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纺织印染行业温室气体的产生情况和排放方式。纺织印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中主要考虑二氧化碳和甲烷,核算可分成6个步骤。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有燃料燃烧排放、碳酸盐消耗排放、废水处理排放、购入和输出电力排放、购入和输出热力排放。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各种排放量之和。给出了纺织印染行业各种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以及相关计量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国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角度出发,研究了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特征,分析了行业减少碳潜力技术路径。结果表明,行业碳排放来源主要为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以及净购入的电力或热力产生的排放;有序替代燃料使用与能源结构优化,是降低行业碳排放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常用能源排放系数是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核算中数据一致性的基础。参照PAS 2050,应用生命周期分析法(LCA)探讨了用于产品碳足迹的能源排放系数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并评价了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核算中常用能源的排放系数。结果表明,煤电排放系数适用于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的核算;化石能源排放系数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均占总温室气体排放的5%以上。研究结论对完善产品碳足迹核算体系的构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丽  郑颖  孟早明 《中国造纸》2016,35(4):54-61
阐述了造纸和纸制品行业开展温室气体盘查的背景和必要性,着重对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进行了解读,并将其与上海市发改委发布的《上海市纺织、造纸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方法 (试行)》和广东省发改委发布的《广东省造纸企业二氧化碳排放信息报告指南》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确保温室气体碳盘查结果准确性的措施,以确保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未来能获得合理的配额量。  相似文献   

5.
造纸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在即,为帮助相关造纸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其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本课题对造纸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源与核算边界进行了识别,详述了造纸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应用说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制革重金属铬产排污量核算方法的现状,以及广东制革行业生产工艺的实际特点,通过调查制革企业重金属污染特征,经测算和统计,提出了符合相关工艺特点的制革重金属铬的产排污系数,为区域制革行业重金属产排污提供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针对造纸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进行了梳理,明确不同方法学下造纸行业排放源的识别,核算及影响因素。识别造纸行业降碳的难点,探讨产业链降碳的空间及可行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核算丝绸产品的碳足迹,本文对核算边界、核算数据、温室气体去除、研究结果计算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摇篮到大门”或“大门到大门”作为丝绸产品碳足迹的核算边界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确定核算边界内的关键温室气体排放源,必要时选择适用的数据分配方法并保持核算边界内分配方法的一致性,可提高核算数据的质量;蚕丝生物碳的温室气体去除量可在丝绸产品碳足迹核算结果报告时单独说明;丝绸企业的碳中和行动可纳入丝绸产品的碳足迹核算结果;核算边界一致和排放因子数据一致是不同丝绸产品碳足迹计算结果可比的两个关键前提。  相似文献   

9.
谢勤 《中国造纸》2020,39(12):69-75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制浆造纸行业发展现状、能源消费情况和国家建立的有关碳交易市场的要求,计算了含自备电厂制浆造纸企业电力、热力、辅助燃料等使用造成的碳排放,核算了包括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碳当量,提出了通过回收制浆废水余热、提高碱回收炉产汽率等低碳技术和采用树皮木屑、光伏、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等方法来降低企业碳排放,同时利用管理和市场手段相互配合达到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0.
聂曦  王振阳  张丽欣 《印染》2013,39(8):33-36
通过对纺织印染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识别,制定出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方法,为建立纺织印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以及自愿交易市场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量化酱酒企业碳排放和分析其主要排放源,指导酱酒企业低碳生产,本文基于《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方法,核算酱酒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分析各排放源和排放单元贡献率。结果表明,酱酒企业单位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929 kg/L,其中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贡献率88%为最高,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二氧化碳排放贡献率10.76%次之,净购入使用的电力二氧化碳排放贡献率1.24%为最小;各生产单元温室气体排放中,锅炉房贡献率88.29%为最高,主要以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为主,制酒车间次之,贡献率为11.62%,主要以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二氧化碳排放为主,制曲车间最低,贡献率为0.09%。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改变锅炉燃料类型及燃烧条件、余热回收利用、资源回收利用、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和节能建筑等建议措施来实现酱酒企业的低碳生产。  相似文献   

12.
<正>4温室气体核算方法4.1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纺织印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是核算边界内所有的燃料燃烧排放量、过程排放量、废水处理排放量、购入电力和热力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之和。如果企业有对外输出电力或热力的情况下,需要扣除输出电力和热力所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企  相似文献   

13.
《纸和造纸》2012,(3):78
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造纸等行业要制定行动方案,按照先进企业的排放标准,对重点企业提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研究确定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服务量)温室气体排放标准,选择重点企业试行"碳披露"和"碳盘查";国家发改委已同意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或向碳排放大户和高碳行业征收"区域性碳税"。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上关于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相关标准,提出目前适用于制浆造纸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主要包括排放因子法与生命周期评价法。排放因子法主要是从组织层面对制浆造纸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量化,其计算核心是活动水平×排放因子;而生命周期评价法是从产品层面研究纸产品从“摇篮到大门”或“从摇篮到坟墓”的生命周期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目标与范围定义、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结果阐释等。  相似文献   

15.
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所有工业行业中,制浆造纸业以植物纤维作为原料,生产过程涉及大量生物质消耗与生物质能源、化石能源以及添加化学品,并排出大量CO2,为此核算与分析该行业的CO2排放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是造纸工业大省,是我国纸张产量超过千万吨的四强省份之一。因此本文以江苏省的制浆造纸行业为例,对该行业的CO2排放进行核算研究,旨在为我国制浆造纸行业的碳减排提供较为定量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在我国造纸工业最具代表性的一家制浆造纸联合工厂为研究对象,采用“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和温室气体核算体系计算工具的方法,研究了温室气体种类、核算边界和方法、工厂能耗和碳排放总量以及碳强度。结果表明,2014年该工厂碳排放总量为430496.772 t CO2,不包含生物质能源产生的碳排放;基于工厂的纸浆碳强度为0.228 t CO2/t风干浆,为基于产品获得的各种纸浆碳强度的7.4%~56.9%;基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碳强度为1.08 t CO2 e/1000 USD,为我国造纸工业平均水平的56.3%;基于销售额的碳强度为0.301 t CO2 e/1000 USD,约为国际纸业公司的52.6%。结果也表明,影响企业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原材料种类、能源结构、产品结构等,以及为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中获得更多的碳排放交易权空间,企业应进一步进行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7.
梁仁铸 《西部皮革》2013,(12):29-32
制革行业属于污染较高的传统产业,属于需要重点清洁生产审核的行业,如何挖掘制革企业的清洁生产潜力,是制革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制革企业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特点,论述如何挖掘制革企业的清洁生产潜力,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8.
《印染》2017,(13)
纺织印染企业控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首先要界定温室气体排放的边界范围。通常,采用运营控制权设定的边界会更清晰。在公司控制运营范围边界内,温室气体包括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对于纺织印染企业,最主要的排放源有四类:能源类、运输类、制程类和逸散类。根据纺织印染企业排放源的特性,其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有:用于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系数法、用于化石燃料燃烧的实测碳含量法、用于生产制程碳酸盐化学反应的质量平衡法、印染废水厌氧处理过程C0D去除量计算法,以及外购电力与蒸汽排放系数法。  相似文献   

19.
李戎  王炜  林琳等 《印染》2014,40(20)
温室气体排放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印染行业温室气体减排和控制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介绍了国际上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与规范、低碳评价研究现状,并提出了适合我国印染行业国情的温室气体排放科学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李戎  王炜  林琳等 《印染》2014,40(16)
温室气体排放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印染行业温室气体减排和控制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介绍了国际上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与规范、低碳评价研究现状,并提出了适合我国印染行业国情的温室气体排放科学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