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从资源经济、生态经济角度,讨论和分析了矿区生态系统演变、生态重建目标、生态系统类型、生态重建措施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对矿区生态系统"三大效益"配置的影响;并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1985-2015年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过程中的"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动态演变为实例,初步揭示矿区生态重建过程中"三大效益"有序配置和高度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石伟  安宏 《矿业快报》2007,23(9):61-63
从资源经济、生态经济的角度,讨论了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效益的演变与配置,并以南山矿业公司打造生态矿山为实例,为优化矿区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和生态系统重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浅谈矿区生态系统重建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从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效益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效益重建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简单揭示了影响生态效益重建的因素。为优化矿区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和建立矿区复合生态系统重建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煤炭工程》2004,(8):20-20
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开创性地研究和综合运用3S技术、土地科学、土壤学、生态学、采矿工程学等理论与方法,开展了“采煤驱动下土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监测及重建的理论与综合技术”研究,所取得的矿区土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动态监测以及生态重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矿区土地生态系统的整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技术和方法。研究人员利用卫星遥感和GPS等技术,进行矿区土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综合动态监测与分析评价,获取土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相关信息(MREIS) ,可有效应用于矿图扫描数字化、矿区土地生态系统演变信息的分析处理评价,三维景观模拟及…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集“矿区主干道路、重点景区绿化、排土场复垦与生态重建、优质苗木生产、优质牧草生产、优质中药材生产、绿色农产品生产、工业旅游与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矿区废弃土地资源再利用方案。指出矿区土地复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支撑和复垦土地生态系统的管理问题。2002年以来,本方案设计的内容在逐步实施,土地复垦的科研成果逐步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集“矿区主干道路、重点景区绿化、排土场复垦与生态重建、优质苗木生产、优质牧草生产、优质中药材生产、绿色农产品生产、工业旅游与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矿区废弃土地资源再利用方案。指出矿区土地复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支撑和复垦土地生态系统的管理问题。2002年以来,本方案设计的内容在逐步实施,土地复垦的科研成果逐步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造成矿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影响矿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明晰矿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变机理,对研究受损矿区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矿区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阐述矿区生态系统作为社会-经济-自然一体的复合型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结构和功能。矿区生态系统具有复合性,人工性,开放性和能量、物质流动的特殊性等特征,能够在维持系统内部能量、物质、信息流动平衡的同时,与外部系统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明确了煤矿区生态系统演变的2种类型,位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矿区生态系统演变成荒漠或半荒漠生态系统、位于湿润或半湿润地区的矿区生态系统演变成水域或水陆共生生态系统;演变阶段可划分为原生态系统阶段、系统受损阶段、系统重建阶段以及系统动态平衡阶段等4个阶段。针对受损矿区生态系统的修复,提出3种修复模式:自然年恢复模式、辅助再生模式和生态重建模式。本文在总结矿区生态系统演变类型、演变阶段及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矿区生态系统的修复模式,旨在为矿区生态系统提供科学、合理的修复和重建模式,人工正确诱导受损矿区生态系统的最终演替方向,确保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8.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技术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矿区煤炭开采过程与开采后期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的重要性及土地生态重建特点,并就煤炭矿山地恢复与生态重建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介绍。研究认为,矿山进行资源开发的同时,应特别重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破坏的土地空间,坚持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有序地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矿区煤炭开采过程与开采后期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的重要性及土地生态重建特点,并就煤炭矿山土地恢复与生态重建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介绍。研究认为,矿山进行资源开发的同时,应特别重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破坏的土地空间,坚持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有序地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10.
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煤矿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土地受到人为扰动,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为保护环境,该矿近年来进行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进行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重建的效益分析是非常必要的。结合该矿近年来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实际和经验,运用现金流量分析方法对该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全程分析,并计算了经济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1.
利用平朔矿区1985-2005年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长期实验数据积累,采用系统回顾法、趋势外推法、空间分析技术、层次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农业生态工程等技术和方法,从平朔矿区重建生态系统现状评价入手,构建矿区生态资源数据库,并选择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现状、复垦土地质量和重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指标作为评价基础资料,对其复垦土地适宜性、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承载力、生态健康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研究生态脆弱矿区重建生态系统的土地开发利用调控机理与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2.
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对于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土地受到人为扰动,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如何通过合理控制开发规模、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治理机制和典型示范带动等多种手段解决矿区环境突出问题,有效改善矿区环境质量,提高矿区生态安全保证程度。笔者结合大唐国际宝利露天煤矿近2年来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按照生态矿山建设的要求,将土地复垦、生态环境建设与煤矿开发建设同步实施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剖析,就鄂尔多斯地区中小型露天煤矿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进行揭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对今后矿区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文章分析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特征,将采前生态系统类型与采矿扰动因子列为矿区生态破坏类型划分的两个重要因素,并对煤矿区生态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回顾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历程,简要介绍了各阶段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在矿区土地复垦评价与规划、复垦土壤重构、矿区土地复垦界面要素演替规律、矿区生态重建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土地复垦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地下开采矿山充填复垦与非充填复垦、露天开采矿山剥采复一体化、矸石山绿化、复垦土壤剖面重构、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综合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4.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特征,将采前生态系统类型与采矿扰动因子列为矿区生态破坏类型划分的两个重要因素,并对煤矿区生态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回顾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历程,简要介绍了各阶段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在矿区土地复垦评价与规划、复垦土壤重构、矿区土地复垦界面要素演替规律、矿区生态重建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土地复垦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地下开采矿山充填复垦与非充填复垦、露天开采矿山剥采复一体化、矸石山绿化、复垦土壤剖面重构、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综合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王保霞 《煤炭工程》2020,52(8):159-162
为了更好地恢复平朔矿区生态环境,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治理理念,分析了平朔矿区土地复垦区的基本情况,给出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原则,从土地复垦、土壤再造、景观再生等方面研究了平朔矿区生态恢复方式,并通过开发大棚种养采摘观光项目、林下养殖项目、矿史博物馆教育项目、康体健身项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适度开发工业项目等途径,打造了平朔矿区舒适宜居的人文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谢守祥  陈小毅 《煤》2003,12(4):1-3
矿区对自然生态资源的破坏已经成为矿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矿区产业结构的演变决定了矿区生态功能能否正常发挥作用。按照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矿区产业结构的演变,并以此为线索探讨其对矿区生态系统的影响过程。  相似文献   

17.
平朔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的结构设计与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的结构设计是解决矿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之间尖锐矛盾的有效途径。以平朔矿区为例,从循环经济角度,分析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结构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结构设计的目标、原则和依据。在矿区现有资源和条件基础上,构建两条相互依存的产业链:1)以煤为主,电、化、硅铝、建材并举的黑色工业产业链;2)以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利用为主,种、养、加一体化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对产业链的结构、功能和效益进行分析,提出了在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景观生态学在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区土地整治的主要途径是生态重建,生态重建必须在景观层次上规划和设计出合理的景观格局。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探讨了景观生态学在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析煤矿开采对矿区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大气影响的基础上,结合采矿技术发展前沿,从矿井开采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改革、采空区充填和矸石回填技术、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矿区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技术等方面论述了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0.
煤炭工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矿区的生态环境,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能够比较精确地体现出采矿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以内蒙古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为例,根据遥感影像以及矿区开采工序,以Constanza划分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基础,结合研究区的自然环境特点,选取与胜利东二号矿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即物质生产能力、调节空气、涵养水源、土壤保护及旅游文化,研究该区域2005、2009、2035年3个时间点只开采及边开采边复垦两种不同情景下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边开采边复垦下的生态服务价值远远大于只开采而不采取任何生态重建措施下的生态服务价值,即土地复垦有效地提高了矿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