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LZ21-4构造带储盖层综合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对位于辽中凹陷北洼部位的LZ21-4构造带储盖层进行了预测。在东营组上段TU3A,TU3B,TU3C三组反射中解释了4套储盖组合,并分别对TU3B,TU3C反射层中发现的3个单砂体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LZ21-4构造带的TU3C地层中的2砂体储集物性好,且盖层条件也好。在此构造以南的LZ21-1S构造上的TU3C地层中的2砂体也具备良好的油气储集条件。  相似文献   

2.
东濮凹陷在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与下第三系Es13地层发现了高含CO2气层(显示)。通过气源对比分析证实,该凹陷文留构造文33块、文269块Es13中的有机气体是来源于下第三系碎屑岩地层生成的油型气,其CO2则是石炭系—二叠系的煤在二次生烃中伴生的CO2与下古生界奥陶系灰岩高温分解生成的无机CO2混合而成。对东濮凹陷这2类CO2气源岩进行高温模拟实验发现,石炭系—二叠系的煤生气能力是奥陶系灰岩的9倍,煤生成的气体70%~80%为甲烷,少量为CO2;而灰岩所生气中95%以上为CO2气;单位质量的煤与灰岩生成的气体中CO2体积相当,煤是东濮凹陷最重要的气源岩。  相似文献   

3.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δ13C213C3)-C2/C3(mol/mol)关系、“天然气曲线”和天然气C7-重烃三角图对海南福山凹陷天然气的成因和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山凹陷天然气主要为干酪根生烃高峰到湿气阶段的产物;天然气和该区原油同源,都来自流沙港组Ⅱ-Ⅲ型有机质;天然气没有遭受明显的次生变化,受运移效应的影响也较弱;花场地区天然气主要来自白莲次凹,而Hx4井和H3\|4井的天然气可能有来自皇桐次凹的贡献。认为(δ13C213C3)-C2/C3(mol/mol)关系图和“天然气曲线”是研究天然气成因与来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海拉尔盆地是一个多期叠合和多期改造的中生代断陷盆地,由下而上可以划分为下部伸展断陷盆地(T5—T22)、中部走滑拉分盆地(T22—T04)和上部坳陷盆地(T04—地表)3个原型盆地。每一期盆地建造之后都经历了相应的盆地改造过程,分别对应着南屯期末、伊敏期末和晚期(青元岗期后)。盆地的这种多期建造和多期改造特征控制了盆地内油气成藏要素的时空配置关系,因而决定了油气勘探的方向。伸展断陷发育时期,乌尔逊—贝尔凹陷为受NEE和近SN向断裂控制的箕状断陷盆地群,控制了盆地内有效烃源岩的空间分布。中部走滑拉分时期,受近SN向和NEE向断裂控制,形成了乌北、乌南、贝西、贝中4个次洼,控制了乌尔逊—贝尔凹陷区域盖层的空间分布,并与上部坳陷盆地一起控制了下部烃源岩的成熟范围。3期改造作用提供了油气运移的输导体系,并决定了有利构造圈闭的空间分布特征。伊敏期是油气的主要成藏期,在此之前定型并受晚期构造微弱改造的构造圈闭是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伴生气中二氧化碳成因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伴生气中δ13CCO2值为+3.65‰~+11.81‰,重于碳酸盐岩受热分解特征值(0±3‰),是国内发现最重的δ13CCO2值。通过对大庆长垣伴生气及松辽盆地其他地区浅层气中二氧化碳及与其共生甲烷碳同位素判别和数值模拟计算认为,造成长垣伴生气中的δ13CCO2值偏重的原因是CO2被细菌还原;CO2被细菌还原为CH4的过程中,在转化相同比例CO2的情况下,高分馏条件比低分馏条件下剩余CO2的δ13C值变重要快;要使剩余CO2的δ13C值表现出现今特征值,单一有机质热降解来源的CO2需要被细菌还原40%,碳酸盐岩热分解的CO2则只需6%;由于来自有机质热降解的二氧化碳对气藏组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大庆长垣伴生气中CO2应主要来自碳酸盐岩热分解。  相似文献   

6.
根据不同剥蚀量恢复方法的特点和松辽盆地滨北地区实际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滨北地区T5和T4不整合面进行剥蚀量恢复。利用镜质体反射率法和体积平衡-沉积速率法相结合对T5不整合面进行剥蚀量恢复;应用镜质体反射率法、地层趋势分析法和沉积速率法相结合对T4不整合面进行剥蚀量恢复。研究结果表明T5不整合面因经历较长时间的剥蚀,剥蚀量较大,剥蚀量在700~2800m之间;T4不整合面剥蚀量多在200~1000m,在经历剥蚀时间较长的地区和靠近断陷盆地边缘的地区剥蚀量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部幔源CO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幔源CO2气藏的CO2/3He比率在107-1013之间,与幔源气体脱离玄武岩浆时恒定的CO2/3He比率(2×109~7×109)相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形成于中生代的万金塔CO2气藏,具有109~1013的高CO2/3He比率,而新生代以来形成的黄骅、济阳、苏北、三水等地的幔源CO2气藏,均以107-109的低CO2/3He比率为特征。研究表明,幔源气藏CO2/3He比率的形成受到了幔源气体的释放机制的控制。在玄武岩浆喷溢、侵入为幔源气藏的形成提供大量气源的同时,岩浆房中的幔源气体通过深切岩浆房的断裂通道直接释放,对幔源气藏的形成、幔源气体的补给以及气藏CO2/3He比率等地球化学特征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中无机成因CO2气藏的CO2/3He比率特征为气藏的幔源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样品的分析,系统总结了台盆区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天然气烃类组成以湿气为主,部分地区为干气,湿气分布在塔中、满东—英吉苏、英买力—东河塘、哈得逊和解放渠东—吉拉克等地区,在巴楚、轮南—桑塔木等地区既有干气又有湿气;在非烃气体中以N2和CO2为主,巴楚、塔中、满东—英吉苏、东河塘—英买力、哈得逊等地区以中、高N2含量为特征,在和田河和东河塘地区天然气具高CO2含量特征;天然气碳同位素具有中部轻、周边重的分布特征,塔中、东河塘—英买力、哈得逊等地区的天然气δ13C1值小于-40‰,和田河、满东—英吉苏、轮南—吉拉克等地区的天然气δ13C1值大于-40‰,δ13C2值一般大于-30‰。  相似文献   

9.
利用米氏旋回地层学方法对泌阳凹陷古近系与新近系之间区域不整合面的剥蚀量进行了计算。泌阳凹陷古近系\新近系剥蚀量计算可以分为2段:(1)各井各组(段和亚段)选定现有地层的分层和测井曲线数据进入"旋回地层学研究系统"(Version1.0),寻找0.405Ma周期,求最大优势旋回,计算出现有沉积时间;(2)把现有地层沉积时间以外的剥蚀掉的时间,用0.405Ma周期转化为剥蚀厚度。计算结果表明在凹陷的核心地区,仅廖庄组遭到剥蚀,凹陷东南部安棚一带剥蚀量小于100m,向凹陷西、西北以及北部边缘方向逐渐增大,至廖庄组缺失线附近,剥蚀厚度在650m以上。凹陷边缘附近,核桃园组也遭到剥蚀,核桃园组的剥蚀厚度主要介于4.1~666.5m,总剥蚀量在1000m以上。泌阳凹陷已知油田分布于剥蚀厚度大于200m地区。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深层剥蚀量探讨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基于镜质体反射率恢复计算剥蚀量的Dow法及其修正法,对松辽盆地深层主要剥蚀面的剥蚀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除鱼深1井d/s剥蚀量可达1534.7m外,Dow法恢复所得的剥蚀厚度一般小于730m;与Dow法相比,考虑了再埋藏影响的修正法评价所得深层的剥蚀量则高达1100~3000m。初步分析表明,Dow法可能对应着剥蚀量下限值,修正法则可能对应着剥蚀量上限值。  相似文献   

11.
张江涛  吴奎  王冰洁  何京  康琳 《石油学报》2018,39(11):1262-1271
通过对辽东湾坳陷辽西凸起北段5块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和热演化史模拟,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钻井资料,分析了辽西凸起北段新生代的演化过程。辽西凸起北段在新生代整体发生了大规模的隆升和剥蚀,具有分块性和阶段性抬升剥蚀的特征。西块区存在2个剥蚀期,即65.0~45.8 Ma和25.3~18.6 Ma,平均剥蚀厚度分别为1 737 m和1 020 m;东块区的2个剥蚀期为65.0~36.7 Ma和25.1~19.6 Ma,平均剥蚀厚度分别为1765 m和711 m。辽西凸起北段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整体划分为6个阶段,但在东、西块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新生代构造的时空演化差异主要受控于辽西2号断裂和3号断裂的垂向活动时代和强度。辽西凸起北段西块区的锦州25-1油田经历了2期油气成藏,早成藏期为25.4~24.2 Ma,晚成藏期为10.7~4.5 Ma。  相似文献   

12.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剥蚀厚度恢复及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钻井少、勘探程度低的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利用丰富的地震资料,综合地层趋势对比法、泥岩声波时差法及沉积波动分析法,对其关键不整合面剥蚀厚度进行了计算,并在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及平衡剖面恢复的基础上,探讨了盆地充填结构及构造演化过程,结果显示:古新世末-早始新世时期剥蚀作用强,形成T40不整合面,椒江-丽水凹陷斜坡带和凸起带剥蚀量最高,达800~1000 m,福州凹陷较小,主要在200~400 m,而钓北凹陷则介于200~600 m;渐新世末—早中新世形成的T20不整合面剥蚀趋势变化较为平缓,钓北凹陷西斜坡、福州凹陷北部、雁荡低凸起以及椒江-丽水凹陷西斜坡南段剥蚀量较大,在500~600 m,其它区域分布较均匀;古新世,裂陷首先在西部坳陷带发育,形成“东断西超”的箕状结构。始新世,裂陷中心跃迁至东部坳陷带,钓北凹陷形成“双断结构”,西带则开始进入拗陷-反转阶段,随后的渐新世东带也进入拗陷-反转期,但反转作用均并不明显,钓北凹陷逐渐变为西向超覆的箕状盆地。中新世之后,东海陆架盆地自西向东逐步进入区域沉降阶段。  相似文献   

13.
石炭系与下伏地层间不整合是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运动面,反映了该期构造运动的性质、强度和影响范围,代表塔里木盆地一次重要的构造反转事件。利用地震剖面、裂变径迹及镜质体反射率资料恢复的地层剥蚀量表明,剥蚀厚度等值线走向近东西,与盆地挤压反转构造的走向基本一致。塔中和塔北地区遭受强烈的剥蚀,最大剥蚀厚度达1200余米。从其不整合的分布特征来看,这次构造运动亦表现出南北强中部(北部坳陷)弱的特点,在时间上表现出构造抬升自南而北和自西向东的迁移特点。   相似文献   

14.
桂中坳陷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中坳陷上古生界中、下泥盆统以及下石炭统页岩具有良好的生烃及储集条件,但受多期构造运动改造,页岩气保存条件复杂。从宏观和微观分析入手,对该区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进行综合评价,预测其勘探潜力及有利勘探区。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钻井资料、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泥页岩物性分析数据以及构造演化史和埋藏史-热史恢复,从盖层封闭性、断裂和抬升剥蚀作用影响等方面评价了桂中坳陷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结果表明:桂中坳陷中泥盆统泥页岩沉积厚度大(暗色泥页岩厚250~650 m)、分布连续且韧性和微观封闭性较好,可作为页岩气直接和区域盖层;下石炭统虽然分布局限,但韧性和封闭性好,可作为局部盖层;燕山期为研究区主要变形期,大量叠瓦状逆冲断裂和高角度逆冲断层在此时发育,对现今残存的页岩气藏分布格局起着决定性影响,坳陷中、西部遭受的构造改造相对较弱;强烈的剥蚀作用破坏了页岩气的保存,但坳陷中、西部地区剥蚀程度较小。总之,桂中坳陷中、西部的柳江低凸起内天山背斜及西部、马山断凸中部和红渡浅凹中部一带页岩盖层分布稳定且韧性和封闭性较好、遭受的构造破坏较弱、剥蚀厚度较小,为页岩气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利用声波时差资料计算地层剥蚀量的方法原理及其适用条件,认为该方法能够用于计算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以来遭剥蚀地层的厚度.计算结果表明,盆地剥蚀量较大的地区在神木、榆林、佳县等东部地带,剥蚀量可在1400m之上,由东往西剥蚀量逐渐降低,至环县、镇远等盆地西部地区,地层剥蚀量最低,仅在400m左右,反映出鄂尔多斯盆地的后期改造具东部强西部弱、边缘强内部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以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几何学特征为基础,采用盆地反演模拟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解析了柴达木盆地北缘的构造运动学特征。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在中、新生代时期经历了水平伸展、水平挤压和垂直差异升降等几种运动型式。水平伸展运动主要集中在J1-J2,其NE-SW伸展强度西强东弱,最大伸展率和伸展速率分别达1.9%和19.48m/Ma·km。水平挤压运动可以划分为E3、N2和Q三个主要"挤压事件"并控制着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盆地NE-SW的压缩强度具有由西向东递减的特点。垂直差异升降运动具有"幕式"渐进特点,J1、E3、N2和Q为主要沉降期,其中尤以N2的沉降速率最大(182m/Ma),E3的沉降速率次之(38m/Ma),J3-K和E1早期为抬升剥蚀期。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中、新生代沉降作用具有明显的自西向东迁移规律:J1期以西部坳陷沉降为主,E3期以中部坳陷沉降为主,N2期以东部坳陷沉降为主。  相似文献   

17.
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恢复剥蚀量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分析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恢复剥蚀量方法原理及其适用条件,认为该方法能够解决滨北地区嫩江组末期之后地层的剥蚀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嫩江组末期不整合面剥蚀量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绥化凹陷的东1井、东401井所在地区剥蚀量大,向西北方向(东6、东7井方向)上剥蚀量开始变小,明水阶地的双2井剥蚀量相对较大,乾元构造带上的河2、克2井剥蚀量比东1、东401井小得多,到黑鱼泡凹陷剥蚀量又有所增大。10个井点反映的规律是嫩江组末期不整合面剥蚀量“南大北小”,在绥化凹陷呈现“东强西弱”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沉积盆地关键变革期发育的主要不整合及大型古隆起的研究是揭示盆地动力学演化和油气聚集的关键。文中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及野外露头等资料,利用不整合削截点和上超点追踪等方法,揭示了库车-塔北地区中生代主要不整合、古隆起地貌特征及其对盆地动力学演化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库车-塔北地区在中生代经历了二叠纪末、三叠纪末、侏罗纪末和白垩纪末4次关键变革,相应产生了TT,TJ,TK和TE 4个区域性角度不整合,并对盆地的构造古地貌产生了重要影响。二叠纪末的变革主要以研究区中部和西部大型古隆起带的发育为特征,不整合TT围绕构造古隆起分布,最大剥蚀量达1 200 m。三叠纪末的变革致使研究区的古隆起带发生大范围隆升,产生了广泛分布的不整合TJ,其最大剥蚀量为400 m。侏罗纪末的构造变革致使研究区中西部再次隆升,不整合TK发育,最大剥蚀量为500 m。白垩纪末的变革主要以研究区西部温宿古隆起的发育为特征,伴生的不整合TE分布范围较小,剥蚀量最大为300 m。研究区中生代的古隆起地貌可划分为高隆区、斜坡区和坳陷区等3个单元,其中斜坡区发育的不整合三角带是形成有利岩性地层圈闭的重要部位。研究表明中生代经历的4次构造变革与盆地周边发生的4次碰撞造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塔中卡塔克隆起古生界主要不整合面与油气成藏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卡塔克隆起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发育了中奥陶统底面($T^{4}_{7}$)、志留系底面($T^{0}_{7}$)和上泥盆统底面($T^{0}_{6}$)3 个重要不整合面。不整合面类型的组合样式、分布特征和剥蚀趋势的变化控制着该区的油气分布。油气沿着不整合带界面由低处向高处进行大规模和长距离的运移,遇上断裂时则沿着断裂向上运移,并且叠置程度越大,油气聚集的程度就越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T3x)—嘉定组(K1j)钻井岩屑样品镜质体反射率和锆石、磷灰石(U-Th)/He定年分析,建立了该区He年龄—深度/温度动态演化模式,推断出元坝地区磷灰石He封闭温度为95℃左右。元坝地区T3x-K1j中生代地层基本都经历了磷灰石He封闭温度(95℃);所有样品未经历锆石He封闭温度,T3x2-J1z地层部分样品可能经历了约170℃的最高古地温。元坝地区中生代地层在古近纪—新近纪(0.2~36.4 Ma)发生重大冷却抬升剥蚀,剥蚀速率约为109.9m/Ma,K1j及以上地层最大抬升剥蚀厚度约为4000m。系统揭示了该区动态热演化历史,中生代地层最高古地温接近于170~190℃,随后地层发生抬升,古地温下降;在36~176 Ma之间时,古地温在95~170℃之间;在0~36Ma时,现今地温小于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