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昆钢3#高炉在第六代炉役后期的炉型特征与针对该炉型特点高炉操作实践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对昆钢3#高炉在2005年1~8月的炉型变化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后采用改善炉料结构、优化四大操作制度及改进炉外喷淋、加强冷却制度管理、改善炉身中下部冷却效果等技术措施,昆钢3#高炉在炉役后期实现了较高水平稳定顺行生产,并延长了第六代炉役服役时间。  相似文献   

2.
结合8号高炉炉型设计特点和原燃料条件,分析了影响该高炉炉型的主要因素,总结出以下炉型管理措施:优化炉料结构、缩小进风面积、控制软水进水温度及水温差、优化布料调整控制煤气流分布,加强高炉操作管理等。采用这些措施后,实现了对8号高炉炉型的合理控制,保证了炉况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3.
张新建 《白银科技》1995,(1):27-30,62
本文系统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几家大型炭素厂和铝厂密闭炉和敝开炉的技术进展状况。结合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水平,对两种炉型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敝开炉的节能措施和优化操作。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操作炉型与生产条件和冶炼制度相对应,并且按照高炉冶炼原理与煤气流运动分布规律相匹配。介绍了宝钢高炉的发展过程和各高炉的炉型特点,结合宝钢4座高炉炉型特征及煤气流分布特点,研究高炉操作炉型的演变规律,分析炉型结构差异对高炉煤气流分布的影响;探讨适合宝钢生产条件和操作制度的炉型结构,进一步优化炉型设计,摸索不同炉型高炉煤气流调剂控制技术,提升高炉煤气流控制技术和应对技术,实现高炉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5.
汪学锋  柳萌 《炼铁》1996,15(3):21-25
提出了长寿高炉的基本设计思想。进行长寿高炉设计,必须对高炉合理内型、合理内衬结构和不同部位耐火材料的选择、冷却方式和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的结构、材质与水质等)及其它有关方面综合考虑。武钢5号(3200m~3)高炉设计炉型比较合理,炉缸直径为12.2m,高径比为2.28,并采用了全立式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等先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顶燃式热风炉的应用与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顶燃式热风炉的应用与发展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如对热风管道的补偿要求更高,刚性炉底上翘等.提出了通过优化烧嘴结构、加强模拟分析、改进炉底结构,合理配置热风管道和选取过渡区高度,配置不同企业要求的烘炉燃烧器、调整烧嘴角度和数量等改进措施和研究内容,顶燃式热风炉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对广州钢铁集团股份公司电炉厂60tDC电弧炉导电炉底维护困难、炉龄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机械、热力学、热化学、操作及设计等因素对导电炉底的影响,并通过降低EPT高度、优化炉底维护工艺等措施,改进了导电炉底的维护技术,从而提高了炉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2100℃高温氢气烧结炉的设计,使用温度以及其关键部件之一——发热器结构的改进。对条状鼠笼式发热器寿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其改进依据与采取的措施,探讨了发热器改进后的使用情况,并将原始的炉结构与改进后的炉结构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安钢水铁通过合理利用现场布局,确定本体结构方案,优化竖炉炉型。改进大水梁,导风墙,炉内砌砖,二冷进风方式及除尘系统改为电除尘等措施。实现1号竖炉本体优化改造的情况。通过试验有机钠化膨润土及采取其他措施。提高了球团矿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0.
延长铜精炼反射炉寿命的技术改造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维忠  王勇 《有色冶炼》2003,32(5):52-54
分析铜精炼反射炉炉体的损毁原因,介绍了炉底、炉项及炉墙的改进措施,以及它们所用不同材质耐火材料的优化配置,并比较了技术改造前后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项目进行焚烧炉设备仿真模拟,结合现场运行经验数据,分析焚烧炉结构对垃圾炉内燃烧的影响,从而对焚烧炉型提出优化建议,对焚烧炉运行控制提出优化措施,为下一步形成具有专有技术特色的焚烧炉结构技术提供前瞻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干熄炉斜风道支撑砖断裂和脱落严重的现象,分析干熄炉斜风道的工况和耐火内衬所需要的理化性能,研制相应的耐火浇注料。根据干熄炉斜风道的结构,设计大型耐火浇注料预制件的内部结构和外形。采用相关技术进行大型耐火浇注料预制件制作、烘烤。通过对干熄炉斜风道结构、材料的优化改进,使其寿命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转炉炉底上涨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转炉炉底上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从优化设备参数、操作等方面入手,使炉底上涨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转炉炉底上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优化设备参数、操作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影响活炉底复吹转炉使用寿命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炉衬材质及砖型设计优化、复吹转炉砌筑工艺的优化、炉底底吹金属蘑菇头形成及维护、活炉底复吹转炉溅渣护炉及炉衬挂渣喷补维护等工艺措施,提高了120 t活炉底复吹转炉的使用寿命,炉龄达到27 000炉。  相似文献   

16.
李晓云 《中国锰业》1997,15(3):34-36
分析了小高炉冶炼富锰渣回收铅银的合理炉型,探索了耐火材料的选用和集铅槽砌筑等技术措施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福明  党玉华 《钢铁》2004,39(10):75-78
论述了我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的发展现状。在大型高炉设计中,通过优化炉型、采用合理炉缸内衬结构、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薄壁内衬等技术为高炉长寿创造条件。通过自动化检测与控制、炉体维护等技术使高炉寿命达到15年以上。对高炉炉缸内衬结构、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薄壁内衬的应用进行了评述,对我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自主创新的冶炼工艺、冶炼工厂的智能化建设和生产管理的细部优化、生产环境清洁无尘三个方面介绍了金昌冶炼厂奥炉改造项目的自主创新建设与生产的亮点。为适应生产需要,该项目自主研发了顶吹炉直排冰铜工艺,优化了喷枪结构,集成创新了余热锅炉及配套设施;同时应用抓斗行车智能化系统、冶金数值模拟国产化系统和成分化验在线化系统,提升了工厂的智能化建设程度。通过对备料工段精简设计、对堰口U型水套和堰口铜溜槽的结构优化,以及无尘化运输、楼面自动清扫等各项清洁生产措施的实施,使该厂奥炉改造项目实现了清洁、高效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主要阐述了薄板坯连铸中间包结构优化改造后的应用实践,通过中间包可熔型挡渣墙技术、中间包浸入式水口尺寸及安装优化改进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浇次第一炉铸坯的夹杂物含量,杜绝了浇次开浇裹渣漏钢事故的发生.中间包塞棒及工作层等耐火材料寿命有效提高,最高连浇炉数稳定提高到了34炉/浇次.  相似文献   

20.
徐新平 《中国锰业》1994,12(3):26-30
本文对冶炼各种不同牌号锰铁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冶炼不同牌号锰铁时炉内、炉外的合理操作制度和管道行程及炉缸堆积预防处理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