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丁二酸酐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用途广泛,尤其它的衍生物更是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品,全球丁二酸酐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丁二酸脱水法、顺丁烯二酸酐催化加氢法。本文章主要介绍了丁二酸酐的性能、用途和生产工艺技术,并对生产工艺技术进行了比较,顺丁烯二酸酐熔融催化加氢法由于生产成本和综合能耗较低,是最具竞争力,发展前景看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丁二酸酐又名琥珀酸酐,分子式C4H4O3,外观为无色斜方形棱状结晶,熔点119.6℃,沸点261℃,相对密度1.2340(20/4℃),溶于醇、氯仿和四氯化碳,微溶于水和醚。由于丁二酸酐分子中酰基吸电子效应的影响,使另一个酰基碳原子的正性增加,可发生水解、醉解、卤化、酯化、氨解和傅氏酰基等反应。丁二酸酐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丁二酸脱水法和顺丁烯二酸酐直接催化加氢法两种。丁二酸脱水法是指在乙酸酐、乙酰氯、三氯氧磷、五氧化二磷等存在下,丁二酸加热脱水得丁二酸醉。顺丁烯二酸酐直接催化加氢法分为溶剂法和熔融法两种。溶剂法是指顺…  相似文献   

3.
王录  王桂林 《浙江化工》1998,29(3):18-20
在极性有机溶剂中,0.8~1.2MPa氢压,80~120℃条件下,用骨架镍催化剂催化加氢还原顺丁烯二酸酐制备丁二酸酐,产品含量达到99%,收率达到95%。  相似文献   

4.
范旭萌  何佳芮  刘蝈蝈  王康军 《当代化工》2021,50(10):2471-2474
综述近年来由糠醛催化加氢制备γ-戊内酯的研究进展,讨论外部加氢和转移加氢两种催化加氢方式的金属催化剂.外部加氢方面,主要总结了以2-丙醇、2-丁醇为供氢体,采用ZSM-5催化剂、Sn-Al-Beta沸石催化剂、改性β分子筛和负载型β分子筛催化剂催化糠醛转化制备γ-戊内酯;转移加氢方面,主要以MFI分子筛负载硅铝酸盐催化剂、Zr-Al-beta催化剂、ZrPO-X催化剂等为例总结了糠醛直接转换合成γ-戊内酯.糠醛催化加氢直接制备γ-戊内酯的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糠醛生产高附加值下游产品,也为γ-戊内酯生产创造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制备甲醇是一个原子经济性反应,该反应在减少二氧化碳的同时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受到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催化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制备甲醇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近年来催化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制备甲醇的催化剂研究进展,并详述了反应机理,介绍了工业化进展,最后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采用镍基催化剂,以顺丁烯二酸酐(顺酐)为原料,设计并建设了百吨级顺酐加氢连续生产丁二酸酐中试装置,优化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顺酐浓度等工艺条件,打通了整个工艺流程,开发了顺酐加氢连续生产丁二酸酐工艺,取得了预期效果。在反应温度为68℃、反应压力为2.0~3.0MPa、顺酐浓度为10%时,顺酐转化率达到100%,丁二酸酐选择性大于98.5%。  相似文献   

7.
引言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橡胶助剂和医药等领域[1-3]。硝基苯催化加氢法合成苯胺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工艺之一。其生产方法主要有硝基苯Fe粉还原法、苯酚氨碱法和硝基苯催化加氢法[4],其中,硝基苯催化加氢法  相似文献   

8.
丁二酸酐(SA)由于其独特的二元羧酸酐结构,可用于合成多种精细化工产品,被广泛应用各种领域。综述了不同原料的生产工艺如顺酐(MA)法、丁二酸脱水法、生物发酵法等,分析了不同的合成方法之利弊。重点论述了以顺酐为原料的生产工艺的技术进展,并对顺酐催化加氢合成丁二酸酐催化剂研究进展及工程化放大情况进行了阐述。结合国内丁二酸酐生产现状,认为顺酐液相加氢连续化生产丁二酸酐是工业化发展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期导读     
正丁二酸酐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广泛用作农药、医药、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等有机物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体。顺酐加氢法合成丁二酸酐具有产品纯度高、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但加氢产物组分复杂,部分组分沸点接近,故产物的分离难度较大。"顺酐加氢制丁二酸酐产物分离过程研究"一文采用集总的手段将加氢产物分为4个集总,使用有序试探法确定了最优分离序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三代生物柴油的制备和工艺条件,包括第一代生物柴油制备方法:酸碱催化法、酶催化法和超临界法;第二代生物柴油制备方法:掺炼法、加氢直接脱氧法和加氢脱氧异构法;第三代生物柴油制备方法:微生物油脂法、生物质气化合成法。  相似文献   

11.
聚异丁烯丁二酸酐(PIBSA)作为重要化工中间产品,在行业中广泛用于制备多种添加剂及表面活性剂。文章介绍了几种制备聚异丁烯丁二酸酐的改进工艺,包括催化热加合工艺,改进自由基工艺等,并对几种工艺路线进行初步对比。  相似文献   

12.
1,4-环己烷二甲醇是一种重要的聚酯生产原料,主要用来合成不饱和树脂、聚酯树脂、聚酯多元醇等,也可以用来制备线性聚酯纤维,需求量日益增大。介绍了以对苯二甲酸为原料,催化加氢制备1,4-环己烷二甲醇的研究进展。对苯二甲酸加氢主要包括苯环加氢和羧基加氢,详细总结了单金属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三金属催化剂及多金属催化剂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了加氢反应机理以及不同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合成纤维工业》2015,(4):40-43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生物质资源,以纤维素为原料催化加氢制备生物基化合物是纤维素利用的重要方向。简述了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及其催化加氢反应机理;详述了纤维素的催化加氢及其所用固体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纤维素催化加氢可制备C2~C6糖醇类化合物,主要采用金属催化剂,如贵金属、镍基及钨基催化剂,对比了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于不同载体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指出催化加氢将是纤维素应用研究的热点,开发高催化活性的双功能催化剂将是今后催化剂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4.
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学品、药物和功能材料的合成中,以改进催化剂制备方法来提高其活性、选择性或稳定性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热点。而采用掺杂碳材料作为催化剂载体是改善贵金属催化剂加氢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系统总结了掺氮、掺硫及其它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介绍了不同制备方法对碳材料中杂原子含量、物化性质的影响;并概述了掺杂碳载体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在硝基苯类化合物、共轭羰基、苯酚催化加氢以及在加氢脱卤等反应中的应用情况,掺杂催化剂均展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苯胺(AN)作为一种化工中间体,在化工行业中有着重要地位,被广泛的应用于医药、印染和农药等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行业。通过硝基苯催化加氢法制备苯胺不仅对环境污染小,而且操作工艺简单,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催化体系主要有Ni系、Cu系和贵金属系等。综述了近些年有关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备苯胺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后继工作者进行加氢催化剂的改进与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氨基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和医药中间体。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催化加氢生产对氨基苯酚的方法被誉为经济绿色的过程,工艺简单,产品质量高,环境污染小。综述了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制备对氨基苯酚合成工艺进展,重点介绍了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芳硝基化合物还原制备芳香胺的方法,主要包括催化加氢还原法、CO还原法、金属还原法、硫化碱还原法、金属氢化物还原法、水合肼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生物法及光催化等,指出催化加氢还原法是制备芳胺的有效方法。综述了芳硝基加氢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对镍、钯、铂、金及一些非金属催化剂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述评,同时指出,催化加氢还原法制备芳胺催化剂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是开发环境友好型非金属催化剂、新型催化剂载体以及进一步提高金属催化剂的重复利用率和活性,降低催化剂成本。  相似文献   

18.
羧酸酯加氢金属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李春迎  张伟  吕剑 《化学试剂》2011,33(10):904-908
羧酸酯通过催化加氢可以制备高附加值的醇、醛和酸,该类反应得到了广泛地研究.回顾了羧酸酯催化加氢所使用的金属催化剂,重点讨论了铜基催化剂、锰氧化物催化剂、贵金属铑、钌、铂和钯催化剂在羧酸酯加氢反应中的应用,并对羧酸酯加氢反应中环境友好的新型催化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合成纤维工业》2017,(6):53-58
以5-羟甲基糠醛为原料制备生物基己二酸,可以避免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制备己二酸工艺中存在的设备腐蚀、环境污染等问题,是更为绿色、环境友好的生产路线。5-羟甲基糠醛选择性氧化制备2,5-呋喃二甲酸是制备生物基己二酸的第一步,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负载型贵金属(铂、金、钯、钌)催化剂展开,制备在无需外加碱的条件下能高效、稳定催化氧化反应的催化剂是该研究的发展方向。由2,5-呋喃二甲酸加氢制备2,5-二羧酸四氢呋喃,再加氢脱氧制备己二酸是制备生物基己二酸的第二步,可以采用两步法或一步法,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以促进四氢呋喃环断裂开环,是提高己二酸收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第二代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归纳了第二代生物柴油的优势,叙述了第二代生物柴油的制备原理,概括了3种主要的生产工艺,即油脂直接加氢脱氧工艺、加氢脱氧再异构工艺和柴油掺炼工艺。对制备过程中涉及的加氢脱氧催化剂和加氢异构催化剂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第二代生物柴油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