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适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室温固化的无色固化体系。讨论了该体系用于离心铸塑法制作珠光纽扣板材时,制品色泽、树脂胶凝时间、邵氏硬度、放热曲线以及固化体系的贮存稳定性等特性。此固化体系不会给固化制品着色,纽扣树脂的胶凝时间可调,在25℃时可控制在8~12分钟,在35℃时可控制在4~6分钟;在25℃固化时,40~50分钟内邵氏硬度可达70。放热曲线测得最高放热峰为94~115℃。固化体系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适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室温固化的无色固化体系,讨论了用于离心铸塑法制作珠光纽扣板材的固化过程中制品色泽、胶凝时间、邵氏硬度、放热曲线、贮存稳定性等特性。此固化体系不会给固化制品着色,胶凝时间可调。在25℃时,胶凝时间可控制在7~12分钟,在35℃时,胶凝时间可控制在4~6分钟。在25℃固化40~50分钟,邵氏硬度可达70。放热曲线测得最高放热峰为115℃。固化体系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配比的聚醚胺/酚醛胺-环氧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在25~230℃范围内以不同的升温速率(5℃/rmin、10℃/min、15℃/min、20℃/min)研究了以聚醚胺/酚醛胺为固化剂的环氧树脂体系固化行为,对其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固化度进行了分析,采用T-β外推法得出该体系的起始固化温度、峰顶固化温度和终止固化温度等固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通过DSC,扫描电镜分析及剪切和剥离强度性能测试研究了端氨基液体丁腈橡胶(ATBN)改性环氧-聚酰胺体系的固化动力学,粘接性能及增韧相态。结果表明,根据Ellerstein法和峰值法计算得到的固化反应活化能分别为为73.6 kJ/mol和65.7 kJ/mol,体系最佳固化温度为41~97℃。固化体系中橡胶相粒径大小对胶粘剂性能有较大影响,60℃和室温固化体系分散相粒子平均粒径分别为1~2μm,0.5μm。粒径1~2μm时体系的增韧效果最佳,粘接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5.
酸酐固化环氧树脂潜伏性促进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DSC、TBA和旋转粘度计等手段对一种乙酰丙酮过渡金属络合物对酸酐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潜伏性促进作用和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可做为酸酐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潜伏性促进剂.其体系的固化反应速率随金属络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在160℃~180℃体系具有非常短的凝胶化时间。在室温下,其体系的贮存使用期可达二个月以上。整个固化反应过程遵循一级动力学.对含有此促进剂和叔胺促进剂的酸酐固化环氧树脂体系固化产物进行了电、力学和耐热性能的研究和对比。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利用扭辫分析(TBA)和红外光谱研究了79-3环氧固化剂—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过程与固化产物Tg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体系的快速固化温区为60~80℃。固化温度升高时,固化时间缩短,固化产物Tg升高,150℃固化可使Tg达到最高值92℃,此时最高环氧转化率为94.2%。逐步固化时,固化产物Tg决定于最后一步固化温度。固化反应活化能△E为10.5千卡/克分子。  相似文献   

7.
采用DSC研究了以双氰胺/取代脲为潜伏型中温固化体系的三官能团环氧树脂TDE-85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探讨了反应机理并确定了最佳的固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固化温度<140℃时,受扩散效应和双氰胺在环氧树脂中溶解速率的影响,体系的等温固化行为与自催化模型存在偏差;固化温度>150℃后,体系的等温固化行为可用自催化反应模型很好地描述,其表观活化能为86.33 kJ/mol,指前因子为2.68×1010,总反应级数(m+n)为2~3。综合变温DSC和等温DSC的实验结果,可确定体系的最佳固化工艺条件为:120℃下预固化1 h后再升温至150℃保温1 h。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端胺基液体丁腈橡胶(ATBN)改性环氧-醚胺体系的固化反应及胶黏剂的粘接性能。根据Ellerstein法计算固化反应活化能为77.3kJ/mol^-1,根据峰值法计算固化反应活化能为63.7kJ/mol,该体系最佳固化温度为39~82℃。经过对胶黏剂的粘接性能和和增韧相态的研究,发现在该固化体系中所形成橡胶相的粒径大小对胶黏剂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实验证明该体系在60℃固化温度时分散相粒子平均粒径为1~2μm,在室温固化条件下分散相粒子平均粒径为2~4μm,分散相中橡胶粒子粒径小于2μm时体系增韧效果最佳,胶黏剂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制的环氧树脂和改性多胺固化剂制备了铅酸蓄电池密封胶。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该体系的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利用Kissinger,Crane方程对其固化反应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并测定了体系的粘接性能。结果表明:该体系反应活化能Ea为54.76 kJ/mol,频率因子A为1.66×107/s,固化反应级数n=0.898,固化工艺为25℃/24~48 h+60~70℃/1~2 h,密封胶固化后的剪切强度达5.5 MPa以上。经相关电池厂家验证,可满足蓄电池壳盖密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微波固化环氧树脂/氨基二苯醚树脂的耐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二苯醚树脂(DPO)为原料,合成了一类新型耐高温树脂一氨基二苯醚树脂(ANDPO),用作双酚A环氧树脂(EP)的固化剂,以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热性。采用微波技术固化EP/ANDPO体系。通过FTIR定量研究了EP/ANDPO体系的反应程度,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法(TG)研究了固化体系的耐热性能,并与热固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固化显著提高了体系的固化速度和热性能。体系转化率为95%时,400W的微波只需10min即可完成固化,而热固化需要在150℃固化240min。微波固化产物的Tg、表观分解温度TA、温度指数Tzg分别为172.6℃、322℃和200℃。而热固化产品的Tg、TA、Tzg分别为163.5℃、306℃和189℃。两种固化方式所得产品的TA、Tzg均高于目前所用的芳香族胺类固化剂,显著提高了环氧树脂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一种双酚A型环氧树脂/硼—胺复合体系(EN体系),该体系在120~140℃固化。固化的EN体系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湿气对EN体系的影响用DSC、TBA和重量分析法进行研究。提出了预浸料合适的操作温度、湿度和贮存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中温固化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基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介绍一种环氧/硼胺树脂体系(EM体系),该体系在120~150℃固化,固化物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而且工艺性良好,具有较长的室温储存期,可作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体,对体系进行了DSC分析,给出了固化工艺。  相似文献   

13.
采用粘度测试和动态DSC分析研究了MA型苯并恶嗪树脂体系的流变特性及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固化反应过程。结果表明:95~115℃时,树脂体系粘度500 mPa.s的时间可达350 min;树脂体系的凝胶温度为185℃,固化温度为213℃,后处理温度为248℃;根据Arrhenius公式求得体系的表观反应活化能为87.5 kJ/mol;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为130℃/3 h+140℃/1 h+150℃/1 h+160℃/1 h+170℃/1 h+180℃/2 h+210℃/2 h,后处理工艺为250℃/2 h。  相似文献   

14.
周博  刘国栋 《天津化工》2010,24(2):18-20
本文合成了一种低熔点的芳香酯型液晶环氧树脂双4-环氧丙氧基乙氧基邻甲基对苯二酚酯(MPEPEB),并用IR、EA、1H-NMR、DSC和POM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PEPEB在78.7℃~133.9℃之间为向列型液晶,并在降至-50℃后仍能保持液晶态。DSC研究表明,比较升温固化与等温固化的数据表明固化速率,不仅是反应温度和反应程度的函数,同时还与反应历程有关。固化后的体系具有较低的玻璃化温度,并且室温下保留的液晶结构在升温至86℃~88℃时消失。  相似文献   

15.
SU—1潜伏性中低温固化环氧结构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氧树脂6101~#、新型潜伏固化剂、新型固化促进剂及丁腈橡胶等为主要组份的SU—1胶,可在100~110℃固化,是一种粘接性能较好、胶液贮存期长等综合性能优良的潜伏性中低温型固化的环氧结构胶。文中重点介绍了潜伏性固化剂、固化促进剂、固化剂—6101~#体系、潜伏性固化剂—6101~#—固化促进剂体系以及双氰胺—6101~#体系、固化促进剂—双氰胺—6101~#体系的DSC曲线。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过氧化缩酮/过氧化苯甲酰(BPO)固化体系,在不同固化温度条件下对邻苯型不饱和树脂凝胶时间、固化时间、放热峰温度的影响,讨论了阻燃剂三乙基磷酸酯、十溴二苯乙烷对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氧化缩酮含量为1.0份,BPO含量为2.0份,110℃的条件下,该树脂固化效果最好.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和放热峰温度表明,这种配合的固化体系比单独使用固化剂的固化效果好,能够将固化温度降低20~30℃.凝胶时间的测量结果表明,这种固化体系的最佳配比能够将固化时间缩短到1 min左右.  相似文献   

17.
双酚A型双邻苯二甲腈(BAPh)与酚醛树脂(novolac)通过熔融共混形成了预聚物(BAPh/novolac),经后续热处理制备了BAPh/novolac固化物。通过DSC,FTIR,TGA及流变性能测试研究了该共混体系的固化反应特性,固化物的热稳定性和热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共混体系可以在无外加固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固化反应,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达241℃。其固化物在空气和N2气氛中的起始分解温度为380~449℃,且在氮气下800℃残炭率达71%,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热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高温固化阻燃环氧树脂体系的工艺性能和其玻璃布复合材料性能。该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韧性和阻燃性。采用热熔胶膜法制备玻璃布预浸料,通过对预浸料经热压罐成型的复合材料进行相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树脂体系固化工艺适应性强,可以在150~180℃完全固化,可以在135℃预固化;其预浸料可与蜂窝直接共固化,夹层结构抗滚筒剥离强度高。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200℃;玻璃布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较好,可以用于具有阻燃要求的复合材料结构件。  相似文献   

19.
中温固化树脂基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一种环氧/硼胺树脂(EM)体系,该体系在120~150℃固化,固化物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而且工艺性良好,具有较长的室温贮存期,可作为碳复合材料的基体,对体系进行了DSC分析,给出了固化工艺。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以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和4,4‘-二氨基二苯砜(DDS)为固化剂,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E-44和E-51两种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收集与分析了在25~350℃范围内分别以5、10、15、20℃/min的升温速率进行固化的反应参数,然后采用Starink法计算得到不同环氧固化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同时,借助各固化体系的动态流变性能,分析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芳香胺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机理,并选用双参数自催化模型计算了各固化体系的反应速率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当环氧固化体系的固化剂不同时,采用DDM作为固化剂的环氧固化体系(E-44/DDM、E-51/DDM),其表观活化能均低于添加DDS固化剂的环氧体系;选用同种固化剂(DDM或DDS)时,E-51树脂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均低于E-44树脂固化体系。反应速率方程结果显示,该双参数自催化模型与实际试验结果的吻合性良好,可用于描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芳香胺固化体系的固化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