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基于构架/构件的专向领域的应用系统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雅洁  钱钧翘 《信息技术》2003,27(2):11-13,,16
基于构架的软件复用开发是当前软件开发方法的热点之一。从软件复用的角度,通过实际系统的开发,对基于构架/构件的专向领域的应用系统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重点对领域分析、软件构架、构件生产、系统组装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利用代码对构件命名的新思路,提高了系统的动态组装能力。  相似文献   

2.
框架技术和设计模式是设计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是对在特定场景下解决一般设计问题的类和相互通信的对象描述。针对目前大多数商业物流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性低,可复用性差等问题,本文从物流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入框架技术与设计模式并将两者组合应用于该系统,构建了一个具有高可靠性、可复用性和扩展性强的物流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3.
刘培强 《信息技术》2006,30(7):34-37
在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中,可复用性是至关重要的。首先结合一个实例,介绍了Java中常见的不可复用的事件处理方式,然后结合command设计模式与Java语言的反射技术,设计实现了一个可复用的事件处理框架。  相似文献   

4.
徐红  李睿  曾珂  李进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14):45-46,50
利用已有的软件构件来构造新的软件系统,使得用各种技术形成的软构件可以最大程度地进行重用(复用),以减少大量的重复劳动,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构件的可复用性越高、复用越广泛,其复用次数就会越多,价值也越大。本文通过对构件化技术主要思想和方法的分析,运用PowerBuilder所提供的典型的可复用构件PFC,阐述了构件化技术在中国电信本地电信业务计费帐务系统(简称本地计费帐务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软件复用是指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把已经具有的软件的相关知识运用到新软件的开发中,从而降低开发和维护费用,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软件构件是面向软件体系架构的可复用软件模块,是软件复用的重要因素。文章主要研究了这两种技术,旨在为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借助于Windows窗口的对象集技术和Borland C++Builder的通用VCL可视化组件库.采用了基于WindowsNT内核的可视化编程技术研究开发可视化图元软件,给出了多重继承的对象设计与实现方案。由于所研究的图元(组)系统是通用的、面向对象的,与具体的电路及仪器仪表无关,因而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和可复用性。  相似文献   

7.
刘从军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20):123-125
软件设计模式代表了从成功的系统设计中分离出来可复用的优秀设计经验,已成为现代软件系统设计的重要研究对象.在此介绍采用GOF的模板方法模式及采用回溯算法的模板方法模式的设计与实现.该实现使得回溯算法的实现达到了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可插入性三个目标,提高了算法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最后,演示如何使用该设计来解决N皇后问题、排列问题和子集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悦秋  杨玲 《微电子学》1997,27(2):85-89
介绍了一个应用于ICCAD领域中的支持软件复用技术的框轲环境系统ICSRE。该系统采用层次化的知识描述方式,对IC领域中的各种设计软件信息,进行领域知识的综合与抽象、程序化过程的功能结构提取、描述及C语言代码实现的描述,封装成可复用软件元件,并以此构建了可复用库。在此基础上又采用了一种知识推理方式,帮助IC-CAD软件工具或系统的下基层得查询、修改和引用和用的软件元件。此外,还为用户构建可复用软件  相似文献   

9.
目前,软件复用的重点在于设计和运用有较高封装性的组件.首先介绍支持软件复用的、支持设计和实现统一的、多种类型的.NET组件模型的定义;接着介绍各种类型组件的实现方式,包括类设计器和控件工具箱等;分析了采用多种组件模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雷达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所用的成本与时间,提高软件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采用软件复用的思想与技术,在软件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对各个模块进行复用分析,分离差异,提炼出各模块可复用内容,实现了大部分模块的软件复用。通过软件复用技术,缩短了系统开发周期,提升了软件开发效率,保证了软件开发质量,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与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软件框架之于软件等同于人体骨架之于人。通过软件框架,支撑起整个软件过程。文章针对PcB加工与检测设备的特点,从整体的角度分析该类设备的软件框架,设计出基于该类设备特点的通用基础框架。通过该基础框架,能快速建立设备软件原型,能独立实现及测试软件模块,以及能简化硬件变动或者需求变动引起的软件升级。该框架在实际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探讨,认为传统的Sprague DSS开发方法在概念上与现代软件生产的潮流已不相适应,并且导致生成的DSS在维护和扩展性能上的不足。本文提出在DSS开发过程中51入现代基于应用软件框架开发的思想。文中对DSS软件框架的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基于应用软件框架开发的DSS开发流程。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流程保证了开发过程的稳定,生成的DSS具有较好的性能,并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3.
欧阳文  何友  杨志清 《电光与控制》2006,13(1):36-40,44
在机载航电设备综合训练系统的飞行模拟中,雷达模拟器与导航、气象与地理、电子对抗模拟器等构成一个分布式作战仿真系统。采用分布式交互仿真网络为技术平台,研究在一定的气象、地理以及敌方电子对抗等条件下,机载雷达完成目标自动检测、跟踪与电子对抗等任务的综合训练系统设计方法。从结构、硬件与软件3个方面做出了说明。为某型号飞行训练模拟器的研制提供了具体技术方案,工程进展证明了其合理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SoC设计的软硬件协同验证方法学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介绍了软硬件协同验证方法学及其验证流程。在软件方面,采用了一套完整的软件编译调试仿真工具链,它包括处理器的仿真虚拟原型和基本的汇编、链接、调试器;在硬件方面,对软件调试好的应用程序进行RTL仿真、综合,并最终在SoC设计的硬件映像加速器(FPGA)上实现并验证。  相似文献   

15.
组合导航系统中实时多任务的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宁 《导航》2007,43(2):35-40
本文分析了基于实时多任务体系的组合导航系统的软件结构,并根据组合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需求分析,将组合导航系统软件划分为多个具有不同优先级的任务,并在嵌入式操作系统VxWorks上实现了组合导航系统的软件设计。目前项目组已应用这种实时多任务软件结构,显著提高了导航系统软件的可靠性、实时性和运行效率,较好地实现了组合导航系统的导航定位功能。  相似文献   

16.
GLONASS卫星信号仿真器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DSP+FPGA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多通道GLONASS卫星信号的硬件仿真器。简单给出了硬件系统的基本架构,重点叙述了基于此上的软件结构和程序流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设计的GLONASS仿真器信号逼真度高、可编程性强、使用灵活,并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能,为GLONASS接收机的性能检测提供了有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的GMSK调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骞  邵宝杭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9):151-153
GMSK在无线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通信设备半实物仿真器生成的重要信号之一。文中针对仿真器信号源库的构建,在介绍通用通信设备半实物仿真器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GMSK调制的设计,利用Matlab软件仿真了GMSK信号正交分量的生成。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在仿真器通用硬件框架下产生GMSK信号的设计方案。为通信设备半实物仿真器信号源库的构建提供了参考,也为通信设备的仿真和通信电磁环境的模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esents a framework for the design of a haptic-based medical ultrasound training simulator. The proposed simulator is composed of a PHANToM haptic device and a modular software package that allows for visual feedback and kinesthe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an operator and multimodality image databases. The system provides real-time ultrasound images in the same fashion as a typical ultrasound machine, enhanced with corresponding augmented 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CT) and/or MRI images. The proposed training system allows trainees to develop radiology techniques and knowledge of the patient's anatomy with minimum practice on live patients, or in places or at times when radiology devices or patients with rare cases may not be available. Low-level details of the software structure that can be migrated to other similar medical simulators are described. A preliminary human factors study, conducted on the prototype of the developed simulator,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usage of the system for clinical training.   相似文献   

19.
截取过滤器模式对MVC体系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MVC体系结构进行基于J2EE应用框架的Web应用开发时,基于方法调用或嵌套if/else的请求前预处理方法并不能很好地实现代码复用,这就需要结合设计模式实现。文中介绍了MVC软件体系结构和截取过滤器模式.结合实例讨论了如何利用截取过滤器模式来优化MVC架构,给出了一个复用性好、易于配置的授权资源访问认证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