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李虹 《现代矿业》2009,25(6):21-23
通过澳大利亚矿山环境治理中矿区复垦状况,详细介绍了酸性与含金属废水管理和矿区闭坑的具体治理规划设计,提出了我国在编制矿山环境治理规程与标准时,应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标准贯穿于整个矿业过程中、进一步拓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标准涵盖的范围和矿山恢复治理后的监测与效果评价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铜陵矿区由于长期大规模的资源开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截止2012年底,全市因采矿占用、破坏土地面积2085.9hm2;地下水均衡遭到破坏,最大降深达已达100余米;矿产资源开采诱发岩溶塌陷、采空塌陷、不稳定边坡等地质灾害。铜陵市通过积极创新保证金制度、扎实推进矿山复绿行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对接城市建设、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开创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新局面;总结了铜陵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还存在治理资金严重不足、治理责任主体不清等问题;提出国家应加大对铜陵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铜陵市应加快绿色矿山建设,积极构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确认制度,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入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铜陵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铜陵矿区由于长期大规模的资源开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截至2012年底,全市因采矿占用、破坏土地面积2085.9hm2;地下水均衡遭到破坏,最大降深达已达100余米;矿产资源开采诱发岩溶塌陷、采空塌陷、不稳定边坡等地质灾害。铜陵市通过积极创新保证金制度、扎实推进矿山复绿行动、矿山地质环境对接城市建设、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开创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新局面;总结了铜陵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还存在治理资金严重不足、治理责任主体不清等问题;提出国家应加大对铜陵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法律法规;铜陵市应加快绿色矿山建设,积极构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确认制度,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入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安徽北杨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主要是由保护方案和治理方案组合一起实施。本论文对安徽北杨煤矿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进行了综合整理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工程,对煤矿矿区拟治理区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达到减灾、防灾,改善、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的目的,实现矿山经济与矿区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矿山地质环境已成为制约我国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以郴州市玛瑙山矿山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依据相关规范和矿山环境特点,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治理方案。该方案实施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有利于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该区域进一步开展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露天采矿技术》2017,(9):94-96
通过对小龙潭矿区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归纳总结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特点,对治理工作进行探讨,以便为矿山后续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是一项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的项目,对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地、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及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矿山地质治理设计又是治理项目的重要一环.从生产实践出发,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部发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规定》要求采矿权人应当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规定》强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规定采矿权申请人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采矿权人应当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矿区范围、矿种或者开采方式发生变更的,采矿权人须按照变更后标准缴存治理恢复保证金。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  相似文献   

9.
吴裕年  陈武民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3):183-185,194
通过收集杏花山灰岩矿区地质资料,并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初步勘查,然后根据矿山地质条件,结合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矿山治理措施,对矿山治理恢复工程费用进行了概算,最后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蔡甸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实施纪实武汉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蔡甸区片)启动资金治理范围位于奓山街中原矿区、永安街炉房矿区,涉及2个街、3个村、2个山脉及历史上18个采矿企业。主要治理3处  相似文献   

11.
矿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通过对矿区野外实地调查,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少、危害小;采空区面积小,采动影响较轻;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预测评估,矿区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较严重。综合分析预测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充分考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将矿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确定地质灾害及影响或破坏的土地资源作为治理防治对象,并提出具体的、针对性的防治工程措施。研究可为指导矿山开拓开采、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为自然资源和环保主管部门矿政管理和日常监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洛宁县龙门店银矿位于熊耳山多金属成矿带,矿区采矿活动频繁,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国家对绿色矿山建设的加快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已刻不容缓。以洛宁县龙门店银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矿山地质及地质环境调查,分析了矿山的开采规模、地貌环境特征、环境影响范围、地质灾害引发方式等因素,初步认为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矿业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引发的地质灾害、对地表土地的占压等。针对矿业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土地复垦工作,进行地裂缝防治、矿井回填、土地治理复垦,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因矿山工程建设和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相似文献   

13.
百贯沟煤矿大地构造位于阿拉善—华北板块的次级单元鄂尔多斯盆地的西南缘,含煤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中统延安组,厚度62.14~189.30 m,矿山生产能力为60×104 t/a,服务年限50.4年.通过对矿区野外实地调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少,危害小;采空区面积小,采动影响较轻;地质环境条...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矿产开采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影响,分析了研究区的矿山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特征,对吴营铁矿地质环境影响现状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现状评估结果表明,露天采坑发生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地下采空区发生采空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可能性小、危险性小;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结果,将评估区分为3个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区、较严重区及较轻区。矿业活动未直接影响区域面积3 112 120 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96.31%,防治难度较小。总结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主要包括露天采坑防治技术、岩石移动治理技术、工业场地治理技术、矿区道路治理技术、排土场治理技术、硐口治理技术、废渣堆治理技术等。研究为矿区及周围生态环境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肖进 《煤炭技术》2012,31(1):162-164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会扰动矿区地质环境,破坏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形成矿山地质灾害,污染矿区环境。文章以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开发频度比较大的川东重镇达州为实例,调查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分区评价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类研究防治措施,为川东地区煤矿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窑天煤田位于兰州市西北部,是以兰州为中心的重要能源基地,矿田以窑街矿区、大有矿区、大滩矿区、炭山岭矿区为主。矿田已生产多年,因采煤造成了一系列的矿山地质环境。以窑街矿区为例,通过矿山现场地质调查评估,评估区发育地裂缝群3处,高陡边坡2处,泥石流地质灾害弱发育,将其划分为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严重区”、“较严重区”、“较轻区”。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危险区,采取有效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手段,通过对矿山地面塌陷、地裂缝、易滑坡地段进行防治,减少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元  韩晓慧 《中州煤炭》2023,(4):108-115
为了避免和减少矿产资源开采活动中对矿区地质环境破坏,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以宜阳君伟煤业为例,对其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评估,评估区面积0.848 1 km2,评估区为较重要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确定评估级别为二级。现状评估认为现有工业场地为较严重区,其他为较轻区。预测评估认为未来采空塌陷区为严重区,现有工业场地为较严重区,其他为较轻区。根据评估结果,将未来采空塌陷区划为重点防治区,现工业场地划为次重点防治区,其他为一般防治区。并对其防治工程进行了设计,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程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应用所设计的环境治理方案后,矿山地质环境得到了保护和恢复,减少了矿山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提高了矿山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少或避免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破坏,有效防治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双胜镇龙头山凝灰岩矿为例,对其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评估,重点为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中等,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级。现状评估将评估区分为矿区道路、探槽、其他区域(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预测评估将评估区分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区、较严重区、较轻区3个区。其中,露天采场为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碎石加工场、表土存储场、排渣场为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办公生活、矿区道路区为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研究为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矿区地质环境,履行矿山业主主体责任,对研究范围内的21个图斑进行治理,分为10个治理区进行统一治理。分析了1号、2号治理的矿山环境问题,主要为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并对矿区内的生态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如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进行治理修复,通过拆除工程、危岩清理工程、坑底整平及边坡修整工程、覆土工程、绿化工程、养护工程等工程手段,基本消除治理区内因采矿造成的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与地质灾害隐患等地质环境问题,修复治理区内地形地貌景观,改善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建立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研究最大限度地修复了因矿山建设和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破坏,实现了生态环境、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20.
基于MapGIS的岗下稀土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婷茹 《金属矿山》2016,45(2):168-171
以江西赣州岗下稀土矿山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详细分析了该矿山的地形地貌与水文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开采方式和强度、矿山开发利用现状等信息,基于MapGIS软件分别提取了区内地形地貌信息及区域重要程度信息,并对评价单元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将MapGIS软件分别与灰色关联度模型、物元模型及BP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对该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区,并对该3类模型的评价结果计算了均值,结果表明:①岗下稀土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区占地面积1.222 1 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4.8%,主要分布于堆浸开采区、尾矿堆积区、地形坡度较陡的原地浸矿开采区;②破坏较严重区占地面积1.504 0 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0.6%,分布于地形坡度较缓且开采强度较大的原地浸矿开采区;③破坏轻微区占地面积2.190 7 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4.6%,分布于地形坡度较缓且开采强度较小的原地浸矿开采区及未开采区。上述分析结果与区内实际情况较吻合,对于区内地质环境治理及资源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