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1 毫秒
1.
文章从感应测井线圈系的设计原则出发,结合高分辨率感应测井仪的研制,设计了高分辨率双感应测井仪的线圈系结构.从理论上研究和设计了线圈系的参数结构,并分析了线圈系的探测特性,使测井仪器有足够深的径向探测深度和较好的分层能力.  相似文献   

2.
朱军  李西钢 《石油仪器》1995,9(4):225-229
感应测井仪是反映井周围附近地层电阻率特性的一种横向测井设备,而其线圈系是反映该仪器性能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定量计算,对国外几种新型感应测井仪的线圈系的探测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3.
王汝泉 《石油仪器》2004,18(2):11-13,24
常规双感应测井仪传感器存在不能兼顾径向探测深度和纵向分辨率且结构复杂的缺点。文章介绍了一种全对称结构线圈系,对称分布的发射和接收线圈参数相同,保证了线圈系的纵向响应完全对称。计算出了其深/中感应线圈系的纵向、横向几何因子曲线和空间频域响应曲线,并以此为基础对其响应特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线圈系结构简单,技术指标优良,可以兼有较大的径向探测深度和较高的纵向分辨率。  相似文献   

4.
设计优良的组合型感应测井仪与常规感应测井仪不同之处在于它能测量一组完整的数据。在这整套数据中,属于要研究的地层体积的所有有用信息,是利用感应测井原理,通过间距合适的多个分阵列和全范围的工作频率测得的。该组合测井仪测量的数据可以各种方式进行处理,给出具有预期特性的测井曲线,如探测深、垂向分辨率好。此外,如果数据完整,可用来合成其他感就测井仪响应,如常规的深和中等感应线圈系的响应。当需要阵列型测井仪的先进特性时迪种能力就是项优点;不过,还需与常规测井仪测的其他井的测井曲线对比。该组合测井仪还拥有相当量的多余信息,以供自检,并替代因部分测井仪损坏而漏测的数据。为了证实该测井仪所采集的数据中具有多余信息,我们提供了二.个实例。利用该测井仪测的其他测量值可以合成检波器元件之一的响应。为了实时处理,选择一种滤波法进行合成。该方法通过组合阵列感应测量合成常规测井仪的响应。为确保相同的视电导率读数,对解法进行优化,以使合成测井曲线的等效几何因子与我们要模拟的测井仪的因子相同。采用二次程序编制法得出最佳滤波器系数。在优化过程中,将误差传播考虑进去,因而处理后的测井曲线的噪声影响就不会有大于输入的测井曲线的噪声级。用一维和二维数值模型进行了广泛检验,确保处理质量。本文提供了一个油田测井曲线实例,在同一口井用阵列感应测井仪和常规感应测井仪进行测井,以说明该测井仪聚焦的灵活壮和数据处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阵列感应测井仪刻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阵列感应测井仪刻度原理,导出阵列感应测井仪电导率与刻度环串接电阻阻抗之间的关系,采用复系数电压信号刻度法,选用3种直径的刻度环在各子阵列相应的刻度点能对各子阵列进行刻度得到刻度增益值.给出了在半空间测量阵列感应测井仪线圈系误差的校正图版,介绍了仪器的刻度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确的刻度是阵列感应测井仪测量的关键。在阵列感应测井仪刻度理论的基础上,在半空间刻度环境下,理论计算并且分析了阵列感应的视电导率,通过与实际测量对比,进而得到刻度环境的大地电导率。利用大地电导率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线圈系误差。  相似文献   

7.
从定解问题出发,建立了多层径向阶跃媒质模型中的同轴交流环的严格求解公式,该公式可用于计算感应测井和电磁波传播测井等线圈系测井仪在径向分层媒质的模型井中的理论响应和用于分析任何芯棒线圈系的禹应特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感应测井仪器开发周期,解决当前仪器开发中存在的缺陷, 提出了感应测井仪器线圈系设计的新方法.以感应测井理论和信息分辨率理论为基础,采用C 语言在Windows系统下开发了一套设计感应测井仪线圈系的辅助设计软件--WLTCAD.WLTCAD可用于快速计算线圈系的一维和二维几何因子,实时评价径向探测深度及纵向分辨率.  相似文献   

9.
DIL5520双感应—八侧向数字测井仪是在1503XB双感应—八侧向测井仪的基础上,吸收了1507感应测井仪的先进电路,采用现代厚膜电路技术使电路模块化,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采用了数字信号传输,增强了组合测井能力和减少了传输干扰;采用了先进的线圈系制做工艺,提高了线圈系的稳定性和灵敏度。从而提高了仪器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MIT阵列感应测井仪器的线圈系结构、工作原理、刻度方法、适应范围及其在长庆油田的应用。阵列感应测井仪具有纵向分辨率高、分辨率统一、径向探测深度大等特点,在裸眼井中能准确反映地层真电阻率、水层特征并能快速识别油气层。  相似文献   

11.
阵列感应测井成象仪的线圈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增 《测井技术》1993,17(4):245-251
阵列感应测井成象仪线圈系的设计不同于传统感应测井仪,它由一个公用发射线圈和若干个接收线圈组成。根据电磁学基本定律对接收线圈的电压进行数学处理来完成聚焦,可以获得不同探测深度和分辨率的多条曲线。  相似文献   

12.
高效曾:阵列感应成象测井响应的探讨,测井技术,1996(4)20,271~276。阵列感应成象测井响应曲线是基于AIT来集的28条电导率曲线,经井眼校正并利用软件合成一组五条曲线。这五条曲线垂直分辨率一致,探测深度逐渐递增。每条感应响应曲线都是井深(Z)和径向距离(r)的函数。在应用二维反褶积把阵列信号合成测井曲线的信号处理之前,应用井眼校正后的阵列电导率完成相互间的对比。本文给出阵列感应成象测井响应的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超深探测随钻电磁波测井地质信号的过界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层状各向异性介质多分量电磁波测井解析解,对PeriScope轴向发射–倾斜接收线圈系、DWPR双斜线圈系以及GeoSphere对称测量模式3种结构的地质信号,在超深探测随钻电磁波测井的低频、长源距条件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了3种结构地质信号的过界面响应特征、探测深度以及各向异性的影响,探讨了其在超深探测中的适用性。研究得知,3种结构的地质信号均可指示地层界面及其方位,且长源距、高频下响应的非单调性明显,其中DWPR双斜地质信号的单调性最强;电阻率比100∶1地层模型下,GeoSphere地质信号具有更大的探测深度,DWPR双斜线圈系地质信号次之;DWPR双斜线圈系的幅度比地质信号不受地层各向异性的影响,其余地质信号均受地层各向异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低频率、加大源距可有效增强地质信号探测深度,降低频率、减小源距有利于地质信号对地层界面响应的单调性,各向异性对绝大部分地质信号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二元可燃混合液体自燃点变化规律并对混合液体自燃点进行预测,采用AITTA 551 自燃点测试仪对不同组分和配比的168组二元可燃混合液体的自燃点进行了测定。根据基团贡献法原理,在纯物质自燃点理论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改进,提出更适用于二元混合液体自燃点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拟合,建立了二元可燃混合液体自燃点预测模型。模型对训练集和测试集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0.1042℃和25.9045℃,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为5.18%和7.25%, 整体预测误差在实验允许误差范围之内。模型对烷-烷和醇-醇二元混合体系预测效果最佳,对含有苯环的混合体系预测能力一般。本文为可燃混合液体自燃点的理论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增大源距是提高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器探测深度的有效方法,但是接收信号随源距增大严重衰减。本文将谐振原理引入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采用双发单收谐振型线圈系结构,提高接收线圈的电压幅度。实验室通常采用刻度环模拟地层电导率,开展仪器响应特性研究。双发单收谐振型线圈系的刻度方法与传统的开路线圈系结构完全不同。本文基于DOLL几何因子理论,对双发单收谐振型线圈系刻度环参数选择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参数选择应该兼顾相对平稳度与刻度环电阻分辨度,以减小测量误差。实验比较了均匀地层中接收线圈开路和谐振响应特性,表明谐振方法只增大了接收响应的幅值而没有改变幅度比,验证了刻度环参数选择方法的正确性以及谐振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MAXIS500测井系统在二连盆地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XIS500测井系统主要包括CMR、AIT、FMI、DSI、ECS、MDT等.DSI测井将偶极技术与单极技术相结合,可提供地层纵横波、斯通利波时差,即使在软地层和井眼条件较差等情况下也能测得可靠的横波时差;ECS元素俘获测井明确了地层的主要矿物含量及分布特点,特别是提供了相对准确的黄铁矿含量及碳酸岩含量;采用优化的ELANPLUS解释模型,核磁共振与阵列感应测井相结合,在流体识别、孔隙结构分析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阵列感应电阻率测井在华北油田冀中坳陷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阵列感应电阻率测井资料经过反演处理,可得到较准确的地层真电阻率、泥浆滤液侵入深度和电阻率侵入剖面,反演结果有助于地层渗透性和流体类型判别,计算的泥浆滤液侵入深度可直接指示油层受钻井污染的程度,为以后的试采作业提供参考依据。介绍了阵列感应电阻率测井原理、解释方法,并与常规感应电阻率进行了对比,给出了阵列感应电阻率测井在华北油田复杂油气藏重点探井的成功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 opportunistic pathogen which can be found on fresh catfish fillet, grows rapidly when temperature rises above 4 °C. The combination of allyl isothiocyanate (AIT) and modified atmosphere (MA) was applied and proved effective to retard the growth of P. aeruginosa.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velop simple mathematical models to predict the growth behavior of P. aeruginosa in catfish fillet and its potential storage time (in abuse temperature condition) as a function of AIT and temperature with/without MA treatment. The antimicrobial effect of gaseous AIT (0, 18 and 36 μL/L) on the growth of P. aeruginosa cocktail was evaluated at 8, 15 and 20 °C.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MA (49% CO2, 50.5% N2 and 0.5% O2) alone and AIT/MA combination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se data obtained through an experimental design were used for model development. The regression models for lag phase, growth rate and “shelf life” (based on P. aeruginosa which closely related to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and Pseudomonas pudita and all belong to the same RNA group used to classify the Pseudomonas at the subgenus level) were validated experimentally. Surface plot of models was also drawn to lucidly represent the interaction of AIT and temperature. The developed models may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food industry in designing or selecting the proper packaging system with incorporation of AIT to attain the food safety with acceptable “shelf life” of fresh fish products under specified and potential abuse (with temperature deviation) distribution and storag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9.
高频等参数感应测井的探测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高频等参数感应测井(VIKIZ)的探测特性,发现它有较强的径向和纵向分辨能力,能提供用于分析地层电阻率径向变化特征包括低阻环带所需的阵列测井信息,且便于对资料进行直观解释;同时它有纵向分辨率极高的高频短源距相位差测量,有很强的识别薄层包括砂—泥岩薄交互层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