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介绍了东曲矿选煤厂为解决煤泥滤饼水分高、粘度大,难以通过储装运系统外销,易造成二次污染问题所采用的集煤泥滤饼定量破碎、定量给料、C型路径穿流干燥和刮板排料于一体的煤泥滤饼碎干工艺,阐述了碎干机的工作原理及针对系统运转中存在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同时介绍了碎干工艺实施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煤矿机械》2016,(9):52-53
现有的选煤工艺中,煤泥经过压滤机压滤后因其粒度大,水分高,黏度大,结块打饼等特点为后续工艺带来一定的麻烦,不仅容易造成堵塞,而且粒度大不容易出售。煤泥滤饼破碎机是一种专门针对煤泥滤饼的破碎而设计的,经过试用解决了上述难题,不仅回收煤泥而且破碎后掺入精煤销售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煤泥滤饼破碎的需要,根据滤饼性质确定破碎机的性能要求,结合邦德第三破碎理论初步设计出煤泥滤饼破碎机,并对其可靠性进行验证。动画分析和干涉检验表明:初步设计出的破碎机性能可靠,可以达到设计要求;但目前国内对该破碎机的研究很少,对于整机的可靠性、设备生产效率、出料粒度控制、破碎齿寿命等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周明远 《矿山机械》2001,29(4):37-38
现行选煤工艺采用压滤机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和煤泥厂内回收,所回收的煤泥滤饼粒度细、水分高和粘性大,难以作为商品煤销售而只能就地堆存,既浪费煤炭资源又污染环境。本项研究提出将煤泥滤饼定量破碎后干燥、调整其块度和水分,满足商品动力煤的质量要求,再与其掺配销售的技术方案,并开发设计了集定量给料、定量破碎、穿流干燥和斗式排料与一机的煤泥滤饼碎干机。介绍了该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工业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周明远 《中国煤炭》2004,30(3):44-45
分析了煤泥滤饼碎干技术集定量给料、定量破碎、C形路径穿流干燥和排料于一体的技术特点和工艺效果,总结了该项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煤泥水过滤速度慢、滤饼水分高和卸饼难的问题,基于滤饼孔隙结构的调控,提出了煤泥水分段过滤的工艺。利用煤泥水过滤装置和煤泥滤饼孔隙测量装置,研究了煤泥水分段过滤对滤饼水分、成饼时间、脱水速率和滤饼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混合过滤相比,煤泥水分段过滤的滤饼水分低、成饼时间短和脱水速率大,且随着煤泥中-0.074 mm粒级含量的增加,煤泥水分段过滤对滤饼水分、成饼时间、脱水速率的影响先快速增加,达到最大后降低,影响最大的位置在-0.074 mm粒级含量20%~40%;煤泥水分段过滤减少了-0.074 mm粒级对大孔隙的填充,导致滤饼中孔径小于4μm的孔隙含量变化不大,孔径4~50μm的孔隙含量显著减少,孔径大于50μm的孔隙含量明显增大,滤饼的孔隙率增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贵州腾庆选煤厂煤泥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重介质消耗高、尾煤泥处理困难、滤饼成型时间长、脱水效率低、滤饼水分高等问题,通过小筛分试验分析法和激光粒度测定方法两种,测定煤泥水中的粒度组成。得出主要原因是煤泥水中细微颗粒含量高,并对两种煤泥水粒度测试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煤泥滤饼碎干工艺与设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煤泥滤饼碎干工艺的技术特点、工艺流程和MNSG13230×1250型煤泥滤饼碎干机的结构特点、技术特征和工作原理。生产实践表明,煤泥滤饼碎干产品水分13%以下,粒度Φ13×25mm以下,可满足商品动力煤的质量要求,碎干工艺技术先进、设备运行可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滤饼的孔隙结构是影响煤泥水过滤效果的关键因素,但煤泥滤饼孔隙结构测量中存在滤饼结构易损坏和煤颗粒与孔隙难区分的难题。为了深入研究煤泥水压滤滤饼孔隙结构特征,建立了煤泥滤饼固化装置与方法,利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入料中-0.074 mm粒级含量、过滤压力对煤泥滤饼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入料中-0.074 mm粒级含量增加,滤饼孔径、孔面积和孔隙率降低速率变缓,孔隙孔径分布范围变窄,孔隙构成中的小孔径孔隙所占比例增加,孔隙截面边界分形维数变大,滤饼孔隙截面边界更曲折,孔隙结构更复杂;煤泥水过滤压力增加主要压缩滤饼中的大孔径孔隙,过滤压力越大,滤饼孔隙压缩越严重,滤饼孔隙率越低,孔隙截面边界分形维数越大,滤饼孔隙边界越曲折,孔隙结构越复杂。  相似文献   

10.
建立滤饼复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与宏观渗流行为的相关关系是解决煤泥脱水困难的重要基础。为了真实、精确、直观地表征滤饼孔隙结构特征并建立其孔-渗关系模型,选取煤泥复杂组分中的精煤、石英、高岭石和蒙脱石4种主要矿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加压过滤试验并对其滤饼样品进行CT扫描成像,构建三维数字滤饼并提取孔隙网络模型,最终实现了滤饼孔隙结构的三维显示和定量表征,深入对比分析了经典KC方程和双重分形渗透率模型在滤饼渗透率计算方面的局限性,基于分形理论、Hagen-Poiseulle定律和Darcy定律,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引入束缚水饱和度和孔隙形状分形维数,对现有分形渗透率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滤饼微观渗透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煤泥滤饼中矿物成分非常复杂,各个矿物所形成的滤饼具有明显的特征差异,精煤和石英脱水效果最佳,精煤滤饼的孔径分布以大孔为主,但内部存在一定量的孤立小孔,连通性一般,孔隙迂曲度最低,石英滤饼孔隙率最大,连通性最高,但迂曲度较大;蒙脱石和高岭石所形成的滤饼,孔隙数量极少,而且多由10μm以下的细孔所组成,迂曲度较大,连通性也较差,脱水十分困难;煤泥滤饼以狭窄条状分布为主,且孔径较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柳塔选煤厂改扩建前煤泥水处理制约正常生产、污染厂区环境等问题,在选煤厂改扩建设计时,经调研分析,改进了加过滤回收细粒煤泥,滤饼 水分等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实现了煤泥厂内回收,选水闭路循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煤泥水是固液两相流体,其渗流特性与单相流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性不同。根据Darcy定律,推导出了煤泥水过滤过程中滤饼阻力的计算公式,研究了滤饼阻力在煤泥水过滤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煤泥水过滤过程中滤饼的阻力不是一个定值,而是随着过滤过程的进行不断增大,最后趋于稳定;粒度组成对滤饼阻力有显著影响,随着煤泥中-0.045 mm粒级含量的增加,煤泥水过滤终了时滤饼的阻力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3.
对压滤机所产生的煤泥滤饼处理,是工厂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处理煤泥滤饼的新设备及其功率计算。『  相似文献   

14.
介绍解决压滤机滤饼粘布的措施,分析了絮凝剂在煤泥成型中的作用。该厂的实践证明:添加絮凝剂后能够改善煤粒的分散度,减少大粒级的含量,促使滤饼成型,解决了滤饼粘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实验中采用了10种表面活性剂,对细粒煤泥进行真空过滤脱水药剂试验,分析了药剂与煤泥过滤成饼时间、滤饼厚度、滤饼水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煤泥干燥系统在伯方选煤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湿法选煤产生的煤泥滤饼通过加工处理,调整其块度和水分,再与末原煤掺配,满足商品动力煤的质量要求,提高煤泥自身价值,进而高效益、大批量地解决了选煤厂煤泥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7.
煤泥水沉降处理及煤泥有效脱水回收是选煤厂正常生产的重要环节,对煤泥水沉降影响因素及近年沉降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压滤脱水设备及助滤药剂进行了简要说明,指出压滤脱水目前仍是细煤泥脱水的主要手段。随着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目前普通压滤设备对细煤泥脱水的劣势逐渐凸显,超高压压滤机是近2年发展用于细煤泥脱水的新型装备,对其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工业应用表明,细煤泥降水效果明显,煤泥发热量得到有效提高,可有效解决煤泥处置难题,脱水煤泥滤饼破碎后可掺入末煤销售或单独销售,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Darcy定律,研究了滤饼渗透率在煤泥水过滤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煤泥滤饼厚度的增加,滤饼的渗透率呈一阶指数衰减,即K(L)=C_0+C_1exp(-L/C_2)。根据过滤过程中滤饼渗透率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煤泥水过滤的临界滤饼厚度的概念。控制煤泥滤饼的厚度不超过其临界厚度,可实现不同性质煤泥水的快速、高效过滤,为固-液两相流过滤过程的动态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借鉴双齿辊破碎机的结构形式,结合现场安装、使用环境,设计、制造了煤泥滤饼破碎机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真空过滤机在使用中由于滤饼脱落率低而引起选煤厂产品质量下降、煤泥水系统负担加重、环境遭到破坏的严重后果,提出了如何提高滤饼脱落率的改进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