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LMWH)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KM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橄榄油8周,n=10)、模型对照组(CCl4腹腔注射8周,n=10)和LMWH治疗组(CCl4腹腔注射+LMWH皮下注射8周,n=10)。8周后处死所有小鼠,收集血清及肝组织样本。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透明质酸(HA)水平;行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和PSR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及胶原纤维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鼠肝组织中纤维相关因子α-SMA和Ⅰ型胶原(COL-Ⅰ)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8周后模型对照组和LMWH治疗组小鼠血清ALT、AST、TBIL、DBIL和HA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增多,肝组织α-SMA表达增多,α-SMA 和COL-Ⅰ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8周后LMWH治疗组小鼠血清ALT、AST、TBIL、DBIL和HA水平降低,肝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减少,肝组织α-SMA表达减少,肝组织α-SMA 和COL-ⅠmRNA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LMWH可抑制CCl4诱导的小鼠肝脏损害及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LMWH的抗凝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黄栌口服液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肝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肝组织的影响。方法:取雌雄各半的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护肝宁片组(0.675 g/kg),大、中、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15、10、5 mL/kg)。采用腹腔注射5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1 mL/kg制备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2次/周,连续8周,同时第5周开始灌胃相对应的药物。末次给药24 h后,大鼠经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经下腔静脉采血,检测肝匀浆中AST、ALT、MDA、Hyp、SOD含量,同时取少量肝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大、中、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和护肝宁片组均可显著降低肝匀浆中ALT、AST、MDA水平(P<0.01),均可显著升高肝匀浆中SOD水平(P<0.01),均可显著降低肝匀浆中Hyp水平(P<0.01),均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肝脏区病理损伤(P<0.01)。结论:复方黄栌口服液对四氯化碳所致的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艾叶挥发油致小鼠急性肝毒性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艾叶挥发油。52只SPF级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四氯化碳组,艾叶挥发油1.9 g/kg组、2.3 g/kg组和2.7 g/kg组。一次性灌服等容量药物或溶媒,6 h后取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并进行Ridit分析,检测肝脏组织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的艾叶挥发油组血清ALT、ALP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脏组织具有变性、坏死等不同程度的损伤,且Ridit积分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产生超氧阴离子活力、MDA含量和GSSG含量显著升高(P<0.05),SOD含量和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 结论:艾叶挥发油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损伤肝细胞而导致小鼠急性肝毒性,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4.
汪婷婷  蔡标  王艳  吴倩  蔡润泽  刘长安 《金属学报》2016,21(12):1335-1340
目的: 探讨染料木素(GS)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Bcl-2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染料木素高剂量组(GS-H,90 mg/kg)、染料木素中剂量组(GS-M,30 mg/kg)、染料木素低剂量组(GS-L,10 mg/kg)、戊酸雌二醇组(EV,0.3 mg/kg)6组,预给药7 d后,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联合Aβ25-35双侧海马注射造AD模型,观察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变化,检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及海马Bcl-2蛋白表达。结果: 染料木素可以明显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少海马神经元丢失,改善细胞形态;显著提高AD大鼠血清SOD活力(P<0.05)和GSH含量(P<0.05),降低血清MDA含量(P<0.05),同时上调海马Bcl-2蛋白表达(P<0.05)。结论: 染料木素能有效减少神经元丢失,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调节AD大鼠 Bcl-2蛋白表达,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脓毒症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Y-27632组(Sham+Y组),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和CLP+Y-27632组(CLP+Y组),每组8只。采用CLP方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造模24 h心脏采血后安乐死大鼠,收集血清及肝脏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ROCK1和下游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ICH)检测大鼠肝脏组织ROCK1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及肝组织匀浆IL-18、IL-10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Sham+Y组肝脏组织病理学无明显变化,CLP组肝细胞排列紊乱,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CLP+Y组炎症细胞浸润较少,肝细胞条索逐渐恢复。与Sham组相比,CLP和CLP+Y组ROCK1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CLP组相比,CLP+Y组ROCK1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Sham组相比,CLP和CLP+Y组NF-κB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CLP组相比,CLP+Y组NF-κB蛋白表达减少(P<0.05);ICH检测到Sham组肝脏ROCK1少量表达,CLP组和CLP+Y组大量表达;与Sham组相比,CLP和CLP+Y组血清ALT、AST水平升高(P<0.05),与CLP组相比,CLP+Y组ALT、AST水平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CLP和CLP+Y组肝组织匀浆IL-18含量升高(P<0.05),CLP组肝组织匀浆IL-10和GSH含量降低(P<0.05),CLP+Y组IL-10和GSH的变化相近(P>0.05);与CLP组相比,CLP+Y组IL-18含量降低(P<0.05),IL-10和GSH含量升高(P<0.05)。 结论:Rho激酶抑制剂可以减轻脓毒症大鼠急性肝损伤,可能与抑制Rho/ROCK/NF-κB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的炎症因子,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同时降低肝脏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杨丽娟  刘磊  郭亚玲  高琴  关宿东  姜宝法 《金属学报》2013,18(12):1364-1368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2型糖尿病大鼠膈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并观察膈肌组织骨架蛋白nebulin和titin mRNA含量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DM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GSH组)。各组大鼠取离体膈肌条,测定其收缩力,测定膈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膈肌组织中骨架蛋白nebulin和titin的mRNA表达。结果: (1)与CON组比较,DM组大鼠膈肌单收缩力(Pt)、最大强直收缩力(P0)、张力最大上升速率(+dT/dtmax)、张力最大下降速率(-dT/dtmax)明显降低(P<0.05);GSH组则高于DM组(P<0.05)。(2)与CON组相比,DM组大鼠膈肌组织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GSH则能逆转该变化(P<0.05)。(3)DM组膈肌组织中nebulin和titin的mRNA表达显著低于CON组(P<0.01),而GSH组明显高于DM组(P<0.05)。结论: GSH通过提高膈肌组织骨架蛋白nebulin和titin的mRNA表达来增强2型糖尿病受损膈肌的收缩力,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膈肌组织氧化应激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王艳红  蒲君峰  李红玲  冯铁新 《金属学报》2020,25(10):1081-1087
目的:研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MnSODm)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SASP, 500 mg/kg)组和MnSODm低(10 mg/kg)、中(20 mg/kg)、高剂量(40 mg/kg)组。大鼠直肠给予100 mg/kg TNBS-50%乙醇溶液建立UC模型,分别用SASP及不同剂量的MnSODm对其进行治疗。连续灌胃给药7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取结肠标本用于评价结肠湿重指数及评估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检测结肠组织与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用试剂盒检测结肠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及谷胱甘肽(GSH)和NO含量。ELISA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TNF-α、IL-4及IL-10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结肠黏膜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nSODm能改善大鼠一般状况,显著降低DAI、大鼠结肠湿重指数、病理学损伤评分及结肠组织与血清中MPO活力(P<0.05或P<0.01);此外,MnSODm 能显著降低大鼠结肠组织中iNOS、NO、TNF-α含量及PI3K、p-AKT表达水平,同时显著增加GSH-Px、GSH、IL-4和IL-10含量(P<0.05或P<0.01)。 结论:MnSODm对大鼠UC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这种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损伤、清除自由基、调节致炎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阻断炎症过程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占珠琴  白海涛 《金属学报》2021,26(9):995-1004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所致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大鼠血管紧张素II(AngII)及其受体、NO表达的变化及不同剂量地塞米松(DXM)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NC)、LPS组、三种剂量的DXM干预组(小剂量0.5 mg/kg、中剂量1.0 mg/kg、大剂量5.0 mg/kg)。AKI组通过尾静脉注射LPS,DXM干预组注射LPS后给予不同剂量的DXM,于2、6、12和24 h采集标本。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水平;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及肾组织中AngII浓度变化,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血管紧张素受体2(AT2R)蛋白变化,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肾组织NO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血清TNF-α、MIP-1α、肌酐、尿素氮、血浆及肾组织AngII、肾组织AT2R、血清及肾组织NO均明显升高(P<0.05),而肾组织AT1R表达明显下降(P<0.05);病理显示LPS组出现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坏死,随着LPS作用时间的延长,病理损伤越明显;与LPS组比较,DXM干预各组血清TNF-α、MIP-1α、肌酐、尿素氮、血浆及肾组织AngII、肾组织AT2R、血清及肾组织NO下降(P<0.05),而肾组织AT1R表达明显升高(P<0.05),肾损伤病理明显减轻;其中,血清TNF-α、MIP-1α、血浆AngII以大剂量DXM干预组下降最为显著(P<0.05),血清肌酐、尿素氮、肾组织NO以小、中剂量地塞米松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肾组织AngII以中剂量地塞米松干预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肾组织AT1R以中、大剂量地塞米松组干预效果明显(P<0.05),肾组织AT2R、血清NO各地塞米松干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LPS能诱导大鼠AKI,DXM对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DXM下调炎症因子、AngII、AT2R、NO及上调AT1R表达有关,且针对不同的效应分子,不同剂量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9.
谢珍  康桦  何立成  匡荣 《金属学报》2017,22(8):870-874
目的: 探讨深海鱼油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建立混合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深海鱼油三个剂量组(250、500、1 500 mg/kg),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均同时给予同体积的大豆油,连续灌胃40 d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1、AI2)及冠心指数(R-CHR);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利用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深海鱼油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C的含量,中、高剂量均可使AI1、AI2及R-CHR显著下降。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增高,在血清中,中、高剂量组大鼠SOD、GSH-Px活性均显著增加,MDA水平显著下降;在肝组织中,中、高剂量组SOD、GSH-Px活性均显著增加,低、中、高剂量组MDA水平显著下降;中、高剂量的深海鱼油可增加肝脏SIRT1、PPAR-α的蛋白表达量。结论:深海鱼油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血清和肝组织抗氧化酶类活性,清除脂质过氧化物及提高SIRT1、PPAR-α的蛋白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甜菜碱干预对复合致病因素诱导肝硬化大鼠肝脏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发挥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甜菜碱干预对照组、肝硬化模型组和肝硬化模型甜菜碱干预组。各组动物分别于造模第6周末和8周末处死取材。肝组织切片行Masson染色;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ALT、内毒素、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和肝组织匀浆中TNF-α、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D86、CD206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结果: 与相应的空白对照组相比,肝硬化模型组动物血浆中ALT、内毒素、Hcy水平和肝组织中Grp78的mRNA表达随病程进展逐渐显著升高( P<0.05 );肝组织中TNF-α、IL-6、iNOS水平和CD86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 P<0.05 ),且其6周水平高于8周;而肝组织中Arg-1水平和CD206、TGF-β1的mRNA表达在6周至8周逐渐显著升高( P<0.05 )。与相应的肝硬化模型组相比,肝硬化模型甜菜碱干预组动物血浆中ALT、内毒素、Hcy水平和肝组织中Grp78的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 P<0.05 );肝组织中TNF-α、IL-6水平在6周显著降低( P<0.05 ),8周变化不明显;肝组织中iNOS、Arg-1水平和肝组织中CD86、CD206、TGF-β1的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 P<0.05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鼠血浆中内毒素水平与肝组织中Grp78的mRNA表达显著相关( P<0.01 ),血浆中内毒素水平和肝组织中Grp78的mRNA表达分别与肝组织中CD86、CD206的mRNA表达显著相关( P<0.01 )。结论: 甜菜碱可能通过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拮抗肝脏内质网应激反应,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等途径,发挥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化合物(MnSODm)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将 60 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及 MnSODm 低、中、高(10、20、40 mg/kg)剂量组。用 CCl4 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与肝组织中谷丙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并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处理肝脏组织切片,显微观察病理学改变;用试剂盒检测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含量;ELISA 法检测小鼠肝脏中白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在 CCl4 诱导的小鼠肝急性损伤模型中,MnSODm 能显著降低血清与肝组织中 ALT、AST 活力,明显改善肝脏病理组织状况;MnSODm 能显著降低小鼠肝组织中 CAT 活力和 IL-1β、IFN-γ 水平 (P<0.05 或 P<0.01),同时显著增加 SOD 活力和 GSH含量(P<0.05 或 P<0.01)。结论:MnSODm 对 CCl4 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抗和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 对大鼠应激性溃疡的保护作用及对胃粘膜核因子-κB(NF-κB) 活化的影响, 阐明MT 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浸水-束缚(WIR) 应激实验复制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应激前30 min, MT 5、20 mg°kg-1组和应激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MT 5、20 mg°kg-1 和等体积生理盐水。应激6 h 后, 观察各组大鼠胃粘膜病变清况, 对溃疡指数(UI) 进行评分, 同时检测各组大鼠胃粘膜内丙二醛(MDA) 含量和NF-κB 活化清况。结果:WIR 应激6 h 后, 与应激组比较, MT 5、20 mg°kg-1 组大鼠胃粘膜病变明显减轻, UI 显著降低(P<0.01), 胃粘膜MDA 水平和NF-κB 活性也显著下降(P<0.01) 。MT 20 mg°kg-1组大鼠UI(P<0.05) 和胃粘膜MDA水平(P<0.01) 均显著低于MT 5 mg°kg-1 组, 但两组间胃粘膜NF-κB 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MT 可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其机制可能与MT 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NF-κB 过度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姜辉  高家荣  陈金锋  刘勇 《金属学报》2013,18(10):1116-1120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PNS(50、100、200 mg/kg)组和秋水仙碱(Col,0.1 mg/kg)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CCl4),每周2次,连续18周的方法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于造模第9周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溶媒,每天1次,连续10周。实验结束后,比色法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的水平;同时取固定部位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胶原I(Collagen I)蛋白的表达,RT-PCR技术测定Collagen I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NS(100,200 mg/kg)不仅可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降低MDA含量,升高SOD、GSH水平,还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Collagen I的表达。结论:PNS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娜  唐富天 《金属学报》2021,26(11):1237-1243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 LBP)对大鼠糖尿病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建立大鼠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LBP(60 mg/kg)组和LBP(30 mg/kg)组。LBP组灌胃给予LBP,每天一次,持续12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值、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的含量。计算相对肾质量,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变化,测定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含量,核转录因子-кB(nuclear factor-kappa B, NF-кB)亚基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MCP-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16.7 mmol/L),血清中Scr、BUN、CRP、IL-6、TNF-α含量增加,肾组织MDA含量提高,GSH含量和GSH-Px、CAT、SOD活性降低,NF-кB亚基p65、MCP-1和ICAM-1表达水平增加。而与糖尿病组相比,LBP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减少血清中Scr、BUN、CRP、IL-6、TNF-α的含量,降低肾组织MDA含量,提高GSH含量、GSH-Px、CAT、SOD活性,下调NF-кB亚基p65、MCP-1和ICAM-1表达水平。 结论:LBP对糖尿病肾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糖,降低肾脏氧化应激水平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肝细胞Toll样受体4/核因子kappa B(toll-like receptor 4/nuclear factor kappa B, TLR4/NF-κB)通路探讨茵陈术附汤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灌胃茵陈术附汤,每天一次,连续10 d,于第7天灌胃75 mg/kg ANIT油溶液造模,于第11天上午采集血液和肝脏样本。测定血生化、肝脏病理、肝脏中胆汁酸含量的变化及TLR4/NF-κB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茵陈术附汤组肝脏坏死明显好转,炎性细胞浸润有所减少;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和总胆红素(TBIL)明显下降,肝脏胆汁酸胆酸(CA)、β-鼠胆酸(β-muricholic acid, β-MCA)、牛磺胆酸(TCA)、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和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含量显著减少;Western blot测定的TLR4和p-NF-κB p65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ELISA检测IL-1β、IL-6、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茵陈术附汤对ANIT诱导的小鼠肝内胆汁淤积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肝内胆汁酸淤积,抑制TLR4/NF-κB通路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HLJD)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内皮保护作用及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6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HR组)、阳性组(卡托普利组)、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黄连解毒汤低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10只(正常WKY大鼠),灌胃6周并用无创尾套法测量其尾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超氧物歧化酶(SOD)、血管紧张素II(AngII)、钙调素(CaM)含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测定胸主动脉中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环鸟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cGK)、肌球蛋白结合亚单位(MYPT1)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给药6周后,与模型组相比,黄连解毒汤各剂量组和阳性组均能显著地降低大鼠的血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血清中AngII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NO与CaM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和黄连解毒汤各组中的AngII与SOD水平降低(P<0.01或P<0.05),NO与CaM水平提高(P<0.01或P<0.05)。黄连解毒汤能够降低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RhoA、MYPT1的表达(P<0.05),并能提高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cGK的表达(P<0.05)。结论: 黄连解毒汤能降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调节血管内皮舒缩因子的分泌,并可影响cGK,RhoA,MYPT1等因子的表达,而这些因子的表达与NO的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