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基于"生产型社会"到"消费型社会"演进的视角,从制度安排、社会主体和社会文化三个维度建立社会转型与城乡空间变迁相关联的分析框架,剖析苏州工业园区空间演变的基本特征及其机制。随着"生产型社会"到"消费型社会"的转型,苏州工业园区空间表现出消费空间扩张、部分工业空间被置换,消费空间类型多元、布局上集中与分散并存,城市空间成为消费对象等特征。基于此,研究认为"权力—资本—社会"的互动是推动城乡空间演变的最根本动力,这也是未来苏州工业园区空间变革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杭州湖滨地区"湖畔居"露天茶馆的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的结果发现:景观特征量化指标"形状指数"、"熵"值是决定场所空间是否有吸引力的重要评价指标。那些处于文化沉淀丰厚的近现代历史街区的休闲场所,通常拥有地方传统与外来文化融合的景观多样性特点,容易形成富有魅力的休闲空间。在"空间生产力"的文化消费型转换过程中,近现代历史的文化景观将成为休闲消费空间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3.
面对当前休闲体验型乡村产业发展与空间变迁交互影响的新形势与新问题,文章通过借鉴社会学科"空间生产"及相关理论体系,形成休闲体验型乡村人居环境变迁理论分析框架。据此从驱动因子、作用方式、反馈机制三个方面建构休闲体验型乡村人居环境变化机制,并进而得出结论:乡村空间演变是介于休闲体验产业发展与乡村社会变迁之间的中介性要素。文章明确了从空间规划设计干预入手,激活并改良乡村内生性演变动力所应遵循的四项优化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4.
当代社会已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在旅游和休闲、文化消费的推动下,以体验消费为目的消费活动成为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蕴涵着丰富社会与历史文化变迁的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历史风貌和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场所,也成为了可供人们消费和体验的商品。通过对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更新改造过程中体验营造的分析和总结,从体验消费视角探讨影响历史街区空间体验营造的相关要素及其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经济转型与政策调整的宏观背景下,整个房地产行业处于一个向旅游地产领域转移的转型期,而山东省泰安市泰山玉石城项目就是在这一转型背景下进行规划设计的。项目通过探讨如何在规划设计阶段结合空间特色、文化符号及业态模式等要素,为旅游地产项目注入文化活力,在引导泰安市旅游产业由自然观光向休闲消费过渡的同时,满足以文化为驱动的"文化+(休闲)旅游+地产"复合开发模式的需求,打造资源整合、产业集聚和特色鲜明的新型休闲旅游消费空间。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性的消费文化背景下,消费与文化达成了合谋协定,也使得城市空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各种购物中心及休闲中心等新型的都市消费空间快速成长起来,成为消费主义延续和消费文化生存的新形式.以捷得事务所的成功案例解读消费空间的营造手法,并从中总结出空间功能、建筑表皮和非建筑因素控制等消费空间营造的相关因素,对消费空间的设计手法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8)
随着电商的兴起,广大消费者的线下消费行为从关注商品本身转向体验式消费,在消费中得到良好体验,获得文化满足感成了时下消费者的新追求。现代商业休闲空间为满足体验式消费活动,需要以情境营造为研究目标,引入符合我国消费者审美情趣的文化。为了打造充满审美情趣与文化气息的现代商业休闲空间,该文解析情境营造的设计要素,归纳、总结基于隐逸文化的现代商业休闲空间情境营造设计原则,以期为现代商业休闲空间设计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是宁波市"三江六岸"品质提升工程三大系统之一。其休闲空间人性化设计对于人们的生活休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通过对宁波市局部滨水绿地休闲空间进行研究,从而提升其空间品质及文化品位。并借此课题的研究,提出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设计的要点,可作为宁波市及其他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风景园林》2010,(3):72-75
<正>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地区馆屋顶花园"新九洲清晏"面积近2.8hm2,在世博会期间用于密集人流的休憩与疏散,在世博会后将作为上海市重要的屋顶开放空间,为市民与游客提供长久的休闲与公共活动平台。  相似文献   

10.
钱秀苇 《园林》2013,(5):16-19
中国的第三大岛——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东临东海,三面环江,素有东海瀛洲和"长江明珠"的美誉,已成为上海富有特色的休闲旅游胜地。作为上海市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的第三步,21世纪的崇明已拉开"大开发,大开放"的帷幕,成为整个上海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最大而投资成本最低的一个生态岛。作为新农村,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和休闲农业的景观设计是并行的,  相似文献   

11.
从“休闲”的本义出发,阐释休闲文化的内涵特征和休闲空间的概念;通过对古代城市、聚落休闲空间的研究,对照当前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将传统休闲场所精神、空间布局应用于现代城市设计的可能性的若干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业能耗与产业空间分析视角下的上海低碳城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背景下上海表现出高度依赖能源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区域与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上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依靠“效率份额”而非“结构份额”促进城市产业能耗的降低;上海产业空间重构下,由于新兴产业空间与生态脆弱空间的高度重叠,面临海岸带空间产业集聚下潜在生态安全的巨大风险.  相似文献   

13.
京城滨水新景观——北京通州运河城市景观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田中 《中国园林》2007,23(3):16-23
通州运河城市景观以自然的生态理念、丰富的景观形态,在体现人文关怀的功能性主题城市开放空间中,通过设置媒体制作、国际生态住居、休闲娱乐等多种产业形态,将生态、文化等景观要素有机地穿插在城市肌理中,创造出北京地区独一无二的大尺度滨水都市空间。以“岛影、塔影、楼影、树影”为总体设计理念,规划形成“河源文化、历史人文、运河风情、运动健康、商务休闲、生态教育”六大功能主题板块。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上海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文化和生活方式上的种种追求新异的风气,使得游乐场这一来自西方的娱乐形式在上海首开先河,并在之后的几十年内不断发展变化出一种极具中国本土特色的城市游乐空间,其对上海近现代城市文化的形成和城市风貌的塑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这是课题组2005年8月对台湾著名建筑师登琨艳的一次访谈,其中关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性再生,上海文化与创意产业的现状及其评估,包括创意人才的培养等问题均提出了新颖精辟的见解,对上海文化的发展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上海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历史文化的概念和多元文化的视角,分析了上海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的内涵和特征,论述了保护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意义.对为什么要保护,保护什么,怎样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老城厢四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范围,性质,特点,保护对象及现状和规划的提示.  相似文献   

17.
虽然城市绿地是广受欢迎的城市游憩空间,但是现实中不愿参与、不能参与绿地游憩活动的现象仍客观存在,这反映出城市绿地游憩存在制约因素。目前有关城市绿地游憩制约的分析多分散于各类城市绿地研究中,尚未进行系统性综述。在梳理国内外城市绿地游憩制约文献的基础上,介绍绿地游憩制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经历,对绿地游憩制约影响因素、游憩制约强度序列、游憩制约机制、不同人群面临的绿地游憩制约和游憩制约改善途径5个方面进行分类归纳。随着休闲时间深夜化、加班常态化、长距离通勤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等新的生活方式的兴起,城市居民开展绿地游憩活动将面临"时间不巧,供需错配"等多维制约,仅用绿地可达性已经不能解释"邻绿无暇、有暇无伴"等新的绿地游憩制约现象,今后应当尝试将绿地游憩制约多维性嵌入到城市绿地游憩规划实践当中,构建城市绿地游憩研究的综合范式。  相似文献   

18.
探讨小区中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措施,主要论述了小区中体育休闲空间设置的意义,如何与因林绿化相结合,体育休闲空间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小区环境中设置的措施,对如何进行小区中体育休闲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作了理论上的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19.
温泉 《南方建筑》2006,(9):100-102
本文结合德阳市商业步行街设计,从地域特色的体现、传统空间和环境的继承和再造,以及建筑技术处理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力求将传统民居中体现出的地域文化与建筑形态相结合,创造出既蕴涵深厚文化底蕴又不失时代特色的环境空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上海市白领阶层游憩行为和休闲空间的选择及分析,探讨了游憩行为与空间选择之间关系的普遍特征,对城市休闲游憩空间进行整合建议,以期完善游憩空间设计及设施配置计划的执行及实施环节,指导城市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