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80柴油机原系高速增压预燃式柴油机,单体气缸盖、四气门、并联无涡流进气道。进入70年代,由于受燃油危机的冲击,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柴油机制造厂商纷纷将预燃式柴油机改为直喷式柴油机。80年代初对180柴油机便着手进行同样的技术改造——将预燃式改为直喷式燃烧室。采用直喷式燃烧室后,燃油耗率降低了10g/(PS.h)。  相似文献   

2.
卢劲波 《内燃机》1993,(3):18-18
生产气缸盖毛坯,除了水道砂芯外进气道砂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柴油机的功率、油耗等主要指标。1105柴油机为直喷式、螺旋气道,其进气道的形状尺寸精度均是通过稳流实验后确定的,保证其制造精度就给铸件生产带来了一定难度。试制阶段砂芯制造情形生产气缸盖进气道泥芯采用普通油砂制芯,砂胎烘干,这种制芯工艺很难保证精度和避免砂芯不变形;并且周期长、砂芯强度以及表面粗糙度均不理想;同时砂芯由于变形及烘烤损坏,砂芯本身的成品率仅为40%左右,成本高,也不利于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3.
4气门直喷式柴油机两进气道相互干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4气门直喷式柴油机两进气道相互干扰的变化规律,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以一种4气门直喷式柴油机气缸盖为对象,进行了进气道稳流模拟试验。由于两气道之间的相互干扰,两进气道同时开启时的进气涡流较单独一个气道开启时有较大降低。进一步利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4气门柴油机进气门口的三维流场。通过对气门口流速分布及其动量矩流率的分析,发现由于两进气道之间的相互干扰,两进气道同时开启时的进气涡流动量矩流率与两进气道分别单独开启时相比有显的降低,这正是导致两进气道同时开启时进气涡流低于单独气道开启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BFM1015柴油机气缸盖进气道和冷却水腔的改进设计模型,对进气道的流通特性进行了试验对比和冷却水腔的流场分析对比,完成了气缸盖改进模型的砂芯快速成型和铸造加工。在单缸柴油机试验台上对改进设计的新气缸盖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和原气缸盖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安装新气缸盖的单缸柴油机在高转速时燃油消耗率比安装原气缸盖时明显降低,降幅最高达到7g/(kW.h);在相同负荷下,新气缸盖火力面的温度比原气缸盖显著下降,在排气门鼻梁区温度下降最明显,最高下降61.8K;新气缸盖的传热能力比原气缸盖提高约50%。  相似文献   

5.
利用STAR-CD软件分析2气门直喷式柴油机的螺旋气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叙述2气门直喷式柴油机发展现状,针对2气门直喷式柴油机的螺旋进气道的流场以及压力场等运用STAR-CD软件进行模拟并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135型柴油机为试验机,对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高速摄影观察分析。介绍了试验装置的总体布置、气缸盖上观察窗的开设、石英玻璃窗口的设计、高速摄影系统的选择以及柴油机燃烧照片的特点。分析了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现象,并对135型柴油机燃烧性能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卧式直喷式单缸柴油机进气道的设计难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导气堤式螺旋进气道,介绍了这种气道的特点,可供气道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进气道内的空气流动是影响直喷式柴油机燃烧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进气过程的空气流动非常复杂。螺旋气道是产生进气涡流的主要手段,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开发了适用于直喷式 180柴油机的新型并联气道,这项技术将有益于未来四气门柴油机的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9.
吴健 《内燃机》2002,(1):10-18
介绍ZG190型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室、进气道、喷油器等设计及选择 ,通过试验通定ZG190型柴油机的最佳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我厂研制的8V160型柴油机和主要产品6160型柴油机,通过气缸盖改用涡流进气道后,改善了燃烧过程,提高了柴油机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CA6DL柴油机四气门缸盖进气道的开发过程 ,对气缸盖中常采用的螺旋气道、切向气道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对在四气门缸盖中这两种气道的组合形式及气门的布置对缸盖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文中也概括了CA6DL柴油机气道的开发流程 ,在进气道的开发过程中 ,运用了Pro/E三维造型技术 ,从而缩短了气缸盖的开发周期。最终该四气门进气道的开发满足了CA6DL柴油机性能开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卧式直喷式单缸柴油机进气道的设计难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导气堤式螺旋进气道,介绍了这种气道的特点,可供气道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螺旋进气道在铸造和机械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从而影响直喷式柴油机的动力经济性和排放特性。作者设计了几种机构来模拟不同类型的偏差,如带有倾斜误差的进气道、带有纵向胀大误差的进气道以及带有偏心误差的进气道等。在稳流试验台上检测气道的流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倾斜气道会显著影响涡流比。抬高气道入口端会明显降低涡流比,反之则涡流比提高;气道胀大会使流量系数和涡流比都降低;当偏心出现在气道出口方向时,涡流比略有增加;当偏心出现在气道入口方向时,涡流比会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在1105柴油机基础上综合其它机型优点开发而成的ZHW105W型柴油机采用新型直喷式燃烧系统,侧向螺旋进气道和独特的“一滚一滑”支承方式,是一种节能产品。  相似文献   

15.
许继华 《内燃机》1994,(5):15-17
气缸盖阀口磨削装置的设计及应用山东聊城内燃机厂许继华我厂长期生产各种内燃机气缸盖。多年来相继生产了X195柴油机气缸盖、S1100柴油机气缸盖、12V190日柴油机气缸盖、进口ND5内燃机车气缸盖等。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生产经...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进气道优化改进柴油机的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仿真软件FIRE建立了6V150柴油机进气道的三维仿真模型,在用稳流吹风实验验证了仿真的结果后,分析了进气道内部的三维流场,然后采用缩小气门杆后部气流停滞区的方法提高了进气道的流量,而且该方法对气缸盖布置及进气门结构的影响也很小。最后,在仿真软件BOOST建立的整机仿真模型中,对柴油机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保证空燃比不变的前提下,在柴油机进气量增加的同时也加大其燃油量,可以提高柴油机的有效功率和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MEP),改进了柴油机的动力性。  相似文献   

17.
紊流型燃烧系统的进气道匹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具有不同性能参数的进气道与柴油机性能指标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表明:高速直喷式柴油机的性能指标与进气道的综合性能系数的关系最密切;在涡流比和流量系数两者中,前者与整机性能指标关系较密切;紊流型燃料系统中因引发复杂紊流场,气缸内空气动量耗散作用大,故需较大的进气涡流比。  相似文献   

18.
提高功率、节油和满足严格的排放需要,是小型高速直喷式柴油机的设计课题。本文计及气门布置和数目、配气机构、气道选择对策、燃油喷射系统和气缸盖结构叙述了气缸盖设计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进气管的结构和配置对直喷式柴油机的进气涡流和阻力特性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可能造成多缸机各缸涡流强度的显著差别。因此在设计进气道时,应当同时考虑到进气管的作用,否则对进气道精心设计得到的成果,可能因造气管设计不当而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气缸盖是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它不仅承载着燃烧室内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也是结构最复杂、最紧凑的零部件之一。在设计某双燃料发动机气缸盖中,通过改进柴油机气缸盖内部结构从而使其机械强度得到提高,同时其热应力也得到有效减小,结构上设计了具有文丘里效应的天然气进气道,保证天然气快速的进入燃烧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