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刘飞 《铁合金》2002,33(3):14-15
论述了以金属铬粉为原料采用固态法生产氮化金属铬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吴慎初 《铁合金》1995,(4):35-38
研究了用炭素铬铁为原料与纯碱经焙烧,浸取,制取铬酸溶液生产金属铬(铬盐)的工艺,试验了不同的焙烧,浸取制度对铬转化率的影响,经工业规模试验认为。该工艺技术可行,具有开发前途。  相似文献   

3.
《铁合金》2015,(6)
通过试验采用重铬酸钠与硫酸铵为原料,进行二次焙烧生产冶金级氧化铬绿,探索了硫铵法制得满足高纯金属铬要求的氧化铬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肖何才 《铁合金》1995,(4):18-21
本文介绍了研制高碳金属铬产品的原料配比、工艺流程和生产成本估算,并对炭质材料的选择、物料的预处理、碳化温度和时间等因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金属铬冶炼过程中,铝粉粒度和氧化铬主品位对金属铬回收率的影响展开的分析,总结出了适合生产高回收率、低消耗的金属铬的铝粉粒度范围和氧化铬的主品位区间,为冶炼金属铬提供了优质原料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金属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碱液为原料,采用Oslo结晶器,实现五水硫代硫酸钠结晶工艺的连续化。  相似文献   

7.
《铁合金》1973,(4)
(一)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指引下,厂党委组织了以工人为主体,由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三结合”小组,进行了金属铬生产的工艺革命,改革了金属铬生产采用重铬酸钠——铬酐法的工艺流程。通过试验和摸索,采用了氢氧化铬生产  相似文献   

8.
高金 《铁合金》2020,(1):15-17
简要介绍了金属铬的生产工艺和生产原料氧化铬,根据金属铬的反应状态和最终产品质量,阐述了氧化铬粒度对金属铬质量的影响,造成氧化铬粒度偏粗和偏细的原因,以及如何降低粒度偏粗或偏细氧化铬对金属铬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亚熔盐法生产铬绿过程中产生大量新铬渣,因其中含有钾及大量镁而难以实现资源化。研究了采用绿色化学新工艺处理新铬渣,确定了较适宜的工艺参数,为实现新铬渣的资源化、彻底消除危害及隐患、变废为宝、构建铬盐化工循环经济新体系提供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
《铁合金》2019,(6)
阐述了回收含铬废水中的铬并利用其生产主品位在92%~95%的焊剂类低品位金属铬的方法,通过试验摸索,攻克了回转窑结圈、氧化铬球料难破碎、冶炼渣熔点低无法浇铸炉衬等一系列难题,固化了生产92%~95%焊剂类金属铬的参数。文章突破了传统用铬矿生产低品位金属铬的生产工艺,采用废水回收铬的方法降低了生产成本,对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