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敏 《江苏锅炉》2006,(2):15-16
过热蒸汽温度是锅炉的一个重要参数,对每一台锅炉都有一个严格要求的过热汽温,其误差范围一般都在10℃之内,因为它的大小直接影响汽机的安全和经济。过热汽温与锅炉燃用燃料性质关系很大,为一种燃料设计的锅炉,换了一种燃料,汽温往往就不能满足要求。过热汽温与锅炉负荷也有很大关系,随着负荷的降低,过热汽温一般也降低,为了保证低负荷的汽温,在满负荷就必须对汽温进行调节,即必须用某种方法降低汽温。过热汽温还与运行时运行工况的控制有关,例如与炉膛温度、过剩空气的大小有关。煤粉炉与火焰中心位置有关。循环流化床锅炉与物料的循环量有关。因此对已知锅炉还可以控制运行参数来控制汽温。  相似文献   

2.
黄台电厂6号锅炉汽温偏低的原因在于炉膛吸热量偏大,过热器吸热量不足。由于低温过热器在过热器中逆传热模式,所以增加其换热面积可有效地增加过热器吸热量,提高锅炉汽温。汽温改造实践证明,该炉增加低温过热器受热面积327m^2,提高汽温20℃,达到了预期的汽温改造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火电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的难点和要求,常规串级控制系统无法达到良好控制效果,尤其在大范围变负荷过程中很难控制汽温动态偏差在要求范围内。分析了基于机理模型的双回路汽温控制原理和控制参数整定方法,并对控制方案进行优化。应用于某300 MW CFB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结果表明其稳态和动态控制品质良好,并能适应机组大范围变负荷需要。由于控制方案能够灵活配置汽温控制中惰性区传递函数时间常数和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增益调整,因此在工程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4.
主汽超温是中小容量电站锅炉经常出现的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和冷态试验,提出了一种应用复合式减温技术对35 t/h 电站锅炉减温器进行改造的新方法,成功解决了主汽超温问题。此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效果显著,为解决中小容量电站锅炉主汽超温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汽包锅炉启动过程中的低负荷阶段汽温上升快、汽压上升慢的原因,提出了通过弱化过热器、再热器管外对流换热;强化过热器、再热器管内对流冷却,实现对汽温的综合控制等有效控制汽沮的具体技术措施,解决了启动过程中过热器、再热器受热面的超温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型国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汽温自适应串级控制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国产循环流化床锅炉汽温被控对象的高阶、滞后、变参数特性,应用全系数自适应控制理论,提出一种汽温自适应串级控制系统。该系统有效地克服了被控对象高阶、滞后、变参数特性对汽温带来的不良影响,系统简单、实用.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现场运行收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图5表2参2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哈尔滨热电厂锅炉汽温偏低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改造方案。试验证明:改后过热汽温满足运行要求并有减温水投入。  相似文献   

8.
根据实际运行数据研究了超超临界锅炉的汽温偏差变化规律和影响汽温偏差的特殊因素。指出特殊因素为:在湿态向干态转变和跨越临界点时工质热物理特性变化大;过热器系统的蒸汽流程延长、汽温偏差的累积效应增大;水煤比变化等;必须注意单侧减温水量过大,将加剧流量偏差,甚至引发临界流,进而扩大汽温偏差。实例反映的汽温偏差变化趋势为:超临界锅炉在低负荷运行阶段汽温偏差最大;在临界压力附近,汽温偏差被放大;在90%负荷以上过热器出口汽温偏差可以控制在低于5℃的设计值。对于制造、安装和焊接等工艺质量引起的超温爆管或流量偏差更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对流过热器与再热器的汽温偏差对烟温偏差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型电站锅炉中,烟道内烟温偏差是影响过热器与再热器系统汽温偏差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在设计与运行过程中颇受关注。该文从理论上建立了对流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出口汽温偏差与其进口烟温偏差之间的关系,据此分析了汽温偏差对烟温偏差的敏感性以及减小过热吕与再热器系统汽温偏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谢高 《锅炉制造》2013,(6):9-13
大型汽包锅炉影响汽温因素复杂,调节和控制不当不但将会导致超温或低温的汽温异常,还可能导致超负荷等异常.本文对某厂国产600 MW机组一起磨煤机正常切换工作导致机组超负荷的异常事件进行详尽分析,进而对大型汽包锅炉的汽温影响因素和汽温控制策略提出探讨,为大型汽包锅炉的汽温调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首次提出了大型锅炉汽温控制方程的概念和具体型式,对于汽温控制方程在锅炉设计、运行分析、节能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电站锅炉汽温问题的现状及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述了电站锅炉目前存在的有关汽温方面的若干问题,以及国内在汽温方面的研究情况,提出了今后汽温方面试验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赵玮 《余热锅炉》2006,(2):42-45
针对链条炉主汽温控制对象滞后较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的模糊控制算法。采用该算法的主汽温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品质和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四角切圆燃烧无烟煤锅炉产生烟温偏差较大的原因,针对无烟煤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由于烟温偏差引起的汽温偏差。文章在对近期某台125MW中间再热超高压机组燃用无烟煤锅炉的两次改造和性能实验的基础上,对解决无烟煤锅炉的烟温偏差和汽温偏差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解决办法,对无烟煤锅炉的再热器和尾部受热面布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发电厂影响锅炉汽温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调整汽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型火电机组主汽温对象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非线性、时变性的特点,采用常规PID串级控制主汽温效果欠佳,提出了面向对象的主汽温控制策略,及汽温对象由扰动通道类、调节通道类及任务处理类三大类子对象组成.以工程实例证明了任务处理类子对象算法对汽温变化的可控性.实践表明:新型控制算法具有较好的控制品质和鲁棒性,且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实现了控制过程的零手动、零超温和高品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世界首台1 000 MW二次再热示范机组锅炉汽温偏差产生的原因,提出由于炉膛出口强风环的存在以及燃烧调整不当,塔式锅炉炉膛出口存在烟温偏差的问题,并导致了汽温偏差的产生。通过实践证明,合理的燃烧调整及AGP燃尽风反切可以很好地消除汽温偏差。对于同型机组燃烧调整及消除汽温偏差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动力工程学报》2017,(12):977-982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主汽温具有大惯性、非线性和动态特性随工况变化而难以精确建模的特点,基于自抗扰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主汽温自抗扰控制方案.通过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主汽温对象的动态不确定性和外扰进行实时估计,利用该估计量对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器的输出量进行补偿,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主汽温的精确控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能很好地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主汽温对象动态特性随锅炉负荷变化的难题,可以有效克服主汽温对象的大惯性和非线性;相比于常规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案,所提控制方案显著改善了主汽温对象的调节品质.  相似文献   

19.
对火电厂主汽温控制系统来说,减温器导前区和惰性区的不同响应特性会导致主汽温波动大,进而影响到机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作为能够快速反映炉膛燃烧状况的辐射能信号,将其引入到主汽温控制回路中,能够减少主汽温在惰性区的滞后,提高主蒸汽温度的控制品质。在某电厂48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试验运行表明,改进后的主汽温控制系统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樊泉桂 《动力工程》2007,27(3):332-335
研究了国内2类不同型式的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的中间点温度控制、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的汽温特性、各受热面的吸热比例和煤质变化对水煤比控制的影响等问题.结果表明:蒸汽参数基本相同的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虽然采用了不同的水冷壁结构形式、不同的受热面布置以及不同的汽温调节方式,但反映运行特性的关键技术参数的控制值基本相同;过热汽温变化特性主要表现为辐射特性;再热汽温特性主要表现为对流特性;水冷壁吸热变化对中间点温度和汽温控制起主导作用;分隔屏对汽温特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