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刘艳华 《通信技术》2011,44(12):147-149
扩频码同步是扩频通信系统中特别关键的技术,相位搜索法捕获是扩频码捕获中最基本的方法,硬件实现最简单,在短PN码捕获时有很大的优势.文中在MATLAB平台研究该捕获方法的实现,给出了整个同步过程的仿真模型,各部分的详细参数设置和关键部分的仿真结果.选择长度为31的PN码进行仿真,用5级移位寄存器产生本地PN码序列,不断调整其相位,直到本地PN码与接收的PN码序列初步对齐.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31位PN码的正确捕获.捕获时间与本地PN码和接收PN码之间的相位差有关.  相似文献   

2.
李春霞  王飞雪 《信号处理》2006,22(6):782-786
在扩频接收机中,受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相对运动和时钟频率不稳定等动态因素的影响,接收伪码和本地伪码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频移。本文推导并验证了频移条件下的伪随机码信号相关函数及其均值公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频移对伪随机码信号相关函数的影响,包括主瓣展宽、峰值移位和损耗等现象。本文的结论为高动态接收机伪码同步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扩频通信中,数字扩频接收机是关键设备之一,其时钟同步和载波同步均以数字方式实现,由于本地时钟同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时钟抖动,引起本地载波相位跳变,进而造成接收机性能下降。文章介绍一种改善数字扩频接收机由于时钟调整引起的本地载波相位抖动、波形畸变的方法,建立一个相位补偿模块,置放在数控振荡器内,用以减小相位抖动和波形畸变,从而提高接收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一阶动态条件下伪随机码信号相关函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春霞  王飞雪  郭桂蓉 《电子学报》2007,35(9):1789-1793
在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中,受收发两端的相对运动和时钟频率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接收伪码和本地伪码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码率偏移.本文首次采用对常规伪码相关函积分的方法推导了一阶动态即恒定码率偏移条件下任意长积分时间伪随机码信号相关函数公式,对所得公式进行了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阶动态条件下伪随机码信号相关函数的特征,包括主瓣展宽、峰值移位和损耗等现象.本文结论为高动态接收机伪码同步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将KM 序列用作RAKE型CDMA系统的扩频码.基于一个RAKE接收机模型,分析了CDMA系统性能并提出了适于作RAKE型CDMA系统扩频码的PN序列的特性.接着,分析了KM 序列作RAKE型CDMA系统扩频码的优劣.最后,运用计算机仿真,比较了m序列和KM 序列的互相关特性以及在相干接收机和RAKE接收机下,这两种序列和Gold序列对应的系统平均误码率,从而证实了KM 序列作为扩频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将KM M序列用作RAKE型CDMA系统的扩频码 .基于一个RAKE接收机模型 ,分析了CDMA系统性能并提出了适于作RAKE型CDMA系统扩频码的PN序列的特性 .接着 ,分析了KM M序列作RAKE型CDMA系统扩频码的优劣 .最后 ,运用计算机仿真 ,比较了m序列和KM M序列的互相关特性以及在相干接收机和RAKE接收机下 ,这两种序列和Gold序列对应的系统平均误码率 ,从而证实了KM M序列作为扩频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一种数字化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接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志燕  乔红 《电讯技术》2003,43(5):88-91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无论在军事通信还是民用通信都有广泛的应用。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大规模可编程芯片的数字直接序列扩频接收技术,着重介绍了该数字接收机模型、PN码捕获及PN码同步技术,并且给出了该数字接收机的实际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8.
徐芳  梅晓  李司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6):114-116
PN码同步是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实现正确解调的首要条件,由于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不同所造成的码片相位偏移将影响到传输数据的正确接收,因此根据PN码良好的自相关特性,提出了一种在基带数字信号处理中基于FPGA的能有效锁定发送端和接收端时钟,实现PN码同步的方案。并结合系统框图具体分析了同步捕获和跟踪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法,跟踪模块中涉及到模拟电路部分的也给出了具体的电路设计,最后说明了调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技巧。  相似文献   

9.
使用正交扩频码的同步CDMA系统具有对抗同信道干扰的能力,但是多径传播导致信号失去正交性,互相关值增加。在这些情况下,需要对信道进行估计以提高接收机检测性能。以往的基于子空间的CDMA信道估计算法都是在chip速率采样的基础上得到的,其条件是接收信号满足Nyquist定理且信道是最小相位系统,这些条件在实际情况中是很难满足的。该文提出一种应用于非周期扩频的同步CDMA系统的下行信道的分数阶间隔信道估计的算法。计算机仿真表明了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直扩超宽带系统快速同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江  毕光国 《电路与系统学报》2005,10(3):120-123,139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能量窗的直扩超宽带系统码片同步方法,通过设计具有重复特性的码来提高能量窗的信噪比,从向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得码片同步,并将窗口中的信息作为接收端本地信号与接收信号进行匹配接收,这样可以存未知接收信号相位的情况下有效地接收多径能量,提高接收信噪比。在完成码片同步之后再进一步进行PN码的相位同步,这里以线性搜索为例分析得到超宽带信号总的平均同步时间,并与现有的超宽带同步方案进行了比较,新方案将信号捕获分成两部分完成,大大降低了超宽带信号捕获时间。  相似文献   

11.
定时跟踪是DS-CDMA系统中rake接收的关键技术,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扩频系统能否正常接收。本文首先对扩频系统中定时跟踪原理做出分析,然后重点介绍了PN码的“基于能量窗重心的定时跟踪”算法,并选择了这个算法来实现CDMA2000-1X行链路的PN码定时跟踪。最后,经过在典型城市环境下的现场实测,误帧率达到CDMA2000-1X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定时跟踪是DS-CDMA系统中Rake接收的关键技术,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扩频系统能否正常接收.文中首先对扩频系统中定时跟踪原理做出分析,然后重点介绍了PN码的"基于能量窗重心的定时跟踪"新算法,并选择了这个算法来实现CDMA2000-1x上行链路的PN码定时跟踪.最后,经过在典型城市环境下的现场实测,误帧率达到CDMA2000-1x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码匹配滤波的数字化直扩接收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推导出了一种基于码匹配滤波的数字直扩接收机模型,该方法通过在解扩之前对本地扩频码进行匹配滤波实现对变带宽扩频信号的最佳接收。由于不需直接对输入基带信号进行滤波,而对本地扩频码的滤波又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实现,因此与传统的扩频接收机相比,占用的硬件资源大大减少。文中还提出了一种易于实现的次最佳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次最佳接收机的误码率性能和最佳接收机的误码率性能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N分组编码的DSSS空地通信系统设计方案。发射端将待传输信息每K位一组按二进制编码.不同码组采用不同PN码扩频,接收端用对应的PN码解扩,同时讨论了解扩接收机的PN码同步和自适应门限快速调整。  相似文献   

15.
针对长码直接序列扩频(DSSS)信号的伪随机码(PN)盲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周期长码直接序列扩频信号(PLC DSSS)模型.该模型等同于虚拟多用户短码扩频DS - CDMA系统,采用DS- CDMA的谱范数来估计同步偏移,该算法不需要更多假定限制,利用相关函数二阶矩、特征值分解和模糊酉矩阵方法就可以完成伪码序列的...  相似文献   

16.
裴军  胡正群  胡超 《通信技术》2010,43(5):50-52,55
非相干的包络同步码跟踪环不依赖载波跟踪的相位特性,可以解决在信噪比非常低的条件下的本地扩频码和接收扩频码的码同步,进而完成扩频码的稳定跟踪。根据非相干的包络码跟踪环的原理,利用Verilog设计了一个完整的非相干的包络码跟踪环的电路。在设计过程中利用IP核中的乘法器、IIR滤波器、DDS数字频率合成器,简化设计难度并快速形成设计模块。在采用XilinxISE实现上述关键部分电路的设计基础上,同时利用SynplifyPro对设计模块进行了综合,并在Modelsim6.0中对电路进行了功能波形仿真,证明了设计的可行与合理性。这种解决方案相对常规方法既具有软件验证的灵活性,又具有硬件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直序扩频信号PN码相位的自适应测量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国辉  李思昆 《电子学报》2006,34(7):1325-1328
提出了基于FFT的直序扩频信号PN码相位的自适应测量算法.算法首先利用FFT确定信号的可测性及可有效检测到目标信号的最低采样频率,并计算最低采样频率下信号的PN码相位,然后逐级提高采样频率,用循环卷积法求取各级采样频率下的PN码相位,直至达到测量精度要求.与其他基于FFT的方法相比,该算法可在同等测量精度要求下明显减少计算量,或在计算量相当情况下有效提高测量精度.该算法的主要应用领域为卫星定位信号和直序扩频测距信号PN码相位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18.
李航 《移动通信》2002,26(11):66-69
1 概述 CDMA通信体制与目前常用的FDMA和TDMA不同,它通过采用Hadama矩阵排列算法得到不同的扩频码来区分不同的用户(多址连接)。当发/收两端的扩频码不匹配时,在接收端收到的是噪声;当发/收两端的扩频码相匹配时,接收机通过相关接收可获得相关峰,然后就可以解调出有用的信息来。从理论上来说,全球的CDMA用户可以共享同一时间资源、同一频率资源。例如:中国联通的CDMA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共用CH283信道(前向信道即BS发的频率为:878.49MHz,反向信道即手机发的频率为:833.49MHz)。但实际上,由于互相关性足够好的扩频码数量有限,故在CDMA通信体制中还要用到其他的信道,例如CH384、CH777等等。CDMA通信的理论基础可以用非常著名的Shanon公式来说明:  相似文献   

19.
一、扩频通信概述1.扩频通信的定义扩展频谱通信简称扩频通信,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在发送端,信息信号与伪噪声码序列(PN码序列)进行扩频调制,将信息信号展宽成扩频信号;在接收端,用与发送端相同的且同步的PN码序列对扩频信号予以解扩,并恢复出信息信号。扩频信号与信息信号的带宽比一般为100~1000。2.扩频通信的主要特点扩频通信之所以得以飞速发展,是因为它具有一系列其他传统的通信方式无法与之匹敌的优良性能。抗干扰能力强在扩频通信系统中,接收机的解扩装置和发射机的扩频装置在原理上完全相同,进入信道中的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20.
针对扩频通信系统中的PN码同步问题,在分析扩频码跟踪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同步失锁问题,给出非相干延迟锁定环的计算公式和降低同步失锁误判的方法,并对其进行Matlab仿真及FPGA硬件调试.结果表明:该同步系统能够很好地跟踪接收端PN码的相位变化,失锁电路能够有效工作,并准确判断出同步失锁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