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棉和竹浆/棉针织物的H_2O_2/TAED漂白活化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双氧水/四乙酰乙二胺(TAED)低温活化体系对棉和竹浆/棉针织物进行漂白,探讨了各主要因素对漂白效果的影响。影响漂白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双氧水质量浓度及其与TAED的摩尔分数比;适当的纯碱用量可保证双氧水和TAED反应生成过乙酸、提高织物白度,但过高的纯碱用量会使织物黄度增加。70℃漂白已能达到很高的白度,但对白度要求特别高的织物,可适当提高温度以进一步提高白度。在30%双氧水4~7 g/L、H2O2/TAED摩尔分数比2∶0.75~2∶1、纯碱1~2 g/L、70℃保温30 min的条件下,可实现近中性的练漂一浴处理,织物具有很高的白度和良好的润湿性,能满足敏感色系浅淡色染色对织物白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DBK100/FA100在牛仔布涂料色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靛蓝牛仔布拔染印花助剂DBK100/FA100的应用工艺,探讨了拔染剂用量对织物白度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助剂用量的增加断裂强度保留率逐渐下降,白度逐渐提高,织物强度损失在允许范围内。用该助剂拔染印花后,图案的色牢度高、色泽鲜艳、花型精细,印花色浆调制方便,应用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3.
研究硫酸钠用量、pH、温度、时间等对儿茶色素上染真丝织物的影响,分析媒染剂硫酸铝对儿茶色素染色真丝的影响。结果表明,染色优化工艺:pH 4,90℃,70 min,加入适量硫酸钠可提高匀染性;随着儿茶色素用量增加,染色织物K/S值增大,但总体得色量不高;媒染对染色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和色牢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探究了涤棉混纺针织物染涤、漂棉一浴新工艺,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分析了涤棉宝TC-B用量、氢氧化钠用量、过氧化氢用量和漂棉时间对处理后织物白度的影响。并将优化后工艺及配套助剂涤棉宝TC-A、涤棉宝TC-B和涤棉宝TC-D应用于大生产实践,测试并对比了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的效果。结果表明:最佳漂棉处方为涤棉宝TC-B用量1.25 g/L,烧碱用量1.00 g/L,27.5%H2O2用量8.00 g/L,80℃保温50min;新工艺处理后织物的白度、毛效、拉伸断裂强力均不低于传统工艺,且无棉籽壳残留。  相似文献   

5.
纯棉毛巾织物前处理采用多功能精练剂TF-120E,以代替烧碱、螯合分散剂和氧漂稳定剂,其半成品毛效与传统工艺相当,白度值略高。采用该工艺前处理后需及时进行除氧,以减少强损;染色时采用TF-221B以代替烧碱,用量为纯碱的1/10~1/8;对色牢度有较高要求的产品,可使用高牢度固色剂;低黄变软膏TF-440E可赋予织物柔软的手感,且亲水,不易黄变。  相似文献   

6.
以氢氧化镁作碱源进行了废纸脱墨浆的两段过氧化氢漂白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分段过氧化氢用量、漂白温度、氢氧化镁用量对纸浆白度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一段过氧化氢用量为1.5%及2%时,过氧化氢总用量为2.5%时,纸页的白度及强度指标均呈现出最佳结果;随着漂白温度的逐渐提高,纸页白度会随之下降,并且镁碱的加入也会对白度产生负面影响;然而耐破度与抗张强度会随着漂白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与同条件下的钠碱相比,当漂白温度为85℃时,Mg(OH)2的用量为0.242%时,镁碱的优势为最大,纸页耐破度与抗张强度分别提升了约4.65%和11.3%。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机械浆降低能耗提高强度的磨浆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马尾松为原料,进行了不同磨浆浓度、磨浆工艺和磨浆过程添加过氧化氢的机械制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磨浆或高/中浓结合磨浆工艺可以在幅度提高纸浆的强度;磨浆过程添加碱性过氧化氢工艺,可以改善纸浆的强度,提高纸浆的白度,并还可以大幅度降低能量消耗(降幅可达35%),同时磨浆和漂白合二为一,节省投资设备。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棉针织物冷轧堆炼漂工艺的冷堆时间、精炼剂用量、烧碱用量、双氧水用量、双氧水活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双氧水分解率及棉针织物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冷轧堆炼漂工艺双氧水有效利用率和棉针织物白度的最佳方式是提高平幅精炼剂DM-1346N的用量,其次分别是提高烧碱用量、延长堆置时间和提高双氧水用量;另外,在配方中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活化剂也可以提高双氧水的有效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白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漂酶-介体系统对麦草化学浆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几种全无氯漂白(TCF漂白)[氧碱脱木质素配合两段过氧化氢漂白(OEPP)、两段过氧化氢漂白(QPP)和过乙酸配合一段过氧化氢漂白(PaP)]对漆酶处理后纸浆漂白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麦草浆经过漆酶预处理后.白度上升了12.9个白度单位(%.ISO),漆酶处理浆氧碱脱木质素配合过氧化氢漂白后比原浆在相同条件下漂白后白度高14个白度单位以上.经两段过氧化氢漂白后白度比原浆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用量4%)漂白后白度高18.3个白度单位.经过乙酸过氧化氢漂白后比原浆在相同条件下漂白后白度高8.1个白度单位。漆酶处理浆漂白后强度比原浆漂白后低。但是其白度高.如漂至相同的白度可以节约大量漂剂,有利于改善浆的质量.降低漂白废水的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10.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氟代丙烯酸酯乳液,并用于织物的疏水、疏油整理.利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材料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探讨了含氟单体和交联单体用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考察了织物在整理前后的疏水、疏油特性以及白度、折皱回复角、透气性、断裂强力等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含氟单体用量增加,整理后织物的疏水、疏油性能提高;增加交联单体用量则有利于提高织物的耐洗性能.当含氟单体用量为10%、交联单体用量为0.6%时,整理后的织物拒水性为100分,对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60°,拒油性达到7级,经10次水洗后织物仍能保持较高的疏水、疏油性能,而且整理后织物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特性,只是透气性能和白度略微下降,折皱回复角和撕裂强度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1.
为克服退煮漂一浴法短流程前处理工艺中一剂型前处理剂价格高、用量大等缺点,对碱剂、双氧水稳定剂、乳化剂及软水剂及其用量等进行试验.通过比较不同配比的前处理效果,研制出一种成本较低,用量较少,烧碱含量低,对环境友好的一浴一剂型前处理剂.其主要组成为:氢氧化钠10%,硅酸钠50%,平平加O 23.7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5%,硫酸镁1.25%,葡萄糖酸钠2.5%,双氧水5 mL/L.织物前处理后,白度达到80以上,毛效8 cm/30 min以上,强力损失低于10%.  相似文献   

12.
双氧水漂白活化剂301P系以AOBS(烷酰氧苯磺酸钠)为主组分,并辅以相关促进和保护组分的环保型复配产品.通过试验,优化了其在棉织物的低温低碱冷轧堆前处理中的应用工艺条件(包括双氧水,NaOH和活化剂301P的用量);并与常规冷轧堆前处理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活化剂301P低温低碱冷轧堆工艺处理后,织物的白度和毛效均接近常规冷轧堆工艺,强力损失较小,烧碱用量仅为常规冷堆工艺的5%-10%,且工艺时间和流程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13.
通过Lyocell棉织物冷堆前处理过程中对烧碱及双氧水浓度的选优,试验了不同浓度的组合对Lyocell棉织物半制品和成品等各种物理及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烧碱50g/L,双氧水15g/L,稳定剂8.0g/L,渗透剂1.0%,煮练剂5.0g/L,轧余率85%进行处理,其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可满足服用要求,白度和毛效达到染色半制品要求。  相似文献   

14.
粘胶/亚麻混纺织物前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高效练漂新工艺及TY-288系列助剂对粘胶原生亚麻混纺织物进行前处理加工,以替代二氯一氧传统工艺,实现无烧碱煮练、无次氯酸钠漂白。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在白度、干湿强度、毛效和麻皮去除程度等均可与传统工艺相媲美,且新工艺染整加工后的成品,在染色饱和度、鲜艳度和光洁度等方面较优。  相似文献   

15.
为推进棉针织物平幅冷轧堆工艺,将新型复合低温漂白活化剂棉丽净DZ-1应用于棉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工艺,通过考察棉丽净DZ-1、NaOH质量浓度、H2O2质量浓度、堆置温度对织物白度的影响,优化前处理工艺条件;将漂白后的织物用雅格素CBM型活性染料进行冷轧堆染色,并与传统浸渍染色对比。结果表明:经棉丽净DZ-1冷轧堆前处理的织物白度和润湿性与传统高温前处理工艺、常规冷轧堆前处理工艺相当,但强力损失明显减小;在相同雅格素CBM型活性染料用量下,不同前处理棉针织物半制品冷轧堆染色效果基本一致,表观色深和固色率均高于浸染。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高白度毛巾织物前处理工艺。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探讨毛巾前处理工艺,得出优化工艺参数为:高白度前处理剂9 g/L、27.5%双氧水65 g/L、烧碱7 g/L、汽蒸温度102℃、汽蒸时间50 min。在优化工艺下,毛巾织物的白度最佳,毛效、经向断裂强力均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同时介绍了高白度前处理剂的性能,通过比较得出高白度前处理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陈森  陈英 《印染》2006,32(21):4-6
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棉织物碱退浆的影响。通过测定织物的退浆率、毛效和断裂强力,评价退浆效果,并结合SEM照片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的作用原理。研究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纺织品,主要作用于其表面,通过刻蚀作用使浆料表面形成凹坑和裂纹,利于碱液渗入,再经低浓度、短时间退浆处理,就能达到常规碱退浆效果。  相似文献   

18.
探讨在双氧水漂液中加入适量鸡毛蛋白助剂,减少硅酸钠用量,进一步提高棉织物的白度、毛效及断裂强度.将单独硅酸钠、单独鸡毛蛋白助剂及其联合使用对双氧水漂白棉织物白度、毛效及断裂强度的影响,优化复配助荆的漂白工艺条件,评价鸡毛蛋白助剂在双氧水漂白棉织物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蛋白助剂有利于改善双氧水漂白效果.  相似文献   

19.
赵洪 《纺织导报》2020,(5):62-64
文章对海藻酸纤维/棉混纺面料的强力、免烫性、吸水性、毛效和手感等各项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解决了海藻酸纤维/棉混纺面料强力低和免烫性差等难题,确定了最佳煮练工艺、免烫整理和柔软整理工艺。通过研究煮练烧碱浓度、时间和渗透剂用量确定了最佳煮练工艺参数:烧碱用量20 g/L、煮练时间5 min、渗透剂用量8 g/L,煮练后面料强力达450 N,30 min毛效达到9.4 cm,可满足后道加工工序;通过研究树脂用量、催化剂用量、焙烘反应时间,确定了最佳树脂用量为140 g/L、催化剂用量为28 g/L、焙烘时间为180 s,免烫整理后面料的免烫性达3.5级、强力达250 N以上;最后研究了不同类型柔软剂对面料手感、亲水性和毛效等性能的影响,确定柔软整理工艺选用嵌段改性氨基硅油40 g/L、脂肪酸酯柔软剂10 g/L,整理后面料的吸水性达到5.4 s,30 min毛效达到8.4 cm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