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常对于耐张杆塔结构进行设计,为确保在挂线以后导线对杆塔的电气安全的距离,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横担宽度、长短横担、中相导线挂线点偏移等。中心桩位移的设计与计算就是为了降低这些因素对线路安全运行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在覆冰的季节,输电线路重冰段容易发生由于覆冰过载而导致线路断裂的事故。针对架空输电线路的覆冰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地线,地线在电网运行时,不承担通流带电任务,一般处于线路的顶端,遇到冰雪天气更易覆冰,在众多地线融冰方式中,基于直流电热融冰的方式已成为地线融冰首选,即采用地线引接线方式融冰,将导线电流导入地线,利用热效应将地线覆冰融化,针对导地线连接方式,研究一种小型化的地线融冰自动接线装置,实现了导地线间的临时连接。可对任意区段的地线覆冰进行融化,该装置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操作性好、通用好等优点。采用伸缩结构,可适应不同高度跳线串。同时采用蜗杆减速机构,可在各个传动环节实现自锁,使地线融冰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更安全可靠。该项技术为研究解决输电线路地线和地线覆冰、降低直流融冰装置投资、降低安装难度、提高架空输电线路抗自然灾害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小型化装置安全、简单、有效、经济可靠。目前在线路覆冰期间得到了应用,均取得了很好的融冰效果,架空地线的融冰效率及成功率均可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塔倒塌、横担拆断的情况,为了导地线带张力悬挂,且拆除方法不当而引发的灾害,采取过轮临锚与地面锚线相结合,分段锚线并逐步释放导地线张力后断线的施工方法以降低施工风险,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现场应用中论证了理论的可行性和工程实用性,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具有通信和输电的双重作用,但是对于它的安装和建设规范目前还没有一致的规范。为了实现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功能作用的很好发挥,本文分析了OPGW的具体故障和解决办法,并且提出了一些原则和要求,希望为相关部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架空输电线路的弧垂高度是线路安全运行的关键指标。为了实现有效的输电线路弧垂监测,基于悬链线方程、力学模型和几何学模型,建立导线在三维空间内的监测模型。使用Matlab工具实现计算模型,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的弧垂变化,根据导线倾角计算出的弧垂高度判断导线的运行状态,由监控人员进行统一管理,指挥巡检人员进行线路检修和导线防舞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舞动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弧垂高度和偏移量,精确地反映了弧垂的变化趋势,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可以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将带电作业中的绝缘斗臂车操作训练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以Quest3D4.0和VC++ 6.0等软件为开发平台,在完成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了绝缘斗臂车虚拟仿真系统。系统通过建立视景仿真和绝缘斗臂车模拟控制系统,受训者可在虚拟操作环境中真实体验在现实世界中的工况,有力地保障了仿真培训的效果,为电力系统的带电作业培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架空裸露导线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用于架空裸露导线的配电线路自动绝缘包裹机器人。该机器人将机构紧凑地配合在一起,在多传感器的辅助下,能够完成在裸露导线上自主行走、包裹;采用CAN总线架构进行电机管理,PID控制算法实现各个电机的精确配合;IMU的引用实现了机器人在不同运行环境下更高效稳定的运行;机器视觉的应用实现包裹结果的实时传输与自主判断。试验表明,包裹机器人运行效果理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带电作业工器具的温、湿度存放环境,确保其良好的绝缘性能,结合传统带电作业工器具库房存在的缺陷,系统地介绍了基于PLC与组态软件的带电作业工器具库房监控系统的结构、功能等的设计及实现方法,并阐述了ITU Bus温湿度一体型传感器自动采集数据的处理问题,可对温度、湿度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和自动控制调节,有效地解决了带电作业工器具存放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电源火线、地线接线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用电安全,例如所有的电灯开关都必须接在火线上;所有的电器开关也都要求关断火线。日常中,电源线路的维修,多用插座的安装,经常有火线、地线接错的现象。装上本校正器能确保火线、地线输出正确,确保用电安全。工作原理图1为电源火线、地  相似文献   

10.
架空线路温度监测过程中,受环境温度、日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监测数据失真,降低监测准确度。提出基于光纤传感器的架空线路导线温度监测方法。建立架空线路导线的稳态热容平衡模型,分析影响导线温度相关因素。通过光纤温度传感器得到热膨胀的反应系数,计算求得光纤布拉格光栅对温度变化的灵敏度系数,构建传感稳态热平衡方程。结合环境温度、风速和日照辐射等参数,利用导线温升公式计算出传感导线各部位热阻值,获得相对应温度监测数据,实现架空线路导线温度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影响线路正常运行情况下,实验测得导线上表面、侧方位和下表面的温度分别为27.8℃、26.6℃和23.4℃,温度监测准确,误差小。  相似文献   

11.
架空输电线导地线长期运行会引起断株、松株等缺陷,需要及时更换导地线,在更换导地线的过程中,需对地面人物采取保护措施,如采用竹子架设的跨越架、V型防护网等。施工多采用V型防护网,而V型网均采用人工布网的方式,效率低且成本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架空输电线导地线护网智能装置和控制系统,可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MD500直升机和国内1 000 k V三角形排布输电线路的实际参数,建立了直升机带电作业平台(HLLWP)模型。在不同的直升机带电作业平台的侵入角度和直升机带电作业平台与导线的距离下,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直升机带电作业平台和操作人员身体表面的电场强度。考虑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出了直升机带电作业平台靠近不同相导线时的侵入路径。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10kV配电线路高压带电作业机器人作业平台多级绝缘防护系统。介绍了高压带电作业机器人依靠绝缘斗臂车进行相对地绝缘;操作人员站在绝缘斗内,通过光纤通信远程遥控机械臂,解决了高压线对人的绝缘;钢结构支架缠绕环氧玻璃布,平台底面粘合环氧玻璃板,机械臂绝缘予支承,机械臂外包绝缘护套,边相加遮蔽罩进行相间绝缘。此外,通过绝缘斗臂车绝缘臂、整车,绝缘机械臂之间、绝缘机械臂与平台之间,绝缘平台进行了交流耐压试验、交流泄露电流试验,进一步说明所设计的绝缘系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张军伟  王藏柱  籍颖 《计算机仿真》2003,20(7):88-89,122
在输电线路防振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架空输电线防振设计软件包的构想。该软件包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利用Visual C 6.0开发,具有以下功能:可对普通档距导线、地线选择不同的振动方案;计算每个线夹出口处的动弯应变;并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进行防振方案的优化处理。其数据库系统完成导线、防震锤数据信息的存储及处理,并提供分析系统数据以描绘防震锤的各类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红外反射式传感器设计了一种循迹车系统。硬件方面,介绍了红外循迹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和测温模块的设计方法;软件方面,给出了循迹模块算法和目标物识别算法。经实验验证,循迹车能在黑色引导线上稳定可靠地运行,并在偏离导线时自动纠偏。  相似文献   

16.
在电子设备中,地线设计是印制板布线设计的重要环节,是抑制噪声和防止干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合理的地线设计会使印制板产生干扰,达不到设计指标,甚至无法工作。地线是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又是电流公共通道。地地位理论上是零电位,实际上由于导线阻抗的存在,地线各处不都等于零,即存在非零电位点。  相似文献   

17.
<正> 六、系统的装配1.概述理论上最好的系统设计实际执行时往往以性能不佳而失败。出现这一结局的原因一般是没有处理好地线与电源线的分布以及其他一些实际装配问题。因此有必要专门讨论一下数据采集系统的装配。布置地线与电源线的第一条原则是:要把地线与电源线看作实际存在的电阻与电感,当电流流过这些导线时,将产生电压降。认识这些压降的存在及影响将帮助我们消除它们在采集系统中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输电线路的铁塔受力强度问题的研究中,为了克服施工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不足,以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酒杯塔为例,针对施工载荷对杆塔结构受力的影响,应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塔片起吊瞬间的受力、大质量中横担吊装以及边横担吊装等施工工艺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塔片吊装瞬间需要补强、中横担宜前后分片吊装、边横担可以利用地线支架吊装,并提出局部补强的建议.输电杆塔组立施工的仿真分析弥补了施工经验的不足,仿真研究结果为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潘斌  杨芳  王广友 《自动化应用》2023,(4):121-123+126
输电地线覆冰时利用导线供电,通过电流发热进行融冰,现有地线融冰大多采用人工接线方式,费时费力且风险大,针对以上缺点文章研发了地线融冰自动接线装置,采用电动远程操作,实现无人登塔的自动化接线,降低了输电线路维护成本,缩短了停电时间,保障了冬季覆冰季节输电线路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广州供电分公司东区配营部架空线的实际运行情况。结合在配网改造后出现的新动态,着重对架空绝缘导线的防雷工作进行探讨,特别对架空绝缘导线经常发生的雷击断线进行了分析,从防雷设计和采取防雷措施等理论方面入手,并总结了在东区配营部架空绝缘导线上安装避雷线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