技术的进步,以及微处理器、传感器和软件技术的进步,一步步从有人驾驶辅助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汽车设计行业也在发展,汽车无人驾驶是必然趋势,也是重要的时代标志.汽车设计结合较成熟的新能源技术,应用车联网技术进行科学的无人驾驶设计,可以完美地改观社会交通技术,有积极的社会经济价值.本文研究了车联网技术,分析了车联网在无人驾驶技术中的支撑情况,并对新能源技术、车联网及无人驾驶技术三者的融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众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换代,二十一世纪以来汽车作为人们的重要代步工具也不断地进步,在满足基本动力,外观和其他功能的条件下,人们将更多高新科技与汽车技术越来越多地结合,而无人驾驶技术技术就是现在乃至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车联网作为无人驾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横跨多领域多学科的课题,与智能交通、辅助驾驶、主动安全和智能车辆息息相关。本文将对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概况进行简单的总结,对车联网的特点和应用做出一定的分析,并介绍其在无人驾驶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对车联网和无人驾驶技术融合及后续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智能循迹汽车是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机械制造等多种学科领域的结合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智能循迹小车运用单片机为基础进行设计,同时利用传感器进行识别赛道的信息,接着在利用传感器检测智能车的加速度及其速度,实现快速稳定的循迹进行行驶.智能汽车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智能汽车的适应能力较强,可按照事先的轨道进行自行运作,不需要路径管理,即可完成预期目标.在科技发展迅猛的现代化社会,汽车普及率也已经处于高峰状态,不少汽车制造商提出无人驾驶的概念,比如:特斯拉,因此设计具有很高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车行业根据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不断改进和研发各种汽车,其中无人驾驶汽车便是重要研发成果。无人驾驶汽车作为汽车行业未来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在研发过程中面临较多问题,因此对无人驾驶汽车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无人驾驶汽车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介绍,指出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无人驾驶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无人驾驶汽车的高速反应、安全驾驶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可能,无人驾驶汽车的关键技术包括导航定位、环境感知、路径规划、稳定牵引控制、防抱死制动和自动泊车技术,以上关键技术的实现,还需传感器、GPS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RFID无线射频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支持.无人驾驶汽车的高速发展使得其可以更快地投入现实使用,解决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问题,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卢佩琳 《通信世界》2017,(24):40-41
智能无人驾驶汽车发展潜力巨大.当前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车载环境感知技术和车辆控制技术方面.随着无人驾驶汽车逐步走向规模化商用,如何实现云端和汽车之间数据的低时延和高带宽连接,成为制约智能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瓶径.移动边缘计算通过在移动网络边缘提供IT服务环境和云计算能力,可以减少对网络资源的无效占用,增加实时通信连接的可用带宽,降低服务交付的时延.移动边缘计算可以满足智能无人驾驶的需要,将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起到重大支撑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美国交通部2016年9月20日出台全球首份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指导意见,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将驶入快车道。本文通过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史、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原理和无人驾驶未来发展潜力的分析,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杨铖 《电子测试》2021,(2):133-134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使得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均渗透了电子技术,借此改革其经济结构。而在汽车电子技术当中,智能传感器的有效应用对于提高汽车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而本次研究则主要立足于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展开了探讨分析,并且针对智能传感器技术在汽车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论述,旨在能够找到进一步推动汽车智能化水平提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几种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并简单的介绍了汽车传感器研究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1.
栗晓春  王龙 《移动信息》2023,45(12):186-188,188
无人驾驶智能车是目前汽车行业最前沿的研究之一,在民用、军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广阔。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上路之后的安全问题,在无人驾驶智能车上安装远程监测系统,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文中用四驱智能车来模拟智能汽车的运动,用主控机来监测光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GPS定位传感器的信息,并通过IOT模块实现智能车与接收终端的通信,监测无人驾驶智能车的位置、加速度、转速信息等。采用IOT模块,选择MQTT协议,以便于信息的发送以及对智能车的控制,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技术相对可靠等优点。实验验证,该系统可在固定区域内对智能车进行无线监控,在网络环境良好的情况下,信息接收较为及时,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带动了汽车工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汽车工业在提升各项性能的同时汽车工业也在朝向智能化发展.呼唤电路是联接整个汽车电路的重要结点,而汽车传感器将是发挥汽车仪表信息系统作用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直接影响汽车呼唤电路的改进设计.出于现代汽车对安全性,智能化的要求,本文基于对汽车电路局部改进,重点研究汽车呼唤电路的改进设计中预防和化解汽车电路系统上的软故障的电力传感器的改进,以期增强汽车的自主保护功能,延长汽车使用寿命,提高汽车运行和驾驶安全性,同时也尽可能为汽车技术的发展提供可用资料.  相似文献   

13.
殷秀梅 《移动信息》2023,45(6):62-64,76
随着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借助传感器技术向着电气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收集传感器采集的各项参数,并在处理各项参数后发出指令控制汽车运行。文中围绕传感器在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划分了汽车的功能模块,分析了传感器各部分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探索未来的传感器应用集成化,希望能为传感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探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field of senso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nsors play a major role in automation, analysis and monitoring of processes. The use of planar technology (IC-technology or IC-compatible technologies) caused a break-through in the field as it allows the realization of small, highly reliable, and cost-efficient sensor devices. The field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technology has matured in the last decade and at the moment the further miniaturization into the nanoscale range attracts a lot of attention.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give an overview on current trends in the field of sensors, where three different sensor fields are discussed in more detail: (bio)chemical sensors, automotive sensors and gas sensors.  相似文献   

15.
自动寻迹小车的传感器模块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利用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实现小车自动寻迹导航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小车的一种寻迹算法。自动寻迹是智能小车(Smart Car)机器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实现小车自动识别路径。在实验中采用与白色地面色相差很大的黑色线条引导小车按照既定路线前进,系统控制核心采用飞思卡尔的MC9S12DG128B单片机,系统驱动采用控制方式为PWM的直流电机。实验证明此方案可行并且可靠。该技术可以应用于无人驾驶机动车、无人生产线、仓库、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人们对汽车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汽车的价格却越来越低.特别是在汽车空调方面,要求自动、恒温、智能化,还要求制造成本尽量低廉.本文设计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汽车空调智能温控系统:该系统由单片机作为主控单元,控制温度传感器对汽车进行温度采集,将采集到的温度样本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进行数据分析后再发出增大\减小汽车空调制冷\制热量的指令.  相似文献   

17.
The proliferating applications of LSI circuitry require inputs from sensors which are both high in performance and low in cost. The need for improved sensors is especially acute in microcomputer-based control systems, where sensor development is expected to pace system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ensors needed for real-time automotive engine control and compares the present status of a number of competing approaches. The problems and potential of sensors using integrated-circuit processes technology age examined. Sensor comparisons must be view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total system, including the output data format and type of microcomputer interface required.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the time-analog format is shown to have advantages. Finally, the additional design freedom and changing emphasis in sensor design as the result of adding on-chip circuitry to silicon-based sensors i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