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宾  董霞  何瑾馨 《印染》2012,38(18):1-5
研究染料聚醚衍生物和聚醚在染料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借助分子模拟方法在分子尺度上了解染料聚醚衍生物及聚醚分子结构与染料表面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揭示上述聚合物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染料聚醚衍生物和聚醚在染料表面的吸附等温线均为Langmuir型,染料聚醚衍生物由于可与染料表面形成π-π堆积作用,且主要为平行和T型堆积排列方式,因而其最大吸附量、与染料表面的相互作用能和吸附能均大于相应的聚醚.  相似文献   

2.
<正>活性染料,又称反应性染料,为在染色时与纤维起化学反应的一类染料。这类染料分子中含有能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的基团,染色时染料与纤维反应,二者之间形成共价键,成为整体,使耐洗和耐摩擦牢度提高。活性染料是一类新型染料。1956年  相似文献   

3.
王纯怡  吴伟  王健  徐红  毛志平 《纺织学报》2020,41(9):95-101
为探究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和水中各自染色条件下的溶解性,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采用热力学积分方法分别计算了C.I.分散棕19在2种溶剂中的溶解自由能和结合自由能,并采用平均非键相互作用方法分析了C.I.分散棕19染料分子与2种溶剂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类型及稳定性。模拟结果表明:C.I.分散棕19染料分子在超临界CO2(24 MPa,130 ℃)和水(0.25 MPa,130 ℃)中的自由能绝对值均较小且相差不大,但其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自由能绝对值稍小,结合自由能绝对值稍大;C.I.分散棕19染料分子与2种溶剂分子间均只存在较弱且不稳定的范德华色散作用,但其与超临界CO2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相对于水更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染料发色体与电子学有关的应用染料分子极易移动的π电子能导致各种通常能被利用的电性质。最早知道的例子是光敏染料用于摄影中。卤化银是光敏性物质,但只适合于约比500nm短的波长,这样形成一个摄影体系,导致的图象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眼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染料能够借助于物理吸附、机械附着和化学反应而固着在纺织纤维上。通过化学反应将染料分子固着于纺织纤维上的想法早就引起了染料化学家的兴趣(在纤维和染料之间形成共价键,不同于酸性染料染羊毛时形成的离子键),因为染料由物理吸附和机械附着固着在纤维上都有严重的缺点。目前使用的活性染料都要求含有能和纤维形成化学共价键的官能团。纺织材料上能与染料分子中活性基团反应的官能团包括纤维素纤维中的羟基、天然和合成聚酰胺纤维中的氨基。染料和纤维素的反应一般是酯化反应或醚化反应过程,大致可以用式1和式2表示。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由纤维素离子(Cell-O~-)进攻缺电子碳原子而发生反应。除了染料和纤维形成共价键后提高了湿牢度外,多数活性染料分子都较简单,可获得较鲜艳的染色产品。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介绍活性炭、树脂、矿物和废弃物吸附印染废水中染料分子的过程,并对三类吸附剂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对比。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其表面积和孔径大小有关,因其多孔的结构能够高效吸附染料分子,但其再生方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树脂的吸附能力与其孔径大小和其上面的功能基有关,弱碱性的离子交换树脂能够高效吸附染料分子,染料分子也易从其上面洗脱,这有利于树脂的再生利用,但印染废水中的无机盐会对树脂吸附染料分子的过程产生抑制作用;矿物和废弃物的吸附能力与其孔径大小和染料分子的性质有关,天然矿物储量丰富,废弃物价格低廉,用其处理印染废水节约了成本,但矿物和废弃物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因条件调节不当会溶出,造成二次污染。通过比较三类吸附剂发现,利用天然矿物和废弃物处理染料分子不仅节约成本,还能利用自身的酶分解染料分子,实现再生,此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从动力学角度出发,探讨了丝绸的电化学染色.因绝大多数染料在水中电离成阴阳离子,故仅需对含有染料离子的电解液施加外加电压,就能促使染料离子向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无须高温,染料分子就能与纤维紧密结合,使其向纤维表面的扩散系数变大,上染时间缩短,上染百分率大幅提高.与常规染色相比,电化学染色简化了染色工艺过程,降低了能耗、染料用量、废水和废气排放量,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非离子无甲醛固色剂TX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非离子无甲醛固色剂TX的合成及对部分种类染料的固色处理。该固色剂为树脂性预聚体,既能与染料分子反应,也能同纤维素大分子结合,对湿处理牢度的改善特别有效。  相似文献   

9.
提高直接染料色牢度的几种方法因直接染料使用简便、成本低、泳移性好,虽色牢度较差,但用量仅次于硫化染料居世界纺织用染料第二位。其色牢度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染料分子含有磺酸基团,能破坏染料与纤维素纤维间的亲和力,二者在水性染浴中都带负电荷,而且磺酸基能增大...  相似文献   

10.
稀土与氨基苯磺酸、氨基萘酚磺酸作用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稀土在皮革染色过程中的助染作用,本文通过红外光谱及差热分析,对稀土与染料的模拟物———氨基苯磺酸及氨基萘酚磺酸的作用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稀土离子与染料分子中的—OH、—SO-3 都能发生结合。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腈纶用分散染料和阳离子染料染底色的人造毛皮的拔白印花。分散染料染底色的人造皮用雕白锌白,可取得较深的拔白效果;阳离子染料染底色的人造皮用氯化亚锡拔白,可获得毛尖上的拔色效果。  相似文献   

12.
无甲醛固色剂AE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徐蔚 《印染助剂》2001,18(6):26-30
合成了无甲醛固色剂AE。通过对无甲醛固色剂AE合成条件的研究,获得了无甲醛固色剂AE的最佳合成条件,经实验室及工厂的小样及大样应用试验,验证了它在活性染料染色后的棉织物上的固色效果。结果表明:该无甲醛固色剂AE可以替代固色剂Y应用于活性染料染色的棉织物的固色处理。  相似文献   

13.
硫化染料灯芯绒轧染工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席娟丽 《印染助剂》2000,17(4):30-31
硫化染料以其深浓的色泽、低廉的价格成为灯芯绒染色的常用染料,但由于染料颗粒大小、溶解性、水量等因素,尚存在色差。采用初开车冲淡可达到平衡,克服色差,经过实践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BF型活性染料在涤棉织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F型活性染料属于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应用于涤棉针织物染色有良好的重演性,匀性染,较高的固色率和较好的色牢度。  相似文献   

15.
介绍电脑测配色系统及其基础资料的制备;细述在灯芯绒活性染色上的应用及其中的注意点。其中基础资料的精度直接影响使用准确性;建立色库和摸索染料校正系数规律以提高配色处方的可参考性。  相似文献   

16.
将全氟长碳链引入活性染料母体中,改变染料的性质,使染料具有表面活性,有利于染料在纤维上扩散、渗透、吸附。以全氟辛基磺酰氟和活性艳红X-3B为原料,经磺酰化、缩合,合成了含氟长碳链的染料.将此染料应用于锦纶染色中,结果表明,该染料在锦纶上具有较高色牢度、高的得色量,尤其是湿处理牢度更为优异。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硫脲为还原剂硫化染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二氧化硫脲作还原剂将粉末硫化染料变成液体硫化染料,选择轧染工艺对针织布进行染色。对染色后的针织布进行染色效果、色牢度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只用二氧化硫脲质量浓度为0.5 g/L就可以得到染色效果和色牢度较好的针织布,应用前景很好。  相似文献   

18.
Some challenges in modern hair colour formulation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ormulation of hair coloring product involves two stages, first a development of product base followed by formulation of desired shade. During that process a special consideration needs to be given to a whole range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dye stability in the product medium, colour wearability on hair, light fading and finally rheology of the product. This paper reviews improvement in permanent coloring products as it relates to dye and base composition. Examples are shown where a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certain dyes, m-phenylenediamine or sodium picramate, improves long term stability and product performance on hair. In cases when only reduction of the dyes was carried out, improvement in stability was achieved through their use as secondary colour contributors and not as primary ones. There are also other composition aspects that impact colour performance of the final product. For example, pH of the coloring mixture has a pronounced effect on the final colour developed in hair. It is shown that a shift in tonality caused by pH change can be predicted for finished product using a simple system composed of the main coupler-intermediate pair employed in the product. The colour response to pH change of this simple system was found to mirror that of the product. This predictability can be used as a formulation tool to develop more efficient dye systems. Effects of some functional materials on colour result such as propylene glycol, ascorbic acid or silicone are also shown.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大量实验探讨了几类活性染料在珍珠纤维上的上染率、固色率、牢度、色泽风格等染色性能,确定KE型活性染料较适合珍珠纤维的染色。  相似文献   

20.
由于毛用活性染料利用率不像酸性染料那样高,为了提高染料利用率,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紫外线辐射装置对羊毛织物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照射功率和照射时间都进行了分组。研究了不同条件紫外线辐射处理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并分析了处理后羊毛的上染率、色牢度和强力变化,最后使用正交实验得出紫外线处理染色的最优条件。最佳照射功率为60W、照射时间15min、染料利用率达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