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随着塑料模具加工行业兴起,对宽台面型平面磨床的需求日益增加,它的开发和生产前景十分看好。从国际潮流看,大规格卧轴矩台平面磨床采用磨头移动式多,而我厂生产的MK7163卧轴矩台数控平面磨床却打破了常规,采用了拖板移动式,并取得了成功,这得归功于设计、加工工艺上的合理性。一、卧轴矩白平面磨床结构布局概况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的总体布局型式主要有三种:磨头移动式、立柱移动式、拖板移动式。这几种布局型式各有特点,国内外生产厂家根据机床大小、使用习惯、制造工艺选用。磨头移动式: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磨削范围广…  相似文献   

2.
我厂广大职工,在厂党总支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团结战斗,以较短的时间,在原有M7132A型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的基础上作了改进设计,并经制造成功,鉴定合格。该机床在原有的M7132A型卧轴矩台平面磨床上增加了自动进给;零位修正;可控硅充磁、调磁、退磁装置;改进了磨头升降机构及液压操纵箱等部分,机床操作方便,外形美观。该机床的几何精度按1974年10月新制定的“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精度标准”草案制造验收,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此机床适用于工具车间、机修车间,小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来源卧轴矩台平面磨床如以实现横向运动的方式来区分,可分为三大类:1.工作台移动型(十字工作台型)卧轴矩台平面磨床。2.立柱移动型卧轴短台于面磨床。3.磨头移动型卧轴短台平面磨床。用以往的观念来分析上述三类,可以认为如下:工作台移动型立柱移动型磨头移动型横向精度高→低结构复杂性复杂→简单制造成本高对→低所谓横向精度即磨头横向移动对工作台面平行度,该项精度在三大类中磨头移动型最差,所以造成这问题的原因在于该类磨床磨头横向移动时其相对于立柱或者说相对于机床是一个变化力矩。有的磨头移动型平面磨床虽…  相似文献   

4.
MG7132A型高精度卧轴矩台平面磨床(图1)是杭州机床厂1983年的新产品,该机床列入国家经委和机械工业部1981年重点产品开发项目。开发这一平面磨床的主要目的是把我国高精度平面磨床磨出工件的表面对基面的平行度精度从原来的1000:0.005 mm提高到1000:0.003mm。 1984年3月对该机床作了技术鉴定,先后进行了七十四个项目的检验,检验结果证明机床精度性能均能达到国际标准化组织IS01986~1974“卧轴矩台平面磨床检验条件——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精度标准GB/T4022—1983《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精度》实施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该项标准对我国卧轴矩台平面磨床制造厂和用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使我国卧轴矩台平面磨床产品的质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GB/T4022是参照ISO1986:1974《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精度检验》制定的,而ISO1986标准已在1985年和2001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对标准的技术内容先后做了一些修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显得日益重要。因此应对标龄超长的GB/T4022进行修订,使其适应当前平面磨床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6.
HZ-K1610型龙门式卧轴矩台数控平面磨床是我厂自行设计开发的大型平面磨床,(见图1)也是我国首次推出的龙门式数控平面磨床,是一种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先进加工设备,它的开发成功,填补了我国数控大型平面磨床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由西安第三机床厂制造的MX7132型卧轴矩台平面磨床是原M7130平面磨床的更新换代产品,是西安第三机床厂与陕西机械学院共同研究设计方案,由西安第三机床厂进行结构设计与制造的新产品(封二)。该机床适用于机械制造行业的中、小批量生产车间,及其它行  相似文献   

8.
一、MGK7120型高精度数控卧轴矩台平面磨床M0K7120型高精度数控卧轴短台平面磨床是新一代高精度平面磨床,该机列入浙江省计委经委新产品开发项目,也是磨床行业“八五“期间重点新产品。MG系列高精度平面磨床过去虽有批量生产,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对这类高精度机床的需求。但是,近年来由于贯彻“JB4096历高精度卧轴短台平面磨床精度标准”,使原有产品在某些项目上如在工作台面横向移动对工作台面的平行度就难以达到标准要求。此外,原有产品在结构、性能、控制技术等方面都显得落后,已不再能满足用户要求了。为此开发新一代高…  相似文献   

9.
在第四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平面磨床和导轨磨床类展品只有2台,一台是山东威海华东数控有限公司SG-4080AHD型卧轴矩台平面磨床,另一台是上海重型机床厂的MS5212龙门导轨磨床,现对这两台机床作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0.
运用Pro/Engineer三维软件对卧轴矩台平面磨床进行了精确三维建模,并应用Pro/Engineer的子模块Pro/Mechanica模拟了平面磨床的实际工况,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预测了由平面磨床刚度不足而引起的加工误差量的大小,并为今后改进及优化其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树脂混凝土在大型数控龙门平面磨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改善某大型数控龙门式平面磨床的动态性能,对该平面磨床整机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和复特征值分析,重点分析了该机床的前十阶固有频率、模态阻尼比以及振型,通过对各阶振型的分析,找出了机床动态特性薄弱部件——立柱。针对性地设计了2种浇注树脂混凝土结构的立柱,并再次对新设计的浇注树脂混凝土结构立柱的整机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和复特征值分析,从计算出的结果看。动态特性效果改善明显。所做工作对机床结构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铸造和焊接技术,一直是制造机床结构零件(如:箱体、床身、立柱等)的传统方法。粘结技术很早就已经成功地用于飞机结构的生产中,近年来,不少研究工作都试图将环氧树脂的粘结技术,用于机床结构零件的生产中。一台小型卧式铣床,其基座、立柱、横臂和立柱中的变速箱,就是由钢板及型材用环氧树脂粘结而成的。通过动态激振试验和颤振切削试验,与另一台规格、设计参数完全一样的普通铸造结构铣床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粘结结构铣床,在颤振发生时的金属切除率,要大于普通铸造结构铣床。本文还对动态试验技术的可靠性以及两种颤振切削试验的方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novolac phenolic resin matrix composites reinforced with three kinds of carbonaceous fibers was studied in sliding contact against cast iron. Slow pyrolysis was used to obtain carbonaceous fibers from Colombian plantain fiber bundles (crops residues from Urabá region). After the carbonization process the samples were heated up to either 1200 or 1400 °C ensuring that many morphological aspects of the natural fibers were retained. Then, novolac phenolic resin with HMTA as curing agent and the carbonaceous fibers were used to obtain a composite material by compression molding process. Samples with different type and volume fraction of carbonaceous fibers were prepared and tested in sliding contact against cast iron in a pin-on-disc wear testing machine. At the end of the tests, the worn surfaces and the debris were analyzed by SEM.A decrease in both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wear of composites was observed with the increase in fiber volume fraction, which was associated to a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detachment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 from the worn surface. Under the tested conditions, this material remains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composite and the cast iron and helps reduce the shear resistance of the interface. On the other hand, surface fatigue and adhesion wear was identified as the dominant wear mechanism of the phenolic resin matrix.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种脉冲增压毛细管柱 ,用于锂的分离富集。其原理类似于高效液相色谱 ,但使用钢瓶气为动力脉冲驱动液相在固定相中流动。使用粒度很细的固定相材料 ,惰性气体和液相脉冲交替通过固定相 ,使固定相的死体积减小到最低程度 ,从而获得很高的分离富集系数。试验了一种无机固定相材料和树脂材料用于锂的分离富集。结果表明 :无机材料能高效富集锂 ,但选择性较差、本底杂质较多 ;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效果好、本底低 ,能从镁、钙等大多数离子中很好地将锂分离 ,几乎没有拖尾现象 ,回收率达到 97% ,分离纯度高。分离后 ,用 ICP-MS测定锂同位素的比值 ,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密度。用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D-ICP-MS)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锂 ,结果相对标准偏差 sr<3%。方法检出限低 ,精密度高 ,分析速度快 ,是测定锂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汽车转向柱套管的形状、材料以及力学性能、工艺要求进行了分析。在有限元分析模拟的基础上,对汽车转向柱套管加工的模具进行设计,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提出采用液压驱动进行加工,设计开发了汽车转向柱套管的液压加工设备。  相似文献   

16.
金属发泡橡胶复合密封板材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压成型工艺,成功研制了一种高品质金属发泡橡胶复合密封板材,该密封板材具有优异的压缩回弹性能、极好的抗蠕变松弛性能,以及与密封面极好的配合性和长期耐压密封性能,可广泛替代软木橡胶、橡胶、抄取密封材料等应用于机动车、工业缝纫机、仪器仪表、玻璃钢管道等的密封要求.  相似文献   

17.
人造花岗岩是一种用于机床、测量仪器等设备基础件的高性能新型复合材料,它以天然花岗岩石料为骨料,用环氧树脂作粘接剂,并适当增加填料、稀释剂等,通过固化作用聚合而成。在对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基础上,介绍了自行研制的人造花岗岩材料组成、制备工艺及其性能测试情况,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8.
立柱是机床基本的零部件之一,其静动态特性对机床整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为保证机床的静动态特性及工件的加工精度,运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和Ansys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时立柱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根据仿真分析结果,针对立柱的薄弱环节进行相应的结构改进优化,并对改进后的立柱进行静动特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立柱的变形量减少了7.6%,一阶模态频率提高了27.4%,同时质量减小了26kg,静动态特性得到了明显提高。为数控机床静动态性能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Y31200C立式滚齿机的后立柱通过中心架为轴类零件定位,一些中间齿轮轴无法在此类滚齿机上加工。根据该机床后立柱的结构特点,分析和设计了附加顶尖,并应用于实际加工。通过实施该方案,扩大了Y31200C机床的加工范围,成功的解决部分中间齿轮轴的滚齿加工的问题,并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20.
单向C/E复合材料磨削制孔温度场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碳纤维/树脂(Carbon/epoxy,C/E)复合材料制孔过程中,利用"以磨代钻"刀具的制孔质量较高,但由于树脂基体的热力学性能较差,温度场的分布对加工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为研究磨削制孔过程中切削温度场的分布,在对材料热物理特性均匀化处理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三维制孔温度场模型,并利用试验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所建模型计算所得加工过程中材料的温升情况、制孔出口温度的最大值以及出口温度场的分布均与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及可信性。同时,出口温度场的分布呈椭圆形且椭圆的长轴与纤维方向一致。磨削制孔过程中温度场的研究,对确定磨削制孔过程中切削温度对加工缺陷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为C/E复合材料"以磨代钻"制孔新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