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项目的设计实践,探讨基于校园环境中的大型图书馆设计趋势。文章从项目背景、设计理念、景观与交通设计、形体与空间设计以及建筑表皮设计等方面阐述了整个方案的构思,试图在建筑方案创作中将时代性、文化性和地域性相结合,为国内同类型的建筑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辰 《绿色环保建材》2020,(3):77-77,79
BIM技术其相对于传统的二维的建筑设计模式,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信息化、持续性等等多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在复杂形体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其更是能够帮助建筑师将草图转化为数字模型,并精确控制建筑形体、通过参数及数据的形式将复杂形体有理化、规则化,并通过图纸表格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本文以作者在工作中的一个项目—某美术馆为例,尝试了BIM技术在复杂形体的建筑项目中的应用。并且与传统的二维设计方法相比较,其有着各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以海花岛交通枢纽项目和济南历下商务中心为例,详解参数化设计在复杂异形建筑项目的应用,如深化出图、结构定位、立面分格、设计参数导出等,探讨此类项目的形体逻辑和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4.
<正>AC:您现在回忆"凤凰中心"工程,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高继领:"凤凰中心"项目的钢结构深化设计与制造加工,难点可以概括为四种技术:三维建筑形体信息传递的深化设计技术、主次肋制作加工技术、钢拱桥加工制作技术、钢结构安装技术。首先是三维复杂建筑形体的巨量复杂信息处理。这个项目已经完全不能用传统的纸质平面二维施工图纸来传递设计信息。  相似文献   

5.
以某酒庄别墅施工图设计项目为例,论述了多曲面(复杂)形体建筑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影响因素、设计表达、专业配合、细节处理等内容,以求精细的实现施工图设计对建筑施工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晓岸 《住区》2022,(2):101-106
近年来众多复杂形体的建筑在世界各地作为地标建筑建成,其背后是不断成熟的数字设计建造技术为建筑的高完成度提供保障.数字设计建造工作流程是复杂形体建筑设计建造的核心工作,保证了建筑设计数据和模型信息能够准确建立、分享和使用,搭建起设计各阶段之间、设计与建造之间的桥梁,提高复杂形体建筑设计、建造工作的效率和精度,降低建造成本...  相似文献   

7.
从复杂形体建筑的设计方法入手,讨论了数字技术平台的应用以及建筑几何控制体系的构建,并结合成都博物馆项目实例,阐述了数字技术的精细化设计实施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介绍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绍兴体育中心体育场、重庆国际马戏城、珠海歌剧院,听上去就感觉是三个气势恢宏的建筑项目,同时又各自独具一格,不落窠臼。其实,这三个建筑项目都出自一家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院")。"复杂形体、复杂空间、复杂的功能和性能以及高品质要求,是这三个建筑项目的共同点。"北京市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业主对于大型复杂项目的高品质建造要求和紧凑的项目工期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因此搭建更高效的设计平台、组织高效协同设计模式迫在眉睫。BIM设计通过合理化的信息管控逻辑,成为解决多专业设计、缩短设计周期的重要手段。1大型复杂空间的BIM技术应对策略大型复杂空间工程作为建筑设计的永久性课题,其技术难点在于空间尺度大、形体结构复杂、设备管网密集等。同时,多团队协作设计带来的组织管理问题和因工期紧张所导致的技术变更频繁问题,也加大了项目自身的管理难度。大尺度的建筑形体导致建筑空间复杂化、平面差异化,大幅增加了设计难度。BIM设计通过合理规划多专业密集配合流程,制定高  相似文献   

10.
建筑应在满足物质性的基础上,体现其精神性.该史迹陈列馆项目位于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和精神内涵的区域:广州市黄花岗公园,这为建筑精神性的创造提供了契机.设计伊始,从对基地条件的解读切入,形成了建筑的初步形体意向;与此同时,通过对黄花岗公园的史料研读,提炼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设计理念,再以建筑的语言将这一理念物化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11.
基于重庆国际马戏城项目的复杂性和业主的需求,设计团队选择使用BIM技术。对于形体复杂、空间复杂、功能和性能复杂的建筑项目来说,如果没有三维造型和BIM技术的出现,基本上将无法完成。随着项目进程的深入,BIM不仅有技术上的变革,而且是设计方法和项目控制上的革新,它带来的最直观的利益是提高了设计的准确度和预见性,从而提高了业主对设计单位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12.
《门窗》2013,(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不只是单一的立面结构,还是融入了多个方面的复杂工程。建筑形体的不同也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建筑风格善至文化理念。在建筑形体塑造过程中,建筑师不自觉地将艺术、技巧融入其中来表现建筑的空间、节能及文化。本文通过建筑形体塑造中空间、节能、文化的不同表现,来解释建筑形体塑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光影处理是建筑师的重要设计手法。本项目设计注重运用光影来表现其建筑形体特质,光与影的应用为建筑增添了多变的特点。光可以用来塑造建筑形体,加强已有构件的韵律,使得建筑形象变得生动饱满、丰富多彩。阳光进入灰空间形成了有趣的光影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BIM技术在江苏大剧院项目实践中的诸多应用,运用参数驱动的设计方法构建复杂建筑形体,结合结构设计的流程进行方案比选与优化,通过视线、声学、消防性能化等功能性分析,提供观演类建筑的综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凝聚力工程博物馆由建筑大师邢同和领衔创作,设计团队紧抓博物馆"凝聚"的主题,以朴实的设计手法,有效地应对了复杂的基地条件和较短的施工周期;设计始终贯彻"凝聚"的精神,全方位地实现了从形体到细部的理念表达。  相似文献   

16.
邵韦平  陈颖 《世界建筑》2013,(9):96-100
凤凰项目从一个赋有哲理的圆润外形发展到最终高品质地伫立为当下国内复杂形体建筑设计的典型案例,它的呈现基于新兴的数字技术.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建筑设计的思维,使建筑师从更高程度上实现了整体性的建筑设计观;而且基于数字技术为复杂建筑的设计过程提供了一个有别于传统的、更加有效和精确化的设计控制平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区地下图书馆的设计实践,探讨在用地极其紧缺的不利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掘校园地下空间,不仅解决了校园图书馆功能性的要求,同时地景式的建筑样式为校园创造了丰富的交往空间,提出一种集约化的新型地下图书馆的设计构想。文章从项目背景、设计理念、形体与空间设计、建筑表皮设计以及消防疏散等方面阐述了整个方案的构思,力图为国内同类型设计条件下的图书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复杂建筑形体为传统设计技术带来了挑战。目前新兴的建筑数字技术实践大多处于单点突破的探索阶段,由于数字技术碎片化等原因的制约,复杂空间形体常遇到方案无法深化、施工无法把控、建筑作品完成度低等问题。针对复杂建筑设计与建造控制问题,以腾冲民俗展览馆为例,基于Rhino+Revit的数字技术平台,借助Grasshopper、Evolutetools、Dynamo插件,以及C~#、Python等参数化编程语言,着重探讨:复杂形体的高精度控制;数字技术的方案优化、施工图纸输出、多专业协同;数字技术带来的数字化协同工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应对复杂建筑问题的工作流与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任振华  沈晋京 《建筑创作》2011,(11):180-187
在这个复杂性科学兴盛的年代,建筑设计已经深受其影响,拓扑学、分形几何学的成果被用在建筑领域,复杂性科学发现的自然界规律:简单的重复与迭代生成复杂的不可预知的现象和物体,这被建筑领域用来作为复杂形体设计的基本方法,元素与规则生成设计的思想正在深入人心,建筑形体与空间追求动态、随机,从而明确了这种新的设计思潮鲜明的立场。大同市图书馆正是这么一个建筑,形体和空间通过元素与规则生成,设计追求了复杂性的特征。然而,这种追求对于建筑的后期设计和建造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传统的设计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建筑的后期设计要考虑建筑材料的特性、建  相似文献   

20.
概述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造型设计方法,分析技术方法在建筑形体外观及造型上技术应用,并提出符合当前绿色建筑技术理念的造型设计方法,为今后的建筑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