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由于地表及地下因素复杂,再加上表层静校正、波场复杂及有效信号提取难、速度场复杂以致成像精度低于各方面因素,给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地震燃料处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针对该区低信噪比资料的特点,曾以WGC批处理软件平台上建立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方法技术难以适应勘探开发的需要。为此,1999年在引进的FOCUS交互处理软件的平台上,充分利用FOCUS处理软件灵活方便的交互手段及数据库管理方法,开发了一套较完善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的技术方法,并在实际资料处理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解决该区低信噪比资料处理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思路方法,以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作简要介绍,以推进复杂地表条件下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水平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对川西南地区2009年微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不同激发岩性的子波特性,结合系统激发试验资料,进一步明确了适合该区地震勘探的激发因素,认为:川西南马边地区2009年在地震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激发因素,尤其是根据速度层确定的激发深度,可以提高该区的地震资料信噪比。  相似文献   

3.
桑植-石门区块处于中扬子地块,其中部为湘鄂西褶断带桑植-石门复向斜。该区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和地下地震地质条件复杂,造成地震资料品质较差,致使勘探对地质构造形态刻画不清,难以满足油气勘探的需要。2015年,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地理地质信息勘查分公司结合以往地震采集经验,加大了该区试验及表层调查力度,优化了施工方法,所得资料达到了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目的。并在试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老地震出露和高陡构造的弱信噪比地段进行了分析,所获得的宽线地震采集施工参数及认识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金属矿地震勘探原始数据信噪比低、干扰强、目标层反射信号弱,常规去噪手段处理的地震叠加剖面难以解释的问题;针对金属矿地震数据的特点,采用分频处理技术,叠前处理通过抬升主频后,利用小波变换多尺度和时移性分频段去噪,重构数据;叠后采用小波变换分频处理。通过应用安徽运漕金属矿地震实际数据,提高地震剖面质量,准确识别和定位火成岩侵入接触带。结果表明,金属矿分频处理能提高数据的信噪比和地震资料分辨率,突出了目标层反射信号。  相似文献   

5.
受复杂地震地质条件和过去采集装备及技术手段的限制,潭口地区以往地震资料品质相对较差.该区三维地震资料目标处理的研究重点在于提高信噪比和改善成像效果.本文就这两个问题,在复杂构造叠前精细处理、复杂构造叠前偏移成像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煤田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地震勘探逐步进入复杂地区。由于地表条件复杂,地层倾角较大,使得地震采集干扰严重,处理静校正量大,从而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降低,严重影响资料解释的精度。本文以舒兰煤田为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详实的分析和研究了煤田领域在狭长地堑复杂地区地震资料采集及处理各个环节上采用的方法、手段和措施,最终得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为地震报告的提交提供有利的数据保障,从而达到提高煤田地震勘探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江汉平原海相地震资料静校正问题突出、干扰波发育、信噪比低等特点,研究采用层析静较正,叠前多域去噪,CRS叠加等关键技术提高平原海相资料成像品质,并总结出一套适合江汉平原海相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鄂东南地区属于逆冲推覆地质构造,地震勘探资料信噪比低,叠加成像效果差。针对该地质构造,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优化激发点位设计,应用地质模型炮检点布设模拟技术及加强检波器的耦合埋置工作,以此提高推覆体下伏地层的成像效果;二是采用宽线接收方式,拓宽反射面元和获取更全面的深层地震反射信息,以增加覆盖次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从而获得较高质量的叠加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复杂山地地震资料信噪比和成像的精度是复杂山地地震资料采集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以南方某山地宽线地震采集资料为例,对宽线地震采集资料进行了处理效果分析,采用了观测系统退化的对比分析方法,对比了不同覆盖次数的宽线剖面处理效果。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确定覆盖次数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提出某南方复杂山地覆盖次数应在540次左右的建议,为以后的同类地区进行宽线采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塔里木西部地区老地震资料具有采集年代久、干扰波发育、信噪比低、纵横向速度变化大和构造复杂等特点,给处理和解释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次研究针对低信噪比老地震资料构造成像难的问题,采取了约束层析反演静校正、远偏移距信息(包含小偏移距初至下的有效反射信息和大偏移距的广角反射信息)处理和共反射面元叠加等一系列精细处理技术,特别是通过对远偏移距有效反射信息的精细识别、提取和保留处理,充分利用远偏移距有效信息,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及成像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塔里木地区老地震资料精细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为低信噪比老地震资料的精细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多径衰落信道中,同步技术是保证OFDM系统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已有的定时同步算法在多径衰落信道及低信噪比条件下性能尚不理想。为了改善定时同步的性能,本文在集相关和差分相关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定时同步方法。通过在集相关运算中利用多点相关和在组合算法中选择适当的加权系数,算法利用了两者在不同信噪比下的优点。改进的算法在较高信噪比的条件下不损失性能,在低信噪比环境下也可以准确定时。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对符号定时位置的误判率更低,尤其在低信噪比时。并且,由于算法不依赖频偏估计,不受频偏对符号定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实际环境中语音信号的时频分量普遍存在部分缺失或严重失真的问题,在已知语音先验知识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利用可靠时频分量对缺失数据进行补偿的方法。利用贝叶斯准则,将最优补偿转化为求解后验概率最大化的问题,并利用缺失数据自身的能量信息,给出了一种局部最优补偿的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各种噪声、信噪比环境下,综合性能优于传统的鲁棒语音识别技术;采用缺失信息对补偿进行限定,在低信噪比下鲁棒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IR-UWB脉冲序列的非相干能量检测TOA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中,采用非相干能量检测方法进行TOA估计的方案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在低信噪比时能量检测方法往往很难获得比较精确的估计值.原因是噪声给首达峰值的检测以及TC算法的门限设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提高能量检测方案在低信噪比时的性能,在接收机前端对接收到的脉冲序列执行时间平均处理来抑制噪声对于首达峰值检测和门限设定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多脉冲时间平均处理的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噪声对于能量检测的影响,明显提高了低信噪比时TOA估计的精确度,同时也使门限的设定变的更为简单精确.  相似文献   

14.
TH-PPM UWB(Time Hopping-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Ultra Wide Band)系统利用基于能量比较的TOA(Time of Arrival)估计算法可以提供很高的定位精度,但该算法需要知道准确的信噪比。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多径条件下利用相关器的输出信号进行信噪比估计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估计性能,并且数据量越大,估计的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用F-P标准具实时测量激光波长中的能量及信噪比,提供了实验的图象处理阶段照片及数据处理结果,从能量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针对噪声对图像边缘检测等过程带来的极大干扰严重地影响了图像质量的问题,研究图像中所混有的白噪声对边缘定位精度的影响。采用一维灰度矩法与高斯拟合法这两种亚像素边缘定位法进行比较、分析,分别讨论了两种算法在偏移量不变、不同信噪比情况下,噪声对边缘定位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对受噪声影响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时,采用高斯拟合法能够有效地抑制噪声,提高检测精度,在信噪比SNR≥30dB时的分辨率精度能达到0.02个像素,而一维灰度矩亚像素边缘法无法达到该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为在消除噪声的同时有效保护地震图像线性结构,提出一种改进光流算法与纹理平滑滤波相结合的新方法.首先,利用高斯金字塔多尺度描述方法解决大流速计算问题,提高精度;其次通过设置迭代结果残差的均方根的门限值,减少迭代次数,缩短处理时间;最后,根据地震图像剖面纹理复杂度,结合纹理属性分析,选用不同的模板进行纹理平滑滤波,提高信噪比.经与传统的均值滤波和目前较先进的改进Sobel滤波器以及利用标准化全梯度进行地震图像边界探测的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的保存地震数据的边缘信息,增强地震图像同相轴的连续性,提高信噪比7~10 dB,缩短处理时间2~3分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高斯金字塔多尺度描述与光流算法结合,同时结合纹理平滑滤波构成的综合改进算法,在提高信噪比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原图像的纹理结构和能量,并减少了处理时间,提高了地震资料解释的效率,是目前地震图像纹理分析领域处理效果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对航天测控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将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测量性能。针对连线干涉测量(connected elements interferometer,CEI)因以载波时延为测量量,使其测量精度与载波差分相位估计性能直接相关,且该性能主要受近载频噪声影响这一问题,提出了采用最小二乘法(least mean square,LMS)算法对测控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提高载波差分相位估计精度的思路。首先给出了基于LMS算法的相位估计方案;然后分析了其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将LMS算法应用于CEI测量仿真和同步卫星观测试验中。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表明:LMS算法可提高CEI测量性能,在同样数据处理长度下,滤波处理后载波差分时延估计精度提高了大约1.42倍;或在同样数据情况下,滤波处理可以降低数据的信噪比为6dB。  相似文献   

19.
基于矩阵特征分解的频率及功率谱估计方法中的MUSIC(Multiple Signal C1assification)方法有很高的分辨率,但它的缺陷在于抗噪声性能还有待提高,而且由于是对有限个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导致了误差的存在。在大量反复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几种常用窗函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这种方法先对数据进行加窗,进一步提高了MUSIC方法频率分辨率和抗噪声性能,同时提高了频率估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