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分析当前黑土区侵蚀沟治理技术措施现状,研究开发新的侵蚀沟治理措施,以此加快推动黑土区侵蚀沟治理。本文通过建立侵蚀沟试验区,分别从沟头、沟底、沟坡几方面的治理措施开展对比观测研究。研究分析了生态防护技术和传统治理技术的治理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对不同治理技术进行了技术分析。结果表明生态防护技术优势明显,可以解决传统侵蚀沟治理措施存在的问题。生态防护技术的诞生顺应了人与自然共生的要求,提升了侵蚀沟工程建设的内涵,括展了侵蚀沟治理措施,生态防护技术也必将成为侵蚀沟防护工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宋晨 《黑龙江水利科技》2022,(1):102-105,125
文章结合以往侵蚀沟治理工程实际的经验及教训,提倡侵蚀沟治理以"随坡就势"为原则,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达到"排水保土"目的,针对常规沟头防护、谷坊、沟坡防护等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工程破坏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建议,尽量将发展沟分段治理成为较平缓的稳定沟.  相似文献   

3.
侵蚀沟通常是由坡面径流冲刷而形成的,从浅沟逐步发展成为侵蚀沟。文章针对昌图县地区侵蚀沟的特征进行了相关分析,着重阐述了侵蚀沟的三大危害,分别为破坏土地资源、危害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危害水土保持,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通过实施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有效治理该地区的侵蚀沟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谈侵蚀沟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蚀是分布最广泛的侵蚀类型,而沟蚀则是水蚀极度发展的表现形式。在侵蚀沟的治理工作中,工程措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要结合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并与小流域经济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
于忠孝  于明 《水利天地》2008,(10):25-26
青冈县地处松嫩平原高平原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属小兴安岭余脉与松嫩平原接壤地带,地势呈低平原岗中低洼地势。1993年,我县进行了一次沟壑调查.沟壑面积达5.8万多亩,侵蚀沟长度510多公里,沟壑密度0.2公里/平方公里。1994年,我县搞了小流域侵蚀沟治理规划.对全县小流域中的侵蚀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踏查规划,本着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和先上后下、先坡后沟、先支后干的治理原则,沿沟壑规划了水保林、谷坊、跌水、塘坝等工程。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拜泉县治理侵蚀沟采取草垡式跌水,取得较好地效果。 草垡跌水优点:一是由于工程都是用活草垡镶护的,草垡成活率高,可形成草封沟,草皮的根可固土防冲,所以能充分发挥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作用,达到稳定沟头、固定沟底,防止侵蚀沟的发展。如新生乡兴安村1981年春在村的东北一条侵蚀沟里,修建了  相似文献   

7.
沟道侵蚀化已成为影响五常市黑土区生态环境和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等因素,侵蚀沟在不断扩张,已危害到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和财产安全,因此沟道侵蚀治理任务刻不容缓。文章以五常市于里村侵蚀沟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对侵蚀沟治理进行探讨,旨在为今后侵蚀沟治理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鲁家街流域侵蚀沟的发育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探讨,提出了侵蚀沟的治理措施和开发利用模式,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侵蚀沟的发育,减少了水土流失,促进了水土保持产业嵒团┮党中⒄拐铰浴  相似文献   

9.
卧牛湖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治理侵蚀沟1条,包括治理侵蚀沟沟头、沟体及岸坡;侵蚀沟沟头建三级台阶式跌水工程一处,沟内设置3座浆砌石谷坊、27座编柳谷坊;在冲沟集雨脊线范围之内沟坡侵蚀破损面及山丘坡侵蚀破损面修建鱼鳞坑,坑内植树,沟底及施工破损面插柳。  相似文献   

10.
黄土丘陵沟壑区吕二沟流域水土流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吕二沟流域水土流失特征和不同治理阶段综合治理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结论认为:该流域土壤侵蚀以重力侵蚀为主,输沙量占全年的68%,坡面细沟侵蚀所产生的输沙量占30%;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十分明显;在丘陵沟壑区,尤其是在陡坡荒地上采用生态修复措施、在沟道修建淤地坝工程,治理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