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超声波在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超声波辅助反胶束(AOT/异辛烷)萃取大豆蛋白,分析和讨论了W0、超声萃取时间、豆粉量对蛋白萃取率的影响,得到大豆蛋白质的最佳萃取条件:W0=27.8,超声萃取时间20min,豆粉量为0.03g/mL,此时的萃取率为87.72%,并对超声波辅助反胶束萃取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超声波对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对大豆蛋白萃取的强化作用.分析了各种因素对蛋白前萃率的影响,并与未使用超声波辅助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超声辅助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蛋白质可提高23%,且萃取时间大为缩短.使用正交实验得到了超声辅助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的最佳前萃工艺为:超声功率270W、W0=20、温度40℃、KC1浓度为0.05mol/L、萃取时间30min、豆粉加入量0.015g/mL、pH值8.0.在此条件下蛋白前萃率为82.08%.  相似文献   

3.
利用超声波辅助反胶束(AOT/异辛烷)萃取红花饼粕蛋白,分析和讨论了W0、超声萃取时间、超声萃取温度、饼粕量对蛋白萃取率的影响,得到红花饼粕蛋白质的最佳萃取条件:W0=27.8,超声萃取时间30 min,最佳萃取温度为40℃,饼粕量为33 mg/mL,此时的萃取率为58.3%,并对超声波辅助反胶束萃取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响应面法比较了微波辅助反胶束萃取和超声波辅助反胶束萃取牡丹籽蛋白工艺。得到微波辅助反胶束萃取牡丹籽蛋白的最佳条件为微波时间10.20 min、微波温度47.66℃、微波功率400 W,此条件下牡丹籽蛋白萃取率为48.22%;超声波辅助反胶束萃取牡丹籽蛋白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60 min、超声温度30℃、料液比1∶50,此条件下牡丹籽蛋白萃取率为84.33%。通过比较牡丹籽蛋白萃取率,得出超声波辅助反胶束萃取牡丹籽蛋白的效果比微波辅助反胶束萃取的效果好。利用反胶束体系萃取牡丹籽蛋白工艺,不仅蛋白质萃取率高、工艺简单,并且避免传统提取过程蛋白质易变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超声波对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蛋白后萃过程的强化作用。分析了各种因素对蛋白后萃率的影响,并与未使用超声波辅助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超声辅助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蛋白质萃取率可提高19.59%,且萃取时间大为缩短。使用响应面试验分析得到了超声辅助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的最佳后萃工艺,并对两种蛋白产品的组分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辅助2种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油脂,分析超声波技术影响反胶束萃取大豆油脂的主要因素,并分析所得油脂的品质与之浸出法进行了对比.经试验研究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lh、超声温度60℃、超声功率300 W、全脂豆粉加入量为0.04 g/mL;2种不同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油脂的萃取率差别不大,AOT反胶束法的前萃率为81.39%,AOT-Tween85反胶束法的前萃率为84.17%.反胶束萃取得到的油脂,酸价及过氧化值比浸出法要低;浸出法、AOT反胶束法、AOT-Tween85反胶束法3种方法提取的大豆油脂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基本相同,色泽、皂化值也基本相同,碘值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选取了AOT/SDS两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形成反胶束体系,讨论了该复配体系用于大豆、鹰嘴豆、葵花籽饼粕蛋白前萃取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增溶水量W.的测定,确定了溶剂异辛烷与助溶剂正辛醇最佳配比为5:1,最佳萃取温度为40℃;讨论了在不同增溶水量W.和植物饼粕加入量对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大豆合理萃取工艺条件温度为40℃、W.为37.6、豆粉加入量为0.07 g/ml,萃取率为87%,鹰嘴豆合理萃取工艺条件为40℃、W_0为32.9、豆粉加入量为0.07 g/mL,萃取率为85.2%.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辅助AOT反胶束体系后萃大豆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超声波辅助反胶束体系(AOT/异辛烷)萃取大豆蛋白的后萃过程,并分析各因素对蛋白后萃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萃取全脂大豆粉中蛋白的最佳后萃工艺条件为:KCl浓度1.0 mol/L、pH值7.0、超声功率为270 W.在此条件下,蛋白质的后萃率为98.91%.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利用反胶束萃取核桃粕中的蛋白质的基础上,添加辅助酶萃取,此方法综合了反胶束与酶法技术的双重特征及优势。试验通过在反胶束体系中添加酶,并调节体系单因素含水量(W0)、缓冲液p H、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条件下测定反胶束对蛋白前萃率的影响,通过主要因素的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参数,在酶添加量为4%、p H10、萃取温度55℃、反胶束含水量W0为18、萃取时间为100 min条件下,蛋白前萃率为83.29%。SDS-PAGE电泳图像直观地呈现出酶法辅助反胶束萃取得到的核桃蛋白亚基条带及含量都普遍较单纯反胶束萃取蛋白的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反萃取花生蛋白,并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主要研究了缓冲溶液pH值、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超声功率、KCl浓度对花生蛋白后萃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后萃工艺条件为:缓冲溶液pH值为9、萃取时间为40 min、萃取温度为45℃、超声功率270 W、KCl浓度为1.5 mol/l,此时蛋白后萃率为82.62%.  相似文献   

11.
反胶束提取法是一种适用于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新技术,在植物蛋白提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反胶束法提取和纯化植物蛋白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反胶束体系的定义以及其提取蛋白质的原理和特点,并比较和总结了反胶束法和传统方法制备的植物蛋白结构和物化性质的差异,讨论了反胶束萃取法对植物蛋白的结构、物化、功能性和应用的影响,提出了反胶束萃取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并根据提取特点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反胶束的特点及其溶解和萃取蛋白质的原理,详述了影响反胶束萃取的主要因素,包括水相的pH值、离子强度和阳离子种类、蛋白质的分子量和浓度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浓度,综述了国内外对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动力学研究进展、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推动力、蛋白质在反胶束中的三种增溶模型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不同反胶束体系对萃取花生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种常用表面活性剂AOT、SDS、CTAB和TritonX-100所形成的反胶束在提取花生蛋白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它们"水池"(Wo)大小、蛋白提取率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所形成反胶束的"水池"大小不同,从而蛋白提取率也不同;不同的表面活剂性的浓度对蛋白提取率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电解质溶液对反胶束萃取花生蛋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KCl、NaCl、LiCl、MgCl2、NaNO3、KNO3、Na2SO4、MgSO4 8种不同的电解质对AOT/正己烷反胶束溶液萃取低温花生粕中花生蛋白的影响,对反胶束的含水量、蛋白质的提取率及通过SDS-PAGE电泳试验对蛋白质的亚基条带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电解质的种类会影响反胶束的含水量;阴离子与阳离子对反胶束溶液萃取大豆蛋白的前萃与后萃都有影响,电解质KCl和NaCl溶液所提取的蛋白质得率较高,分别为54.22%和50.19%;不同的电解质可以影响所得蛋白的亚基组成,可以用来分离不同的蛋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含酶反胶束萃取花生蛋白的传质过程,分析了反胶束萃取花生蛋白的传质步骤并选取模型,考察了搅拌速率、萃取温度、花生颗粒粒径、固液比和酶与底物浓度比([E]/[S])等因素对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提高萃取温度、减小花生颗粒粒径、增加固液比均有利于提高花生蛋白的萃取率,酶与底物浓度比为40000 U/g时萃取效果最佳,改变搅拌速率对萃取结果影响不大。结合阿伦尼乌斯方程计算得出花生蛋白萃取过程的表观活化能是9.64 kJ/mol,综合结果判定萃取过程的控制步骤为花生蛋白从颗粒内部扩散至颗粒表面的内扩散控制,属于一级反应,建立宏观传质模型,通过模型验证得出模型与实际萃取过程较为吻合,试验结果对含酶反胶束萃取花生蛋白传质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由AOT(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异辛烷-KCl缓冲液组成的反胶束体系,联合酶解技术提取小麦胚芽蛋白。探索了酶与底物浓度比、时间、缓冲液pH、温度四个因素对蛋白质前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辅助反胶束萃取蛋白是可行的,可以显著提高前萃率,最佳酶与底物浓度比为0.23AU/gPro、时间8h、缓冲液pH8.10、温度60℃。  相似文献   

17.
不同反胶束体系提取大豆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反胶束技术是一种新的生物技术,是表面活性剂在非极性溶剂中形成的与正胶束结构相反的含水聚集体。本文对四种常用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反胶束在提取大豆蛋白质方面进行了研究,首次对它们“水池”(ω0)大小、蛋白质提取率及通过SDS-PAGE电泳实验对蛋白质的亚基条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The surfac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walnut protein obtained through aqueous buffer and bis(2‐ethylhexyl) sodium sulfosuccinate (AOT) reverse micelles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surfaces were characterised by XPS to monitor surface composition. The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C 1s, N 1s and O 1s peaks were provided precisely. By comparison with walnut protein surface from aqueous buffer, XP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O atomic percentage of walnut protein powder surface from AOT reverse micelles was higher, but the C and N atomic percentages were lower. The N/C ratio of the walnut protein powders using two extraction methods was similar, whil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tained in the O/N. The obtain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verse micelles could affect the C, O and N components on the surface of walnut protein powder. Protein microstructure after reverse micelle treatment showed many crystals.  相似文献   

19.
以副产品小麦胚芽为原料,用反胶束法研究了小麦胚芽蛋白的提取条件,包括前萃和后萃。前萃由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璜酸钠(AOT)-异辛烷-氯化钾缓冲溶液组成的反胶束体系从小麦胚芽中提取蛋白;后萃先回收异辛烷,少量KCl的缓冲溶液溶解剩余的固形物,最后用丙酮沉淀得小麦胚芽蛋白。通过单因素实验,考查了AOT浓度、萃取时间、加入小麦胚芽粉量、温度、KCl浓度、缓冲溶液pH、W/O对小麦胚芽蛋白前萃率的影响以及KCI浓度、缓冲液pH、缓冲液加入量对小麦胚芽蛋白后萃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