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钯(Ⅱ)的高灵敏显色反应研究,我们发现铂(Ⅱ)在类似的体系中也可以发生具有极高灵敏度的水溶性离子缔合显色反应。但必须在加入碘化钾和抗坏血酸后,通过适当增温(45~65℃)进行预加热处理,然后放置到室温再加入阿拉伯胶、Triton X-100和丁基罗丹明B方可。反应的摩尔吸光系数高达1.0×10~6ι·mol~(-1)·cm~(-1),文献中未见报道。本文详细研究了显色反应条件、外加离子干扰,拟定了测定微量铂的超高灵敏分光光度法。由于反应条件要求较严格,有时测定误差较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铟(Ⅲ)与硫氰酸盐和结晶紫、甲基紫、乙基紫、孔雀石绿、亮绿和甲基绿等碱性三苯甲烷染料在阿拉伯树胶存在的水溶液中形成离子缔合配合物而产生的显色反应。灵敏度很高,摩尔吸光系数在2.1×10~5l·mol~(-1)·cm~(-1)至5.7×10~5l·mol~(-1)·cm~(-1)之间,其中最灵敏的是结晶紫和孔雀石绿。离子缔合物的组成是(BD)(?)[In(SCN)(?)]。可用于痕量铟的吸光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钨酸盐和还原剂对溶液中罗丹明 B(RhB)-杂多阴离子缔合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钨杂多阴离子的形成、杂多阴离子被还原及 PVA 的加入都能提高离子缔合物的稳定性。利用 RhB-磷钨钼杂多酸-PVA 的快速、稳定、灵敏的显色体系,建立了一种水相测磷的新方法。该离子缔合物在578nm 处有最大吸收。在工作波长580nm 处,缔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10~5L·mol()·cm~(-1)。该体系在0.X~9.0μg P(V)/100ml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Pd(Ⅱ)-Br~--藏红T(ST)萃取-浮选体系的最佳条件。在pH 1.5~0.2M盐酸介质中,Pd(Ⅱ)-Br~--ST离子缔合物可被苯定量浮选。浮选物溶于丙酮,在520 nm进行光度测定,ε_(520mm)=2.2×10~5l·mol~(-1).cm~(-1)。测得Pd:Br:ST=1:5:3,推测生成了[PdBr_4~(2-)·2 ST~+]·EBr~-·ST~+]复杂离子缔合物。选择性也较好,可用于矿石和有色冶炼渣中痕量钯的测定。提出了生成复杂离子缔合物是缔合物能萃取浮选的主要原因,也是萃取-浮选光度法灵敏度普遍高于相应萃取光度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阿拉伯树胶存在下,磷钒钼蓝-罗丹明B离子缔合物高灵敏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磷的方法。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7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2.06×10~5l·mol~(-1)·cm~(-1),Sandell灵敏度为1·5×10~(-4)μgP/cm~2。磷含量在0~3.5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离子缔合物的组成比为3:1。方法可用于农业样品中磷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较详细研究了在12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分别存在下,Ag(Ⅰ)-SCN~--罗丹明 B 体系水相光度法测定痕量银的新方法。首次将 AEO-7引入光度分析。详细研究了 Ag(Ⅰ)-SCN~--罗丹明 B-AEO-7和 Ag(Ⅰ)-SCN~--罗丹明 B-阿拉伯树胶体系,其最大吸收峰分别在603和588 nm 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4.17×10~5L·mol~(-1)·cm~(-1)和2.73×10~5L·mol~(-1)·cm~(-1)。Sandell 灵敏度为2.59×10~(-4)μgAg/cm~2和3.95×10~(-4)μgAg/cm~2。银含量在0.5~2.0μg/25 mL 和0.5~5.0μg/25 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中草药银花和黄连以及人发中痕量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硫代米嗤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汞,是测汞的高灵敏显色反应之一,其ε值为1.7×10~5 ι·mol~(-1)·cm~(-1),但要在20%的二甲基甲酰胺介质中进行反应。不久前人们合成了硫代米嗤酮(TMK)的衍生物4,4'-二(二乙氨基)二苯硫酮(BDPTK),并已用于金和钯的分光光度测定。本文研究了新试剂BDPTK在Triton X-100存在下与汞(Ⅱ)的显色反应,其摩尔吸光系数ε=1.74×10~5 ι·mol~(-1)·cm~(-1),选择性也比TMK好,拟订的分光光度法用于环境水标样中汞的直接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方法简便、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8.
在酸性溶液中,铁(Ⅲ)与较高浓度的硫氰酸盐形成 Fe(SCN)_6~(3-)配阴离子。此配阴离子在阿拉伯树胶等增溶剂存在的水溶液中能与碱性三苯甲烷染料形成离子缔合物(BTMD)_3·[Fe(SCN)_6]。不同显色体系的摩尔吸光系数是ε(1.71~5.6)×10~5L·mol~(-1)·cm~(-1)。显色反应在 H_2SO_4介质中最佳。将此法用于环境水样、茶叶和某些化学试剂中痕量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方文焕  吴绍祖 《化学试剂》1991,13(3):187-188,186
文献报道过汞的光度测定法,但灵敏、简便、快速的方法为数不多。王春明等用双硫腙-TBP 萃取光度法测汞,ε_(510)=5.3×10~4。对多元缔合物萃取浮选光度法已有广泛的研究。本文采用的是 KBr 与 Hg~(2+)形成配阴离子再与罗丹明6G(Rh 6 G)生成离子缔合物后在 pH 1.10~1.40用苯萃取浮选,浮选物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解,然后进行光度测定的方法,对痕量汞进行萃取浮选光度法测定。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1 nm。ε_(531)=7.2×10~5L·mol~(-1)·cm~(-1)。0.20~4.0μg/20mL汞服从比耳定律。用于水中痕量汞的测定,结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新显色剂4-(2-吡啶偶氮)-邻苯二酚(PAPC)与Cd(Ⅱ)的显色反应。在有机溶剂DMF及pH=10.08Na_4B_4O_7-NaOH缓冲溶液中,试剂与Cd(Ⅱ)反应生成稳定的橙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9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9×10~5L·mol~(-1)·cm~(-1),镉含量在0~3.5×10~(-6)mol·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应用于长江水与自来水中微量镉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5-溴-PADAP-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溴-PADAP是目前测定多种金属元素的高灵敏显色剂。据文献[1]报道,在弱酸性介质(pH 4.8)中,该试剂与锆(Ⅳ)可以形成一蓝紫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83nm,摩尔吸光系数为1.35×10~5(ι·mol~(-1)·cm~(-1))。虽然此显色体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是,由于显色酸度过低,方法不可能获得满意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我们发现,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存在下,上述显色反应的吸光性质和反应条件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酸度条件基本维持不变时,即在pH=3.0~5.0的介质中,络合物的吸收峰由583nm移至634nm,摩尔吸光率则激增至3.15×10~5(ι·mol~(-1)·cm~(-1))。当显色酸度移至0.1~0.3N HNO_3介质中时,二元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率下降至2.9×10~4(ι·mol~(-1)·cm~(-1)),而胶束络合物的吸收峰却移至645nm,摩尔吸光率仍可达到1.15×10~5(ι·mol~(-1)·cm~(-1))。显然,在此条件下,显色体系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都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2-[2-(4-羟基-6-甲基嘧啶)偶氮]-1-萘酚并研究了其在金属的分光光度测定中应用的可能性。它与铜、镍、钴、铁和钯的反应是灵敏的,其与铜(Ⅱ)的反应更灵敏。在40%(v/v)甲醇溶液中,其摩尔吸光系数为3.07×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2-(2-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BTAMB)与Fe(Ⅱ)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pH 5.2~6.6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NaL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Fe(Ⅱ)与BTAMB形成稳定的蓝紫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604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98×10~4l·mol~(-1)·cm~(-1)。络合物的组成比为Fe(Ⅱ):BTAMB=1:2,其表观不稳定常数为6.13×10~(-1)。在0~16μg Fe/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是目前光度法测定Fe(Ⅱ)灵敏度较高的显色反应之一,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应用于生物样品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镉是一种高毒而且具有蓄积性的重金属 ,在环境中含量较低 ,需要灵敏的监测技术进行测定。研究了双显色体系测定镉的方法 ,对于Cd -邻二氮菲 -溴酚蓝形成的三元络合体系 ,首先用三氯甲烷萃取 ,然后加入碳酸钠解析 ,解析出来的溴酚蓝可与丁基罗丹明B形成染料离子对 ,该离子对被甲苯萃取 ,并用乙醇等色。在 5 89nm测定溴酚蓝 -丁基罗丹明B等色染料离子对的吸光度 ,该方法摩尔吸光系数可达到 4 .0 8× 10 5L/(mol·cm) ,在 6 .0× 10 -8~ 3.1× 10 -5mol/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 ,样品标准加入回收率为 98.0 %~ 10 1.8% ,相对标准偏差为3.2 % ,利用该高灵敏度体系测定了三个化工废水样品的镉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汞(Ⅱ)—碘化钾—乙基紫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宗花  赵锦端 《化学试剂》1990,12(3):178-179,177
研究了汞(Ⅱ)-碘化钾-乙基紫缔合体系水相测定微量汞的方法。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5×10~5l·mol~(-1)·cm~(-1)。汞量在1~8μg/25ml 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德。缔合物的组成比(乙基紫:汞:碘)为2:1:4。可用于地质样品中微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OP 存在下,4-(2-苯并噻唑偶氮)邻苯二酚(BTAPC)与钛(Ⅳ)在 pH4.2~4.6范围内发生高灵敏的显色反应。在形成的带负电荷的三元胶束配合物中 Ti(Ⅳ)与 BTAPC 的组成比为1:2,表观稳定常数为4.3×10~(?)(25℃,μ0.1),λ_(max)为555nm,对比度(△λ)为125nm,ε_(?)高达9.70×10~4L·mol~(-1)·cm~(-1)。在0.5~14μg Ti(Ⅳ)/25mL 范围内遵从比耳定律。本法用于废水和工业用水中痕量钛的分光光度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新显色剂邻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汞(Ⅱ)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Triton X-100存在下,于 pH 9.5的 Na_2B_4O_7-NaOH 介质中,显色反应的灵敏度高。橙红色配合物的最大吸收蜂为5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7×10~5L·mol~(-1)·cm~(-1)。汞的浓度在0~25μg/25mL 之间符合比尔定律。用本法测定了工业废水中的微量汞,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对6种苯并噻唑偶氮吡唑化合物的分析特性进行了探讨,着重研究了4—(6′—甲基苯并噻唑-2′-偶氮)-3,5-二氨基吡唑(MBTAP)与钯离子显色反应的光度性质。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Brij35存在下与钯离子形成橙红色的配合物。适宜的 pH 值范围为9.0~10.5.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01×10~4L·mol~(-1)·cm~(-1)。钯在0~14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显色体系可稳定11h。在柠檬酸存在下可消除 Fe~(3+)、Co~(2+)、Cu~(2+)、Ni~(2+)等离子的干扰。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存在下,非水溶性mcso-四(4-乙酰氧基苯)卟啉[简称T(4-AOP)P]与锌(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 6.5介质中该卟啉与锌(Ⅱ)形成稳定的高灵敏配合物,其ε_(435nm)=5.02×10~5l·mol~(-1)·cm~9-1),Zn(Ⅱ)在0~70 ppb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在掩蔽剂存在下,选择性较高。用本法直接测定了铅合金及矿物中的痕量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以Ag~+-碘化物-氯化亚锡-孔雀石绿(MG)高灵敏显色体系测定银的新方法。摩尔吸光系数为2.7×(10~6L·mol~(-1)·cm~(-1)。银含量在0.03~1.6μg·25mL~(-1)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用于自来水和碳酸锂样中银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