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室研制的次氯酸钠发生器属于无隔膜电解槽,分为连续式和间歇式两种,电极为管状,阳极用钛铱材料,阴极用不锈钢(或钛)。回流循环柱使盐水反复进入电解管电解,制成次氯酸钠液,并把氢气分离出去。整流器用硅全波整流,与发生器配套,为全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污水处理厂进口电渗透污泥干化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阳极易溶解、阴极配电电刷及阳极配电电刷易腐蚀、阴极导电链接触不好、阳极辊检修不方便和主动辊驱动装置易腐蚀等问题,采取了相应技术改造措施。实践表明,改造后的电渗透污泥干化机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通过微生物的催化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生物反应装置。本文在MFC产电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综合叙述了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微生物的生物催化活性、产电底物、阳极材料及构造、阴极电子受体、膜材料及面积、电极间距和操作条件对MFC产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电流电解技术对模拟游泳池水中的尿素进行降解处理,探索了电解对尿素的去除机理,研究了电流密度和氯离子浓度等因素对电解去除尿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钌钛和不锈钢分别做阳极和阴极材料,当水溶液中有较高浓度的氯离子存在时,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氯使得尿素被氧化,尿素降解产物中无氨氮、氯胺等二次污染物,尿素极有可能通过电解生成了N2等气体挥发到空气中。电流密度和氯离子浓度对尿素的去除效率有很大影响,随着电流密度和氯离子浓度的增加,尿素去除效率逐渐上升。在500 mg/L的氯离子浓度条件下,电流密度为12 m A/cm2时,电解处理30 min时尿素去除率可达99.5%。将微电流电解技术应用于游泳池水中的尿素去除,无需添加电解质,即能达到较高的尿素去除效果,采用该技术对游泳池水中的尿素进行降解去除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电芬顿体系中H2O2的无效降解,以废墨粉为原料制备了含铁电芬顿阴极,同时探究了Pt和掺硼金刚石(BDD)电极作为阳极时电芬顿体系对磺胺嘧啶(SDZ)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含有Fe3O4,修饰的阴极可以促进氧的两电子转移有利于阴极原位生成H2O2。以BDD为阳极时,通电60 min后对SDZ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降解速率是Pt作为阳极时的2.55倍。此外,修饰阴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为处理含抗生素废水提供了电化学氧化协同阴极电芬顿反应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电絮凝法治理实验室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电絮凝法去除模拟实验室废水样品中的Cu2+和Cr6+,研究了治理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去除铜和铬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室温(25℃),以铁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电压为4.0 V,pH值为4.0,电解时间为30 min,Na2SO4为0.7g/L,用电絮凝法对模拟实验室含Cu2+和Cr6+废水进行治理,Cu2+和Cr6+的去除率分别为99.93 %和98.91 %.  相似文献   

7.
地表径流的汇流包括坡面汇流及河网汇流两个阶段,总称为流域汇流。坡面汇流是分析净雨经过坡面调蓄如何进入河网的,实质上就是将净雨在时程上进行初次再分配后输送补给河网,它是流域中净雨汇集并注入河网的必然过程。河网汇流是经河网的调蓄作用,再次将净雨进行分配后到达流域出口断面的过程,它是水流运动在新条件下的继续,也是聚集坡面水流运动后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小流域坡面汇流对出口断面的径流过程起主导作用,故解决小流域汇流问题是以研究坡面汇流为基础的。坡面汇流引起的径流,在时程上的初次分配对出口断面的径流过程  相似文献   

8.
TNT炸药废水三维电解氧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锈钢作为阳极的三维电解反应器对废水的实验研究表明:在最佳电解条件下(极板间距4 cm、电压15 V、pH为3,绝缘粒子与活性炭粒子质量比为0.3,电流强度0.15 A时),电解3 h后TNT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3 %和78 %.并探讨了电化学氧化处理TNT废水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微电流电解过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以铂钛作为阳极,碳黑聚四氟乙烯(C/PTFE)气体扩散电极为阴极,在微电流电解体系中可产生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H2O2。探究不同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和气体流量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电流电解的最佳条件为100 mL细胞密度为5×105个/mL的藻液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以0.4 L/min的气体流量电解60 min。藻细胞光密度OD680从0.035降至0.003,表明藻细胞的生长完全受到抑制。测定电解处理前后藻细胞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Y(Ⅱ)、Y(NO)等可知,电解处理后藻细胞的光合作用机制已遭到完全破坏。测定电解过程中产生H2O2的质量浓度为79 mg/L,并且经过6次循环实验后,C/PTFE气体扩散电极产生H2O2质量浓度仍为首次使用产生H...  相似文献   

10.
水力喷射式电解曝气装置是一种去除水中COD、 BOD的高效能的水处理装置。一般设在去除悬浮物(SS)的澄清沉淀装置之后。日本将其放在水力循环加速澄清池后,用来处理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等。其处理能力一般在50000米~3/日以下。电解曝气是通过电解过程中所产生的初生态氧和大气中的氧气,将水中的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处理方法。污水在电解喷射器内与吸入的空气相混合,同时在水中放  相似文献   

11.
阴极保护是将电位较负金属接在被保护金属结构上,使后者在电介质中形成宏观电池,前者失电子而成为阳极(阳极极化),受到腐蚀;后者得电子成为阴极(阴极极化),得到保护.针对曹妃甸工业区供水工程海上钢管段的阴极保护设计方案,阐述了阴极保护技术在长距离埋地钢管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自制的模型箱里进行两组电渗排水试验,第一组试验(T1)用于探究电渗过程中在阳极和阴极附近产生的裂缝对电渗结果的影响程度,通过对比两极裂缝处消耗的电势降、电能及电阻值,得出阳极裂缝对电渗的影响明显强于阴极裂缝;在此基础之上,第二组试验(T2)用导电性良好的活性炭粉末对阳极裂缝进行了预处理,通过对比T1与T2在阳极附近消耗电势降、电能耗、试验排水量及土体最终含水率,探究对阳极裂缝处理的可行性,得出阳极裂缝处理的初步结论,即用活性炭对阳极裂缝进行初步处理有利于电渗过程中水体的排出,在较短的试验时间内,加入活性炭的土体阳极耗能大于裂缝消耗的电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铁板作阳极,白钛网板作阴极的电凝聚方法处理含磷废水。结果表明,极板间距为3cm时,电流效率为88.1%;当原水磷浓度为5mg/L时,最优电流密度为2mA/cm~2;连续通电比只通电45min和25min对磷的去除率分别高10%和40%左右;将电凝聚用于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磷的去除,污泥絮体和有机物对电凝聚除磷效果无明显影响,去除率仍达95%以上。电解后污泥沉降性有所改善,SV值从83%降至40%,污泥浓度仅由2.41g/L增至2.47g/L,增幅2.4%。  相似文献   

14.
小型间歇式次氯酸钠发生器的设计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小型间歇式次氯酸钠发生器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综合考虑农村小型供水工程特点,结合两端式板式电极,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开展电极结构、阴极材质、电极安装高度、盐水浓度、配盐水质、盐水体积、电流密度等设计参数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小型间歇式次氯酸钠发生器的最佳设计参数为: 电极左右间距 6 cm,阴、阳极采用相同涂层,电极板间距 5 mm,电极板中心距电解槽底部 20 cm,盐水浓度3% ,盐水体积30 L,电流密度480 ~ 640 A /m2,电解时间300 ~ 360 min,有效氯浓度 8. 50 ~ 8. 80 g /L,有效氯产量 255 ~ 264 g,运行成本 7. 16 ~ 7. 20 元/ kg。此外,亦可结合实际供水工程规模、消毒剂需求量、电解时间等多个因素,选择适宜的电解参数。试验结果为下一步设备定型和实际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使网格新安江模型更好应用于无资料地区洪水模拟及预报,文章采用网格水滴汇流方法构建网格新安江模型的汇流部分,以湿润地区屯溪流域为研究流域,将网格水滴模型与扩散波汇流模型及马斯京根汇流模型对比验证其模拟精度,并将网格水滴模型应用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东湾流域验证其适用性。结果表明,采用网格水滴汇流方法的洪水模拟过程在屯溪流域的模拟精度与其他2种方法基本相当,均可以达到甲级预报精度;同时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东湾流域的应用达到乙级预报精度。网格水滴汇流方法具有一定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将伽马非正交函数族和勒让德正交函数族作为系统响应函数,以此建立地面径流汇流预报模型,同时,为进一步比较模型计算结果的优劣,还选用了纳西瞬时单位线汇流模型与之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王英水库2005年的4次洪水过程进行了预报试验。结果表明,选择的3种汇流模型中,纳西瞬时单位线汇流模型的试验效果最好,其次是伽马函数族汇流模型,最后是勒让德函数族汇流模型,其平均确定性系数分别为85.54%,83.86%,80.97%。  相似文献   

17.
长春市城市产汇流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后对水文产生的效应,直影响着以往分析的非人类影响下的产汇流规律,文中选择长春市北十条闭合区为试验流域, 研究并拟合了城市化后的产汇流模型, 为城市水资源评价、防止雨洪灾害、科学城市发展和防洪措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基于TOPMODEL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TOPMODEL模型理论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分单元处理产流和汇流过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该模型分单元计算地形指数和模拟产汇流过程,并通过引入Nash地貌瞬时单位线进行单元汇流演算。最后,用模型对一个流域的产汇流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和实测的径流量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此模型合理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下垫面变化的产汇流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土地利用变化较大的流域构建产汇流模型时,下垫面的变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利用中国科学院土地资源分类系统将流域分为不同的下垫面类型,在每一种下垫面上分别考虑蒸发和下渗要素的影响,运用超渗-蓄满耦合产流模式进行产流计算,并采用单位线汇流和线性水库模型演算至流域出口断面,从而构建了基于下垫面变化的产汇流模型。在模型率定和验证时,对大清河水系紫荆关流域的洪水序列作频率分析,以不同重现期的洪水序列分别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从模拟结果来看,模型结构基本反映了流域产汇流的各个环节,模拟结果能够满足研究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分部面积汇流法,是把一个流域分成若干个分部面积,每一个面积在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由净雨总水量/汇流时间=流量的方程计算,各分部面积流量过程叠加,即为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总水量除汇流时间等于流量的关系在流域面积沟河上也成立,是汇流计算的通用形式。这个方法是1987年在彭山流域的汇流计算中初步提出,经试用发展起来的流量计算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