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瑞士威力铭公司W518S加工中心进行了五轴联动加工的UG后置处理设计研究。其具体内容包括:FANUC数控系统五轴联动专用模块程序的特点及相关指令介绍;五轴联动后置处理设置内容介绍;特殊指令的TCL程序语言说明;叶轮等试验零件五轴联动加工等。通过对成熟使用的UG五轴联动后置处理开发的介绍,为其他设备的UG五轴联动后置处理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针对TSNC-A1M系统国产五轴加工中心的特点,建立了双转台结构五轴加工中心回转轴偏置距离的测量方法,将测得的偏置距离用于后置处理定制。并以整体叶轮为例进行了程序编辑、机床建模和加工仿真,在五轴机床上成功进行实际切削,验证了偏置距离测量方法和后置处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WABECOH双转台五轴立式数控机床各轴的运动关系,建立各轴运动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开展机床运动学求解,给出了该五轴机床后置处理的转动角度和坐标变换计算公式。根据转动角度和坐标变换的计算公式,利用C++语言开发了WABECOH五轴数控机床专用后置处理程序,基于所提后置处理方法进行了叶轮类复杂零件的加工仿真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开发的专用后置处理软件生成的数控代码可以满足该机床五轴联动的要求,较好地解决了该类机床的后置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整体叶轮的五轴数控加工工艺,首先在CAD软件Pro/E中建立整体叶轮的三维模型;然后使用CAM软件POWERMILL对整体叶轮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刀具轨迹的生成,并经过后置处理生成可用于实际机床加工的NC文件;最后基于机床仿真软件VERICUT,构建实际机床型号为DMU50V的五轴数控加工中心仿真环境,并模拟实际机床的加工过程,验证了从数控程序的生成到后置处理的正确性,减少了试切零件的误差率,检测到实际加工过程中潜在的各种风险,如机床碰撞、刀具过切或碰撞等,从而达到了优化数控加工程序、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数控机床后置处理能将刀位轨迹转换为机床数控加工程序,其先进程度对零件加工质量和效率有重要影响。目前五轴工具磨床后置处理大都专机专用或另外购买专用后置处理模块。通过对五轴工具磨床的结构类型分析,建立通用五轴工具磨床运动模型,并采用机床运动创成函数将砂轮的位姿转换为机床各轴的运动量,从而得到五轴工具磨床通用后置处理方法,提高了五轴工具磨床后置处理算法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6.
吴雁  张大寨  郑刚 《工具技术》2017,51(7):87-89
叶轮具有结构复杂、数量种类多的特点,重要用途的叶轮一般由可展直纹面和自由曲面构成。这种结构的叶轮具有曲率变化大、流道窄及扭角大等特点,比较难加工。本文以UG NX为平台,对自由曲面叶轮进行造型设计,从工艺参数的确定、到位规划和后置处理,最后在菲迪亚HS664 RT五轴加工中心上进行五轴加工完成零件的试切加工,证实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对东芝BTU-14五轴加工中心结构特性、东芝TOSS999控制系统特性以及五轴联动加工编程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其五轴联动加工的后置处理算法。在该算法基础上,利用VisualC++6.0开发出单独的后置处理程序,将加工刀轨的刀位文件处理生成东芝格式的G代码文件。为了验证后置处理程序的正确性,利用数控仿真软件Vericut 7.0建立机床的仿真模型,对后置处理程序生成的G代码文件进行仿真。最后实际加工了一个测试样件,证明了后置处理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应用UG和VERICUT软件对摇篮式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整体叶轮的加工编程和虚拟仿真,重点介绍了整体叶轮加工的工艺规划,制作后置处理;基于VERICUT建立机床运动学模型、开发控制系统、创建刀具库,搭建虚拟仿真平台.整体叶轮加工过程仿真的实现,为实际加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以NX软件为平台,将整体式分流叶轮作为实例,针对整体式分流叶轮外形结构特点和加工难点进行分析,合理制订了数控加工工艺方案,并利用NX叶轮加工模块进行刀具轨迹的规划,从而生成刀轨文件,并仿真加工验证刀具轨迹的正确性。通过NX PostBuilder模块开发双回转工作台五轴加工中心专用后处理器,生成了整体式分流叶轮NC程序。最后,在VMC-50L五轴数控加工中心完成整体式分流叶轮的实际加工,通过三坐标测量仪检测加工后的叶轮零件完全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研究结果为复杂薄壁叶轮类零件的高速多轴加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DMU50 e Volution双转台五轴属于非正交结构,加工程序的后置处理困难,为了避免五轴机床碰撞事故,在对机床各部件进行测量的基础上,首先利用UG软件对各部件建模;然后将机床三维模型导入VERICUT中,配置机床运动关系,并构建仿真机床;最后对叶轮产品进行了模拟仿真加工,验证了UG后置处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五轴加工中空间刀具半径补偿进行研究。通过对空间刀具半径补偿的原理进行分析,结合BV100五轴加工中心的后置处理算法,得到空间刀具半径补偿向量的计算方法,并基于JAVA平台开发了一款含有空间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专用后置处理软件。最后通过对叶轮的实例加工验证了此补偿算法和软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哈默C40U机床的结构及加工特点,对CAXA制造工程师中的五轴加工后置功能模块进行参数优化设置,使后置生成的加工程序更有针对性,特别是对于哈默C40U五轴联动机床中最重要的工作台旋转、倾斜及刀具进退刀、换刀、定位等复杂动作实现了更加安全地衔接。并利用实例证明,经定制处理后的CAXA制造工程师五轴加工后置处理模块,对哈默C40U双转台机床的加工适应性更好,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在双转台五轴数控机床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机床结构坐标系和CAM加工坐标系的关系,建立其机床加工刀头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推导出该类型机床的后置处理转角计算公式和坐标转换计算公式。根据推导结果,在UG/PostBuilder通用后置处理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选配特定数控系统,设定机床参数、程序和刀轨参数、NC代码格式设置,编制了双转台式五轴数控机床的专用后置处理程序,经实际加工验证可以满足经济型五轴联动后置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五轴后置算法,以Global550机床为例开展了五轴加工中心后置处理研究。应用IMSpost软件编写后处理文件,针对部分特殊代码格式及机床的实际结构、轴系进行设置修改,并通过仿真及加工进行了验证。经检测,加工结果符合图样要求,证明后置处理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15.
王磐  白海清  沈钰 《工具技术》2017,51(7):67-69
根据整体叶轮的几何特点确定叶轮五轴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路线,并通过UG/Post Builder后置处理器生成了NC代码;利用VERICUT数控加工仿真功能建立了五轴数控加工仿真平台,实现了加工过程的仿真、优化和NC代码验证,缩短了叶轮加工的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于Pro/E、UG等通用后置处理器生成的NC代码一般与用户使用的数控机床和系统的要求不符。为了提高自动编程效率,充分发挥加工设备优势,以某机电院研发的BV100双转台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为例,对于AC回转工作台式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结构,系统地推导了其后置处理的相关算法,包括旋转角度的计算、坐标转换以及新刀位点坐标的计算等;通过VB语言,开发了该机床的专用后置处理器,并通过某叶轮的切削加工实验验证了该后置处理器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五轴机床依靠多自由度能够加工复杂形状的零部件的优点使用越来越普通,五轴机床加工零部件过程中,程序的编制绝大多数依靠CAM软件进行后置处理,导入多轴机床实施复杂零件加工。CAM软件进行后置处理过程中都是设定数控机床各轴之间相互正交,本文针对工作台旋转五轴数控机床后置处理算法进行深入研究,推算后置处理算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叶轮零件的结构特点,对其数控加工工艺流程进行了规划,基于UG10.0多叶片加工工序模块对叶轮零件的五轴数控加工进行编程。并基于此在五轴数控机床对叶轮进行加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完善UG软件加工编程相关参数设置,证明使用UG软件对叶轮进行五轴数控编程可以获得可靠的加工程序。  相似文献   

19.
叶轮加工是当今多轴联动数控加工最常见的实例,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零件毛坯形状制定数控加工工艺,使用UG规划了整体叶轮数控刀轨,同时合理控制进退刀,实现了整体叶轮无干涉铣削加工轨迹生成,通过后置处理生成数控程序,并将生成的程序在Vericut中进行数控仿真,最终在VMC-0656e五坐标数控机床上进行实验验证,验证了叶轮数控加工方案及程序的可行性,为复杂产品的造型和数控加工提供了设计思路和方法,也给其它类型叶轮的工艺设计与加工提供了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从UG叶轮加工模块生成刀路,经过后处理生成加工程序,再通过vericut多轴仿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最后在DMU50五轴数控机床实现叶轮加工。使用UG加工的叶轮加工模块,避免了加工过程中刀具碰撞及干涉现象,使得叶轮加工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